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六十六中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题详解】
拉鲁湿地具有丰富的植被,而拉萨市周边其它地区植被覆盖较差,因此拉鲁湿地是拉萨市氧气主要补给源,①对。拉鲁湿地可以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但不能增加温度,只能调节气温的变化幅度,②错。拉鲁湿地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③对。拉鲁湿面积大,蓄洪能力强,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④对。综合上述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 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3. 神钟山的形成
A。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岩层断裂→风化侵蚀一→出露地表
B。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反复升降→风化侵蚀→出露地表
C.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出露地表
D。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出露地表
4. 该山峰表面十分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A。 山峰海拔高度高B。 山体抗侵蚀能力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 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 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 乙河 L湖重要补给水源
D. 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6。 芦苇是淡水植物.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主导风向B。 湖水含盐量高低
C。 沿岸坡度陡缓D. 土壤肥沃程度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西藏的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市西北角,总面积为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4. 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
①煤 ②石油 ③太阳能 ④水能 ⑤地热能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③④⑤
15。 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14题详解】
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拥有丰富的煤矿和石油,但它们属于非可再生能源,①、②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且属于可再生能源,③符合题意。青藏高原为多个河流发源地,青藏高原边缘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且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④符合题意。青藏高原地处板块交界区,地下岩浆活跃,地热能丰富,且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⑤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上,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出L湖;甲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变化与气温有关,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最大,输入湖泊泥沙也最多,A、B错误;乙河流出L湖,不是L湖的补给水源,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C错误,D正确。
【6题详解】
芦苇是淡水浅水域生长的植物,其生长与风向无关,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主导风向,A正确;芦苇是淡水浅水域生长的植物,其生长受水面深浅、盐度高低和土壤肥力影响,沿岸坡度陡缓会影响到水面深浅,B、C、D错误。
【点睛】 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浙江西南部山区有许多保存着传统风貌的古村落.下图为该区域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8。 贵州不宜大力发展桑蚕业的原因是
①地势较高,热量不足 ②高原地形,交通不便
③经济落后,市场狭小④地租较高,竞争力小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答案】17. A 18. C
【解析】
考查蚕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17题详解】
纬度较低,热量资源丰富,①正确;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②正确;广西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③错误;广西当地市场需求量较小,④错误。故选A.
A. ①B. ②C。 ③D. ④
13。 该谷地中的典型植被为
A. 热带季雨林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阔叶林D. 温带草原
【答案】11. A 12。 D 13。 C
【解析】
本题组以陕西宝鸡到四川巴中一线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剖面判断,植被对径流 调节作用、植被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 开发历史悠久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例信息,从图中看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沿河分布,多分布在溪谷,C正确.
【8题详解】
诗的大体意思是该地向西道路阻塞,向南交通不便,四面都是山地,突出该地交通闭塞,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交通闭塞,所以选A。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C。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 利用Leabharlann 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答案】14. D 15。 C 16. D
【解析】
本题以西藏的拉鲁湿地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青藏高原的能源资源、拉鲁湿地的作用、湿地的开发利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织绣是我国古代传统手工绣中的一种精湛的绣法,它是用棉、麻、桑蚕丝、毛等纺织材料进行织造、编结或绣制的工艺。中国栽桑养蚕起源很早,桑蚕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有
①纬度较低,热量资源丰富②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③历史悠久,生产技术先进④当地市场广阔,需求量大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花岗岩体沿着一层一层的节理面剥离分解崩塌,从材料中可知:岩体中存在傾斜角度在60°~75°以上的穹状节理面,由于这些穹状节理面的倾斜角度很陡,从而导致该山峰表面十分陡峭,故D正确。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
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山峰表面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海拔高约1000米,相对高度351米,孤峰傲立,被当地人称为阿尔泰山之最,(也称穹状山峰,岩体中存在傾斜角度在60°~75°以上的穹状节理面)。下图为神钟山景观图和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 30°N—40°N西海岸B. 30°N—40°N东海岸
C。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 五大湖区
10. 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C. 山峰相对高度大D。 节理的倾斜角度大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因此神钟山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应为岩浆侵人冷却凝固;侵入型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内部,而神钟山为出露地表的山峰,因此必须经历地壳抬升的过程;拾升至地表后,上覆岩层被风化侵蚀后,花岗岩体出露地表形成图示山体,故A正确
【1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图中有一条1月平均气温曲线,陕西宝鸡位于秦岭以北,1月平均气温应低于0℃,由此判断,实线曲线为气温曲线。图中显示,气温曲线中有两个明显的低值区,说明南北两处有两座山,中间为谷地,排除B;图中显示,气温曲线中南部的低值区离巴中有一定距离,说明南边的山岭离巴中相对较远,而③、④图中南边的山离南端点(巴中)很近,不符合气温曲线变化特征,排除C、D。由此判断,①图符合气温曲线图变化特征,选项A符合题意。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地膜覆盖,则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故结合题干即为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不会减弱了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没有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会增加。故选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松阴溪流域 古村落多分布在( )
A。 鞍部B。 盆地
C。 溪谷D。 山脊
8. 北宋诗人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出这样一首诗:“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亲)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比较闭塞
B. 自然景观优美
C。 旅游开发落后
【16题详解】
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增加产草量,规定合理的畜牧业规模发展畜牧业,是可取的发展方向,A不符合题意。在不影响水质和湿地生态的情况下,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适当发展水产业,是可取的发展方向,B不符合题意。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保护湿地区,是可取的发展方向,C不符合题意。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必然要占用湿地,开垦湿地,使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重,不利于湿地发挥生态功能,D符合题意。
【答案】AC
【解析】

下图为陕西宝鸡(34°N,107°E)到四川巴中(32°N,107°E)一线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 判断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宝鸡到巴中实际剖面图最接近的一幅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12. 若下图为上题谷地中某一天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域内植被覆盖良好的一条流量曲线是
【13题详解】
气温曲线图表明,中间谷地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说明当地位于亚热带,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应该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项C符合题意。该地冬季气温低于15℃,不可能形成热带季雨林,排除A。该地冬季气温高于0℃,不会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排除B.当地降水丰富,不会形成温带草原,排除D.故选C。
①是拉萨市氧气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6. 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 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适当发展水产业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覆盖良好的情况下,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显著,会使得径流变化减小,径流峰值后延。①曲线表示径流变化最大,不符合植被覆盖良好情况下的径流变化特征,排除A。②曲线径流变化较大,且径流峰值与降水峰值出现时间相似,不符合植被覆盖良好情况下的径流变化特征,排除B。③曲线径流变化不符合雨水补给规律,排除C。④曲线径流变化最小,且径流峰值相对降水峰值后延较多,符合植被覆盖良好情况下的径流变化特征,选项D符合题意。
【18题详解】
贵州受高原地形,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市场狭小,且离市场地较远等因素影响不宜大力发展桑蚕业。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计60分)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2题详解】
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对。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地温不是主要目的,A、B错。不能增加地温,D错。故选C。
【点睛】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山西省太原市六十六中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