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源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1练习: 第一章《电场 电流》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
第一章《电场电流》强化模拟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最初是()用实验直接得到的.A。

库仑 B.安培 C.欧姆 D.焦耳
2.将某一电源分别与阻值为4Ω和9Ω的电阻组成闭合电路,结果在1分钟的时间里,两电阻释放的热量恰好相等,由此能计算出电源的内阻为( )
A.8Ω
B.6Ω C。

4Ω D.2Ω
3.功率相同的下列四种用电器,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流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A.电烙铁B。

电风扇 C.电视机 D.洗衣机
4.下列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是()
A。

电冰箱B。

电风扇 C.电暖器D。

电视机
5.下列定律或定则中,用来描述能量的是()
A.库仑定律
B.焦耳定律
C。

右手螺旋定则D。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6.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电暖器B。

录音机C。

电话 D.电饭锅
7.下列电学元件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是()
A。

电容器B。

保险丝C。

电烤箱D。

电饭煲
8.阻值为200Ω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为2A,则通电10分钟产生的热量为()
A.4000W
B.480000J C。

8000J D。

4000J 9.(2011•崇明县二模)如果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12V,外电压为10V,当有0.5C电量通过电路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将5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在电源内部,静电力将6J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C.在电源外部,静电力将5J的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D。

在电源外部,静电力将6J的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10.(2011•上海二模)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
A.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大小
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C.电源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D。

电流做功的快慢
11.某电阻的阻值为5Ω,通过的电流为2A,则它在10s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
A.100J
B.200J
C.20J
D.2J
12.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电器或设备都可看作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下列电器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

电饭煲 B.电风扇C。

发电机D。

汽油机
13.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 )
A.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B。

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C。

同时熔断
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14.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I时,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度为,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 )
A.4Q B。

2Q C. D.
15.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相同的电风扇,电烙铁和日光灯,各自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了相同时间,比较它们产生的热量,结果是() A。

电风扇最多 B.电烙铁最多C。

日光灯最多D。

一样多
16.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
A.电热毯
B.收音机C。

电话机 D.电磁炉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铅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
B.教室里用的日光灯的规格一般是“220V,40W”
C.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相同时间内发热越多
D。

电饭锅通电以后能把生米煮成熟饭,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18.用某种金属制成粗细均匀的导线,通以一定大小的恒定电流,过一段时间后,导线升高的温度( )
A.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B。

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C。

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D.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19.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并联在电路中,A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的长度为2L,直径为2d,那么通电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Q A:Q B=2:1
B.Q A:Q B=1:2 C。

Q A:Q B=1:1 D。

Q A:Q B=4:1
20.下列器件,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热水器
B.电饭堡
C.电热毯
D.电容器21.(2012•汕尾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电荷、电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界存在有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和元电荷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C。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的值
D。

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2×10﹣19C
22.(2012•浙江)用金属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将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
B。

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感应出异号电荷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
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23.(2013•大通县一模)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把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D.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24.(2013•江门一模)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电动势
C。

点电荷D。

光电效应
25.(2013•长宁区一模)关于基元电荷,正确的说法是()
A.基元电荷就是点电荷
B。

1C电量叫基元电荷
C.基元电荷就是质子
D。

基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26.(2014•南昌模拟)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
B。

重心、合力都体现了等效思想
C.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D。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
实验直接证明
27.(2014•滨州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

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C.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D。

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28.(2014•江苏模拟)A、B两物体均不带电,相互摩擦后A带负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则B的带电情况是()
A。

带正电荷,电荷量大于Q B.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Q
C.带负电荷,电荷量大于Q
D.带负电荷,电荷量等于Q 29.(2011•龙岗区校级学业考试)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电荷,才能作为点电荷
B。

体积很大的电荷,一定不能作为点电荷
C。

点电荷一定是带电量很小的电荷
D。

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
30.(2015•肇庆二模)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若将一检验电荷+q由a点移至b点,它的电势能增大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检验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电流有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焦耳定律描述热效应.
解: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即:
Q=I2Rt
这个规律最初是由焦耳通过实验总结的;
故选:D
点评:对于物理学史要了解,可以帮助物理知识的理解,注意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热量求解.
2.B
【解析】
试题分析:当外电路电阻分别为4Ω和9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根据单位时间在外电路放出的热量正好相等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解:当外电路电阻分为4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1==…①
当外电路电阻分为9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2==…②
根据单位时间在外电路放出的热量正好相等得:
I12R1=I22R2…③
由①②③解得:
r=6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阻功率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3.A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的用电器的工作原理不同,有些用电器利用的电流的热效应,有些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故由焦耳定律可知热量的多少
解: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视机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声和光能,洗衣机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它们应尽量减小发热量,即电阻很小,而电烙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电能全部用来发热,故电烙铁的发热量高.
故选:A.
点评:在生活中应注意了解常用电器主要功能及原理,注意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4.C
【解析】
试题分析:(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2)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
(3)电流的磁效应:给绕在软铁心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心就产生磁性,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解:A、电冰箱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
B、电风扇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
C、电暖气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的,故C正确;
D、电视机也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5.B
【解析】
试题分析:库仑定律是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明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解:A、库仑定律是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故A错误;
B、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故B 正确;
C、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故C错误;
D、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说明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定律和定则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抓住各个定律或定则的内容;
6.AD
【解析】
试题分析: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解:
A、电暖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A正确.
B、录音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将声信号变成磁信号,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错误.
C、电话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磁效应原理,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C错误.
D、电饭锅也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家用电器基本原理的了解情况,基础题
7.A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电流热效应就是通电后发热,利用热量进行工作.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充放电;保险丝工作原理即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保险丝熔断,保护电路;电烤箱、电饭煲都是利用电流产生热量来进行工作.
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充放电;保险丝工作原理即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保险丝熔断,保护电路;电烤箱、电饭煲都是利用电流产生热量来进行工作.可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保险丝、电烤箱、电饭煲.电容器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利用电流热效应就是通电后发热,利用热量进行工作.知道生活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
8.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求解.
解:Q=I2Rt=22×200×600=480000J.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
9.C
【解析】
试题分析:在电源的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在电源的外部,静电力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解:在电源内部,根据公式:W=qE=0。

5×12=6J,非静电力将6J 的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故A、B都错误.
在电源外部,根据公式:W=qU=0.5×10=5J,静电力将5J的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哪部分静电力做功,哪部分非静电力做功.
10.B
【解析】
试题分析:电动势这样定义的,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将1C的正电荷在电源的内部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
解: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将1C的正电荷在电源的内部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所以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荷量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表示功率.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将1C 的正电荷在电源的内部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
11.B
【解析】
试题分析:知道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根据Q=I2Rt求出电流产生的热量.
解:由焦耳定律:Q=I2Rt=22×5×10J=200J,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这是焦耳定律的直接应用,是最基础的题目,适合初学者.12.B
【解析】
试题分析:电饭煲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风扇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是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汽油机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解:A、电饭煲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电风扇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发电机是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汽油机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能量转换器可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来分析能量如何转化,简单的方法是减小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
1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电阻定律可知,在长度相同的地方,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电阻较大,再根据焦耳定律不难判断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
解:通过熔丝的电流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和电阻定律R=可知,在长度L相同的地方,横截面积越小电阻R越大,则产生的热量就越多,就越容易烧断,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物理课程的目的之一.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Q=I2Rt去求电阻变为2R,电流强度变为,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
解:根据Q=I2Rt得,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电流强度变为原来的,时间不变,则热量变为原来的,即.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焦耳定律热量的公式Q=I2Rt.
15.B
【解析】
试题分析:电烙铁是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电风扇、日光灯消耗的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转化,分析三种用电器产生的热量大小.
解:电风扇,电烙铁和日光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相同,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等,而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日光灯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光能,电烙铁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产生的热量电烙铁最多.
故选B
点评:本题中电风扇、日光灯正常工作时是非纯电阻电路,抓住能量如何转化是关键.基本题.
16.AD
【解析】
试题分析: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根据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解:A、电热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正确.
B、收音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不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故B 错误.
C、电话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不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故C 错误.
D、电磁炉是通过涡流产生热效应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家用电器基本原理的了解情况,基础题.17.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热量的公式即可知道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
解:A.通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铅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故A对
B.教室里用的日光灯的规格一般是“220V,40W”.故B对C.根据电热的公式Q=I2Rt,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相同时间内发热越少.故C错.
D.电饭锅、电水壶等家用电器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故D对.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热的公式以及常见的物理常识.18.D
【解析】
试题分析:导线由于发热而温度升高,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有关,电阻又与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根据Q=cm△t,升高的温度又与质量有关,质量又与长度、横截面积的乘积有关,从而可推导出升高的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根据Q=I2Rt,电阻R=ρ,联立两式,Q=I2tρ,电流I与时间t 一定,电热与成正比.
又电热Q=cm△t,△t=,m与lS成正比,即m=k 1lS,Q与成正比,即Q=k 2,则△t=,所以升高的温度△t与S2成反比.故A、B、C错,D对.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电热的两公式:Q=I2Rt,Q=cm△t 以及电阻的决定式R=ρ.
19.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阻定律,求出A、B电阻丝的电阻比,电阻丝A、B并联,电压相等,根据Q=求出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解: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A的长度为L,直径为d;
B的长度为2L,直径为2d,根据电阻定律,知R A:R B=2:1,电阻丝A、B并联,电压相等,根据Q=,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 A:Q B=1:2.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阻定律,以及焦耳定律Q=I2Rt,在纯电阻中,公式可以转化为.
20.D
【解析】
试题分析:(1)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生化学变化,这种现象是电流的化学效应.
解: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纯电阻电路,电热水器、电饭堡及电热毯均是纯电阻电路,而电容器不是电阻,不发热,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本题选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故选:D.
点评: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工作时,都是电能转化为内能,这是判断的关键.
21.C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物体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解:A、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故A不正确;
B、物体带电是由于电荷的移动而导致,因此带电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关系.故B 不正确;
C、物体带电是由于电荷的移动而导致,因此带电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关系,所以只能是某特定的值.故C正确;
D、物体的带电量都是1.6×10﹣19C的整数倍,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物体带电是电荷转移导致的,同时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2.ABC
【解析】
试题分析: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能力强的得电子带负电,能力弱的失电子带正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解:A、笔套与头发摩擦后,摩擦使笔套带电,故A正确;
B、带电的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感应出异号电荷,故B正确;
C、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是因为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产生了加速度,故C正确;
D、绝缘材料做出的笔套,自由电子无法移动,电荷无法立刻被中和,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带电的本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道基础题.
23.A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
解:A、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把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A正确;
B、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B 错误;
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C错误;
D、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的具体应用,要通过练习体会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科思想.
24.C
【解析】
试题分析:理想化是对事物的各个物理因素加以分析、忽略与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突出对问题起作用较大的主要因素,从而把问题简化.
解:A、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法则,是等效替代法,故A错误
B、电动势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
C、点电荷忽略了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理想化模型.故C正确
D、光电效应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理想化模型是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问题的次要方面,是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25.D
【解析】
试题分析:电子的带电量最小,质子的带电量与电子相等,但电性相反,故物体的带电量只能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带电量叫做叫做元电荷.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解:A、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及大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A错误
B、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数值为e=1.60×10﹣19C,故B 错误
C、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指质子或者是电子,故C错误
D、基元电荷目前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电荷的最小单元,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值,它本身不是电荷,所带电量均是元
电荷的整数倍.且知道电子的电量与元电荷的电量相等,同时让学生明白电荷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
26.C
【解析】
试题分析: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合力与分力能够等效替代,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质点及点电荷采用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不受力的实验只能是理想实验,是无任何实验误差的思维实验,严格来说“不受力”的条件真实实验不能满足.
解:A、质点及点电荷采用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所以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故A正确;
B、重心和合力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正确;
C、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不是速度跟位移成正比,故C错误;
D、不受力的实验只能是理想实验,是无任何实验误差的思维实验,严格来说“不受力”的条件真实实验不能满足,只能靠思维的逻辑推理去把握,故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对于物理学上重要的实验和发现,可根据实验的原理、内容、结论及相应的物理学家等等一起记忆,不能混淆.
27.ACD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