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概述练习湘教版选修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 1环境概括
基础夯实
读图 , 达成第 1~3 题。
1. 假如依照环境的属性区分 ,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 , 环境主体是 () 。
A. 生物
B. 人类
C. 植被
D. 水体
3. 假如依照空间尺度来区分环境, 四幅图中最可能与其余三幅不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D 2.A 3.D
分析第 1 题 , 图片①②③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 经过人类存心识的社会活动
所创建出来的人工环境 , 都属于社会环境 ; 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 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计和发展的自然物质、能量和空间” , 是自然环境。
第 2题 , 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 , 环境主体是生物环境。
第 3 题 , 城镇是人类居住和第二、三家产的空间, 是聚落的一部分 ; 农田 ( 包含绿洲 ) 是人类进行农业活动的场所, 也是聚落的一部分; 人类旧址是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所 ,与农田、城镇同样均属于聚落; 只有沼泽是自然地理环境。
若尔盖 , 意思是牦牛喜爱的地方。
相传第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赞( 公元 815—838 年) 期间 , 派大臣讨伐边疆留守今若尔盖地域, 它曾拥有17 万公顷的湿地 , 此刻大面积萎缩。
联合所学知识
达成第 4~6 题。
4. 以下地理因素中不属于若尔盖地域环境因素的是() 。
A. 阳光
B. 大气
C. 生产力
D. 宇宙
5. 若尔盖湿地的面积不停萎缩, 最主要的原由是 () 。
A. 全世界天气变
暖
B. 人类活动
C.太阳活动屡次
D.过分抽取地下水
6. 假如若尔盖地域无穷制地增添羊群数目, 将直接影响环境的质量。
()
A. 大气
B. 土壤
C.生物
D. 交通
答案 4.D 5.B 6.C
分析第 4 题 , 环境因素仅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且与整个环境发
生互相作用的基本成分, 而其实不是泛指人类四周全部的自然环境, 如宇宙、太阳系等。
第5题, 环境质量的降落 , 最主要的原由是人为原由。
第 6 题 , 羊群无穷制地增添 , 将直接致使植被的损坏。
7. 以下事象中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 。
A. 科学技术
B. 生物
C.生产力
D. 足球场
答案 B
分析自然环境因素是指人类没有干涉、改造, 或极少干涉、影响的环境因素。
科学技术、生
产力、足球场都是人类创建或改造的。
8. 以下举措中能够提高环境质量的是() 。
A.丛林采伐量应高于木材自然增添量
B.在呼伦贝尔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 成立商品粮基地
C.黄土高原上退耕还林, 走农、林、牧、副综合发展道路
D.长江中游围湖造田, 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C
分析 A 项最后将使丛林减少;B 项将损坏草场 , 违反就地取材的原则;D 项围湖造田 , 将使湖泊面积减少 , 致使生态环境的损坏。
所以只有 C 项能够提高环境质量。
能力提高
阅读资料 , 达成第 9~10 题。
资料《山海经·五藏山经》载 : “高峰 , 其木多梭 , 其草多竹” ( 高峰即六盘山); 《汉书·王莽传》载 , 王莽天凤三年 ( 公元 16年 ) 二月乙酉 , “大雨雪 , 关东尤甚 , 深者一丈 , 竹柏成枯” ( 关东指渭河平原及函谷关以东地域,在六盘山南 ) 。
9. 从资猜中能够看出, 渭河平原及其邻近地域从周代到汉朝间环境发生了变化, 表现出() 。
A. 环境的主体不同, 内容和形式也不同样
B. 人类环境不是素来就有的 , 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C.人类环境在空间上随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而扩充
D.人类环境在时间上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拓展
10. 六盘山邻近地域由“多竹”到“大雨雪”, 主假如因素变化造成的。
()
A. 大气
B. 土壤
C.生物
D. 交通
答案 9.B10.A
分析第 9 题 , 这一时间段中 , 渭河平原及其邻近地域的环境变化是全世界天气冷暖变化的详
细
表现 , 属于自然变化 , 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清除 C、D 两项 ; 无论是周代仍是汉朝 , 这里环境的变化均不可以表现其主体是人仍是生物。
第10 题 , 竹子是亚热带典型的植物, 说明当时这里气候暖和 , 大雨雪说明冬天气温严寒, 气温是大气环境因素之一。
11.阅读资料 , 达成以下各题。
资料一2013 年北京出台69 条详细举措改良空气质量, 这 69 条详细举措 , 大到家产构造调整, 洁净能源改造 , 小到餐饮油烟、干洗店污染控制 , 波及范围十分宽泛 , 表现了北京市政府治理
污染的信心和力度。
资料二北京市“蓝天”日数统计表。
123456789101112
月
月月
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
年
201
2220
19 17 16 11 25 16 26 24 21 12
3
201
1022
21 22 19 14 20 21 24 23 19 19
4
201
1919
11 20 16 13 23 24 29 30 19 18
5
201
1915
20 15 20 20 20 15 23 28 25 26
6
资料三优秀的空气质量不单靠北京自己治理, 更需要周边各地域的配合。
最近几年,北京城区小煤炉达成了“煤改电” , 燃煤锅炉改用洁净能源; 首钢等多家重污染公司已搬家或停产。
北京
等六省区市已经一致行动, 要点对燃煤和灵活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治理, 共创“蓝天”。
(1) 依据北京市“蓝天”日数统计表中四年均匀状况剖析, 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是几月?
剖析其形成的有益自然条件。
(2)北京是“蓝天”日数较少的大城市之一 , 试从北京自己和周边地域的影响双方面剖析其主
要原由。
(3)为保证国都北京有更多的“蓝天” , 我们能够采纳哪些方面的有效举措?
答案 (1)8 月。
本月降水许多 , 空气清爽 , 对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克制地面扬尘十分有益 ; 近地面
气温高 , 对流旺盛 , 利于污染物扩散。
(2)北京人口密集 , 交通和生活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 , 周边地域干旱区广、植被覆盖率较
低 , 扬沙和沙尘天气许多。
(3)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 植树种草 , 增添植被 ); 与周边地域增
强协作 , 共同行动。
分析此题主要观察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原由。
从资猜中能够看出大气质量的好坏既受大
气层稳固性的控制 , 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针对其形成的主要原由采纳合理有效的举措才能
改良大气环境质量。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 : “本法所称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计和发展的各样
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 , 包含大气、水、大海、土地、矿藏、丛林、草原、野生
生物、自然古迹、人文古迹、自然保护区、景色名胜区、城市和农村等。
”据此达成下
列问题。
(1) 怎样理解人文古迹、景色名胜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
(2)观察学校所在地四周的环境 , 剖析哪些属于自然环境 , 哪些属于社会环境。
答案 (1) 人文古迹、景色名胜是人们依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得
来的 , 能够知足人类认识历史文化、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所以 , 它
们都是环境的构成部分。
(2) 学校四周的楼房、道路、操场、绿地等设备属于社会环境; 阳光、空气等则属于自然
环境。
分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计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即指某项中心事物的四周情
况。
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由阳光、空气、水、岩石、矿物、
土壤、生物等自然因素构成的;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依据生活与生产需要, 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
改造后的环境。
依照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 可分为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行环境等。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观点,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这里所指“自然因素的整体”有两个拘束条件: 一是“各样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
二是“影响人类生计和发展的”, 即其实不泛指人类四周全部的自然因素, 比方整个太阳系或
宇宙。
观察学校四周的环境应全面详细, 内容除楼房、道路、操场、绿地等设备以外, 还应把阳光、空气等自然因素包含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