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部分重点难点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语法部分重点难点提示
1、语法的概念: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3、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4、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关系:聚合是潜在的,它存在于人们的脑子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它存在于话语之中,潜存在脑子中的聚合归根结底也是从话语中归纳出来的,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对组合的各个位臵上可能出现的词进行替换,就能造出句子。
5、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臵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断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1、词法:词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构词法。
7、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与复合叫合成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的词叫派生词。
8、汉语中五种合成词:
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它们的意义分别是支配、补充、修饰、并列。
9、提供语法形式手段:①选词;读书是述宾结构,选择了“读”、“书”。
②词序;选词以后,必须按一定次序排列,汉语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③虚词和词形变化;词和词组合需“粘合剂”,这就是虚词和词形变化。
如:联合结构常用“或者”之类虚词,日语中主语、宾语、状语后面一般都有特定的助词标明它们的身分,在造句中依赖虚词的程度基于其它语言。
在有变格,变位等词形式变化的语言里,词的结构,通过词形变化来实现,象俄语。
10、组合的层次性:语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复杂,都是基本结构一层层套起来组成的。
进口机电产品
述宾
偏正
第一层次为述宾,第二层次为偏正。
11、组合的递归性:语法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
混乱。
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这是结构规则递归性。
例如:“花红了”是主谓,花可以扩展牡丹花,从理论上讲递归是无穷尽的。
12、词类: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即句法功能分出来的类。
如:一般语言都分虚词和实词两大类。
13、形态:形态是指同一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臵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也叫词形变化。
(有性、数、格、时、体)
13、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态、人称。
14、变换:跳出一个语法格示的范围去考察几个格式之间的关系,考察这种关系的途径就叫变换。
如,汉语中四种句式的变换。
方法是可以改变成分的位臵,也可以增添省略或替换某些成分。
15、句法同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句法同义。
表示同一结构意义的各个句式形成一个聚合,它们可以按照一定规则互相变换,在变换时可以使用移
位,添加、删除和替代手法。
15、句法多义:变换不但串连同义句式,使它们聚合在一起,还可以区分同一个句式所表示的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
如“通知的人”,即可以表示“去通知的人”,又可以表示“被通知的人”。
16、语言的结构类型:把世界上语言分成孤立的,粘着语、屈折语、复杂语四种类型。
①屈折语:把类似俄语那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的语言叫屈折语。
如:俄语、德语、法语、英语。
屈折语特点: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②把缺少词形变化的语言叫孤立语,如:汉语是代表,还有壮语、苗语、彝族语。
孤立语的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③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词根的变词词素之间结合不紧密。
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的。
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日语、朝鲜
语都属于粘着语。
④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
特点是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由于在词里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
此语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美诺米尼语。
17、语言的普遍特征:
①都有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构成。
②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性词语。
(很小)
③都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全部或一部转成名词性词语,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形容词性词语。
④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连在一起,把几个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
⑤都有否定句和疑问句,都能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
⑥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都至少有两发生关系的方式。
复习思考题:
1、语法概念。
2、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概念,及二者关系。
3、语法单位概念。
4、语法结构单位有哪些?
5、词法概念,举例说明汉语合成词构词方式的种类意义。
6、举例说明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
2、词类概念。
3、词变化形态概念,并举例说其形式。
9、语法范畴概念,举例说明常见语法范畴的种类。
10、变换概念方法是什么?举例说明。
11、句法同义概念、方法是什么?举例说明。
12、举例说明句法多义现象。
13、世界上语言的类型,各举一例说明其特点。
14、语言的普遍普特征。
15、指出下列词的词形变化方法。
俄语:teblacblnaml 倒出
draml
美语:large-larger-largest
大(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child-children
小孩(单一复数)
16、指出下列词的构词方法:
汉语:重工业、唯物主义、图书馆、集体主义。
俄语:小车站 nonycmahok
塔斯社 TACC
连接管 naTnyok
侦查员 cnegotamell
英语:忠厚 open-faced
灯罩 lampshade
重建 reconstruetion
不应得地 undeservedly
17、举例说明词缀的种类。
第五章词义部分重点难点提示
1、词汇的概念: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该语言的词汇。
词汇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2、基本词汇和特点:是一个民族的人民日常都在使用的,不容易起变化,比较稳固,特点是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
3、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
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
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构词能力弱,它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词、科技术语、方言俚语。
4、词义概念: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词义的概括性表现为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如“谢幕”一词,概括了剧场里常见的热闹场面。
如,“夜间”是模糊的,如“国家”人们往指一个区域,而不考虑国家的性质。
5、单义与多义: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叫单义词,后者叫多义词,猫、羊、原子、分子、元音、辅音是单义词。
而“兵”就是多义词。
多义词产生途径:由派生意义产生的。
派生意义产生途径就是所说的引申。
引申可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如:习-反复练习,复习(隐喻)舌-捉舌头(换喻)。
6、多义词产生途径: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总是在不断增加的,让一个词兼表几个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号经济原则,这个要术由于词义的模糊性而得到满
足,一般词的意义不象科学术语那样界线明确,它具有一定弹性向外延伸,使它能兼表有关的事物。
7、同义词和反义词: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叫同义词。
语言中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复习思考题:
1、词和词汇的概念。
2、基本词汇的概念,它的特点。
3、一般词汇的概念和构成途径。
4、词义的概念。
5、举例说明词义的概括性。
6、举例说明单义词和多义词。
7、多义词产生的途径是什么?举例说明。
8、多义词和同意词的区别。
9、反义词概念。
10、词义搭配的条件是什么?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部分重点难点提示
1、文字的概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
2、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
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远隔千山万水的人可以相互交际。
人类的知识,前辈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经验可以大量地,系统地流传下来。
使后人在前辈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前进。
文学的创造使人类发展进程出现质的飞跃,人类才开始有自己的历史。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文字和语言关系:语言是一种系统,文字也是一种系统,它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通过这样系统可以把语言符号系统记录下来,使语言的口头形式书面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
语言要求文字正确记录它。
语言特点制约文字特点。
同一语言可以采用不同文字形式,语言和文字都没有阶级性。
3、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文字以自己的形,通过音去表达,字形不限于一种读音,读音变了,字型可以不变,一个汉字各地人都认识,但读音不一样。
4、文字起源和发展:文字起源于图画。
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音兼表意--表音三个阶段。
5、几种重要字母: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体
系都是意音文字,即用表音表义两种方法的文字。
古埃及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钉头字,中美洲玛雅文,中国汉字。
而日本假名是音节文字。
6、造字方法:有表义和表音两种。
造表意字主要方法是象形;造表音字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假借,二是创造专门的表音字,而这专门的表音字又分表音节表义到表音位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总趋势。
7、为什么汉语现在拼音化还不行:
①汉语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几千年来一直没有性质上改变。
一旦实现拼音化,原来用的字型来区别的不同语素无法识别,会给语言带来混乱。
②从文字本身状态来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所长短。
③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优秀的文化靠汉字记载下来。
所以,现在拼音还不能代替汉字。
8、口语和书面语的概念:文字产生以前,语言只有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叫口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在中语基础上形
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9、口语和书面语关系: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口语用词范围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重复,脱节,颠倒,补说,可以有废话,而书面语不行,只能用别的手段补充不足。
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10、书面语的保守性:口语易变,书面语易变,书面语比较保守,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书面语会落后于口语的发展,产生言文脱节的现象。
复习思考题:
1、文字的概念和作用。
2、文字和语言关系。
3、文字和汉语关系。
4、文字是怎样起源的。
5、世界上重要字母文字有哪些?
6、为什么汉字目前还难于实现拼音化。
7、口语和书面语概念,二者之间关系。
8、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9、书面语和口语脱节原因。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语言发展的原因:语言随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语言随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
因此一,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
2、语言发展的特点:①渐变性②不平衡性。
3、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如:“官腔”、“干部腔”、“学生腔”、“娃娃腔”、“大白话”、“字儿话”、“黑话”。
4、地域方言:它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如:汉语中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吴方言、汉方言、赣方言、客家言、粤方言、闽方言。
5、世界上语系分类:汉藏语系、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一含语系、高家索语系、达罗
昆荼语系、马来一玻利尼亚来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它一些语群和语言。
6、汉藏语系语言结构上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即量词)。
7、共同语规范标准:汉语共同语规范标准;汉语普通话,根据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汉语的共同语是普通话,基础是北方方言。
复习思考题:
1、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概念。
3、世界上的语系大致分类。
4、汉藏语系语言结构上的特点。
5、共同语规范化的标准。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部分重点难点提示
1、借词概念: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来语的词。
汉族人民从外族语言借入词语。
玻璃、石榴、罗汉、和尚、胡同、站等例。
2、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际。
融合原因: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各语言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3、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在汉语和其它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融合。
前一种情况叫做自愿融合,后一种叫被迫融合。
随唐以前以自愿融合占优势,随唐以合被迫融合比重大。
4、洋泾浜:雅片战争后,十七世纪以后上海成为商埠,洋泾浜一带成为外国人聚集的地方。
他们和当地平民接触,使用这种支离破碎的外语通话(官方的通译使用标准语),于是“洋泾浜”成为被碎外语的中国名称。
5、国际辅助语:1887年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
复习思考题:
1、借词定义,给实际例子会区分借词种类。
2、语言的融合定义及原因。
3、一般了解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4、洋泾浜英语。
5、国际辅助语及大致内容。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部分重点难点提示
1、古代语音演变规律:
①浊擦音和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
②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与相应的清音合并时又依声调的平仄分两种。
Α、平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应的送气清音合并;Β、仄声的浊塞音,浊塞擦音和相对应的不送气清音合并。
2、语言对应关系:从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方言或亲属语言,虽然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使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音呈献出种种差异,但是语音的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这就使得差异之中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3、历史比较浊: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
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历史比较法。
4、类推作用:类推作铲平语法中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到调整整顿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多条理性。
词义的演变:扩大、缩小、转移。
复习思考题:
1、叙述古代语音演变规律,举例说明:
2、语言的对立关系。
3、一般了解历史比较法和类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