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送友人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送友人知识点
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这首诗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对自由、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诗歌原文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三、诗歌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
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四、诗歌赏析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优美而开阔的画面。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水环绕着城的东边。

“横”字写出了山
的静态,“绕”字则写出了水的动态,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这两句不
仅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也为下文的离别之情营造了氛围。

2、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直接抒发了离别的伤感。

“一
为别”意味着此次分别,“孤蓬”比喻友人像孤蓬一样漂泊无依,即将踏
上万里征程。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切和忧虑。

3、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

浮云漂泊不定,如同游子的心意;落日徐徐西沉,似乎饱含着故人的深情。

这里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游子的心意比作浮云,将故人的深情比作落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4、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离
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也不忍离去。

“挥手”这一动作表现了诗人的洒脱,而“萧萧班马鸣”则以景衬情,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氛围。

五、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环境和氛围,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
舍和祝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

六、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青山横北郭,白水
绕东城”,又有对离情别绪的抒发,景中含情,情因景生,达到了情景
交融的境界。

2、比喻巧妙:“孤蓬万里征”将友人比作孤蓬,“浮云游子意”将游
子意比作浮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友人漂泊的生涯和游子的心境。

3、以景结情:结尾“萧萧班马鸣”以马鸣之声烘托离情,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七、重点字词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白水:清澈的水。

3、为别:分别。

4、孤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这里喻指远行的朋友。

5、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6、兹:此。

7、萧萧:马的嘶叫声。

八、诗歌朗诵
朗诵这首诗时,要注意把握节奏和情感。

首联语调平缓,描绘出优美的景色;颔联语调低沉,体现离别的伤感;颈联语调稍高,抒发深情;尾联语调渐缓,表现出离别的不舍。

总之,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深情和艺术魅力的送别诗,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真挚的情感,还能够欣赏到其高超的艺术手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和体会这首诗的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