江西高一高中物理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高一高中物理开学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 .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2.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小铁球,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α角,若θ<α,则下列哪一项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
B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
C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既不与细线平行,也不沿着轻杆方向
D .此时轻杆的形变包括拉伸形变与弯曲形变
4.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S 为单刀双掷开关.P 是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U 1为加在原线圈两
端的交变电压,I 1、I 2分别为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P 的位置及U 1不变,S 由b 切换到a ,则R 上消耗的功率减小
B .保持P 的位置及U 1不变,S 由a 切换到b ,则I 2减小
C .保持P 的位置及U 1不变,S 由b 切换到a ,则I 1增大
D .保持U 1不变,S 接在b 端,将P 向上滑动,则 I 1减小
5.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 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 上.现 把与Q 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 ,从直线ab 上的N 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 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 )
A .小球P 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小球P 和弹簧的机械能守恒,且P 速度最大时所受弹力与库仑力的合力最大
C.小球P的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和增大
D.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二、其他
1.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9年2月11日晚宣布,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太空中相撞,撞击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500英里处(约805公里)。
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宇宙2251”卫星。
前者重约560千克,后者重约900千克。
假设两颗卫星相撞前都在离地805公里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中学物理的知识,下面对于两颗卫星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线速度均大于7.9 km/s
B.二者同方向运行,由于速度大小不同而相撞
C.二者向心力大小相等 D.二者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栓牢一根轻绳,轻绳下端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上端绕过定滑轮A,用水平拉力F拉轻绳,开始时∠BCA = 16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在此过程中(不计滑轮质量,不计摩擦)( )
A.拉力F大小不变 B.拉力F逐渐减小
C.轻杆B端所受轻绳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D.轻杆B端所受轻绳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在两板之间等高处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不计两带电小球之间的电场影响),P小球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Q小球从两极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沿直线运动都打到右极板上的同一点,则从开始释放到打到右极板的过程中()
A.它们的运动时间的关系为t P>t Q B.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q p:q Q=2:1
C.它们的动能增量之比为△E KP:△E KQ=2:1
D.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之比为△E P:△E Q=4:1
4..如图所示,Ⅰ、Ⅱ、Ⅲ是竖直平面内三个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k为轨道最低点,Ⅰ处于匀强磁场中,Ⅱ和Ⅲ处于匀强电场中,三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a、b、c从轨道最高点自由下滑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k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k处球b速度最大
B.在k处球c对轨道压力最大
C.球b需时最长D.球c机械能损失最多
5.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的一条对角线和虚线框的一条对角线恰好在同一直线上。
从t=0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移动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
用I表示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逆
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
7.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
某同学用左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
图中R
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若电压表的读数为,则I=
②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
如图,短路电流
为 mA ,电动势为 V。
③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曲线b,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
中的路端电压为1.5V。
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为 m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如图所示,电阻忽略不计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其上端接一阻值为3的定值电阻.在水
平虚线、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高度为.导体棒的质量,电阻;导体棒的质量,电阻.它们分别从图中、处同时由静止开始在导轨上无摩擦向下滑动,且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当刚穿出磁场时正好进入磁场.设重力加速度为
g="10" m/s2.(不计、之间的作用,整个运动过程中、棒始终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
求:(1)在整个过程中、两棒克服安培力分别做的功;
(2)进入磁场的速度与进入磁场的速度之比:
(3)分别求出点和点距虚线的高度.
三、填空题
.一个小物体竖直上抛,然后又回到抛出点,已知小物体抛出时的初动能为100 J,返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为5 m/s,若小物体竖直上抛的初动能为200 J,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小物体返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四、实验题
如甲图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g取9.80 m/s2)
①选出一条纸带如乙图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的各间距值已标在乙图中,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1.00kg.甲同学根据乙图中的测量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J;此时重锤的动能是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乙同学利用他自己做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了如丙图所示的图线.
(a) 图线的斜率的值近似等于______.
A.19.6 B.9.80
C.4.90 D.2.45
(b) 图线未过原点O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木块,子弹恰好未从木块中射出。
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恒力,其大小为F。
(1)求木块的长度L;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将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以子弹射入木块时为计时起点,以t
表示子弹运动到木块
最右端的时刻,请你在下面给出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子弹在0~t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图中标
出了子弹的初速度v
0和未固定木块时子弹与木块的共同速度v
共。
)
2.如图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的下滑情况,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 s末滑到杆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从学生开始下滑时刻计时,传感器显示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的大小;
(2)图中力F
1
(3)滑杆的长度.
3.建筑工地有一种“深坑打夯机”。
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两个紧压夯杆的滚轮匀速转动可将夯杆从深为h=6.4m的坑中提上来。
当夯杆底端升至坑口时,夯杆被释放,最后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
之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再次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工作。
已知两个滑轮边缘的线速度v恒为4m/s,每个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2×104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素µ=0.3,夯杆质量m=1×103kg,坑深h=6.4m。
假定在打夯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取g=10m/s2,求:
(1)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所做的功;
(2)每个打夯周期中滑轮对夯杆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3)打夯周期
4..如图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之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B
=0.40T,方向
1
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E=2.0×105V/m,PQ为板间中线.紧靠平行板右侧边缘xO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垂
=0.25T,磁场边界AO和y轴的夹角∠AOy=45°.一束带电量q=8.0×10-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2
19C的同位素正离子从P点射入平行板间,沿中线PQ做直线运动,穿出平行板后从y轴上坐标为(0,0.2m)的Q点垂直y轴射入磁场区,离子通过x轴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在45°~90°之间,不计离子重力,求:(1)离子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2)x轴上被离子打中的区间范围?
(3)离子从Q运动到x轴的最长时间?
(4)若只改变AOy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使离子都不能打到x轴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
´应满足什么条
2
件?
江西高一高中物理开学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答案】A
【解析】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推理法和假设法,B 错;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固定变量法,C 错;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类比法,D 错;
2.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由位移相同有
,由运动时间相同有
,两个方程联立的速度
为
3.如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小铁球,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α角,若θ<α,则下列哪一项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
B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
C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既不与细线平行,也不沿着轻杆方向
D .此时轻杆的形变包括拉伸形变与弯曲形变
【答案】AD
【解析】右边小球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绳子的拉力与竖直方向成α角,加速度为,由整体的加速度等于各部分加速度,左边小球的加速度也是,杆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AD 对;
4.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S 为单刀双掷开关.P 是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U 1为加在原线圈
两端的交变电压,I 1、I 2分别为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P 的位置及U 1不变,S 由b 切换到a ,则R 上消耗的功率减小
B .保持P 的位置及U 1不变,S 由a 切换到b ,则I 2减小
C .保持P 的位置及U 1不变,S 由b 切换到a ,则I 1增大
D .保持U 1不变,S 接在b 端,将P 向上滑动,则 I 1减小
【答案】BC
【解析】保持P 的位置及U1不变,S 由b 切换到a ,输出端匝数增大,输出电压增大,R 消耗功率增大,A 错;保持P 的位置及U1不变,S 由a 切换到b ,输出端匝数减小,输出电流减小,B 对,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如果输出电流增大,输入电流也增大,C 对;保持U1不变,S 接在b 端,将P 向上滑动,电阻减小,输出电流增大,输入电流增大,D 错;
5.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 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 上.现 把与Q 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 ,从直线ab 上的N 点由
静止释放,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
A.小球P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P和弹簧的机械能守恒,且P速度最大时所受弹力与库仑力的合力最大
C.小球P的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和增大
D.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释放小球P时,小球P由库仑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共同提供加速度,速度先增大,当弹力等于库仑力、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合力时,速度最大,以后小球做减速运动,A对;由于有电场力做功,小球P和弹簧的机械能不守恒,B错;由能量守恒可知小球P的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C错;D错;
二、其他
1.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9年2月11日晚宣布,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太空中相撞,撞击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500英里处(约805公里)。
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宇宙2251”卫星。
前者重约560千克,后者重约900千克。
假设两颗卫星相撞前都在离地805公里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中学物理的知识,下面对于两颗卫星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线速度均大于7.9 km/s
B.二者同方向运行,由于速度大小不同而相撞
C.二者向心力大小相等 D.二者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略
2.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栓牢一根轻绳,轻绳下端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上端绕过定滑轮A,用水平拉力F拉轻绳,开始时∠BCA = 16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在此过程中(不计滑轮质量,不计摩擦)( )
A.拉力F大小不变 B.拉力F逐渐减小
C.轻杆B端所受轻绳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D.轻杆B端所受轻绳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C
【解析】略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在两板之间等高处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不计两带电小球之间的电场影响),P小球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Q小球从两极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沿直线运动都打到右极板上的同一点,则从开始释放到打到右极板的过程中()
A.它们的运动时间的关系为t P>t Q B.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q p:q Q=2:1
C.它们的动能增量之比为△E KP:△E KQ=2:1 D.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之比为△E P:△E Q=4:1
【答案】BD
【解析】略
4..如图所示,Ⅰ、Ⅱ、Ⅲ是竖直平面内三个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k为轨道最低点,Ⅰ处于匀强磁场中,Ⅱ和Ⅲ处于匀强电场中,三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a、b、c从轨道最高点自由下滑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k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k处球b速度最大
B.在k处球c对轨道压力最大
C.球b需时最长D.球c机械能损失最多
【答案】BC
【解析】略
5.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
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的一条对角线和虚线框的一条对角线恰好在同一直线上。
从t=0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
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移动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
用I表示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逆
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略
6.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
【答案】0.523mm
【解析】略
7.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
某同学用左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
图中R
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若电压表的读数为,则I = ②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 曲线a 。
如图,短路电流为 mA ,电动势为 V 。
③ 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 曲线b ,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V 。
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为 mW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① ②mA 2.67V ③0.067mW 【解析】 略
8..如图所示,电阻忽略不计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其上端接一阻值为3 的定值电阻.在水平虚线、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高度为.导体棒的质量
,电阻;导体棒的质量,电阻.它们分别从图中、处同时由静止
开始在导轨上无摩擦向下滑动,且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当刚穿出磁场时正好进入磁场.设重力加速度为g="10" m /s 2.(不计、之间的作用,整个运动过程中、棒始终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
求:(1)在整个过程中、两棒克服安培力分别做的功;
(2)进入磁场的速度与进入磁场的速度之比:
(3)分别求出点和点距虚线的高度.
【答案】(1)因a 、b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其安培力等于各自的重力,由功的公式得
J
J
(2)b 在磁场中匀速运动时:速度为v b ,总电阻R 1="7.5" Ω
b 中的电流I b = ① ②
同理,a 棒在磁场中匀速运动时:速度为v a ,总电阻R 2="5" Ω:
③
由以上各式得
④ (3) ⑤
⑥
⑦
⑧
由④⑤⑥⑦⑧得
m="1.33" m m="0.75" m
【解析】 略
三、填空题
.一个小物体竖直上抛,然后又回到抛出点,已知小物体抛出时的初动能为100 J,返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为5 m/s,若小物体竖直上抛的初动能为200 J,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小物体返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答案】 m/s
【解析】物体上抛到最高点,根据能量守恒,,,所以当初动能变为200J
时,上升的高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内能也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
速度变为原来的倍,即 m/s
故答案为: m/s
四、实验题
如甲图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g取9.80 m/s2)
①选出一条纸带如乙图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的各间距值已标在乙图中,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1.00kg.甲同学根据乙图中的测量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J;此时重锤的动能是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乙同学利用他自己做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了如丙图所示的图线.
(a) 图线的斜率的值近似等于______.
A.19.6 B.9.80
C.4.90 D.2.45
(b) 图线未过原点O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1.85J 1.68J②(a)B(b) 该同学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开关
【解析】重力势能减小量为mgh,动能增加量为,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来求,由可知图像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
五、计算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木块,子弹恰好未从
木块中射出。
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恒力,其大小为F。
(1)求木块的长度L;
(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将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以子弹射入木块时为计时起点,以t
表示子弹运动到木块
最右端的时刻,请你在下面给出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子弹在0~t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图中标
出了子弹的初速度v
0和未固定木块时子弹与木块的共同速度v
共。
)
【答案】(1)(2)见下图
【解析】本题中子弹穿木块时系统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为子弹与木块最后速度相同,所以
(1)设子弹与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
①
Q=FL=m-
由以上各式解得
⑥
(2)见下图
2.如图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的下滑情况,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 s末滑到杆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从学生开始下滑时刻计时,传感器显示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2)图中力F
1
的大小;
(3)滑杆的长度.
【答案】(1)(2)(3)6m
【解析】(1)由于人静止后受拉力,可知,
在0~1 s内,人受拉力F=380 N,人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1 s~5 s内人做减速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3)
本题考查的是牛顿运动定律问题的实际应用问题。
3.建筑工地有一种“深坑打夯机”。
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两个紧压夯杆的滚轮匀速转动可将夯杆从深为h=6.4m 的坑中提上来。
当夯杆底端升至坑口时,夯杆被释放,最后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
之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再次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工作。
已知两个滑轮边缘的线速度v 恒为4m/s ,每个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2×104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素µ=0.3,夯杆质量m=1×103kg,坑深h=6.4m 。
假定在打夯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取g=10m/s 2,求:
(1)每个打夯周期中 电动机对夯杆所做的功;
(2)每个打夯周期中滑轮对夯杆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3)打夯周期
【答案】(1)夯杆上升过程中电动机带动滚轮对夯杆做功,加速上升阶段夯杆加速度 a =(2μF -mg)/m =2m/s 2
位移s 1=v 2/2a =4m , 滚轮对夯杆做功
W 1=2μFS 1=4.8×104J 匀速上升阶段滚轮对夯杆的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夯杆的位移
S 2=h -S 1=2.4m 摩擦力做功
W 2=mgS 2=2.4×104J 所以每个打夯周期电动机对夯杆做功
W =W 1+W 2=7.2×104J
(2)夯杆加速上升阶段滚轮与夯杆间摩擦生热,加速时间
t =v /a =2s 两物间相对位移
S 相对=S 轮-S 杆
=v t -S 1
=4m 滚轮与夯杆间摩擦生热
Q =2μFS 相对
=4.8×104J
⑶夯杆离开滚轮后继续上升到最高点经历时间是t 3=v/g=0.4s ,上升高度h 3=0.8m ;接着自由下落h 4=7.2m ,经历时间t 4=1.2s 。
因此打夯周期T=t 1+t 2+t 3+t 4=4.2s 。
【解析】 略
4..如图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之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B 1=0.40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E =2.0×105V/m ,PQ 为板间中线.紧靠平行板右侧边缘xOy 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2=0.25T ,磁场边界AO 和y 轴的夹角∠AOy =45°.一束带电量q =8.0×10-19C 的同位素正离子从P 点射入平行板间,沿中线PQ 做直线运动,穿出平行板后从y 轴上坐标为(0,0.2m )的Q 点垂直y 轴射入磁场区,离子通过x 轴时的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在45°~90°之间,不计离子重力,求:
(1)离子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2)x 轴上被离子打中的区间范围?
(3)离子从Q 运动到x 轴的最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