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6: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
①血友病②色盲③糖尿病④尿毒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3.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4.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主要是因为在淡水中()
A.氧气浓度较低
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
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5.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组织细胞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的血浆pH<7,主要是由于血浆中有HCO3-和HPO4-
C.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共同完成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蛋白质
6.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命诞生的历史,内环境稳态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代谢的正常结果也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前提条件
C.内环境是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其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
D.内环境稳态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除哪项外都支持这一观点()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二、非选择题
9.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其中A、B、C、D为体液: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的。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__________(只写字母)。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__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结构)进行的。

(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d表示____________作用。

(6)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10.有一类疾病属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塞,肺膨胀不全或肺炎等导致体内CO2
排出受阻。

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的pH通常在__________之间,当血液中CO2大量积累时,它就与水反应形成____________,该物质在血液中的积累会使血液pH低于________,但总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该物质又会很快被分解成________。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这样,血液pH就相对稳定。

(3)病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生成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排出体外,因此血液pH不会升高。

(4)由上述看出,血液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它对于维持血液__________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①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引起,属于遗传病;②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③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是内环境稳态破坏引起的疾病;④尿毒症是由于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导致内环境尿素等废物含量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破坏引起的疾病。

2.[答案]D
[解析]要全面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涵义。

正常机体的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这离不开机体调节及器官、系统的协调。

稳态概念包括3个方面:机体调节作用;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内环境相对稳定。

A选项中仅涉及pH相对稳定的原因,B选项恒定不变是错误的,C选项调节机制及协调活动的基础均是不全面的。

3.[答案]B
[解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

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只有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才有可能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4.[答案]B
[解析]海水的无机盐浓度高于淡水,海产鱼类长期适应海水环境,细胞内无机盐浓度与海水浓度是相当的,若在淡水中生活,因细胞内液渗透压大于淡水而大量吸水,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而无法生存。

5.[答案]A
[解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和物质交换进行综合考查。

A项正确,组织细胞可以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项错误,人体血浆的pH近中性;C项错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D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Na+和Cl-。

6.[答案]D
[解析]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

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
NaOH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很接近。

7.[答案]C
[解析]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的液态物质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故C项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人屏息一段时间后,会使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此调节是机体内部调节,与外界环境无关。

二、非选择题
9.[答案](1)渗透(自由扩散)
(2)A、B、D
(3)皮肤毛细血管壁
(4)e可逆,f单向
(5)重吸收
(6)大分子蛋白质
10.[答案](1)7.35~7.45H2CO37.35水和CO2
(2)下降NaHCO3乳酸钠、水和CO2
(3)NaHCO3肾脏
(4)H2CO3NaHCO3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