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法律基础部分知识清单(PDF版)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考点专题汇总《法律常识》汇编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考点专题汇总法律与秩序一、规则法律1、规则及其重要性:(1)规则有法律、道德、纪律、章程、风俗、宗教戒律等。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如果没有行为规则,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毫无秩序;2、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3、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显著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是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
国家强制力(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法律的本质:(1)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这是法律的一般本质。
(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是我国法律的本质。
5、法律的内容: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6.法律的作用:(1)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2)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3)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7.青少年要:(1)树立法制观念,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2)要学法、守法、懂法、护法。
从点滴做起,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8、公民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与道德有区别: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道德是约定俗成的;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考点专题汇总:法律常识、心理道德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考点专题汇总法律常识、心理道德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公民权利最危机、最有用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3.公民权利的特点。
①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我国的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详尽权利。
4.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崇他人的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5.如何正确理解和行使公民的言论解放权?①言论解放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解放,滥用言论解放是法律不允许的。
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解放来侮辱、诽谤他人;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解放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③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责。
6.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④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7.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
①广漠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调和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如何忠诚履行义务?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2018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

1、什么是责任? P5答: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 P6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
P6-8答: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②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③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④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我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基础知识清单汇总

中考政治知识清单汇总大全八下思品知识清单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关键词1、中华民族①我国的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②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它们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③回族人口为981.6万,其总数仅次于汉族、壮族和满族,居第四位。
④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壮锦是壮族传统的工艺美术品。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的权力,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
(含义)③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方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重要意义或作用)3、尊重各民族文化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重要问题1、我国为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采取了哪些方针政策?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
(新整理)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新整理)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篇一一、”四主”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总复习专题汇总:法律常识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总复习专题汇总法律常识一、感受法律的尊严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必要。
2、常见的社会规则及其特点:(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3)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即具有普遍约束性,意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
3、法律的作用:(1)规范作用。
法律伴随我们一生:出生时,人身权利、受抚养权、受教育权等;六周岁,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备劳动能力时,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达法定年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登记结婚的权利,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临终前有依法立遗嘱处分自己合法财产的权利;等。
(2)保护作用,表现为:a.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b.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4、我们如何对待法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5、关于违法行为:(1)定义: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类别: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3)一般违法行为:指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因为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点:情节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
(4)犯罪: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刑事违法行为,亦即严重的违法行为。
基本特征:a.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5)刑罚:即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刑罚的类别:主刑(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补充主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法律部分考点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法律部分考点专题汇总一、考点精要:1.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学会学习二、问题精讲:1.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答:(1)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就要求国家、社会、家庭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以保障自己能上学接受教育。
所以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青少年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做法: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我们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我们是在校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走上社会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
④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为社会奋发进取,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2.为什么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青少年如何履行受教育义务?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列举几种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重要意义?答:(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①有良好习惯的人办事有条理,不会手忙脚乱,这实际上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益。
习惯是一条“心灵路径”,好习惯是力量的源泉,是学习的润滑剂。
②好习惯让我们终身受益,坏习惯让我们终生受累.只要不断克服和纠正学习上的各种坏习惯,主动养成学习上的种种好习惯,我们就能学得更快、更多和更好。
七年级第五单元遵纪守法一、考点精要:1.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2.生命健康权;学会自我保护。
3.维护良好社会公共秩序的意义。
二、问题精讲:1.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包括哪些?答: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法律有哪些?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答: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的原因:①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权利更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
2018年中考政治必考基础知识分类汇总

2018年中考政治必考基础知识分类汇总一、“基本”类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二、“基础”、“基石”类三、“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教育。
7.从根本上巩固合法按照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8.提升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9.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018年最新中考政治法律部分复习资料

法律部分复习七下第五单元《遵纪守法》20课法律护我成长:(四大保护:)321课护佑生命安康:生命健康权(地位如何保护)422课筑起防火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5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5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遵守社会公共秩序)6八下第五单元《与法同行》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基本特征)10;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区别联系启示)10—11法律是保护伞守护人12违法行为12犯罪行为1215课神圣的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原因13)基本权利14;基本义务15;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516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合法权益16;维权途径16;做个成熟的消费者16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法律规定17;尊重他人隐私17;保护自己隐私17;九年级第三单元《崇尚法律》6课做守法公民依法治国(重要性76-79);基本要求7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78;法律和道德的关系80;法治和德治的关系80;启示(国家和公民)80;树立法治观念(重要性80)7课维护合法权益继承权86;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88;监督权929课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117-118珍惜民主政治权利118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119-120基础知识复习法律本体论(初二14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1、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⑴的行为规范⑵的行为规范⑶(最主要的特征)的行为规范2、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作是“国法”是因为。
3、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4、法律是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意志的体现。
5、法律和道德的区别:⑴表现形式不同(2)实现方式不同⑶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6、要求:国家:相结合。
青少年:既要增强,又要7、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8、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体现在:法律维护、法律维护、法律维护、受到法律的制裁。
2018届九年级《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点

2018 届九年级《思想道德》基础知识点友谊提示:考前必背考试必优姓名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是什么?P5责任是一个人应当成的事情,是不该当成某些事情。
2.不一样的角色肩负不一样的责任,请举例说明。
P7①作为子女,孝顺父亲母亲,是我们的负责;②作为学生,恪守学校纪律、达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③作为朋友,忠诚、相助、互谅,我们当仁不让;④关于陌生人,固然萍水相遇,扶危济困是美德;⑤作为一般公民,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⑥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当保护环境、保护正义、热爱和平。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3.不负责任的结果是什么?P9 — 10(1)谁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类不负责任所造成的结果负责。
(2)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肩负对别人、对社会的责任,不然,你将没法长大成人。
4.如何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P9— 10(1)用合理、合法的方法,技术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的表现。
(2)商定按时、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5.什么是肩负责任的代价,什么是肩负责任的回报?P14(1)代价:①肩负责任不单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②还意味着可能由于做得不好而遇到斥责,甚至受各处分。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2)回报:①既包含物质方面也包含精神方面。
②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产,如优异的自我感觉、别人的赞成、获取新的知识或技术等。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6.肩负责任关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P14-16(1)关于个人成长而言:肩负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详细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定选择,是走向成熟的主要标记。
( 2)关于社会发展而言:只有自觉肩负责任,我们的社会生活才更为安全,更为多彩,更为暖和,更为充满希望。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只有牢牢地依靠集体才有无量的力量。
8.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是什么?P20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互相依存的。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总复习专题汇总《法律在我心中》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政治)总复习专题汇总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第七课我有署名权【基础知识】1、什么是著作权?P73页法律链接第一段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2、著作权的内容是什么?P73页法律链接第一段公民享有著作权,依法享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3、当著作权受到侵犯时应怎么办?P73页法律链接第一段当公民的著作权受到侵犯时,著作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4、在我国,那些人享有署名权?P73页法律链接第二段著作权是公民的民事权利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一出生就享有这种资格。
5、智力成果权:(1)什么是智力成果?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技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的原因是什么?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智力成果的作用会愈发重要。
(3)智力成果有什么作用?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4)如何维护智力成果权及尊重他人智力成果权?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
(5)为什么要保护智力成果?(保护智力成果有什么意义?)人类正步入经济知识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更加重要,给予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为了激励人们创新,各个国家先后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
6、为什么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条、第十条规定,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法律-基础部分-知识清单

2018 年中考法律基础部分知识清单一、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1、法律的特征:❶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制定或者修改相关的法律问题,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法律或修改法律)❷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违法腐败无论逃跑哪里被依法查处,法律最本质的特征)❸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百姓、高官违纪违法腐败被查处,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法律的作用: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打击、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3、违法行为:(1)根据违反法律分: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根据情节轻重分: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注意:①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较大,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3)任何违法行为都有法律后果,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犯罪三特征❶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❷触犯刑法❸依法受刑罚处罚5、腐败高官落马,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①我国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④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懂法、守法。
6、从不良行为到一般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的启示?7、青少年如何避免违法犯罪?启示①②)说明:①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启示: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②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学法、守法、护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集体、国家的合法权益9、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②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集体、国家的合法权益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二、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018版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重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3、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辩证看待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幸福得失苦乐顺逆荣辱生死观5、反对错误人生观反对拜金、享乐、极端个人主义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1、理想的内涵与特征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
2、信念的内涵和特征内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特征:执着性、多样性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的。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现实的保障。
离开理想这个人们确信和追求的目标,信念无从产生;离开信念这种对奋斗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难行。
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2、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具有持久生命力。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最新-陕西省2018年中考政治基础知识 精品

2018年陕西中考思想品德基础知识七年级政治复习提纲一.珍惜生命(理解)[七·上 P27-32]1.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2.珍爱我们的生命(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
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不要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3)延伸生命的价值。
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认识新自我(识记)[七·上P46-53]1.自我认识的必要性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2.自我认识的内容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的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3.认识自我的途径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
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一个人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担当自己的责任,会对了解一个人有一定的帮助。
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018中考政治--法律部分

1.严重危害社会--最本质特征 (严重危害性) 2.触犯刑法--法律标志 (刑事违法性) 3.应受刑罚处罚--必然后果 (刑罚当罚性)
相同点 区别 联系 都对社会带来了危害,都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反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质上释相同的,但它们之间有着 违反了法律,都应受到法 的法律不同,应受的惩罚不同。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不 律的制裁。 加以改正,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法 律
道 德
法律的作用 和本质
法 不 可 违
违 法 行 为
含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宪行为:违宪制裁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1.公共场合 2.拘留,罚款 民事违法行为: 类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主刑 别 无期徒刑和死刑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刑事违 (共同构成了罪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与非罪的界限) 法行为) 没收财产
初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 --法律基 本知识
制作人:钟嘉铃
2018中考政治法律考纲:
•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 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收到 一定的法律制裁。 •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 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
保护意识。
• 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 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法 律 基 本 知 识
走 近 法 律
法律的含义 与基本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018年全国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

2018年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类一.本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社会和谐。
2.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与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4.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6.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二.关键1.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2.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3.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5.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6.发展科技的关键是创新。
7.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8.学校教育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9.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
10.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压力。
11.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
三.基础1.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3.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
4.诚信政府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5.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6.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7.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9.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10.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1.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法律基础部分知识清单一、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违法行为1、法律的特征:❶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制定或者修改相关的法律问题,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法律或修改法律)❷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违法腐败无论逃跑哪里被依法查处,法律最本质的特征)❸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百姓、高官违纪违法腐败被查处,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法律的作用: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打击、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3、违法行为:(1)根据违反法律分: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根据情节轻重分: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注意:①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较大,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3)任何违法行为都有法律后果,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犯罪三特征❶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❷触犯刑法❸依法受刑罚处罚5、腐败高官落马,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①我国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④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懂法、守法。
6、从不良行为到一般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的启示?(7、青少年如何避免违法犯罪?启示①②)说明:①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启示: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②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学法、守法、护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集体、国家的合法权益9、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②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集体、国家的合法权益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二、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重要性、必要性)2、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
3、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核心、主体、根本依据、重要环节分别是: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核心:依宪治国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根本依据:宪法重要环节:依法行政4、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重要性、意义)①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宗旨。
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法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③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构建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意义)5、如何实施依法治国?(国家、个人)(1)国家:①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一切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其中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2)个人: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言行。
③积极同一切破坏法治行为斗争,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④依法行使监督权,参与法治建设6、为什么每个公民要参与依法治国?①依法治国主体是人民群众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需要每个公民积极参与,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③生活在法治国家,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言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7、只要是违法违纪腐败行为被依法查处了就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于解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8、科学立法:(以前没有法律依据现在制定,根据什么文件、通知、法律法规的规定)9、严格执法:全体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等10、公正司法:司法部门必须公正判案,不偏不倚,做到公平公正。
11、全民守法: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遵守宪法,一旦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受法律制裁宪法、修改宪法7、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宪法的作用:①对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②对个人: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8、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只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更为严格9、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表现为哪些方面?原因: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重要、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为什么)表现:①宪法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宪法与普通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与宪法相抵触、违背,都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要受到追究④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更为严格10、为什么树立宪法意识?①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也规定公民基本义务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③维护宪法尊严是每个公民的责任11、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①认真学习宪法,将其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②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③维护宪法尊严,积极同违反宪法行为斗争12、为什么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①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现②突出宪法的最高地位,有利于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③有利于倡导守法意识,实现社会和谐,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④有利于法治文化的形成,使遵守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13、设立宪法日的意义:①有利于捍卫宪法根本法的地位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尊严,保障宪法的实施③有利于公民树立宪法意识,营造遵宪、护宪的氛围④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三、学会自我保护+特殊保护(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1、专门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民族希望,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②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③由于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侵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④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3、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保护?四种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4、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①认真学习法律,依法做事、依法维权②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性,面对不法侵害,要采取智斗、巧斗的方式③当自身权益受侵害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5、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建议:(怎么做分角度)(1)国家:①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净化校园、学校周边环境(2)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未成年人道德素质(3)家庭:①父母要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子女②父母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教育,对上网正确引导(4)青少年: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②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③掌握避险知识和技能,面对侵害要智斗、巧斗,加强自我保护④面对侵害,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公民权利经济权利(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受教育权(上学、辍学、离校、认真读书完成作用)消费者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四、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1、人身自由权侵权表现为非法拘禁、非法搜身、非法禁闭(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基本保障)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权利,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3、如何保护生命健康权?①认真学习相关法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②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性,面对不法侵害,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③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4、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侮辱或者诽谤)、荣誉权(国家颁发奖状)、姓名权、肖像权(照片或者画像)、隐私权(个人的对社会没危害私事)5、国家严厉打击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说明什么?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法略②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法律制裁6、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提建议:提高隐私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隐私保护五、经济权利(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1、财产所有权包括:财产占有权、财产使用权、财产收益权和财产处分权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方式①民事保护(最普遍方式)、②刑事保护(最严厉、最有效方式)2、财产继承权:(1)法定继承:①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养子女)、父母(养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定继承分配原则:①一般情况均分,特殊情况,协商一致下可不均分②对有困难的继承人多分照顾,③对尽主要扶养义务多分,不尽扶养义务的不分或少分(2)遗嘱继承:将合法遗产全部或者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嘱继承最大优点:被继承人充分按照个人意愿处分个人财产,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3)遗赠:将个人遗产赠予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个人3、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4、为什么保护智力成果权?①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②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③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创新型国家5、如何保护智力成果权?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社会: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及时举报侵权行为个人:①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智力成果权②提高道德修养,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智力成果权③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当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及时举报④情节严重的,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六、受教育权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2、义务教育的特征:①强制性(保障受教育)②公益性(免费)③统一性(范围)3、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如何维权?①可以与侵权者协商解决②可以请求相关部门调节,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③以上办法无法解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注意:根据情况一般采取非诉讼的方式,在非诉讼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时,再采取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
七、消费权利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3、消费者权益受侵害后维权途径?①可以与侵权者协商解决②可以请求相关部门调解,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诉、举报③以上办法无法解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注意:根据情况一般采取非诉讼的方式,在非诉讼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时,再采取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