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开展了脱贫攻坚工作。
为了深入了解各地的脱贫攻坚实际情况,我对多个地区进行了调研。
本次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如下:一、脱贫战略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个别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实地踏查,我们发现不同的地方脱贫攻坚方法有所不同,但均有对应的脱贫手段,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其中比较突出的,西藏自治区以“南南合作”为核心的劳务派遣;重庆市推出的“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云南省和湖南省以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手段实现了脱贫。
这些措施表明,脱贫攻坚工作是多元化、全方位的,并且有了明显的成效。
二、政策措施落地情况有待提高虽然全国各地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一些普惠政策在具体操作中难免出现了一些落地困难。
例如,居住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上学方面仍然面临挑战,应确保充足的学校资源,以确保脱贫攻坚计划的实施落地。
三、特殊群体的脱贫攻坚仍需重视我们在考察农村地区和内陆地带的情况时,发现仍有很多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妇女和儿童等需要特别关注。
针对这些弱势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加强对这些人的劳动能力培训,才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案例分析1、江西省宁都县:发展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脱贫。
宁都县因山而养山,加上土地多为丘陵地,导致原种植业產出低、无足够的支撑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推广家庭农场和合适大块地种植当地适宜的农作物,改善农民就业和增加农业收益。
通过讲授新技术和科技,帮助农户完成规划和设计,以期为农民家庭实现脱贫。
2、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发展富硒梨产业助力贫困村脱贫。
围场县荒山源远流长,这里村内以种植经济林果、黄花菜为主,產出低,经济收益不高。
因此,围场县开始推广富硒梨、秸秆互保制度和定期技术服务,大幅提高围场县农产品的产值,并配备了更好的销售渠道,让村民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脱贫的见证。
3、湖南省衡南县:发展生态果汁产业带动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脱贫攻坚情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选题背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
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探索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我决定以“脱贫攻坚情况调研”为主题,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撰写一份系统全面的报告,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调研目的是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进一步深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2. 通过实地调研,掌握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情况,了解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情况,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效果等情况。
3. 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选择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贫困户和基层干部,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脱贫帮扶工作的落实情况。
2. 座谈交流:与扶贫工作相关的部门、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干部进行座谈,就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脱贫模式的选择和效果、扶贫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3. 调研问卷:设计调研问卷,针对贫困地区的群众和基层干部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建议。
四、调研内容1. 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脱贫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情况、脱贫攻坚政策及措施的实施情况、脱贫对象和脱贫模式的选择及实施效果等情况。
2. 了解脱贫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情况,包括地方特色产业和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脱贫对象的生产生活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3. 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包括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和生活条件、帮扶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帮扶措施的满意度等情况。
4. 了解扶贫工作的组织管理情况,包括扶贫项目的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等。
云南乡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云南乡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云南是中国的经济欠发达省份之一,同时也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
乡村脱贫攻坚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云南乡村脱贫攻坚的情况,探讨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研背景云南是一个地势复杂、民族众多的省份,山区多,交通不便。
受自然条件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贫困程度较高。
为了了解乡村脱贫攻坚情况,我们选择了云南作为调研地点。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民众对于乡村脱贫攻坚的认知和满意度。
实地访谈则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三、乡村脱贫攻坚成果乡村脱贫攻坚在云南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支持和社会保障等多种手段,大部分贫困家庭实现了稳定的增收。
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脱贫人口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四、存在的问题尽管乡村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云南地理环境复杂,部分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较差,致使扶贫政策的落实存在困难。
其次,部分农民在思想观念和技术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培训和启发,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完善,一些贫困群体的基本保障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五、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使扶贫政策能够更好地落地实施。
2.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能够主动融入市场经济,并通过创业增加收入。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特别是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
六、调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云南乡村脱贫攻坚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乡村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希望。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1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包抓帮扶的XX镇崔黄村和郭庄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崔黄村位于XX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590户2231人。
耕地面积2880亩,以葡萄种植和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郭庄村位于XX镇中西部,辖6村个村民小组,现有341户1371人。
耕地面积3078亩,其中978亩承包给当地企业种植葡萄,剩余2100亩以小麦、红薯、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
二、调研前期情况按照“大走访、大排查、大清洗”活动的安排,我局共派驻两个工作队分别对崔黄村和郭庄村进行地毯式排查走访。
目前,崔黄村共590户,走访492户,剩余98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113户。
郭庄村共341户,走访341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30户。
三、致贫原因初步分析(一)因学因灾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一是教育成本过大。
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
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近万元,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
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
一旦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
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
一遇到家庭中有大病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四是遗传病导致贫困是顽疾。
在调研中发现,郭庄村一户因智障遗传导致该户5口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无劳动能力。
(二)基本种植业产值不高,收入水平低。
多数群众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这些种植业投入多、产出少,附加值不高,费力不挣钱。
扶贫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扶贫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进行了一次关于扶贫和脱贫攻坚的调研。
下面是我调研的总结和推荐,供您参考。
1. 背景和问题陈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需要得到帮助。
扶贫和脱贫攻坚是国家重点工作的一部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2. 调研结果:(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一些贫困地区具有较差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水电等,这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2) 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且教育质量不高。
此外,技能培训的机会也有限,这使得贫困人口很难有机会通过提高自身技能来脱贫。
(3) 就业机会不足: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大部分人只能从事农村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这限制了他们的收入增长和发展的机会。
(4) 政策执行不到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等。
3. 推荐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当地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当地发展的潜力。
(2)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 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提升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
(4) 加强政策落实: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确保政策的执行到位,及时解决扶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4. 结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但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政策落实等措施,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些困难,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以上是我对扶贫和脱贫攻坚调研的总结和推荐。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可以进一步提供调研详细内容。
谢谢!此致敬礼。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选篇)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选篇)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一、全州贫困现状xx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两大主战场之一。
十三五期间,共有龙井、和龙、汪清、安图4个国定贫困县和图们1个省定片区县,贫困村304个(全省占比20.4%)。
截止20xx年底,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831户、85102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2.1%,贫困发生率为13.4%。
这些贫困人口,按贫困户性质看,低保、五保贫困人口25553户、41944人,占全州贫困人口总数的49.3%。
一般贫困户21278户、43158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0.7%;按贫困户致贫原因看,因病致贫31186户,占66.6%;因残致贫3332户,占7.1%;缺乏劳动力、缺资金、缺土地、缺技术致贫5803户,占12.4%;因学致贫933户,占2.0%;其它原因致贫5577户,占11.9%。
20xx年底,确定全州贫困人口脱贫计划为20xx年脱贫3.5万人、20xx年脱贫3万人、20xx年脱贫2.3万人(考虑返贫因素);确保5个贫困县(片区县)20xx年全部摘帽;2019年攻坚扫尾;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推动贫困发生率较低、贫困人口较少的延吉、珲春、敦化3个市于20xx 年底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xx年,我州共有30877名贫困人口达到退出标准,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6.3%,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度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13.4%下降至8.2%,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75元,比上年增长7.9%。
20xx年结合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按我省脱贫滚动计划调整要求,重新确定了全州脱贫时序:20xx年脱贫3.1万人;20xx年脱贫1.7万人、贫困村退出120个;20xx 年脱贫1.9万人、贫困村退出113个;2019年脱贫0.9万人,贫困村退出71个;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其中,龙井、图们20xx年脱贫摘帽,和龙、汪清、安图于2019年底脱贫摘帽,2020年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20XX年是作风建设攻坚年,也是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起步年,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
为抓好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实践、调研和思考,现将XX乡XX 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自然状况。
XX村位于XX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有农户138户493人,党员44人,国土面积20.61平方公里,海拔266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05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松子、树楤、花椒、马铃薯、白芸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1509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22000亩,林果地3800亩,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6758元。
(二)贫困人口状况。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312人,到2017年底已脱贫63户254人,未脱贫15户58人,无漏评、脱贫返贫户,年内新增特殊群众14户28人,现有低保户37户112人,残疾人12人。
未脱贫户主要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2户8人,缺土地1户4人,缺劳力2户10人,缺技术2户5人,交通条件落后3户14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5户17人。
易地扶贫搬迁15户67人,其中县城集中安置7户33人。
按照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6月前对全村房屋安全性进行了认定、上报,经审核鉴定,批准我村实施四类农村危改34户,旧房修缮26户。
(三)脱贫出列条件。
根据我村认真分析,一是20XX年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2%以下,2017年底我村有15户58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4.13%,经分析我村20XX年可脱贫13户54人,不能脱贫2户4人,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1%。
二是行政村到乡道路已通水泥路,危险路段均有防护。
三是6个小组均通生活用电和380V动力电。
四是6个小组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
贫困户中无电视的3户已由发改局和县志办给予解决。
五是村委会、卫生室均接入了宽带网络。
六是6个村民小组全部实施过人饮工程,且全部通自来水。
司法局驻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司法局驻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X月XX日至XX日,我来到单位帮扶村XX镇XX村驻村蹲点,和村两委班子共商脱贫攻坚工作,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谈脱贫具体措施。
两天里,我走访了结对的XXX、XXX、XXX等6户贫困户以及王新运等3户脱贫户,和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座谈。
对XX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XX镇XX村位于XX县西南部的深山区,距县城35公里,面积平方公里,山场万亩,耕地1035亩。
全村17个村民组,330户,1118人,其中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占总人口的35%。
XX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农业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
目前,XX村仅有的一个教学点,只有一、二两个年级,教师1人,学生16人。
其他适龄儿童多在镇辅导小学读书,全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近100%。
在村部一楼建有计生服务室一间,在宋口集中点建有一所医疗室。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村主要由一条通村水泥路贯穿,全长公里。
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落后。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党支部3人,其中书记1人,支委2人。
村委会3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1人。
二、主要致贫原因及表现通过这些天的走访调研,我初步分析XX主要致贫原因是:该村地处深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级负债大。
二是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村还有四个自然村落未通水泥路。
三是XX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岭大、沟壑纵横,山场林木积蓄量少,塘、堰、渠年久失修,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率低下。
四是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相对贫乏,致富技能落后。
五是境内山场、旅游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三、脱贫攻坚工作思路XX村原建档贫困户137户402人,经过XX、XX年两年的努力,目前全村建档贫困户71户161人,其中五保户20户24人,A类低保14户19人,其他一般贫困户37户118人,和三清摸底调查年收入2900元以下数据基本一致,这37户是XX年度脱贫攻坚重点户,目前由市农发行、邮储银行XX支行及县司法局干部职工结对帮扶。
“情牵脱贫攻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6篇

“情牵脱贫攻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6篇篇1一、背景与目的脱贫攻坚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实施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我们组织了“情牵脱贫攻坚”实践活动。
本报告旨在呈现活动调研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活动概述本次实践活动历时一个月,覆盖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参与人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企业代表等。
活动形式包括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
调研内容涵盖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医疗卫生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调研发现,脱贫攻坚政策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但在政策宣传方面仍存在不足,部分村民对政策了解不够深入。
2. 产业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逐步壮大。
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扶持。
3.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交通不便、水利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
4. 教育扶贫教育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建设、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
但仍有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公平。
5.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设施、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但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四、问题分析1. 政策宣传不足:部分村民对脱贫攻坚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效果。
2. 产业发展难题: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等问题制约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制约了经济发展。
4. 教育公平问题: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5. 医疗卫生短板: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仍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瓶颈。
脱贫攻坚数据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数据调研报告根据最新的脱贫攻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脱贫成果。
首先,调研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扶贫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标准、创新脱贫方式、扶贫产业发展、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政府扶贫政策的坚实基础,为贫困地区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次,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了0.6%,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了2019年的1.7%。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九千六百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使得成千上万的家庭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再次,调研报告强调了中国坚持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据调研报告显示,中国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贫困人口的精确识别和精准帮扶。
这种精准扶贫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的扶贫方式,确保了扶贫政策和资源的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身上。
这种精准扶贫方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扶贫政策的效果,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使得扶贫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调研报告也指出,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脱贫攻坚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一些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此外,一些贫困人口的特殊需求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因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还需继续加强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扶贫工作的监督与评估,确保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和扶贫工作的长效性。
综上所述,脱贫攻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脱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政策措施的切实有效实施和精准扶贫的方针。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继续努力,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的问题,确保脱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
2022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2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篇1】2022年脱贫攻坚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
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
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
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
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
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
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
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
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
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
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
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
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
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1.9万人、0.54万户。
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_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优势,强化产业引领。
立足资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__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__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
__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
调研提纲报告脱贫攻坚

调研提纲报告脱贫攻坚
调研提纲报告:脱贫攻坚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1.1 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调研目的:了解当前脱贫攻坚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与样本
2.1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
2.2 调研样本:贫困地区居民、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三、调研结果分析
3.1 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
3.1.1 脱贫人口数量、比例
3.1.2 脱贫政策的实施情况
3.2 存在的问题
3.2.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3.2.2 教育健康医疗水平有限
3.2.3 就业机会不足
3.3 对策建议
3.3.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3.2 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
3.3.3 创造就业机会,培养地方特色产业
四、调研结论
4.1 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4.2 存在的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4.3 对策建议可为脱贫攻坚提供支持和指导
五、调研报告的意义和建议
5.1 意义: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指导
5.2 建议:加强贫困地区的政策宣传和落地工作,提高居民的脱贫自觉性和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六、参考文献
注意事项:
1.以上提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当增删;
2.提纲中的“XXXX”部分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填写。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调研内容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调研内容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数以千计的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群体中,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贫困问题。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和脱贫工作的实施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脱贫攻坚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包括贫困原因、生活状况、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情况;2.了解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措施、资金使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3.评估脱贫工作的实施效果,包括贫困人口脱贫率、收入增长、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情况;4.提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及意见建议,并对相关脱贫工作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四、调研结果1.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调研发现,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他们的主要贫困原因包括缺乏教育、医疗资源不足、产业发展缓慢等。
生活状况较为困难,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劳动力输出。
2.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情况大部分贫困人口受益于政府的脱贫政策,包括扶贫资金的使用、产业发展的支持、社会保障的提供等。
然而,一些地区的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导致一部分贫困人口未能得到应有的帮扶。
3.脱贫工作的实施效果通过对脱贫工作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脱贫率逐年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明显增长,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群体中,脱贫进展较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五、建议改进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大对偏远地区和特殊群体的脱贫支持力度,确保脱贫攻坚的全面覆盖;2.完善脱贫工作政策,提升政策宣传和落实效果,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应有的帮扶;3.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和生活质量;4.鼓励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为贫困人口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并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
一、脱贫攻坚在我们的国家里,贫困问题一直存在。
尤其是在我们的农村地区,因为资源相对更加匮乏,加上交通和信息不发达等问题,将农民的生活困在了原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通过了大力的专项政策,如实施五大专项规划,也在不断的为农村提供激励。
同时,乡村发展扶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如定位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产业带动等等,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实效。
我在调研中采访了一些村民,了解到政策的实现情况。
有人称,通过政策的帮助,家庭贫困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有的村民表示,政府的帮助到达不及时,比如发红包、发慰问金的时间不固定、有秩序不合理的现象,事实上影响了政策效果。
因此,有必要加强政府与贫困地区的联系,并进一步筛选农村的富裕人口带动产业,加强财政与金融扶持,带动更多人脱贫。
二、乡村振兴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根本改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出现了实质性改善、农民增加收入稳步增长的指导思想。
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
在我的调研中,许多地方政府已经积极响应,主要从补齐基础设施、农民增加收入、推广科技带动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推进。
然而,在实际中,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许多地区只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单一方向,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带动,只能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入手;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缺失,影响了整个经济伦理建设。
因此,我认为,除了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政府应该思考方式和路径,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服务,发挥乡村特有的优势,引导农民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型增长点。
三、民主监督在乡村的内部,因为基础设施和信息落后,通常会发生匪夷所思的公共事务和领导的不当行为。
脱贫攻坚情况的视察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情况的视察调研报告2021年7月,我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深入调研了我所在地区的脱贫攻坚情况。
以下是我的视察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我所在的地区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资源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县。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已基本实现了“解决绝对贫困”的目标。
根据我实地走访的情况和相关数据统计,该地区的贫困人口总数已由过去的10万余人降低到现在的不到1000人。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二、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在实地走访中,我详细了解了几户贫困户的生活状况。
虽然这些贫困户收入较低,但他们的照顾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他们已经拥有了安全的住房,有的还配备了农村卫生室和学校。
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经济收入,缓解生活压力。
许多贫困户都积极参加了相关项目和培训,其中许多人已经掌握了一些实用技能,例如养猪、鱼塘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这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
三、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在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
通过开展扶贫产业、生态扶贫、卫生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形式的工作,政府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扶贫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政府通过项目资金、税收减免等方式解决了贫困户的切实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努力引导农民转型发展,探索富民之路,让他们不再希望靠领取各种补贴、资金来过日子,而是能够依靠自己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经济价值,实现社会的美好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会教育程度还需提高,还有很多贫困户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也没有学会最基础的适应能力和拓展思维模式。
其次,基层干部需要更加敬业、专业、好学,从具体方面进行脱贫工作的平衡、协调和推进。
还有,当前我所在的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等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村级巩固脱贫成果调研报告

村级巩固脱贫成果调研报告村级巩固脱贫成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由于贫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已经脱贫的村存在着巩固脱贫成果的问题。
为了了解村级巩固脱贫成果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选择了某一贫困县的几个已脱贫的村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我们向当地政府官员、村干部以及一些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展开了访谈,了解了他们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从调研数据和信息来看,所调研的村级巩固脱贫成果总体上是较为良好的。
许多家庭在脱贫后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改善了生活条件。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扶贫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村级组织的积极参与。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巩固脱贫成果的问题。
首先,一些村民对于如何维持稳定收入的能力还存在着欠缺。
他们缺乏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导致难以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
其次,一些村级组织的参与度和组织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外,一些脱贫户在脱贫后出现了返贫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如疾病和自然灾害等。
四、对策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1.加强辖区内贫困地区的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提升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资金支持,鼓励贫困户参与到具有市场潜力的经济活动中。
2.加强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对脱贫工作的参与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村级组织的培训和支持力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村级组织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必要的扶持和保障。
政府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保障和灾害救助机制,减少返贫的风险。
4.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脱贫成果的巩固。
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监测指标和评估体系,对脱贫户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结论村级巩固脱贫成果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脱贫攻坚成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成果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脱贫攻坚工作,投入数量巨大的财力和物力,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实施措施,实现了历史性胜利,成功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一份有关脱贫攻坚成果调研报告近日出炉,下文将从各个角度对该报告进行分析,并总结报告的亮点和难点。
一、脱贫攻坚成果总体概述从2020年的脱贫攻坚成果来看,我国贫困人口总数已经降至551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0.6%左右,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并且2022年可以实现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的根除。
二、脱贫攻坚成果的亮点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中国政府锐意改革,大胆探索,不断推进扶贫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探索并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贫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政策。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区域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精准制定政策有助于针对性地解决地方发展中的问题。
2.脱贫攻坚信息化建设的加强:通过信息化建设,政府能够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地方的发展状况,更好地进行决策制定和推进。
3.加强培训,提高贫困战士素质:中国政府还大力推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地方的发展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4. 脱贫攻坚的组织体系和领导编制相对完善:中央政府根据工作量不断加大,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实现了协调合作、有效推进的目标。
三、脱贫攻坚成果的难点虽然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胜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落后和薄弱点,主要方面如下:1. 绿色发展的实现:我国还存在着部分地区土地耕作形式过程中存在破坏自然环境现象,政府需要在科技领域的深度投入和政策的纠正中不断推进绿色发展。
2. 贫困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由于资金财力还不足以满足所有贫困地区的需求,政府则只会把资金分配给最贫困的地区,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这些人员会远离贫困地区,进入大城市寻找工作,造成地方‘龙虎斗’形式的恶性循环。
3. 一些政策的实施不具有可持续性:政府在大规模投资了相关基础设施之后,往往会抽身离去,但是由于相关人员教育落后等原因,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可能很快又会重新出现。
山东济宁脱贫调研报告

山东济宁脱贫调研报告山东省济宁市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地区,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
在过去的几年中,济宁市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济宁市的脱贫情况,总结经验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推进脱贫工作。
一、脱贫目标和政策济宁市的脱贫目标是在2020年底前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
为实现这一目标,济宁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
其中包括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措施。
政府也设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负责脱贫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二、产业扶贫济宁市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选取适宜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和养殖,为贫困户提供了增收的机会。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了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也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参与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增加附加值。
三、就业扶贫济宁市在就业扶贫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引导企事业单位、鼓励农民创业和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在一些贫困地区设立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升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教育扶贫教育是脱贫的重要手段。
在济宁市,政府注重教育扶贫工作,通过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金、生活补助和资助职业院校学费等措施,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也加强了对农村学校的师资培训和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五、社会保障扶贫社会保障是脱贫的基础。
济宁市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了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保障、低保和养老金等福利。
同时,也加强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六、经验和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济宁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其中包括政府的领导重视、产业扶贫的措施有效、教育扶贫的重点合理等。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扶贫中产业链不完善、就业扶贫中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更好地推进脱贫工作,济宁市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资源配置和协调,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根据县领导重要指示,11月7日11日,**镇党委、政府牵头,会同县城投公司,就**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粗浅建议,形成本调研报告。
现将本调研报告呈领导审阅,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村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东南部,离**圩镇约5公里,是国家十三五贫困村,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1500余人。
该村2015年共有在册贫困户71户267人,经2016年11月10日精准再识别,在册贫困户调整为66户261人,其中2015年已脱贫35户137人,2016年计划脱贫24户99人,2017年计划脱贫7户25人,确保实现2016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一)贫困户分布情况
全村在册贫困户66户261人,其中缺劳力10户33人,缺资金35户142人,因病16户70人,因残5户16人。
贫困户分布在全村9个村民小组,其中上村小组8户41人(缺劳力4户17人、缺资金2户12人、因病2户12人),社光小组10户38人(缺劳力2户6人、缺资金6户27人、因病1户3人、因残1户2人),新屋小组5户19人(缺资金2户10人、因病2户5人、因残1户4人),田塘小组10户43人(缺资金6户23人、因病4户20人),长坑子小组9户32人(缺劳力2户6人、缺资金5户20人、因病1户5人、因残1户1人),东山下小组7户28人(缺劳力1户3人、缺资金1户3人、因病4户16人、因残
1户6人),岌下小组8户30人(缺资金6户21人、因病1户6人、因残1户3人),老屋小组5户13人(缺劳力1户1人、缺资金3户9人、因病1户3人),社母小组4户17人(缺资金4户17人)。
2015年,全村已脱贫35户137人,其中缺劳力2户6人,缺资金22户88人,因病9户37人,因残2户6人。
2016年计划脱贫24户99人,其中缺劳力7户25人,缺资金11户48人,因病4户22人,因残2户4人。
(二)项目实施情况
2016年,共安排各类项目14个(光伏发电项目已变更,村史馆、文化广场2015年兴建,2016年完工),截止目前,已完工项目11个,正在实施项目工3个。
一是已完工项目11个,分别是:(1)安装上村至新屋、东山下小组村主干道太阳能路灯项目;(2)硬化社光下至岌下自来水厂村组道路项目;(3)硬化**小学门口至长坑子小组村组道路项目;(4)兴建东山桥桥梁项目;(5)兴建文化广场至松树下桥防洪堤项目;(6)兴建田塘桥至东山下桥防洪堤项目;(7)硬化左排至枸子树下道路项目;(8)中桥至田塘绿化项目;(9)兴建**村仿古文化广场;(10)兴
建**村史馆;(11)上村桥梁加宽修建项目。
二是正在实施项目3个,分别是:(1)硬化上村至仙人桥、吊子石道路项目,已硬化4公里,完成工程量90%;(2)兴建松树下桥梁项目,已完成工程量20%。
(3)古村风貌打造项目。
上下田塘古围屋民房屋顶改造工程已完成项目设计,有3栋房屋已开工建设。
(三)产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