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课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部编版 (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 弃 疾
学习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句子意思,感受词 中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 3、初步了解词与古诗的区别。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课文链接
词是诗的别体,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 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 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蝶恋花》《渔歌子》《扬州 慢》等。不同的词牌在总字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 规定。
古诗中每句话字数必须是相同的,它 一般分为五绝、七绝。 词除了题目,还有一个词牌名,它一 般分为上阕和下阕。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朗读词的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读准节奏。 三读:读出感情。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课后拓展
小练笔:
以《 夜行黄沙道中》为题,将词的意境以 及你的想象写成一篇短文。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 1、西江月:名词牌。 ▪ 2、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上绕西面。 ▪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 5、见:同“现”。
合作探究
▪ 1、小组成员齐读《西江月》,借助注释, 理解词的意思,并写在导学单上。
▪ 2、想想词与古诗的区别。 ▪ 3、想想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
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词中流露出作者 什么样的感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鹊飞离树枝,半 夜里清风吹拂,蝉叫得格外欢快。
长短句》。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自主学习
▪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 2、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的景物。 ▪ 3、识记注释里词语的意思。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的香气迎面扑来,青蛙不断地鸣叫,它 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乌云四起,透过天隙可以看到稀疏的 星光,骤雨初来,雨滴已经洒向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过了小溪的石桥,再转个弯,那旧时 相识的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
词与古诗的区别: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 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 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 居上饶达20年。曾短期被起 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 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 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 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 并称为“苏辛”。 有《稼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