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培训
第一节汉字的读音
五年级语文培训
一、一字一音
五年级语文培训
二、多字一音
相同读音的情况下;有很多不一样的汉字。
如:
三、一字多音
所谓一字多音就是多音字。
如:
[ 例 1]读下面的句子;依照拼音提示;把合适的字写在横线上。
( 1)这是一( f ú)多么美丽的图画!
( 2)爸爸买了一( f ù)象棋。
( 3)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 f ù)出了艰辛的劳动。
( 4)这些产品完满( f ú)合质量标准。
[ 例 2]多音字注音、组词:
系:()重:()
()()
[ 例 3]填上合适的同音字;组成词语:
1. bei
长()精神百()()数一()子
2. cha
观()调()()字典()觉
3. chang
工()()面农()广()
作业一
一、多音字注音、组词:
朝:()吓:()
()()
二、填上合适的同音字;组成词语:
1. xiang
()细吉()慈()安()
2. gan
()净()泉()心()脆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每一个汉字都有必然的结构形式。
结构是指汉字组成部件在字中的部位及其组成方式。
汉字的结构主要有:
独体结构。
如:
合体结构。
如:
合体结构有分为以下几种:
1、上下结构。
如:
2、上中下结构。
如:
3、左右结构。
如:
4、左中右结构。
如:
5、半包围结构。
如:
6、全包围结构。
如:
7、品字形结构。
如:
[ 例 4]找出结构相同的字;写在横线上:
别氡劳讲矗勾迟辩树意医眉鑫盐哪因差淼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车带团孝题国凭焦
作业二
一、以下字中;每组里有一个字与其他三个结构不一样;请挑出填在括号
里:
A 、绿领爬塘()
B 、问闷辨阀()
C、闺衷闻阁()
D、星裳盒堡()
二、找出结构相同的字;写在横线上:
啊品囚把焱匀赴辨势车带阁届
裁逸湖森玫贺困街鑫施爹府管
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
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
品字形结构
第三节汉字的理解
一、汉字的意义
绝大多数汉字都多义字;经常包括好几个义项。
同一个字在不一样的语音环境中经常表示不一样的意思。
要正确理解字义;应联系详细的语音环境。
[ 例 5]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
1、饭熟了;妈妈叫我吃午饭。
熟:
.
2、稻子熟了;野外里一片金黄。
熟:
.
3、这篇课文我读得很熟.。
熟:
作业三
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
1、妈妈说:“好孩子不应当打.人。
”打:
2、小红打着伞上学去。
打:
.
3、红军打退了仇家的攻击。
打:
.
4、计算数学是应先打.好稿本。
打:
5、我们经常在课外活动时打.篮球。
打:
第四节汉字的辨析
一.多音字的辨析:
多音字是指因意义不一样而有两个以上的读音的字;认读时要依照词语的意思来确定读音。
如:二. 同音字的辨析
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字形不一样的字。
对学过的同音字;要能够辩析它们的意义及使用的范围。
如:三. 形近字的辨析:
形近字是指字形周边的字;主要有四各种类:
①笔画长短不一样;如“刀”与“力”;
②笔画多少不一样;如“折”与“拆”;
③部首偏旁不一样;如“炕”与“坑”;
④个别部件不一样;如“受”与“爱”。
[ 例 6]把下面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和它读音相同的新字:
下义兰龙青
占里半才专
及贞反采旬
[例7] 组词:
竖()目()得()坚()日()碍()
作业四一、把下面的字加一笔;能够变成何字(最少写出三个)。
日()()()十()()(大()()()木()()(二、组词:
结()泥()何()桔()尼()河()
住()
主()
)
)
做()
座()
第二章学会使用字典
词语是语言中有必然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分为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词的形式就是语言;用字写出来就是文字。
词的内容就是意义。
我们要学会利用字典这个工具来学习词语。
第一节词语的分类
一、词语的分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语。
如: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的词语。
如: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语。
如:
代:代替名、、形容的。
如:
数:表示数的。
如:
量:表示算事物或作位的。
如:
二、的搭配
的搭配上就是和依照必然的方式合起来;表示比复的意。
搭配有比固定的限制和律;只有按律合;才能搭配正确。
的正确搭配;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吻合事
的搭配要吻合事、常理。
如:“春光明亮”、“夏天炎炎”不能够成“夏天明亮”、“春光炎炎” 2.要吻合
搭配要吻合人的;有些即使意思特别周边也不能够用。
如:“ 烈”与“激烈”是一近;但“ 烈”一般与“运、难过”搭配;“激烈”一般与“ 争”、“争”搭配。
3.要分清象
有些的意也相似;但搭配的象是有区的。
泌尿科看看
如:“ 戴袖”、“ 弟妹”不能够成“ 戴弟妹”、“ 袖” 4.要吻合意
在考或中;目有要求模拟例子行搭配;就要先解析例子;知道例子的搭配关系后;再按同的搭配关系行答。
如:依照“提高(量)”;完成“批()、学()”的搭配。
三、的重叠
1、AA 式如:
2、 ABB 式如:
3、 AABB 式如:
4、 ABAB 式如:
5、A里AB式如:
[ 例 8]下面搭配;有的合适;有的不合适。
把搭配不当的改正来写在括号里。
A、美的音()
B、扮演目()
C、解决()
D、温暖的月光()
E、的小溪流()
F、宁静的山坡()
G、惜()H、小()
[ 例 9]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性;写在括号里。
( 1)朦的橘的光;在照不了多。
()
..
( 2)月便朦在水气里。
()
..
( 3)月色大地来了一片朦。
()
...
( 4)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朦不清。
()
..
作五
一、按要求把下面的:
找寻秀文具劣机器宏伟思虑三架儿童
老师机枪一次提高沉静两套厮杀灿烂飞旋
名词:形容词:
动词:数量词:
二、写叠词:
① 认真详细美丽赶快
② 商讨试验争论研究
③ 一排一辆一艘一条
④ 怪气傻瓜糊涂慌张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崇拜的()激烈地()美丽的()干净的()
维修()诚实的()思虑()商讨并()
闪光的()积累()激动得()树林()
高大又()加紧()大雨()认真又()
四、在括号里填上叠词;把词语补充完满:
喜气()()一息气派()()不乐
()有神()不断波光()千里()
第二节词语的意义
一、词语的理解
1.理解的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有:
1、弄懂词中要点字的意思;用解析综合的方法解词。
2、联系上下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因为同一字与不一样的字组成词语的时候;意思不尽相同。
同
样一个词语在不一样的句子里;意思也是不一样样的。
因此理解词语要认真看清上下文;弄清说话时的语言环境。
3、做比较。
用学过的同义词或反义词做比较来理解词语。
4、对译。
对文言词语或文言;能够用一般话中的有关词语对译。
5、列举。
有些词语概括了几项;理解时就把包括的内容一一列举出来。
6、理解词语还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理解词语要防备牵上挂下;特别是讲解加点的字词;如“谨言慎行”。
“苟”是“马虎”的意思;若是把前面的“不”牵起来;讲成“不马虎”就错了;因为题目只让讲解“苟”。
2.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的词表示必然、赞美、尊敬、美好等感情色彩;多用于表彰正面人物;歌颂美好事物;这类词叫褒义
词。
如:
有的词表示否定、厌恶、小看、丑恶等感情色彩;多用于形容反面人物;说明丑恶事物;这类词叫贬义
词。
如:
有的词既可用于赞美正面人物也可用于描述反面人物;无褒贬之分;这类词叫中性词。
如:
二、词语的辩析
1.多义词的辨析
多义词是包括几个互有关系的意义的词。
它的辨析必定经过语言环境进行。
注意词语的本义、比喻义、
引申义。
2.近义词的辨析
1、注意词义的范围大小
2、注意词义的轻重不一样
3、注意词的感情色彩不一样
4、注意近义词的个体与集体的差异。
5、注意词语的搭配关系不一样
6、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不一样
3.反义词的辨析
辨析反义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组反义词在意义上是相反或相对的但又必定是有关系的。
如:
2、词性相同才能组成反义词。
如:
3、反义词必定是字数相等的。
如:
4、一个词不用然只有一个反义词。
(主若是对多义词而言)如:
5、其实不是所有的词都有反义词。
[ 例 10]辩析文中加点词的褒贬义;并领悟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写在横线上。
仇家想收买刘胡兰;奸笑着对她说:“告诉我;谁是共产党员;说出来;给你一百元钱。
”刘胡兰大声回
..
答:“我不知道!”仇家更阴险了;脸带微笑;平易地说:“不用担忧;我们替你保密。
”刘胡兰气愤极了;大
......
声地训诫仇家:“无耻!鄙俗!”
....
褒义词:作用:
褒义词:作用:
[ 例 11]讲解加点词语
1、试卷上有两道问题。
...
2、问题终于解决了。
..
3、这下出问题了。
..
4、能否成功;问题在于努力不努力。
..
[ 例 12]填合适的词:
1、虚心对进步正如酷热对夏天。
2、节约对光荣正如对可耻。
3、肥沃对良田正如困穷对。
4、清明对溪流正如污浊对。
[ 例 13]同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经常能够用多种量词来说明;如“一个人”、“一群人”、“一行人”等。
试一试看;
在以下名词前面;你能填出五个以上的数量词?
(1)说明“花”的量词:、、、、。
( 2)说明“画”的量词:、、、、。
( 3)说明“纸”的量词:、、、、。
作业六
一、将以下各词按词的感情色彩归类。
坚毅执拗顽抗抵抗狡辩奋勇英勇激励骄傲
煽惑狂欢骄横浪潮凌空清早纷杂激动激动
1、褒义词:
2、贬义词:
3、中性词:
二、写出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1)虚心令人进步;骄傲令人落后。
..
(2)作为中国人;我们感觉很骄傲..。
三、在括号里填写一个与括号前意思相同或周边的词。
简单()轻松()温暖()炫耀()
严肃()奔驰()第一()理想()
四、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六组近义词:
凝视酣畅平易充足计算愉快
思虑推测考虑凝视平易充足
1、2、3、
4、5、6、
五、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分别隐蔽模糊唯一公开清楚分明
1、2、
六、依照提示;写出含有“看”的意思的字或词语:
A 、抬初步向上看()
B 、从高处往下看()
C、向四周看()
D 、暗中偷偷地看()
E、聚精会神地看()
F、斜着眼睛看()
G、目光迅速地向四周看()
第三节查成语字典成语是在人们长远语言实践中渐渐形成的;是特别精髓的拥有特定含义的一种固定词组或短句。
它的来
源一是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或书上的语句;经过文人加工后流传到此刻。
二是经过人民公众的口语流传下来的。
一、成语的本源: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劳动公众的口语中;成语不断地产生;演变和发展。
今天;它越来越多地堂而
皇之地出此刻运用语言的各种场合;为人们所喜闻乐道。
成语特别丰富;本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就让我们一起旅行成语的海洋吧;第一先看看作语的“祖先”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1、源于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中来的。
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
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
出名词句为成语。
比方:始作俑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反对用佣殉葬。
他说;开始用佣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
此刻人们用“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2、先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
这类成语有的比较幽默;有的有比较好的修
辞收效;因此也被人们广泛的使用。
比方:胸有成竹。
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
当时有位文学家兆补之做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 此后;“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夸赞办理事情很有定见有
掌握的人。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义深刻的寓言;也就是成语的本源。
这类成语;经常有教训或讽刺的意味。
比方:惊弓之鸟。
4、祖先原句
成语有一些是全用祖先语句而不做改动的。
比方:实情大白。
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实情大白。
” “实情大白”原来是纯粹写
景的词句;后辈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展现出来。
5、截用或改易祖先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祖先的语句;而是截用也许把祖先的语句略加改变;尔后使用的。
截用或改变的
原因;主若是为了使其吻合成语的结构形式。
比方:豆蔻年光。
唐代杜牧诗:“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光二月初” 。
现用“豆蔻年光”指女子十三四
岁的年纪。
6、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二三千年从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到书里。
诚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
其实原来是公众口
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
别的;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
民公众的口语。
可是因为它们平常易懂;拥有很好的表完收效;应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
比方:挂羊头卖狗肉、旧瓶装新酒
7、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
比方魏晋、六朝、隋、唐时期。
我国翻译了很多流行于西域和印度
的佛经。
佛经里面的语句和典故;很多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
比方:一干二净、以身作则、心花绽开、不能思异
二、成语的应用:
学习运用成语;必然要确实地认识成语的意义。
对于课本中出现成语;要求能够理解和运用。
运用成语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成语的结构是固定的:
不能够将成语中的字词任意颠例和增删。
成语不能够任意换字、加字或减字。
比方:“滥竽充数”不能够写成“烂鱼充数”;“危在朝夕”不能够写成“千斤一发”。
2.成语的意思是完满的:
不能够把成语中的字词翻开后去理解。
有些成语不能够从字面上直接理解。
比方:“守株待兔”;表面的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兔子;本质上用来比喻死守狭窄的经验或企图不经过主观
努力而侥幸获取成功。
3.要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能够乱用:
比方:“娓娓而谈” 和“娓娓而谈” 都有很能说的意思。
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一样:“娓娓而谈”形容
能言善辩;有褒义;“娓娓而谈”指没有依照地乱说;带有贬义。
[ 例 14]查成语字典接龙:
1、行云流水——
2、天长地久——
3、三心二意——
[ 例 15]给予下成语中带点的词注音;并讲解其意思:
风调()雨顺
.
生命告急()
.
参()差()不齐
..
[ 例 16]依旧子;用反义词组词:
例:惊(天)动(地)
积()成()()惊()怪出()入()
深()浅()()尽()来水()石()
[ 例 17]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引经据典力透纸背平凡无奇有声有色绘声绘色平凡无奇
短小干练空话连篇连篇累牍要言不烦拖拖沓拉别开生面
有血有肉言之无物文不对题断章取义
形容文章简短有力()形容文章内容充足()
形容文章风格独到()形容文章简短简要()
形容文章见解深刻()形容文章引证广泛()
形容文章描述生动()形容文章刻画传神()
形容文章平平常常()形容文章内容空洞()
形容文章空话太多()形容文章文题不符()
形容文章罗嗦重复()形容文章引用有误()
形容文章文辞仄长()形容文章没有起伏()
作业七
一、查成语字典接龙:
1 、目不暇接——
2 、山南海北——
3 、目瞪口呆——
二、“然”字开花。
()然失容()然无论()然不动()然成风()然大悟()然不一样()然不觉()然自如()然一新()然大物()然开朗()然无味()然纸上()可是生()然从命()然大波()然大怒()然一身()然泪下()可是止()然不一样()然悔悟()然入梦大义()然道貌()然举座()然毛骨()然顺其()然一目()然序次()然三、按要求填空;写出以下成语的意思。
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
1、这三个成语都有一个表示绿色的词;它们分别是()、()、()。
2、这三个成语不一样的地方是“万古长青”表示绿的();“千山一碧”表示绿的();
“翠色欲流”表示绿的()。
四、给予下成语中带点的词注音;并讲解其意思。
转败为胜()以身殉()
..
狐假()威津津有()
..
焕然一()掩耳盗()
...
视()如归负荆()请罪
..
名副其()变化()端
..
望而生()专心()至
..
五、下面的这些“食”字成语该入哪个括号?请你读读、填填。
饱食成天奋发忘食忘餐废寝饱食暖衣锦衣玉食
饥不择食食不甘味因噎废食空手发迹自食其言
( 1)说了不算;不守信用。
()
( 2)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
( 3)刻苦努力;忘了吃饭。
()
( 4)不去睡觉;忘了吃饭。
()
( 5)穿的吃的;都很富饶。
()
( 6)衣食精良;生活豪侈。
()
( 7)肚子饥饿;来不及优选食品。
()
( 8)怕卡喉咙;不敢吃饭。
()
第三章句子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组成的、能够表达完满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小学语文授课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
在小学阶段;能用常用的词语和关系词造句;能按题目规定的内容与范围写句子;要求内容正确;意思理解;
结构完满。
第一节句子的种类
依照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把句子分为四各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惋惜句。
一、陈述句
陈述句;就是表陈述;告诉别人一件事。
结尾用句号。
如:今天下午很热。
王者家教中心的学生很优秀。
二、疑问句
疑问句;就是表疑问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结尾用问号。
如:
三、祈使句
祈使句;就是要(请)求或命令别人干什么;结尾一般用句号和惋惜号。
如:
四、惋惜句
惋惜句;就是表惋惜就某种事实抒发感想;一般用惋惜号。
如:
[ 例 18]依照句子语气;以下句子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 太阳躲进云里。
② 请让我试一试。
③ 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④ 快走吧。
⑤ 不知道这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
⑥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⑦ 这草塘真美啊!⑧ 这首诗写得多好啊!
、4/3、5/2、7/6、8、6/2、4/3、5/7、8
C. 1、6 / 3、5 / 2、8 / 4、7
D. 1、4 / 3、5 / 2、6 / 7、8
[ 例 19]按要求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改成疑问句:
2)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
改成惋惜句:
作业八
一、要求改写下面句子:
( 1)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改为疑问句)
( 2)这里真好玩啊!(改为陈述句)
( 3)这里的同学很好。
(改为惋惜句)
( 4)考试时要认真。
(改为祈使句)
二、把“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用别的三种形式写出来:
(1)
(2)
(3)
第二节句子的结构
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谁”或“什么” (主语部分);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是什么” 、“怎么样”或“做什么” (谓语部分)。
一、句子的组成
主语:句子里所说的“谁”(什么人)或“什么”(什么事物、什么地方);这是句子的主语部分;主语部分
的中心词叫主语。
谓语:句子里所说的“是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这是句子的谓语部分;谓语部分的中心词
叫谓语。
宾语:有些句子在谓语后边有一个连带成分;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叫宾语。
我们把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分开;把主语用“ =”表示;把谓语用“—”表示;把宾语用
“﹏”表示。
例:学生‖上学。
我们‖是好学生。
二、扩句和缩句
1.扩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合适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意表达更明确、生
动。
扩句是给句子的基本成分增添附加成分;即在骨干上添枝加叶;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详细生动。
如:肩头疼。
扩句注意事项:1、不能够另加骨干;改变原来的意思;2、所增添附加成分要与句子的骨干搭配合适、合
理。
2.缩句
缩句则是把原句的附加成分去掉;保留句子的骨干;使句意表达得更简短。
缩句的步骤:1、划开两部。
即把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划开。
2、抓骨干。
即抓主“主—谓—宾”。
3、去枝叶。
即把不是主语、
谓语、宾语的部分去掉。
如:狼牙山五位壮士成功完成了掩护任务
缩句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结构完满; 2、原意不变; 3、句意简短; 4、有“不”“无”“没”这类否定词;不能够压缩掉。
[ 例 20]缩写句子。
1.巨大的吊车轻松自如地提起千斤重物。
2.深红的太阳发出醒目的亮光。
3.雨大得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4.这是一部叫人看过此后就不会忘记的电影。
[ 例 21]扩写句子。
1.飞机在天空翱翔。
2.张辉看书。
3.天下着寸雨。
4.高粱的根扎在土里。
作业九
一、缩写句子。
1.宁静的湖面立刻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涟漪。
2.鸬鹚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渔船的船舷上。
3.一轮金黄色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空。
4.是伟大的祖国母亲养育了一代代勤劳而平易的后辈。
5.青青的果实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丛中。
6.赶路的人们在这个草棚下避雨。
二、扩写句子。
1.果实挂在枝头上。
2.挑山工抽烟。
3.太阳发出亮光。
4.老师关心我。
5.孩子们在游戏。
6.嘱咐印在心上。
7.红旗飞扬。
第三节句式的变换
句式变换主要有:( 1)“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3)双重否定句与必然句
互换。
无论是怎样变换句子;变换后的句意要和原句意基本一致。
一、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他们的互换就是把动作的推行者(主动者)与动作的接受者(被动者)的地址互换。
如:小明把水倒进杯子里。
——(把字句变成了被字句)
球被金华踢到树上了。
——(被字句变成了把字句)
二、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之间的互换
一般情况下;双重否定句换成陈述句较常有。
反问句也可换成必然的陈述句。
如:司马光不得不把缸砸破。
——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景吗?——
[ 例 22]按要求变换句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1.我不小心服断了蝴蝶的一只翅膀。
(1)把字句:
(2)被字句:
(3)双重否定句:
(4)反问句:
2.玲玲捉了一只蝴蝶。
(1)把字句:
(2)被字句:
(3)双重否定句:
(4)反问句:
[ 例 23]依旧子改写句子。
例:它闭息凝视;必然要把老鼠等出来。
——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能!
1.战士们信心把仇家的碉堡攻破。
2.决定要做的事;就必然要把它做好。
[ 例 24]把下面用问号的句子改成用句号的句子。
1.他想:这场比赛;难道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吗?
2.这一届的冠军;不属于西多还能够属于谁?
作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