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
一、古希腊哲学家中,苏格拉底以其“问答法”和雄辩技巧著称,同时提出“产婆术”即启发式教学方法。
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首次提出了学前教育概念,包括“胎教”,并提出了“四科”教育(算数、几何、天文、文学)。
他是“寓学习于教育”思想的早期倡导者,并将人分为三个等级,这一理论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性观点之一,与高尔登的血统论、中国的性恶性善论等并列。
三、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观点,并确定了教育年龄分期。
四、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被视作欧洲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理论著作。
五、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林哈德与德》一书中,将教育视为“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并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六、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阐述了自然教育理论,被誉为“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之一,是启蒙主义教育家的代表人物,并提出了“儿童是教育主题”的观点,为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文艺复兴时期的埃拉斯莫斯首次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标志着“班级授课制”在____世纪的欧洲开始实行。
八、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并首次在大学中教授教育学,于____年在德国科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他提出了“活动课程”的思想,并强调文化是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标志。
九、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和《教育漫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也是“绅士教育”理念的提出者。
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十一、德国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他提出教育学应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并倡导“教师中心论”。
十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并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十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揭示了个体认识发展的四个阶段,并提出了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
十四、英国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提出的体谅模式和美国的班杜拉提出的社会模仿模式,分别注重道德情感和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十五、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十六、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于____年翻译成中文,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七、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教育理论”,强调尊重与要求相结合,以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十八、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之一,重视实科教育,并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的价值。
十九、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____届美国经济学年会上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该理论包括教育学习、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信息搜寻等方面,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
二十、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二十一、美国教育评论家斯塔弗华姆提出了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的cipp评价模式。
二十二、美国斯克里文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二十三、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被誉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他提出了目标评价模式。
2024年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二)教育与教育学相关内容概述如下: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促进其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评价自我标准与课程设计要求
1. 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是评价自我标准的基本要求。
2. 课程设计要求包括: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系统化活动。
三、课程设计程序与文件
1. 课程设计程序遵循泰勒原理,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2. 课程文件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四、教学计划的特征与构成
1. 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等特征。
2. 教学计划构成要素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五、课程标准的作用与编写依据
1.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 编写课程标准的依据包括: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科发展实际。
六、课程实施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1. 课程实施包括: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
2.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包括:课程计划本身特点、教师特征、学校特点、校外环境等。
七、课程评价的目的、功能与方法
1. 课程评价旨在改进课程和教学,具有诊断、修正、决策等功能。
2. 课程评价方法包括:观察、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等。
八、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
1.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
2. 课程综合化趋势。
3. 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趋势。
4. 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
5. 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上是对教育与教育学相关内容的概述,具体内容还需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2024年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三)在我国古代教育学的早期阶段,教育学理论初步萌芽,众多先贤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探索。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教学无类”的理念,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注重社会人事和文事的教育,相对忽视科技与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
他提倡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主张因材施教,并将学思行相结合,强调温故知新。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确人伦关系,发展理性,并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荀子则提出性恶论,主张通过教育或学习改变人的本性,将人才分为四个等级,强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重视尊师重道的传统。
墨翟主张兼爱非攻,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强调说服教育的重要性。
道家学派主张遵循自然原则,强调教育功能,包括政治功能、个体功能等方面,并提出教学相长、尊师重道等教育理念。
在西方,苏格拉底提倡助产术式的教育方法,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认为追求理性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并提出了分阶段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思想。
昆良体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始于近代。
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近代教育学独立学科的诞生,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适应自然,并创立了学制系统和班级授课制。
卢梭主张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儿童的天性,康德则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对初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强调教育对人的影响。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他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论,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教育理念。
20世纪以来,教育学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流派纷纷涌现。
在我国,杨贤的《新教育大纲》成为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包括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等。
皮亚杰、保罗等学者的观点也对现代教育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