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努力克服困难的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努力克服困难的成语
关于努力克服困难的成语
努力克服困难的成语1
百无一成:百:一切。
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出处:清·曾国藩《圣哲画象记》:“志学不早……驽缓多病,百无一成。
”
毙而后已: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
跛行千里: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时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
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
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
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策驽砺钝:驱策劣马,磨砺钝刀。
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
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出处:宋·岳飞《御书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
”
朝气蓬勃: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
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
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
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出处:唐·韩愈《与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得失在人: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滴穿石头。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
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
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
”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废寝忘食: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服田力穑:服:从事;穑:收获谷物。
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
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躬体力行: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郭沫若《文化人当前的急务》:“……,更应该以身作则,躬体力行,加倍的奋勉,然后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
”
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
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
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出处:《魏书·赵瑕传》:“思祖率彭沛之众望阵奔退,瑕孤军奋击,独破仙琕。
”《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
急起直追: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故今日之乱,且置无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罔,不然,袭常
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
将勤补拙: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出处: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
”
九转功成:转:循环变华。
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
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出处:《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
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
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开花结果自馨香。
”
来处不易: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出处: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乐事劝功:指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乐天任命:犹言听天由命。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处: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累足成步: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备成德。
”
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
倦:疲倦。
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出处:《旧唐书·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
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
笃行:切实地实行。
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出处:宋·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
力争上游: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
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五言古·闲居读书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
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
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
曰:‘欲作针。
’白感其言,遂卒业。
”
牧豕听经:一面放猪,一面听讲。
比喻求学努力。
出处:《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
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
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
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齐心并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
齐心併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同“齐心协力”。
齐心合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齐心同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同“齐心协力”。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齐心一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同“齐心协力”。
前功尽废: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
强食自爱:劝慰人的话。
指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
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出处:《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通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
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
”《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
”
绳锯木断: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
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十年读书: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事在人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
死中求生: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听天由命:由:听从,随顺。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死活存亡,听天由命去罢。
”
同德一心: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同力协契:犹言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并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
同心合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
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同心叶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同心协力”。
同心一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同心协力”。
隙穴之窥:比喻执着地努力,最后达到目的。
出处:清·龚自珍《太仓王中堂奏疏书后》:“掞区区抱蝼蚁之忠,逞隙穴之窥,于康熙五十六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奏请册立皇太子,疏前后十余上。
”
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
协力齐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协心戮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协心同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同“协心戮力”。
心坚石穿: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
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江邻几《杂志》引封特卿《离别难》诗:“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
”宋·王懋《野客丛书》卷二十八:“世言:‘心坚石也穿。
’”
形势逼人: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出处:三国·魏·徐干《中论·上·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
咬紧牙关: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一面问个着落,一面咬紧牙关把朴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
朴斋忍不住叫声‘阿呀’。
”
夜以继昼: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
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
一德一心:德:心意。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一篑之功:篑:盛土的筐。
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
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出处:《王守仁全集》卷一:“务收一篑之功,勿为九仞之弃。
”
一心一德: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出处:《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
有志竟成:竟:终于。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再接再历: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同“再接再砺”。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
再接再砺:接:交战;砺:磨砺。
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
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出处: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芝草无根:比喻人的成就,没有任何帮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孜孜不辍: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出处:《东观汉记·邓弘传》:“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
孜孜不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出处:《汉书·平当传》:“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
孜孜不懈: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出处:宋·苏舜钦《上京兆杜公书》:“虽所历必尽精力,夙夜孜孜不懈,然未有赫赫报国之迹,为天下所共闻而称道者。
”
孜孜无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贵而好礼,怡寄典坟,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乃撰《四部要略》。
”
孜孜无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出处:《南史·范泰传》:“泰博览篇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无倦。
”
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钻坚仰高: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出处:《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汉·赵壹《非草书》:“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罢劳。
”
事无三不成: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常言道,事无三不成,你进洞两遭了,再进去一遭,管情救出师父来也。
”
铁棒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同“铁杵磨成针”。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
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
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
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
”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你好生记着我的话。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努力克服困难的成语2
1、多灾多难:指灾难深重。
2、釜中生鱼: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3、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进退两难。
4、艰难困苦: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
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6、荆棘丛生:荆棘:荆条蒺藜。
丛:聚集成堆。
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
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7、日暮途穷:暮:傍晚;途:路。
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
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
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8、多难兴邦:邦:国家。
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9、物力维艰: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
指财物来之不易。
10、难如登天:形容难办的事。
11、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12、寸步难行:连一步都难以进行。
形容走路困难。
也比喻处境艰难。
13、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14、冰解冻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
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15、上下交困: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16、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
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17、艰难险阻:险阻:危险和障碍。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18、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19、命途多舛:舛:不顺,不幸。
命运充满不顺。
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20、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
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21、好事多磨:磨:阻碍,困难。
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22、进退无门: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23、刀山火海: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24、乘风破浪: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
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25、举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形容处境或行动十分艰难。
意为生活比较艰难或者做事情困难重重,每一步都遇到困难。
26、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27、艰难险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28、千难万险: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29、倒悬之危: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努力克服困难的成语3
1、拔丁抽楔:拔出钉子,抽掉楔子。
比喻解除困难。
2、奋勇直前:奋:振起。
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
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3、天各一方: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
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4、楚囚对泣: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
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5、刀山火海: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6、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
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7、寸步难行:连一步都难以进行。
形容走路困难。
也比喻处境艰难。
8、冰解冻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
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9、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10、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
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11、好事多磨:磨:阻碍,困难。
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12、德輶如毛:德轻得象羽毛一样。
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13、狗猛酒酸:因狗凶猛致使酒酸无人买。
比喻环境恶劣,前进困难。
也比喻权臣当道,阻塞贤路。
14、关山难越:形容困难非常大。
15、过关斩将: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16、穷鸟入怀: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
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
17、寸步千里:寸步:指距离非常短。
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
比喻相见非常困难。
18、行易知难:行:实施;知:知晓。
实行容易,但通晓其道理却很困难。
19、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
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
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20、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
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
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21、弘济时艰:弘:大;济:接济。
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
22、大费周折:周折:曲折,不顺利。
指事情复杂,办起来非常困难。
23、釜中生鱼: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24、等米下锅:等着米来下锅烧饭。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25、国困民穷:国家困难,百姓穷困。
26、金尽裘弊:皮袍破了,钱用完了。
比喻境况困难。
27、扶倾济弱: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
()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28、冰消冻释:比喻困难或障碍像冰融化那样消释。
29、趁人之危:利用别人有困难时加以要挟或陷害。
30、步履艰难: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31、多难兴邦:邦:国家。
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32、沟沟坎坎:难走的地方,比喻做事时所遇到的困难与障碍。
33、朝升暮合:零碎卖米。
形容生活困难。
34、避难趋易: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35、好施乐善:乐:好,喜欢。
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36、得輶如毛:輶:轻。
德行轻得如同羽毛一般。
指实行仁政并不困难,而在于其是否有志向。
37、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38、乘风破浪: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
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39、冻解冰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
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40、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
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41、处安思危:犹居安思危。
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困难及危险。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42、冲云破雾:冲破云层,突破迷雾。
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43、多易多难:多易: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多难:遇到很多困难。
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44、荆棘塞途:满路都是荆棘。
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