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手持电脑设备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手持电脑设备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体会黎万梅;莫霖;王雪梅;金煜;杨兰
【摘要】以探讨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DA)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中的优势与不足为目的,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3月来特需门诊输液的患儿1000例,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每天输液高峰时间段的5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2月-2011年2月每天输液高峰时间段的5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加入PDA后的新输液流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输液流程,比较两组病例输液等候时间和病人满意度。
获得了输液等候时间观察组((0.1±0.25)h)显著低于对照组((0.5±0.25)h),P<0.01,病人满意度观察组(91.35%)显著高于对照组(68.25%),P<0.01的结果。
得到了PDA在门诊输液中优化了输液流程,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的结论。
%To discus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in transfusion at VIP clinic of children′s hospital,1000 children in VIP clinic transfusion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0 to March 2012 were chosen by 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in which 500 children transfusing in every day′s peak time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500 children transfusing in every day′s peak time from Febr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w transfusion process with PDA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tradi-tional transfusion process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rate and waiting tim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waiting time of(0.1±0.25)h for trans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waiting time of(0.5±0.25)h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91.35%)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68.25%)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PDA in the clinic transfufusion optimizes the transfusion process,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and working efficiency of nurses are improved,but it still has some disadvantages.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13(000)017
【总页数】3页(P105-106,109)
【关键词】PDA;特需门诊;静脉输液;观察组
【作者】黎万梅;莫霖;王雪梅;金煜;杨兰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特需门诊,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特需门诊,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特需门诊,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特需门诊,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特需门诊,重庆 40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10-34;R47;C931.9
0 引言
特需门诊是顺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适应不同消费阶层人士需求而产生的一种
特殊医疗服务[1],特需门诊输液病人期望值较高,要求护士提供高质量、高效率
的特需服务。
因此我科在2011年引入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系统,并在PDA原有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现将我科运用PDA系统两年来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为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特需门诊,从2010年2月—2012年3月来我科门诊输液的病人达5万人次,据我科输液登记记录显示每日输液高峰时间段大约在10:00—11:00。
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高峰时间段中随机抽取500例作为观察组,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高峰时间段中随机抽取500例作为
对照组。
2 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输液流程,详见2.3。
2.2 观察组
在医院HIS系统的基础上,添加处方号条码,以便在接单时通过扫描处方号打印
输液标签,同时在原有PDA的功能上添加诊断显示和电视呼叫屏幕语音温馨提醒。
在我科73张床位,同时配备8台PDA,输液流程每环节工作人员均持1部固定PDA,以便设备管理,责任到个人。
2.3 PDA使用前后输液流程对比
PDA使用前后输液流程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PDA使用前后输液流程
2.4 评价指标
2.4.1 病人输液等候时间
从输液处方交至登记处到穿刺护士确认输液的时间为病人输液等候时间。
对照组可
从我科数据记录中随机提取500例,观察组可从PDA上随机查询500例。
2.4.2 病人满意度
采用我科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分别从输液流程、输液安全性、寻求帮助及时和输液环境四大方面进行调查。
选项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为10分,较满意为6分,不满意为0分。
对照组可从我科数据记录中随机提取500例,观察组在PDA使用半年后随机现场调查500例。
3 结果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检验水准ā=0.05。
PDA使用前后输液病人
平均等候时间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应用前后输液病人平均等候时间和满意度对比?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DA输液系统使用后病人平均等候输液时间显著低于使用前,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讨论
(1)传统门诊输液流程繁复、嘈杂,更缺乏安全保障,针对传统输液流程存在的各种隐患,更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我院引进了PDA系统。
该系统采用条码双联标签使用,可保证用药安全;条码扫描核对,使“三查七对”更简单省时;无线呼叫,使病人需求及时应答;同时简化护士工作流程,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杜绝用药差错事故,减少病人呼叫等待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效的多项数据统计,既实现护士工作量考核,也提升医院在药品管理方面的决策能力,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效应。
(2)因儿童常常不能准确地表诉病情导致病人家属情绪急躁,再结合我科为特需门诊,输液病人对输液等候时间和服务质量期望值高,导致护士工作难度和压力大,但缩短病人等候时间不能以简化工作内容、减少核查环节、降低服务标准而实现,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应作为提高效率的必要手段[2-3]。
PDA的应用主
要从取号、打单、配药、核对、呼叫几个方面缩短了病人等候时间。
从而使病人及家属的等候时间由之前的0.5 h缩短至0.1 h。
作为病人及家属来讲,最担心的就
是输错药,即使护士反复核对,仍然会有病人担心是否有失误的情况。
应用PDA 后,护士查对工作不只限于问姓名,而是运用先进的手段确认病人的身份,使病人有安全感,提高满意度[4]。
同时,在病人及家属寻求帮助时能就近应答,以最快
的速度到达床旁,使其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感受到特需门诊优质的服务,最终在之前缩短输液时间的基础上使其满意度由之前的68.25%提高到91.35%。
为
了进一步完善PDA的作用,我科在PDA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了输液标签诊断
显示和电视呼叫屏幕语音温馨提醒。
(3)PDA在我科使用两年的过程中,除其各种优势外,也存在着不足。
首先,PDA在确认扫描输液标签时,只能识别标签的对应性,并不能反映出输液袋内药
液本身和标签内容的匹配性,因此执行者仅完成扫描动作,容易忽略药液本身的查对。
其次,PDA呼叫铃需长按3 s才能使求助信号接收成功,因此我科要在这方
面做大量的健康宣教,才能弥补这一系统设计上的缺陷;再次,PDA呼叫铃和PDA终端之间不能实现对话,这一现象常常造成病人及家属不能确定是否接收到
求助信号。
PDA在门诊输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功能:扫描、核对、查看病人信息、确认执行、呼叫、释放床位、工作量的统计。
但其真正可开发的功能远不止这些。
在国外,PDA使用初期,因其强大的查询功能,被冠以“口袋中的图书馆”的美
称[5]。
护士也可利用PDA查询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药的错误[6]。
5 结语
目前PDA在发达国家的应用相对较成熟,而在国内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使其更大范围的发挥PDA的使用功能,需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同时,PDA系统在对现有输液流程如此重要的情况下,也不能忽视应急情况的发生,应建立完善的网
瘫应急预案,避免突发情况下的安全隐患,使护理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有序的进行。
注:本文通信作者为莫霖。
参考文献
[1]刘青.特需病区的护理管理模式[J].现代医院,2009,9(1):109-110.
[2]皮红英,魏畅,王建荣,等.个人数字助理在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4):31-33.
[3]孙治美,周文芳,陈剑平,等.PDA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福州总医学报,2011,18(3):137-138.
[4]高站,苗元青,江汛,等.PDA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2):31-33.
[5]ENGER J C.PDAS:A hands-down winner with nurse[J].The Nurse Practitioner,2002,26:28-29.
[6]KRAUSKOPF P B,FARRELL S.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novice nurse practitioner usin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11,43(2):l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