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2期185
投稿邮箱:sjzxyx88@
·医学影像·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技术
张道莲,李传云,杨永留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疗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0 引言
在当前肿瘤发病率逐年提升的情况下,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的重要疾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

而放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随着放射医疗技术的逐渐推广,临床已经将放射作为治疗肿瘤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在胸腹部肿瘤中的应用已经深得人们的青睐,并且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认可,在胸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1-2]。

其中三维适形放疗、强调放疗以及图像引导放疗等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技术新高度,能对肿瘤组织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计划和放疗,医学界已经进入了“三精”放疗时代,高精度放疗定位,实现了胸腹部的高精度定位,提高了放疗增益,为放疗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3]。

目前,胸腹部肿瘤治疗的放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图固定装置、热塑体膜、负压真空气垫固定。

而不同方法均各自具有优势和劣势,在使用中,需要结合不同患者的病情、病程,合理选用放疗手段。

下面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患者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负压真空气垫放射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患者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用负压真空气垫固定,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患者年龄59-80岁,平均(67.52±
2.24)岁,其中肺癌30例,食管癌15例,胸腺癌3例,7例胰腺癌,10例腹腔淋巴转移,15例盆腔肿瘤。

患者均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坚持原方案治疗。

排除,先天性心、肝肾脏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

1.2 方法。

负压真空气垫。

摆位方法:根据加速器电脑中读取的数据,化疗师根据数据对患者进行分组,然后确定化疗方案。

放疗师设定好设备参数之后,做好检查工作,根据治疗单开展放疗;2名技师同时进入治疗室摆位,首先将负压真空气垫置于治疗床正中,并调整到方便患者上
床高度,并将上半身暴露在外,仅穿内裤情况下进行放疗,患者先坐到治疗床中间,两手置于床的两侧边缘,注意不能触压到气垫,臀部上抬,做到气垫相对应的位置,患者再往后平躺于负压真空垫内,处于舒适自然体位,双手上
举交叉抱肘,双脚自然合拢,体中线与激光线正中线重叠。

扫描过程中,应该保持体位和治疗机的完全统一,核对数据后进行激光线调整。

治疗过程中,患者交替进行,并且间隔时间照射,不能长时间对一个患者照射。

观察患者是
否出现不适,一旦有不适,应该立即摆手示意。

放疗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合理对每一个角度进行照射,避免直接碰撞,检查无误后将患者送出加速器室,并管好防护门,走向控制台。

在治疗过程中,技术员要时刻观看监视器,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 疗效观察及评判标准。

由医生进行比较测量,得到验证片和射野DRR 影像或定位在平面上二维方向上的偏移,统计数据,找出平均误差值。

2 结果
患者体位偏差小于0.5 mm ,完全缓解者达到87.8%,部分缓解者6.9%,无缓解者5.3%,总缓解率为94.7%。

3 讨论
提高肿瘤患者放疗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是达到充分照射,提高照射的精准度,并且还要对其他的非照射的组织和器官进行有效的保护。

由于患者双手上抬,肌肉受到拉伸,患者胸部体积较大,容易受到呼吸等运动的影响,因此每次摆位都必须加强各个细节的检查和控制,并结合自
身经验,对准体表与固定装置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标记,确保放疗的精准度[4-5]。

这就要求放疗师不许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确保能精准操作,保证效果。

同时,要有一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制度来监督每一步骤的实施,保证摆位的重复性和精确性。

当前放疗技术虽然已经得到“三精”
水平,但是治疗误差还是不容忽视,实际放射治疗中,加速器射野的精准度和患者摆位都可能出现误差。

尤其是胸腹部肿瘤在放疗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了精准度,出现误差。

因为,胸部心脏搏动、收缩压等变化,均会影响放疗体位摆放的精准度。

此外,精准度还与消化道的充盈程度、腹部以及臀部肿瘤摆位等有关。

因此,在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注重体位摆放,减少误差是人们
摘要:胸腹部肿瘤患者给予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患者的体重,皮下脂肪厚度、腹式
呼吸、皮肤牵拉等原因,会导致放疗过程中的摆位重复性差,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治疗的精确度较低,因此,必须提高肿瘤靶向治疗的精度,准确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剂量,并对患者其他重大组织或器官不被照射损伤。

在放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IMRT 技术的兴起,成为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技术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2.144
本文引用格式:张道莲,李传云,杨永留.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技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2):185-186.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2
186投稿邮箱:sjzxyx88@
关注的焦点问题[6-7]。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负压真空气垫的方式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最终患者的误差控制在0.5 mm 范围内,患者的总缓解率达到94.7%。

负压真空气垫是使用真空气垫重复性器材,原材料相对比较好获得,且造价并不高,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小,真空气垫是根据患者个人身体情况,定制的模型,舒适性好,治疗时,体位定位方式精准度显著提高,其体位摆放的误差是最小的一种手段,相较于适形放射和调强放射治疗,精准度是最高的一种。

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气垫的密封性,检查
是否存在漏气等现象,气垫松软程度,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更换,并重新制作,以确保准确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张俭,武丽丽.放疗技术差错警示及质控措施[J].中国实用医
学,2012:229-230.
[2] 胡逸民,杨定宇.肿瘤放射治疗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58-259.
[3] 殷蔚博,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
学出版社,2008:555.
[4] 黄洪林,唐朝晖,江拥军,等.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4):404-406.[5] 赵雪松.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
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19(11):119-120.
[6] 束爱霞.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7956.
[7] 史俊俊.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差
异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6960-6961.
(上接第182页)
主要原因在于此中检测方式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同时医生对检测图像进行仔细判断,因而有效的提升了确诊率。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升确诊率,降低漏诊与误诊现象的发生,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准确的检测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确诊小儿肠套叠疾病的首选方式。

由于本次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使用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医生需要不断加强对此种检测方式的研究,使其更加成熟,以便为患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检测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小红.用腹部超声检查法和CT 检查法诊断小儿肠套叠的效
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38-40.
[2] 刘海波,吴永强,杨进华,等.彩超浅表探头经腹部探查对小
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0,32(15):2042-2043.[3] 王玉敏红华,王芳,吴国柱,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
叠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219-220.[4] 乔向彬,梁红雨,欧新伟,等.彩色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及
治疗指导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2013(33):4017-4018.[5] 倪卫星,许亮,包凌云,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
诊断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09,39(5):497-499.[6] 马红林.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医
疗,2013,32(3):173-174.
(上接第180页)
学学报(医学版),2008,5(2):23-26.
[2] 邴寒,张继超,李淼,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1,35(12):905-908.
[3] 王佳艳,王凯,姜燕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相关黄斑水肿的
国际临床分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0):791-792.[4] 冯旭.探讨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的临床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96-97.[5] 廖琳,旷琳,彭晟,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老年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92-393.[6] 彭静,梁柱平.荧光造影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作
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113-114.
[7] Malin L R, Rebecca Broe, Ulrik Frydkjaer-Olsen,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7-field retinal photos and
non-mydriatic, mydriatic and mydriatic steered wide field scanning laser ophthalm oscopy for assessment of diabeticretinopathy[J].J Diabetes Com plications,2015,29(1):99-104.
[8] 喻巍,刘文波,张巍巍,等.探讨荧光造影技术在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诊治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8-29.[9] 杨田,蒲一民,卢苇,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眼底荧
光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645-3646.
[10] 刘晓玲,孙心铨.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底病激光光
凝的规范化治疗[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2):101-104.[11] 张欣,于强,余敏忠,等.光凝所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
能改变的定量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3):181-183.[12] 齐慧君,黎晓新,孙心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疗效
观察[J].眼科,2003,12(3):142-144.
(上接第183页)
综上所述,肝细胞癌采用MRI 、CT 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中对病灶的灵敏度较高,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 邢古生,王爽,欧阳汉,等.CT 与MRI 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
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26(1):1-4.
[2] 杨正汉,周诚,杨大为,等.肝细胞癌局部微创治疗后的CT、
MRI 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44(12):1239-1243.[3] 谢娜,闵鹏秋,陈卫霞,等.肝细胞癌累及门腔间隙CT、MRI
特征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24(4):328-332.[4] 吴轶娜,格日丽,王小燕,等.MRI 与CT 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
癌的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2(9):1477-14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