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药品短缺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药品短缺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
1、背景
药品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每个国家受到的影响和应对
措施都不尽相同。
突发性药品短缺是指某种或某几种药品的库存量
急剧降低或根本无法供应的状况,可能由于生产原料价格上涨、生
产企业缺乏资金维持等原因造成。
药品短缺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也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带来困难。
面对这种状况,应急管理
制度和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2、药品短缺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的制定
为了应对突发性药品短缺,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应急管理制
度和预案。
应急管理制度的制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建立药品短缺应急管理组织,
负责协调和指导突发药品短缺事件的处置工作。
(2)建立药品生产企业库存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药品
短缺信息,提醒相关企业进行调配。
(3)药品生产企业应增加生产计划的平衡性,增加药品库存量,确保患者用药需求。
(4)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调配机制,合理调度库存药品,确保
患者用药需求。
根据以上制度要求,药品相关部门制定了药品短缺应急预案,
预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药品短缺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并指
定责任人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突发药品短缺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布药品短缺信息,并通知相关企业积极调派药品库存。
(3)药品生产企业应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库存监测和调配措施,确保药品供应。
(4)医疗机构应在药品短缺事件发生后立即调派库存药品,减
少患者用药上的困难。
3、药品短缺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的实施效果
自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以来,药品短缺事件已经得到了有
效应对。
例如,2019年重庆一家医院出现抗肿瘤药品的短缺问题,
当地卫生部门立即成立应急管理组织,公开了药品短缺的信息,调
派库存药品,把患者的治疗工作开展了下去。
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
患者和医院的困境,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态。
此外,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的实施避免了患者长时间停药的危险,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同时,这些措施也提高了药品生产企
业对生产质量、稳定性的需求,维护了市场秩序的平稳运转。
4、结论
药品短缺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工作中都
可能出现,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威胁。
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的制
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患者的治疗和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在日后的应急工作中,应继续改善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
积极应对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