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从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来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A.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A
【解析】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故选:A。
2.中国卫生部:截至2008年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
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多达29万4000人。
请问厂家向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
是为了提高________的含量?
A. 水
B. 脂肪
C. 糖类
D. 蛋白质
【答案】D
【解析】解: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
树脂的原料。
三聚氰胺有一个貌似美妙的别名“蛋白精”,它曾在网络广告中频频出现,被标榜“能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达66%。
添加三聚氰胺会使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高,掺杂后
还不易被发现,而价格却大大低于真实的蛋白质原料。
因此,厂家向奶制品中添加三
聚氰胺,主要是因为它能冒充蛋白质,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故选:D。
3.早、中、晚三餐摄取的能量比例最好是()
A. 3∶4∶3
B. 3∶3∶4
C. 4∶2∶4
D. 2∶4∶4
【答案】A
【解析】解: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合理膳食要求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
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即早、中、晚摄取的能量比例为3:4:3。
故选:A。
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胆汁含有消化酶
B. 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
C. 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
D.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答案】A
【解析】解:A.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只是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
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A错误;
B.淀粉在口腔内进行初步消化,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B正确;
C.消化酶具有专一性,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C正确;
D.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D正确。
故选:A。
5.在测定花生种子所含的能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个实验不需要做出假设
B. 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比实际的能量少
C. 实验要设置重复组
D. 测量水温的温度计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答案】D
【解析】解:A、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此实验属于验证实验,不需要做
出假设,A正确.
B、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
部分热量,B正确.
C 、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C正确.
D、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胆汁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C. 大肠没有消化腺,但是能吸收一些水分和无机盐
D. 小肠能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B
【解析】
7.下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①是肝脏,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B. ②是胃,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C. 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岛素
D. ④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答案】C
【解析】解:A.①是肝脏,肝脏位于消化道外,A正确;
B.②是胃,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B正确;
C.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内含有消化酶,不含胰岛素,C错误;
D.④是小肠,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小肠消化和吸收面积,D正确。
故选:C。
8.市场上的苹果为了能保存较长时间,表面一般会打“蜡”,这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答案】B
【解析】解:在苹果的表皮打蜡,隔绝了氧气,抑制了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了水果的存放时间。
故选:B。
9.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不合理的饮食方案是()
A.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B. 佝偻病患者要多补充含钙的食物
C. 坏血病患者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D. 贫血患者要多补充含糖类高的食物
【答案】D
【解析】 A 、膳食多盐会使人体摄入的钠盐过多,容易诱发高血压,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A不符合题意;
B、佝偻病患者是由于体内缺乏钙引起的,因此要多补充含钙的食物,B不符合题意;
C 、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患者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C不符合题意;
D、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引起的。
而血红蛋白就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所以,贫血的病人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符合题意。
10.“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做法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 捡野生蘑菇食用
B. 食用检验合格的猪肉
C. 蔬菜用清水浸泡后洗净
D. 不购买过期食品
【答案】A
【解析】解:A.随意捡食野蘑菇可能会食物中毒,A错误;
B.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选购检疫合格的肉,B
正确;
C.为保证安全,买来的蔬菜在使用前可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C正确;
D.购买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
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不买过期食品,D正确。
故选:A。
11.人们住往把生物学知识、原理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
是()
A. 果树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 农作物灌溉后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C. 白天为大棚疏菜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 农民在下地窖以前将点燃的蜡烛放入地窖中——检测地窖中的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解:A.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果树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
腾作用,A正确。
B.农作物灌溉后及时松土可以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白天为大棚蔬菜补充二氧化碳可以增强光合作用,C正确。
D.农民在下地窖以前将点燃的蜡烛放入地窖中是为了检测地窖中的氧气,D错误。
故选:D。
12.图中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 草
B. 鹰
C. 兔
D. 蛇
【答案】B
【解析】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
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
所以图中某种有毒物质进
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B、鹰。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 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 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 植树造林,节约木材
D. 治理废气,使用清洁能源
【答案】B
【解析】解: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
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利于防治雾霾,A不符合题意。
B.秸秆焚烧会产生烟尘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做法错误,B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节约木材,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C不符合题意。
D.治理废气,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气排放,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落花入土后,可以作为肥料为植物提供()
A. 氧气
B. 无机盐
C. 有机物
D. 水
【答案】B
【解析】解: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落花落到地上以后,会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分解后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水和无机盐就进入到土壤,无机盐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使植物长的更好,这就是更护花。
故选:B。
15.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①小肠长5-6米②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④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⑤小肠内胆汁、胰液、肠液等有多种消化液.
A. 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解: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内胆汁、胰液、肠液等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不是有利于吸收.
故选:B
16.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 肺泡数量多于一般人
B. 肺比一般人的大
C. 呼吸频率加快
D. 呼吸肌收缩力量强,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
【答案】D
【解析】解:运动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因为运动员比一般人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的数量多,所以每呼吸一次,和正常人相比可获得更多的
氧气.
故选:D
17.水稻在抽穗时期,水分主要用于()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吸收作用
D. 蒸腾作用
【答案】D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分的99\% 以上.所以水稻在抽穗时期,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故选:D.
18.给栽种的花草施肥是为了满足花草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所施肥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以下哪种营养物质?()
A. 水
B. 氧气
C. 有机物
D. 无机盐
【答案】D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给栽种的花草施肥是为了满足花草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所施肥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19.下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
A. 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
B. 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
C. 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
D. 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
【答案】C
【解析】解:图中Ⅰ过程,胸骨向上、向外运动,肋骨上提;Ⅱ过程中,胸骨向下、向内运动,肋骨下移。
当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
故选:C。
20.天寒地冻季节,有湖上溜冰者不慎掉入冰下,抢救上来时心跳、呼吸已停止,需人工呼吸急救.下列有关处理手段错误的是()
A. 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
B. 在寒冷的岸上立即施救
C. 吹气频率与正常呼吸频率相当
D. 坚持救护,不轻易放弃
【答案】B
【解析】解:做人工呼吸时,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顿,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所以人工呼吸在在寒冷的
岸上立即施救是错误的.
故选:B.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21.(1)小明为保证考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早晨吃了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面包
等食物。
若a是蛋白质成分的消化终产物,则a是________,将蛋白质成分消化为a
的消化液有________;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在D中从
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肾小球\rightarrow 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
表示)\rightarrow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21.(2)考试过程中,小明会消耗大量的氧,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会增加。
当进行
图甲中③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肺分别处于__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A系统
至少要透过________层细胞膜。
21.(3)在进行1000米快跑测试时,小明因意外摔倒擦伤了膝盖。
小明“擦伤膝盖并
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班主任老
师盯着小明由远而近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________。
【答案】氨基酸, 胃液、肠液和胰液, 肾小囊rightarrow 肾小管
【解析】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
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
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可见参与蛋白
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葡萄糖在D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
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肾小球\rightarrow 肾小囊\rightarrow 肾小管\rightarrow 肾小
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答案】收缩、舒张, 4
【解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
动的吸气运动,所以当进行图甲中③吸气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肺分别处于收缩、舒张
状态;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A系
统至少要透过4层细胞膜。
如
【答案】5rightarrow 4rightarrow 3rightarrow 6rightarrow 8, 由小变大
【解析】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rightarrow 4传入神经
\rightarrow 3神经中枢\rightarrow 6上行传导束\rightarrow 7大脑皮层。
人体能看远近
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
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
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
所以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
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由小变大。
22.(1)人们平时常说的一呼一吸过程就是呼吸运动的过程,结果是人吸入氧、排出
二氧化碳。
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人体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22.(2)箭头________代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个过程的原理是通过气体
的________来实现的。
22.(3)肺内的氧气通过d过程进入血液后与________结合,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
织细胞中。
22.(4)箭头a表示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
________。
【答案】b
【解析】人体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
实现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图中b表示呼气,c表示吸气,b表示人体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答案】ed, 扩散
【解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则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组
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答案】血红蛋白
【解析】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运输到
组织细胞内。
【答案】吸收
【解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a表示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