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运算(2)》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运算(2)》教

数的运算(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提前做好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各类计算题
(1)观察题目中数与运算符号的特点,把上面的题分类。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应该怎么分类;议一议:分类的
根据是什么?
2、小组汇报,展示
预设
按一步运算、两步运算、三步运算分类
按式题能否简算分类。

二、知识梳理与复习
(一)不能简算的式题:5400-29402827 [ (- )]
1、说出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谁能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来?
(二)能简算的式题。

把能简算的式题再进行分类。

请根据所分的题进行运算定律的总结。

(提示:可以用表格的方法)板书
总结:看来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不仅可以利用枝形图的形式,还可以利用表格进行梳理。

3、小组分工合作,从上面题中每人各先一道自己易出错的题做一做。

4、集体订正:说说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简便。

总结:在动笔计算之前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计算更加简便。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解决实际问题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