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有机合成 专题01 脂肪烃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专题一脂肪烃
1.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烯和丁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B. 丙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
C. 丁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 可用溴水来鉴别丙烷与丙烯
【答案】B
【解析】分析:A.丙烯、丁烯均为烯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而丙烷、丁烷为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根据位置异构判断,两个氯原子可以在同一个碳上或不同的碳上;C.丁烷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D. 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详解:烯烃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丙烷的二氯代物有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1,1-二氯丙烷和2,2-二氯丙烷4种,B错误;丁烷中,2号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是四面体结构,其中3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平面,4号碳原子位于该平面的外部,所以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正确;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丙烷为饱和烃,不能使溴水褪色,故可用溴水来鉴别丙烷与丙烯,D正确;正确选项B。

2.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

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

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
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柠檬烯)。

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 mL水
(2)松开活塞K。

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
B. 蒸馏结束后,为防止倒吸,立即停止加热
C. 长玻管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
D. 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萃取、分液、蒸馏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为有机综合实验题,考察了实验中安全问题、分离、提纯等基本操作方法。

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能同水蒸气一同蒸馏,故可以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从植物组织中获取精油,然后在进行萃取、分液操作,进行分离。

详解: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因此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A正确;蒸馏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B错误;长玻管与大气相通,能够起到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C正确;得到的精油中含有其它成分,要想的得到柠檬烯,要进行萃取、分液、蒸馏操作才能实现目的,D正确;正确选项B。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利用化学氧化(铬酸做氧化剂)的方法使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美丽的颜色。

B. 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
C. 直馏汽油、裂化汽油、植物油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做路灯
【答案】A
【解析】分析:综合考察化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知识。

A中主要考察氧化铝不与弱酸反应性质;B中主要考察同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C中主要考察裂化汽油、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性质,直馏汽油不含碳碳双键;D焰色反应属于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

详解:经过化学或电化学抛光后的铝及铝合金制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后,可得到光洁、光亮、透明度较高的氧化膜层,再经染色,可得到各种色彩鲜艳夺目的表面,A正确;“纳米铜”和铜片是同一种物质,还原性相同,由于纳米铜颗粒较小,反应速率较快,B错误;直馏汽油属于饱和烃,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裂化汽油、植物油中均含有不饱和键(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错误;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黄色光,D错误;正确答案:A。

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室温下,pH=12的Ba(OH)2溶液中Ba2+的数目为5×10-3N A
B. 14g乙烯和14g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均是3N A
C. 1 mol FeI2与一定量氯气反应时,若有0.5mol Fe2+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5N A
D. 0.4mol AgNO3受热完全分解(2AgNO32Ag+2NO2↑+O2↑),用排水法最终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n(Ba2+);B项,1个乙烯分子中含6对共用电
子对,1个丙烯分子中含9对共用电子对;C项,还原性I-Fe2+,Cl2先与I-反应,I-完全反应后与Fe2+反应;D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2NO+O2=2NO2,总反应为4NO2+O2+2H2O=4HNO3,由生成的NO2和O2结合总反应计算。

详解:A项,室温下pH=12的Ba(OH)2溶液中c(OH-)=0.01mol/L,Ba(OH)2属于二元强碱,c(Ba2+)=0.005mol/L,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n(Ba2+),A项错误;B项,n(C2H4)
==0.5mol,1个乙烯分子中含6对共用电子对,14g乙烯中含共用电子对物质的量为3mol,n(C3H6)==mol,1个丙烯分子中含9对共用电子对,14g丙烯中含共用电子对
物质的量为3mol,B项正确;C项,1molFeI2中含1molFe2+和2molI-,还原性I-Fe2+,Cl2先与I-反应,I-完全反应后与Fe2+反应,若有0.5molFe2+被氧化,则2molI-被完全氧化,转
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1+0.5mol1=2.5mol,C项正确;D项,根据反应2AgNO32Ag+2NO2↑+O2↑,0.4molAgNO3受热完全分解生成0.4molNO2和0.2molO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2NO+O2=2NO2,总反应为4NO2+O2+2H2O=4HNO3,0.4molNO2和0.2molO2用排水法收集时NO2完全反应,消耗了0.1molO2,最终收集到0.1molO2,D项正确;答案选A。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丁烷催化裂化生成1mol乙烯时,消耗丁烷的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0.5 molO3与11.2 LO2所含的分子数均为0.5N A
C.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若加入29.4 g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2N A
D. 25℃时,1LpH=10的NaHCO3溶液中含有H2CO3的数目为10-4N A
【答案】C
【解析】A. 一定条件下,丁烷催化裂化除生成乙烯和乙烷这种均裂外,还会裂解成甲烷和丙烯,则生成1mol乙烯时,消耗丁烷的数目大于N A,A错误;B. 常温常压下,11.2L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l,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不相等,B错误;C.若加入29.4g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相当于阴极析出铜和氢气,29.4gCu(OH)2的物质的量为0.3mol,相当于0.3molCuO和0.3molH2O,生成0.3mol铜转移电子个数为0.6N A,根据原子守恒,生成0.3mol 水需要0.3mol氢气,生成0.3mol氢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6N A,所以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1.2N A,C正确;D. 25℃时,1LpH=10的NaHCO3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a+)=c(OH-)+2c(CO32-)+c(HCO3-),根据物料守恒有:c(Na+)=c(H2CO3)+c(CO32-)+c(HCO3-),两式削去c(Na+),可得:c(H+)+ c(H2CO3)= c(OH-),所以c(H2CO3)= c(OH-)-c(H+)=10-4mol/L-10-10mol/L<10-4mol/L,即含有H2CO3的数目小于10-4N A,故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C。

6.有机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分子中碳原子均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B. X、Y、Z三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1molX与Z的混合物中含有3mol碳碳双键
D. Y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B
【解析】A.根据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X分子中碳原子均能处在同一平面上,根据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Y、Z分子中含有烷基,分子中碳原子不可能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选项B 错误;B. X、Y、Z三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中甲苯苯环侧键易被氧化,Y、Z中含有碳碳易被氧化,选项B正确;C. 苯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则X中没有碳碳双键,
选项C错误;D. Y的一氯代物有3种,取代位置如图,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应取同样大小的金属钠和钾与水反应,比较二者的活泼性;B项,操作涉及的反应不是沉淀的转化;C项,石蜡油裂化产物中使KMnO4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烯烃;D项,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存在弱阴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碱性越强则水解程度越大。

详解:A项,其他因素相同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为金属钾的表面积大于金属钠的表面积,所以无法通过反应现象比较金属钾与金属钠的活泼性相对强弱,故A错误;B项,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与Mg(OH)2无关,不是沉淀的转化,无法比较Fe(OH)3和Mg(OH)2的K sp大小,故B错误;C项,KMnO4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蒸汽裂化生成了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不一定只有烯烃,故C错误;D项,常温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试液,Na2CO3溶液中红色更深,说明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所以K h:CO32->HCO3-,故D正确。

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8.化合物W、X、Y、Z的分子式均为C7H8,Z的空间结构类似于篮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B. 化合物W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Y、Z
C. X、Y、Z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 1molX、1molY与足量Br2/CCl4溶液反应最多消耗Br2均为2mol
【答案】A
【解析】根据Z的结构知道Z有3种类型的氢,其一氯代物只3种,A正确;甲苯还有链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如也是W的同分异构体,B错误;Z中不含有不饱和键,不能与酸性溶液反应,C错误;1molX与足量 Br2/CCl4溶液反应需要2mol Br2,1molY与足量 Br2/CCl4溶液反应最多消耗Br2为3mol,D错误;正确选项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OH含10N A个电子
B. 1molC2H518OH与足量CH3COOH充分反应可得N A个H2O
C. 标准状况下,11.2L丙烯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3N A
D. 常温下,将1mol铁加入到足量的浓硝酸中,生成NO2气体的体积大于67.2L
【答案】C
【解析】A项,1个-OH中含9个电子,1mol-OH含9N A个电子,A项错误;B项,C2H518OH与CH3COOH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C2H518OH与足量CH3COOH充分反应得到的H2O的物质的
量小于1mol,B项错误;C项,n(CH2=CHCH3)==0.5mol,1个CH2=CHCH3分子中含6个碳氢极性共价键,标准状况下11.2L丙烯所含的极性共价键物质的量为3mol,C项正确;D项,常温下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D项错误;答案选C。

10.下列对有关文献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的描述,其中的烟指炭黑
B. 《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 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青矾厂气是
CO和CO2
C. 《本草纲目》描述“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的碱是K2CO3
D. 《天工开物》记裁制造青瓦“(窑)泥周寒其孔,浇水转釉”,红瓦转化为青瓦的原因是Fe2O3转化为其他铁的氧化物
【答案】B
【解析】洧水可燃,洧水是石油,不完全燃烧时有碳颗粒生成,由墨汁很黑知道烟是炭黑,A说法正确;青矾是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为氧化铁,“气”凝即得“矾油”,矾油应指硫酸,具有腐蚀性,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煅烧FeSO4•7H2O制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7H2O,所以青矾厂气指的是SO2和SO3气体,不是CO和CO2,B说法错误;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即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用水溶解时碳酸钾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能够去污,所以C 说法正确;红瓦和青瓦都是用泥土制成的,青瓦和红瓦是在冷却时区分的,自然冷却的是红瓦,水冷却的是青瓦,红瓦里面是氧化铁,青瓦里面主要是氧化亚铁,所以D说法正确;正确选项B。

11.已知苯乙烯b、立方烷d、环辛四烯p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d、p中只有p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 b、d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p均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
【答案】A
【解析】A.b、d、p中b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p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所以A选项正确;B.二氯代物取决于一氯代物中氢原子的种类,b分子中一氯代物有5种,则二氯代物有10种,故B错误;C. b、p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C错误;D.苯乙烯 b的分子式为C8H10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只是d和p,故D选项错误;综合以上分析,本题答案为:A。

12.已知 (a)、 (b)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的一氯代物分别有5 种和3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a、b 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a、b 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a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一种
【答案】A
【解析】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5种,一氯代物有5种;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一氯代物有3种;A正确;中苯环通过单键与碳碳双键相连,单键
能够旋转,所以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中含有-CH2-结构,为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错误;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C错误;有机物a分子式为C8H8,不饱和度较大,可以形成多种
有机物,比如等,因此a 的同分异构体不是只有b一种,D错误;正确选项A。

13.从牛至精油中提取的三种活性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中含有2 个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
B. b 分子存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C.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 a、b、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答案】A
【解析】A、a中带*为手性碳原子,有两个手性C,故A正确;B、b 分子只有2个不饱和度,同分异构体中一定不可能有苯环的结构,因为一个苯环就有4个不饱和度,故b 分子不存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c分子中有一个丙基,丙基中的3个C不都在同一平面上,故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 错误;D、a、b、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但c分子中并没有碳碳双键,故不能加聚,故D错误;故选A。

14.甘油具有吸水保湿性能。

工业上由丙烯制备甘油的流程之一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均为取代反应
B. CH2ClCHClCH2Cl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含立体异构)
C. 流程中4种有机物均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D. CH2=CHCH2Cl、CH3CH=CH2分子均至少有6 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D
【解析】A.根据流程图,①为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过程、②为碳碳双键与氯气的加成反应、③为分子中的氯原子被羟基取代的过程,其中②不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B. CH2ClCHClCH2Cl的同分异构体有CHCl2CH2CH2Cl、CH3CCl2CH2Cl、CH3CH2CCl3、CHCl2CHClCH3共4种,故B错误;C. CH2ClCHClCH2Cl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故C错误;
D. 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CH2=CHCH2Cl、CH3CH=CH2分子均至少有6 个原子共平面,故D正确;故选D。

15.在探索苯结构的过程中,人们写出了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种可能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对应的结构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1个
B. 1--5对应的结构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1--5对应的结构中的一氯取代物只有1种的有3个
D. 1--5对应的结构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A
【解析】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盆烯、杜瓦苯、三棱晶烷、联环丙烯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只有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A正确;苯和三棱晶烷都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苯和三棱晶烷的一氯取代物只有1种,C错误;盆烯、杜瓦苯、联环丙烯均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错误;正确选项A。

16.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烯和丁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可用溴水来鉴别丙烷与丙烯
C. 丁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 丙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
【答案】D
【解析】丙烯和丁烯中均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丙烷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B项正确;正丁烷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项正确;丙烷的二氯代物有CHCl2CH2CH3、CH2ClCHClCH3、CH2ClCH2CH2Cl、CH3CCl2CH3共4种,D项错误。

17.a、b、c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 b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C. a、b、c三种物质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甲烷的结构为正四面体,a中含有-CH2- 结构,所以a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有机物b存在-CH2- 、两种结构的碳,所以2个氯原子都连在一个-CH2-,结构有1种,2个氯原子分别连在2个不同的-CH2-上,结构有1种,共计有2种,B错误;b物质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a、b、c三种物质分子式均为C5H6,但是结构不同,因此a、b、c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正确选项D。

18.已知(x)、 (y)、 (z) 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Z的二氯代物只有三种
B. 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
D. x、y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答案】C
【解析】A.立方烷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1种,而一氯代物有3种氢原子,
如图,则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故A正确;B.x中苯环、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单键可旋转,而z中含3个双键,且相连形成环状结构,y中每个碳原子上还有一个H原子,所有原子一定不共面,而z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C.x的分
子式为C8H8,其不饱和度为=5,其同分异构体除了y、z外,还可以含有1个碳环、2个碳碳三键或1个碳碳双键、2个碳碳三键等,故C错误;D.x、y有碳碳不饱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故D正确;故选C。

19.已知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和c两种
B. a、b、c的二氯代物均只有3种
C. a、b、c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a、b、c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 a的同分异构体除b和c两种之外,还有苯乙烯等等,A不正确;B. b的二氯代物只有2种,C的二氯代物有5种,B不正确;C. a分子中只有碳碳单键,故其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褪色,C不正确;D. a和c中均有饱和碳原子,所以其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b中所有碳原子都是不饱和的碳原子(均为sp2杂化),所以,只有b的所有原于处于同一平面,D正确。

本题选D。

20.富瓦烯类化合物甲、乙、丙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丙互为同系物
B. 乙与丙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甲的一溴代物种数少于丙
D. 三者各1mol时,消耗Br2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B
【解析】甲的分子式为C8H6,乙的分子式为C10H8,丙的分子式为C10H8。

A. 甲与丙的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 乙与丙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 甲的一溴代物有3种,丙的一溴代物有2种,种数比丙多,故C错误;D. 1mol 甲含有4mol碳碳双键,1mol乙、丙各含有5mol碳碳双键,故三者各1mol时,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

2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使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 A
B. 标准状况下,0.56 L 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N A
C. 2g H218O和D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
D. 若lmol 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 A
【答案】C
【解析】A项,N2与H2化合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生成NH3分子物质的量小于2mol,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A项错误;B项,n(C3H8)
=
0.56L
22.4L/mol
=0.025mol,1个丙烷分子中含2个C-C键和8个C-H键,标准状况下0.56L
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物质的量为0.025mol⨯10=0.25mol,B项错误;C项,H218O和D2O的摩
尔质量都是20g/mol,2gH218O和D2O混合物中分子物质的量为
2g
20g/mol
=0.1mol,1个H218O
分子和1个D2O分子中都含有10个中子,2gH218O和D2O混合物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0.1mol⨯10=1mol,C项正确;D项,根据方程式FeCl 3+3H2O Fe(OH)3(胶体)+3HCl,Fe (OH)3胶体中的胶体微粒是一定数目Fe(OH)3的集合体,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小于1mol,D项错误;答案选C。

22.已知CH3-CH=CH2+→+CH2=C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四种物质互为同系物
B. 上述反应的四种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以共平面
C. 与结构相似,含有双键和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5种
D. CH3-CH=CH2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时,只能生成
【答案】A
【解析】A. 中含有苯环,与CH3-CH=CH2的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 碳碳双键和苯环均为平面结构,上述反应的四种分子中,所有碳
原子均可以共平面,故B正确;C. 与结构相似,含有双键和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苯环上连接乙烯基和甲基有3种、
、共5种,故C正确;D.
CH3-CH=CH2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D正确;故选A。

23.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
B. 矿物油和植物油都是有机物,均不能使溴水褪色
C. 甲苯和Cl2光照下的反应与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D. 有芳香气味的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水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则符合此条件的C9H18O2的结构有16种
【答案】D
【解析】A、由于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碳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都有5个碳原子,新戊烷支链多于异戊烷,异戊烷多于正戊烷,所以沸点:新戊烷<异戊烷<正戊烷,故A错误。

B、矿物油的成分是饱和烃类,不能使溴
水褪色,而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中含有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甲苯和Cl2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C 错误。

D、芳香气味的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水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醇和酸,因此酸比醇少一个C原子,说明水解后得到的羧酸含有4个C原子,而得到的醇含有5个C 原子,含有4个C原子的羧酸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含有5个C原子的醇的有8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H2OH,CH3CH2CH2CH(OH)CH3,CH3CH2CH(OH)CH2CH3,CH3CH2CH(CH3)CH2OH,CH3CH2C(OH)(CH3)CH3,CH3CH(OH)CH(CH3)CH3,CH2(OH)CH2CH(CH3)CH3,CH3C(CH3)2CH2OH,所以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2×8=16,故D 正确。

本题正确选项为D。

24.对C2H6和C5H12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互为同系物
B. C2H6失去1个H得到的乙基只有一种结构
C. C5H12的一氯代物可能只有一种
D. 2,2-二甲基丙烷的沸点高于其同分异构体的沸点
【答案】D
【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是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的有机物,C2H6和C5H12都为烷烃相差三个是同系物,故A正确。

C2H6中有两个C,并且这两个C一样所以失去1个H得到的乙基只有一种结构,故B正确。

C5H12有三种结构即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新戊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C正确。

同分异构体中分子中分支越多,沸点越低,2,2-二甲基丙烷中有两个分支,其沸点低于其同分异构体的沸点,故D错误。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25.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的名称为异丁烷
B. N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包括本身)
C. M N、N Q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 M、N、Q均能使溴水层褪色,但原理不同
【答案】A
【解析】M的名称为异戊烷,故A错误;N的分子式是C5H11Cl,C5H12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的一氯代物有3种、异戊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新戊烷的一氯代物有1种,所以N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包括本身),故B正确;M N是一个氯原子取代M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N Q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故C正确;M、N使溴水层因萃取而褪色,Q使溴水层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故D正确。

2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B. CH3COOCH2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属于羧酸的有12种
C. 2,2-二甲基丙烷可以由烯烃通过加成反应制得
D. 乙酸乙酯的制取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答案】D
【解析】淀粉与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含有苯环且属于羧酸的CH3COOCH2
的同分异构体,取代基为的有1种、取代基为的有1种、取代基为和有邻间对3种、取代基为和有邻间对3种、取代基为2个甲基和1个羧基有6种结构,共14种,故B错误;2,2-二甲基丙烷不能由烯烃通过加成反应制得,故C错误;乙酸、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制备乙酸乙酯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故D正确。

27.苯乙烯转化为乙苯的反应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I一Ⅱ属于取代反应
B. 可用CCl4分离I和Ⅱ的混合物
C. I和Ⅱ都属于苯的同系物
D. 可以用溴水鉴别I和Ⅱ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