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三、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及其结构体系
体育教学目的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整个大纲构建的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确定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检查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
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共三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它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三项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融合的。
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高中各年级、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
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
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
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其目标体系如下。
1.各项教材内容纵向系统按年级划分的目标体系(见下页图示)
附图{图}
2.按年级划分的各项教材内容的目标体系
┌─┐ ┌─┐ ┌─┐ ┌─┐ ┌─┐
│高│ │各│ │年│ │各│ │年│
│中│ │年│ │级│ │项│ │级│
│体│ │级│ │教│ │教│ │学│
│育│─│教│─│材│─│材│─│生│
│教│ │学│ │具│ │考│ │综│
│学│ │目│ │体│ │核│ │合│
│目│ │标│ │目│ │标│ │评│
│的│ │ │ │标│ │准│ │价│
└─┘ └─┘ └─┘ └─┘ └─┘
四、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
高中学生的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目的的完成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也影响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的新生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
体育课程作为一个学科,同各种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配合,共同完成高中的教育目的。
现对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概述如下。
(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这条目的,强调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说明体育教学目的的连续性,身体的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
同时也强调了“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和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要求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意思。
在有的人看来,往往把没有病视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传统的、很低的标准。
没有病固然是健康身体的起码条件,但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必须是健壮的同时还要具有健康心理。
身体是否强壮,或体质的好坏,是由遗传和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劳动、生活与卫生习惯等所决定的。
遗传是先天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
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卫生保健措施,特别是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向青年的过渡期,正是从身体的正常发育期,向健壮型发展时期。
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身心发展),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1.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在高中体育教学目的中,为什么仍提出正常发育的内容?人体从胚胎到成年,不仅表现在人体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即生长),而且构造和机能同时发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的变化,表现为发育),这种正向的生长发育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并未结束。
经常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高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
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内容,选编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就是为了达到促进身体正常的、更好的发育所安排的。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学目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要求,这里指的“进一步提高”是与初中相比较而言的。
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身体的各种素质,其中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和柔韧等主要素质(还应包括主要身体素质以外的一些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是,这些素质又是在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指挥下,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也是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肺脏)功能的反映。
其表现形式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水平和能力(动作的质量),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
等能力的表现,虽然有技术、技能的问题,但其基础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反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人体内部各系统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的。
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整个机体高度协调配合发展的结果。
因此,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没有身体各器官和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一系统的单独提高。
只有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总体水平。
当然这并不否认某一活动器官的发展,也会起促进身体整个水平相对发展的作用。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机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生物体与生物环境相适应,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生存发展的基本原理。
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并不是消极的“迁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进行日光浴、深呼吸、游泳的锻炼,对寒冷和酷暑的适应,都是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所追求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4.要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新的健康观包括心理健康。
为了完成某一身体活动的目标,例如,跑完1500米的全程,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人才的需求,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航天飞行,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宇宙度过相当长的时间,要经受难耐的寂寞;到南极考察要经受寒冷和艰苦的磨炼;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等等。
这一切都与顽强的意志这种健康的心理有关。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难用定量的量表加以评价,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项。
(1)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
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这里讲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家庭成员、教师、同学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
所谓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即心
理特征的表现与同龄人是一致还是超常?高中学生的心理受年龄、社会、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尽管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心理状况正向成熟发展。
为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态度,同他们的思想有关,与心理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从个体与群体的比较中,即可发现学生心理表现的异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
青年的心理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应是和谐统一的。
如果高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仍十分幼稚或特殊的“老套”,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5)良好的情绪。
青年正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活泼愉快的时期,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如果忧心忡忡、恐惧焦虑、心理压力很大,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然影响身心的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生动活泼、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