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分子的热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布朗运动与热运动
1.对布朗运动的三点认识 (1)无规则性:悬浮微粒受到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是形成布 朗运动的原因.由于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使微粒受到 较强撞击的方向也不确定,所以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
(2)影响因素 ①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微粒越小,某时刻与 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来自各方向的撞击力越不平衡;另外, 微粒越小,其质量也就越小,相同撞击力下产生的加速度越 大.因此,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运 动(平均)速率越大,对悬浮于其中的微粒的撞击作用也越大,产 生的加速度也越大.因此,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3) 实 质 : 布 朗 运 动 不 是 分 子 的 运 动 , 而 是 固 体 微 粒 的 运 动.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布 朗运动与温度有关,表明液体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
三、热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这种运动就越 激烈,因此,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热运动.
考点一 扩散现象与分子热运动
1.影响扩散现象是否明显的因素 (1)扩散现象发生时,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快最显著,液 态次之,固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慢,短时间内非常不明显. (2)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明显程度与 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 (3)扩散现象发生的明显程度还受到“已进入对方”的分子 浓度的限制,当浓度低时,扩散现象较为显著.
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A )
A.仍然是运动的
B.处于静止状态
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分子的运动虽然受温度影响,但永不停息,A 项正 确,B、C、D 错.
2.如图所示,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 压在一起,五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对此现象说法正 确的是( B )
1扩散现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与外界因素无关且 永不停止.
2当两部分的分子分布相同时,浓度不再变化,宏观上扩 散停止,但分子热运动并没有停止,因此这种状态是一种动态 平衡.
【例 1】 (多选)下面所列举的现象,哪些能说明分子是不 断运动的( ACD )
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得到香味 B.汽车开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 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无法直接
B
×
观察到
微粒在空气中运动,所受空气的作用力与其重
C
×
力相差不大,不满足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微粒在空气中受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并且空
D 气的作用力随时变化,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 √
微粒的运动非常复杂
1.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 0 ℃时物体内的
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气体间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与液体间 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固体与固体间 D.任何物质间都可发生相互扩散现象 解析:不同物质之间,由于分子的运动,总会存在着扩散 现象,只是存在着快慢(温度、物体形态等因素影响).例如,墙 角放一堆煤,墙及墙内都会变黑,所以扩散现象不仅存在于气 体与气体、液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之间,同样也存在于液体 与固体、气体与固体、液体与气体之间.
2 分子的热运动
01课前自主学习 03课堂效果检测
02课堂考点演练 课时作业
一、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而彼此 进入对方 的现象. 2.普遍性:气体、 液体和固体 间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 3.规律: 温度 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4.意义: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 永不停息地运动 ,温度 越高,分子的运动 越激烈.
4.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总在不停地 运动的科学家是英国植物学家 布朗 ,他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①把有生命的植物花粉悬浮在水中,观察到了花粉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②把保存了上百年的植物标本微粒悬浮在水中, 观察到了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③把没有生命的无机物 粉末悬浮在水中,观察到了粉末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此 可说明 微小颗粒的运动不是生命现象.
分子用肉眼是分辨不出的,人能感觉到的只是宏观物体和 宏观现象.
【解析】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香水的扩散、水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以及悬浮在水中 的花粉的运动都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尘土不是单个分 子,是颗粒,尘土飞扬是由于空气的对流产生的,不能反映分子 的运动.
总结提能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中,分子的运 动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可以间接证明分 子的热运动.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把我们也仿佛带入 了一个梅香扑鼻的冰雪世界.为什么王安石没有靠近梅树,却 能闻到梅花的香味呢?
(2)将 1 升大米与 1 升小米混合,搅拌均匀后,发现总体积 小于 2 升,这个现象是扩散现象吗?
提示:(1)梅香扑鼻正是分子运动(扩散现象)的最直接的证 据,盛开的梅花的香气在空中不断地扩散,不需靠近,就能闻 到梅花的香气.
4.意义:布朗运动虽然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反映了液 体分子运动的 无规则性.
在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 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首先,胡椒粉是较大的固体微粒,做布朗运 动的微粒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其次,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 是由于水的对流引起的,并不是水分子撞击的结果.
【典例】 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光束中用眼睛直 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的运动是( D )
A.布朗运动 B.分子的热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引起的运动
【解析】 通过以下表格进行逐项分析:
选项
情景与过程分析
判断
做布朗运动的微粒只能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观
A
×
察到,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A.属扩散现象,原因是由于金分子和铅分子的相互吸引 B.属扩散现象,原因是由于金分子和铅分子的运动 C.属布朗运动,小金粒进入铅块中,小铅粒进入金块中 D.属布朗运动,由于外界压力使小金粒、小铅粒彼此进入 对方中
解析:属扩散现象,是由于两种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引起的, B 对.
3.我国已开展空气中 PM2.5 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 是指 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 2.5 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 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造成危害.矿 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 PM2.5 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 PM2.5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误区 3:误认为小颗粒的大小与分子相当 产生该错误认识是由于对小颗粒和分子的关系不清,其实 在微观上小颗粒非常大,它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所以布朗运 动不是分子运动,也不是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运动. 误区 4:误认为布朗运动的观察记录图是颗粒的运动轨迹 出现该误区是由于不理解记录图与轨迹的关系,该图是每 隔相等时间记录的颗粒所在位置的连线,不是颗粒运动的轨迹.
5.下面两种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试分析它们 各错在哪里.
(1)大风天常常看到风沙弥漫、尘土飞扬,这就是布朗运动. (2)一滴碳素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黑了,这 是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解析:(1)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做布朗运动的微粒都是很小的, 一般数量级在 10-6 m,这种微粒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于 显微镜.大风天看到的灰沙尘土都是较大的颗粒,它们的运动 不能称为布朗运动,另外它们的运动基本上属于在气流作用下 的定向移动,而布朗运动是无规则运动.
总结提能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由于液体分 子撞击不平衡引起的;颗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这种不平衡 性越强,布朗运动就越显著;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是液 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多选)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 A.悬浮小颗粒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 B.液体的温度越低,悬浮小颗粒的运动越缓慢,当液体的 温度到 0 ℃时,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就会停止 C.被冻结在冰块中的小碳粒不能做布朗运动,是因为冰中 的水分子不运动 D.做布朗运动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2.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例 2】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分子的运动 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 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温度越高液体分子 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2)不是.因为扩散现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分子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是指单分子行为,小米与大米混合不是分子行为.
二、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 小颗粒 的无规则运动 叫布朗运动. 2.特点:(1) 杂乱无章 ,毫无规则;(2)永不停息;(3)颗 粒越小,运动越 明显 ;(4)温度越高,运动越 激烈. 3.产生原因: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对颗粒的撞击作用 的 不平衡性 引起的.
2.扩散现象的成因分析 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而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直 接结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 3.分子热运动两个特点的理解 (1)永不停息即分子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季节,永远在运 动. (2)无规则是指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则,但大量分子运动又具 有统计规律性,如总体上分子由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 运动.
(2)碳素墨水是由研磨得很细的炭粒散布在水溶液中构成的, 把它滴入水中,由于炭粒并不溶于水,它仍以小炭粒的形式存在, 这些小炭粒受水分子的撞击,要做布朗运动,并使得整杯水都黑 了.布朗运动并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因此说“这是碳分子做无 规则运动的结果”是错误的.
解析:据布朗运动的特点知 A 正确,B 错,C 错,因为分子 运动永不停息,不论在固体还是液体中,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 无规则运动;当颗粒越小时,各方向上的受力越易不平衡,且颗 粒小,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布朗运动越明显, 故 D 选项正确.
常见误区例析 关于布朗运动理解的四个误区 误区 1:误认为任何物体中都可能出现布朗运动 产生误区的原因是对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分辨不清,只 有在液体或气体(即流体)中才有可能出现布朗运动,在固体中不 会出现布朗运动. 误区 2:误认为通常看到的流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就是布朗 运动 其原因是不知道做布朗运动的小颗粒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从宏观角度看小颗粒非常小,数量级一般为 10-6 m 左右,必须 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A.PM2.5 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 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 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 PM2.5 无规 则碰撞的不平衡决定的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 PM2.5 在空气中的浓度
解析:PM2.5 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选项 A 错误;PM2.5 是悬浮颗粒物,其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 动,选项 B 错误;PM2.5 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 PM2.5 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选项 C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