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起草审核与修订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的起草审核与修订要求
一、合同起草要求。
1. 明确目的和双方需求。
首先得搞清楚为啥要签这个合同。
是买东西、卖东西,还是合作干个大项目?就像盖房子得知道要盖啥样的房子一样。
要和双方沟通好各自的想法,把他们心里那些弯弯绕绕都挖出来。
比如说,甲方想让乙方提供服务,那得把服务的内容、标准、时间啥的都问清楚了,不然合同写出来也是个四不像。
2. 主体信息准确。
合同里的甲方乙方得写得明明白白。
公司的话,名称要写全称,可别写个简称或者错字,就像你不能把“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写成“阿里集团”(在合同里可不行哦)。
如果是个人,姓名、身份证号这些关键信息都不能少,不然到时候找不着人可就麻烦大了。
3. 条款清晰具体。
合同条款得像菜谱一样清楚。
比如说交货条款,不能只写个“尽快交货”,得写清楚是几月几号之前,用啥方式交货,是快递、物流还是自己送上门。
再比如价格条款,除了写清楚多少钱,还得说清楚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怎么付款,是一次性付还是分期付,分期的话每一期啥时候付。
4. 逻辑通顺。
合同的各个条款之间要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
不能前面说按这个标准来,后面又突然冒出个完全相反的标准。
就像讲故事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一样。
比如说质量条款和验收条款得配套,要是质量条款说按照国标,验收条款就得说清楚怎么根据国标来验收。
5. 避免歧义。
用词得准确,别让人家有多种理解。
像“左右”这种词尽量少用,说“10日之内”就别写成“大概10日左右”。
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词,像“定金”和“订金”,这俩可不一样,得根据实际情况选对了写。
6. 考虑特殊情况和风险分配。
要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想到。
比如自然灾害影响交货了怎么办?合同里就得写清楚是不可抗力,双方怎么分担风险。
再如果一方违约了,另一方有啥权利,是要求赔偿还是可以解除合同,这些都得提前写好。
二、合同审核要求。
1. 合法性审查。
这就像看合同有没有“遵守交通规则”。
审核的时候得看看合同里的条款有没有违反法律法规。
比如说,不能在合同里约定做违法的事情,像走私货物或者偷税漏税的条款那肯定是不行的。
还要看看有没有符合相关行业的规定,要是搞建筑的,有没有符合建筑行业的安全标准啥的。
2. 完整性审查。
看看合同有没有缺胳膊少腿的。
所有重要的条款是不是都有了,像开头说的主体信息、标的、价格、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这些基本的都不能少。
就像检查一辆汽车,发动机、轮子啥的都得有,少一个都不行。
3. 准确性审查。
检查合同里的信息准不准。
数字有没有写错,名称有没有写对,条款的表述有没有歧义。
就像校对文章一样,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大麻烦。
4. 风险审查。
要站在双方的角度去看风险。
看看甲方有没有把自己的风险都转嫁给乙方,或者乙方有没有承担了不合理的风险。
比如说,乙方只是个小供应商,甲方却让乙方承担所有的市场风险,这就不太合理了。
要让风险分配相对公平合理。
5. 条款关联性审查。
看看各个条款之间是不是配合得好。
就像足球队员之间要有默契一样。
前面提到的质量条款和验收条款要是对不上,那就有问题了。
还有付款条款和交货条款,如果交货没完成就要求付全款,这就不合理了,得看看这种关联是不是符合常理和商业逻辑。
三、合同修订要求。
1. 修正错误和不准确之处。
要是审核发现了错误,那就得像个小工匠一样把它修好。
数字错了就改对,用词歧义的就换个准确的词。
比如说把“大概可能”这种模棱两可的词换成确定的表述。
2. 优化条款。
让条款更简洁明了。
如果一个条款啰里吧嗦写了一大堆,就像一团乱麻,那就得把它理清楚,把没用的字词句删掉。
同时,让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更清晰,就像把弯弯曲曲的小路修成笔直的大道一样。
3. 平衡双方利益。
如果发现合同对一方太不公平了,就得调整一下。
不能让一方太占便宜,另一方太吃亏。
就像分蛋糕,不能一个人把大部分都拿走了,得让双方都能接受。
可以通过调整风险承担、价格、权利义务等方面来达到平衡。
4. 适应变化。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或者签订之前外部环境有了变化,比如法律法规变了或者市场情况变了,那就要修订合同来适应这些变化。
就像天气冷了就得加衣服一样,让合同能够继续顺利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