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三节 第1课时 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 课时作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文明的摇篮
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2.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
先河。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如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
3.“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
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2)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知识点2风吹来的黄土
4.黄土的来源:广受认同的“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
原面)、墚(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文明的摇篮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④地位于(A)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图中①河流是(C)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淮河
3.图中②③两条山脉的名称依次是(A)
A.太行山秦岭
B.大兴安岭长白山
C.武夷山南岭
D.巴颜喀拉山天山
4.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C)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知识点2风吹来的黄土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是(B)
A.水成说
B.风成说
C.冰川作用
D.地震形成
6.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下列哪个地方吹来的(D)
A.西亚
B.华北平原
C.东南亚
D.中亚、蒙古等地
7.下列图片所示的黄土高原的各类地貌中,农业较为发达、人口较集中的是(D)
8.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河长制”,由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履行属地职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河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流经黄土高原。
(2)图中①②③三点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是①,年降水量最少的是①。
(3)说出M河的水文特征。
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有结冰期。
(4)列举图中①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并说明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住窑洞:地处黄土高原,便于就地取材,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的特点。
唱信天游:地表千沟万壑,信天游高亢而悠长的歌腔便于沟通。
课后巩固提升
下图中阴影地带是黄土厚度最大的地带,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地形区是(D)
A.东北平原
B.三江平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2.图中阴影地带的北界,最可能是(C)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畜牧业和农耕业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3.与江南水乡的歌舞相比,图示地区的歌舞(B)
①舞姿更加遒劲有力②舞姿更加轻柔飘逸③歌声更加委婉动听④歌声更加粗犷嘹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回答4~5题。
4.此图可以解释的现象是(D)
A.戈壁、沙漠和高原的地势差异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C.该地降水的水汽来源
D.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
5.关于黄土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有机质少,土质黏重,酸性强
B.由较细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
C.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D.富含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
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B.②—太行山脉—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
D.④—长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解析】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③为祁连山脉,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界是乌鞘岭;长城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7.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流水侵蚀严重
B.“信天游”是这里独有的民歌形式
C.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墚、峁等
D.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表示黄土墚地貌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9.当地传统民居——窑洞的特点是(A)
A.多依山挖掘
B.造价较高
C.多占用良田
D.窑洞门口多向北
10.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的原因是(C)
A.水源丰富
B.土壤肥沃
C.日照充足
D.昼夜温差小
11.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向北调入渭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渭河)流域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
的山脉A是秦岭,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北侧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2)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请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渭河和汉江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
渭河:水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汉江: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3)下图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请分析该地适宜建造图示民居的自然条件。
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黄土深厚,具有直立性。
12.读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风”主要是指西北风(风向)。
(2)下列是支持黄土高原“风成说”的几条依据,请你分析每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黄土就像冬季在地面的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物越来越细。
③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本地基岩矿物成分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
④黄土中有随着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①黄土是风吹来的;
②黄土是被西北风吹来的;
③黄土是从西北的中亚、蒙古吹来的;
④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