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对标管理制度范文(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效对标管理制度范文
根据公司能效对标初步意见,将此次钻井队能效对标活动分解为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对标实践、指标评估和改进提高五个步骤实施。

一、现状分析
(一)资料收集
1、井史资料。

井队队号、井号、区块、上油时间、上油量、开钻至完井各段时间、纯钻进时间、钻井进尺、钻头大小、井型设计、定向井进尺和柴油标号、润滑油型号和换油时间等等。

若有利用网电的钻机,还应统计耗电量和对应的钻井进尺等。

对于冬季进行保温的井,还应统计用于保温的能源消耗种类、数量、保温起止时间、保温内容等。

2、设备资料。

包括钻机、柴油机、发电机、传动系统、泥浆泵等主要耗能设备型号、数量和使用时间。

对能耗、水耗有关的设备、装置应尽量统计完全。

若有利用网电的钻机,还应统计电动机型号、容量、数量、电压等级等。

对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生活、照明方面)的耗能用水设备也应统计。

3、管理资料。

在节能节水方面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油料管理、设备管理、定额管理、技术管理等等方面)、统计台账及内容。

4、技术措施。

在节能节水方面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和节能节水产品名称、实施时间、节能节水效益等(包括钻井提速所采取的措施等)。

5、新鲜水消耗。

将生产和生活用新鲜水分开统计。

6、计量情况。

对所使用的各种能源和新鲜水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型号、准确度、测量范围、检定情况、完好情况和安装地点等进行统计。

7、其他情况。

对钻井工艺流程进行说明。

(二)对标内容
1、单位钻井进尺生产能耗。

在钻井工作总时间(从第一次开钻始至完井止的生产时间和非生产时间)内,钻井生产及辅助生产所消耗的各种能源量与钻井进尺的比值。

2、单位钻井进尺柴油消耗。

在钻井工作总时间内,钻井生产所消耗的柴油量与钻井进尺的比值。

3、单位钻井进尺电耗。

在钻井工作总时间内,采用网电进行钻井作业的耗电量与其对应的钻井进尺的比值。

4、单位钻井进尺新鲜水消耗。

在钻井工作总时间内,钻井生产所消耗的新鲜水量与钻井进尺的比值。

5、机械钻速。

一口井的钻井进尺与纯钻进时间的比值。

6、台月效率。

一口井的钻井进尺与钻井台月的比值。

(三)计算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和对标内容,参照有关标准(见参考标准)要求,计算各项对标指标,然后对目前钻井作业能耗水耗情况进行分析。

二、选定标杆
对收集到的钻井资料,选取同一钻井区块的几口钻井设计、井身结构、设计井深、设备类型等相对接近的井进行对比。

在对比分析过程中应剔除事故井。

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各单位可首先初步选取若干个潜在的内部标杆(可根据区块不同进行选择),其他井对照该标杆进行分析。

然后对潜在的内部标杆进行研究分析,查找除地质条件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选定最终的内部标杆,制定对标指标目标值。

三、对标实践
各单位应大量统计各钻井队已完井资料,弄清各钻井队在管理、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钻井设计、井身结构、设计井深等情况进行对标分析。

各单位根据对标方案和实施进度计划,将对标指标落实到班组、岗位,把提高能效的压力和动力传递到钻井队每一名员工身上,体现对标活动的全过程性和全面性。

在对标过程中,各单位要修订完善油料管理制度,强化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加强用能管理。

四、指标评估
钻井队完钻后或一段时间周期后,就这次能效对标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对该对标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撰写对标评估分析报告。

五、改进提高
一是各单位要对对标过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总结,将好的管理方法、技术措施和标杆上升为企业标准或管理规范,全面推广执行,以提高钻井队伍的用能管理水平,切实降低钻井能耗指标;二是制定下一阶段对标活动计划,调整对标标杆、完善对标方案,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标活动,将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六、时间安排
____年____月-____月:完成现状分析;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完成选定标杆和对标实践活动;
____年____月-____月:完成指标评估和改进提高工作。

参考标准:
syt6722-____《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syt6269-____《石油企业常用节能节水词汇》syt5841-____《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能效对标管理制度范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能源效益,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的各项能源使用和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电力、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第三条对标,是指单位与类似行业的优秀企业或业绩较好的单位相比较,发现自身的差距,为提高能源效益提供参照。

第四条对标结果应作为单位提高能源效益的重要依据,为单位制定能源管理措施、改进方案、优化结构等提供支持。

第二章对标原则
第五条对标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能源特点、重点工序等,参照相应的能源效益指标和相关要求进行。

并确保对标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六条对标应注重整体对比和综合考虑,不能仅仅追求个别指标的超越。

第七条对标的对象应为同行业、同类型企业中具有较高能源效益的单位。

对标对象应具备一定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对标结果应得到有权部门或行业协会/学术机构认可。

第三章对标流程
第九条对标工作应由能源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条对标前,应制定对标计划,明确对标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责任人等,并报批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对标包括对标准备、对标分析和对标整改三个阶段。

第十二条对标准备阶段,应进行对标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对标数据、制定对标指标体系等。

并确定对标的要求、时间节点等。

第十三条对标分析阶段,应对对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找出与对标对象的差距,形成问题清单和行动计划。

第十四条对标整改阶段,应根据对标结果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措施、改进方案和具体的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进展。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
第十五条对标工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定期对对标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进行记录。

第十六条对标结果应公开,并接受内外审计机构的监督和评估。

第十七条对标结果的评估应以实际的能源效益改善情况为准,包括能耗降低、效益提高、污染减少等。

第十八条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学术机构应组织经验交流和学习研讨会,促进对标工作的推广和应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由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制度规定,未按要求进行对标的,由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第二十一条损害国家、单位或他人利益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单位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需要修改,由能源管理人员提出,报批相关部门后执行。

以上为《能源效益对标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