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81-1987年间,撒切尔政府出售100多万套公共住宅,获资20多亿英镑;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国企员工减员60万,产值在国家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11.5%下降到了6.5%。

截至1988年底,政府通过出售住房与国有企业的总收入超过200亿英镑。

这些做法()
A.强化了国家的经济干预B.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C.损害了市场的调节机制D.增强了经济的发展动力
2.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A.“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B.国民文化素质的下降
C.经济危机的恶化D.生态环境的破坏
3.1948年,英国的工党政府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贴,病人不必向医生付钱即可得到治疗,贫困群体的生活因而大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下降。

工党的政策()
A.促进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B.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C.使工人阶级实现当家作主D.利于摆脱经济“滞胀”现象
4.尼克松在其回忆录写道:“1971年8月,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

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

”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①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①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①美元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优势地位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5.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把多个国家拖入“国家破产”的边缘。

其中,北欧小国冰岛首当其冲,如果想在短期内获得资金,哈尔德应该()
A.向欧盟其他盟友寻求援助B.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
C.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6.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

1933年,66个国家召开世界会议却无功而返。

二战后初期,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①世界银行①联合国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7.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先后成立,它们在保持国际汇率的稳定、实现货币的可兑换性以及多边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组织的成立()A.消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危害B.导致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
C.加强了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D.推动了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
8.1965年10月15—16日,美国“越南日委员会”发起了有几千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反战运动,要求美国马上撤出越南,并弹劾约翰逊总统。

这一事件反映()
A.劳资矛盾激化美国工人运动B.种族歧视引发美国民权运动
C.经济滞胀带来美国民众不满D.越南战争加剧美国国内矛盾
9.1963年8月,马丁。

路德。

金发表了追求平等与友爱的演讲;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1992年,美国“全国妇女协会”的成员举行争取权利平等的示威游行。

这表明二战后美国
A.阶级矛盾尖锐B.社会问题复杂C.贫富分化加剧D.民权意识产生10.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后,冷链物流也随之出现。

在其后的20年间,日本冷库库容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4万吨左右,尤其是1964年第18届夏奥会的成功举办,推动日本出台了影响深远的《冷链倡议》,迎来了便利店和餐饮等行业的大发展。

这反映出()
A.国家调控的强化B.科学理论的突破
C.社会结构的变化D.福利国家的建立
11.下面表格内容从本质上反映了()
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情况表
1990年25.8%40.5%33.6%
1950年48.9%32.4%26.6%
服务业
1990年71.4%54.4%59.2%
A.科学技术的新发展B.国家的宏观调控
C.社会结构的新变化D.“福利国家”的建立
12.如下图为1965—1990年美国经济中的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该领域出现相对异常,对此现象出现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注: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的数量关系是: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A.中国改革开放的冲击B.“滞胀”危机持续影响
C.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13.1975年1月,纽约州州长休伊·凯里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丰裕时代、玫瑰和酒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呼吁州内各级政府量力而行,“在可见的未来,我们都要准备好过苦日子”。

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财政开支扩大的趋势B.社会福利增加的倾向
C.经济陷于滞胀的现实D.国家加强调控的必要
14.“克隆”(英语clone),表示植物“无性繁殖”,后成为一种利用生物学手段实现“无性繁殖”的技术总称。

1935年以来,克隆鱼、克隆羊、克隆猴依次诞生,而“克隆人”可能带来的伦理等问题引发关注与热议。

此现象表明()
A.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B.克隆技术完全避免了物种灭绝
C.英美等国科技领先世界D.克隆技术违背伦理应禁止研究15.1981—1988年,英国政府先后将英国航空公司、国家公路货运公司、美洲豹汽车公司、英国造船公司等大公司部分或全部私有化。

这些措施出台的背景主要是()A.英国逐步丧失世界霸主地位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C.欧洲一体化进程呈加快趋势D.英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和1992年部分国家主要经济部门的就业比重(%)
——摘编自罗伯特·阿尔布里坦《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繁荣、危机和全球化》根据材料,指出三个国家就业比重的共同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7.【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世界工业和贸易在这些年中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年增长率增长……在这一繁荣时期,一些跨国公司充当了全球经济扩张的先锋,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某些革新,其中包括集装箱运输、卫星通讯和计算机现金管理系统。

这类设施使这一时期中等跨国公司有可能在11个不同的国家生产22种产品……实际工资大幅提升,为周末短途旅行、一年一度的假期旅游以及私人住宅、轿车和其他耐用品的赊账购置提供了足够的钱。

这使许多经济学家相信他们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创造了必需的购买力,可以避免过去的繁荣一衰退的经济周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繁荣让位于“滞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一种令人窘迫的结合。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许多经济学家相信……可以避免过去的‘繁荣一衰退’的经济周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属于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选项可知本题为意义类、影响类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

根据材料可知,撒切尔政府出售公共住宅、国有企业,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强了经济的发展动力,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减少了国家干预,不是强化国家经济干预,排除A项;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减少了国家干预,增强了市场的调节机制,排除C项。

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英国)。

从材料中的“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在强制青年就业。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福利国家”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实施的,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教育事业发达,国民文化素质一直较高,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已经建立起了“混合经济”模式,不存在经济危机的恶化问题,排除C项;虽然材料中提到了“环卫工作”,但并不能表明生态环境的破坏,排除D项。

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

时空是:二战后(英国)。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政策。

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建设“福利国家”,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项正确;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并未使英国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英国仍然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排除A项、C项;经济“滞胀”现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

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

时空是1971年(美国)。

根据材料“1971年8月,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

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其后果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可知,1971年,在美元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①①正确,C项正确;当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①错误;21世纪以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
主要货币,①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D项错误,排除。

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正向题。

时空是:当代世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C项正确;欧盟其他国家也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向他国寻求资金难度较大,排除A 项;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排除B项;冰岛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可能短期内获得需要的资金,排除D项。

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组合题。

时空是20世纪初期的国际。

本题可从各国际组织成立的时间及目的角度出发来回答问题。

①①①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在此基础上,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符合题意;①联合国主要维护世界和平,属于政治机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①①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

故选B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组织的成立是为了构建二战后新的经济体制,上述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C项正确;A项夸大了上述组织的作用,排除A项;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是由于美苏等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的,排除B项;关贸总协定是关于关税与贸易的国际组织,不是对战后欧洲进行经济援助的机构,排除D项。

故选C项。

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5年美国人民发起全国性反战运动,要求美国马上撤出越南、弹劾约翰逊总统等,反映出越南战争加剧美国国内矛盾,D项正确;材料与劳资矛盾激化无关,排除A项;种族歧视引发美国民权运动与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不符,排除B项;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是在1970年代,排除C项。

故选D项。

9.B
【详解】据题意可知,二战后美国兴起了反战和和平主义的思潮,说明此时的美国社会问题复杂,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阶级矛盾,无法说明贫富分化,排除AC项;民权意识的产生不是在二战以后,D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日本。

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后,冷链物流也随之出现。

……日本冷库库容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4万吨左右,……推动日本出台了影响深远的《冷链倡议》,迎来了便利店和餐饮等行业的大发展。

”及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了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日本政府出台的《冷链倡议》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调控力度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日本在科学理论方面取得突破的相关信息,无中生有,排除B项;二战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项;日本建立福利国家表现在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方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就业人口中,农业人口均大幅度下降,日本工业人口上升,但美国和联邦德国的工业人口也呈下降趋势,三国的服务业人口均大幅度增加,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是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主要因素,排除B项;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本身,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福利国家”的建立,排除D项。

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到80年代的美国。

材料表明这段时间美国的名义利率高而真实利率低,这就说明通货膨胀率高在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滞胀”危机,表现为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放松干预的做法,但政策见效需要时间,因此仍受到“滞胀”危机影响,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不足以剧烈冲击美国经济,排除A项;日本经济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速度下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滞胀”危机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D项。

故选B 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材料表明在当时的美国纽约州,人们的好生活要结束了,要准备好过苦日子,这表明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滞胀时期,材料是经济水平下
降的具体表现,C项正确;根据所学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处于滞胀阶段,应该缩减财政开支,排除A项;根据所学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处于滞胀阶段,应该削减福利开支,排除B项;根据所学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处于滞胀阶段,应该减少政府对经济
的干预,排除D项。

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

据题意可知,“克隆”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技术,但克隆也有可能带来社会伦理问题,因此说科技发展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A项正确;“完全避免”、“禁止研究”的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BD项;材料中没有进行比较的信息,无法说明“领先世界”,排除C项。

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

题干材料反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后,英国调整政策,将国有的交通运输企业私有化,D项正确;英国开始逐步丧失
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二战后,英国将许多企业国有化,反映了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项;1993年欧盟成立,欧洲一体化进程呈加
快趋势,排除C项。

故选D项。

16.变化: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深化)和贸易自由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详解】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1950年、1992年(法国、德国、美国)。

第一小问变化,据表格“农、林、渔业法国1950年28.3,1992年5.1;德国1950年22.2,1992年3.1;美国1950年12.9,1992年2.8”、“采矿业、制造业、建筑和公用事业法国1950年34.9,1992年28.1;德国1950年43.0,1992年37.8;美国1950年33.6,1992年23.2”和“服务业法国1950年36.8,1992年66.8;德国1950年34.8,1992年59.1;美国1950年53.5,1992年74.0”得出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科技角度分析得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分析得出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深化)和贸易自由化;可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分析得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17.(1)原因: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刺激;政府新兴政策的推行。

(2)看法:国家干预经济只是一种缓解经济冲突手段,而非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手段。

理由: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国家干预过多,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资本主国家进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时期。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二战后(世界)。

原因:根据材料“世界工业和贸易在这些年中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年增长率增长”可知,世界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些跨国公司充当了全球经济扩张的先锋,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某些革新”可知,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根据材料“集装箱运输、卫星通讯和计算机现金管理系统。

”可知,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根据材料“实际工资大幅提升,为周末短途旅行、一年一度的假期旅游以及私人住宅、轿车和其他耐用品的赊账购置提供了足够的钱。

”可知,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刺激;根据材料“这使许多经济学家相信他们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创造了必需的购买力,可以避免过去的繁荣一衰退的经济周期”可知,政府新兴政策的推行。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二战后(世界)。

看法:根据材料“这使许多经济学家相信他们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创造了必需的购买力,可以避免过去的繁荣一衰退的经济周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一繁荣让位于‘滞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一种令人窘迫的结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干预经济只是一种缓解经济冲突手段,而非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手段。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国家干预过多,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资本主国家进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