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及相应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与相应防范的措施。

方法
取血液透析者5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其护理中的危险
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结果血液透析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感染、心脏病、高龄、糖尿病、低血压、高血压。

结论血液透析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
较多,应强化危险因素的分析,并施以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此更好保证患病者
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护理;血液透析;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对于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的主要方法,其能清除
患病者血液中多余的体液、盐分和毒素,维持机体氯化物、钾、钠等水电解质处
于平衡的状态,以此缓解病情,控制疾病进展的速度[1]。

血液透析者在治疗的过
程中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不仅会对血液透析的正常开展
造成影响,且会威胁患病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血液透析中做好相关危险因素
的分析,并施以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意义重大。

本研究主要分
析血液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与相应防范的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取血液透析者5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介于2020年1月-2022年3月,
对其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其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50例患
病者年龄介于26岁-77岁,男30例,女20例,病程3年-11年,每周血液透析
治疗3次,血流量设置为200-250ml/L,每次透析时间为4-5h。

1.2 方法
对血液透析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分析血液透析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统计其发生例数和百分比。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数据统计学处理,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血液透析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感染、心脏病、高龄、糖尿病、低血压、高血压。

见表1:
表1 危险因素分析(±S)
危险因素例数(n)占比(%)
感染1020.00
心脏病816.00
高龄510.00
糖尿病1530.00
低血压1836.00
高血压2040.00
3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此降
低并发症的几率,更好保证患病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感染,血液透析过
程中患病者可出现血液病毒、泌尿道、血液通路、呼吸道等病毒感染的情况,感
染的发生主要与透析时间、透析机器、患病者年龄等有关,随着患病者透析时间、年龄的不断增加,其感染的几率也会不断加大。

同时,血液透析中患病者若营养
不良,则会降低其机体免疫力,出现贫血等的情况,加大感染的几率,因此应做
好患病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饮食,并做好透析室的相关消毒干预,防止出
现医院感染的情况。

b:心脏病,在血液透析中患病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等的情况,在透析的过程中,应注意过急超滤、大超滤、高流量,并需要控制血
流量,不可过快。

在血液透析开始时,血流量可每分钟70-100ml左右,在透析
的过程中,维持血流量范围为每分钟150-200ml,在结束时,以每分钟70-100ml
的速度协助患病者缓慢的回血,以此控制心脏负荷量,对心力衰竭等的发生防控。

c:高龄,高龄者的机体耐受性、器官功能、主观感受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护理中应充分考虑不同高龄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透析的参数,并强化患病者
治疗中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d:糖尿病,伴糖尿病的血液透析者,其更
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此类患病者不宜控制血糖水平至过低的水平,需要结合患
病者的治疗情况、生活期望、年龄等,合理对血糖控制的目标制定,在血液透析
当日,可不使用胰岛素或减量使用胰岛素。

同时做好患病者的饮食管理,控制糖分、水分、盐等的摄入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水肿等的情况[2]。

e:低血压,在血
液透析中患病者可发生低血压的情况,主要是血液透析中,其超滤脱水速度相较
于组织间液回流速度更快,因此能减少血液循环量。

部分患病者会因为自主神经
功能出现障碍,而难以使部分血管收缩,从而出现低血压。

血液透析的过程中,
应强化患病者的观察,防止因低血压而休克。

血压降低可致使患病者出现表情痛苦、冷汗、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的情况,老年血
液透析者更易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主要是其心脏储备功能较差,对于心肺压力、
交感神经等的反射敏感度有所降低,其周围血管阻力减少,难以提高心排血量,
因此发生低血压。

f:高血压,伴有高血压者在血液透析前,应维持其血压水平在140/90mmHg以下,若血压水平过高,则需要开展降压干预,并做好患病者的健康
教育,为其讲解透析前维持血压水平的重要性,指导其适当运动、低盐饮食,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保持血压的稳定。

高血压者在血液透析中应做好其症状
的观察,问询其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若有进行加重的头痛,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防止发生颅高压的情况。

血液透析中的高血压主要发生于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多者中,需要合理对体质量增幅控制,尤其是老年患病者,治疗中应严格对其水钠摄入量控制,积极进行干体质量的调整,并可按照医嘱合理施以心痛定舌下含服干预[3]。

血液透析者长时间处于疾病和治疗的状态,易出现焦虑、绝望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充分予以其鼓励和支持,引导其建立治疗的信念和自信心,保持积极的状态配合治疗。

为患病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增加其生理舒适感。

嘱咐血液透析者对营养补给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定时监测电解质、血红蛋白、尿蛋白、肌酐等水平,更好对治疗方案和饮食方案调整,最大程度保证患病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者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强化因素的分析,并施以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以此为患病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秀莲.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7):35-37.
[2] 王玉敏,雷晨,王洪霞.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33):161-163.
[3] 冯苏琴,梅游英.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浙江医学教育,2019,18(5):35-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