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肺心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慢性肺心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于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120例进行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回顾与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肺心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中,116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或痊愈(96.7%);4例形成心衰和呼衰无法纠正导致死亡(3.3%)。

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在患者病情好转中起重要作用。

标签:慢性肺心病;临床分析;护理体会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肺动脉血管、肺组织或者胸廓的慢性病导致肺部功能和结构的异常,致使肺动脉压力增大,肺循环阻力增大,心脏右心室扩大和肥厚,甚至可导致右心室衰竭的心脏病[1]。

慢性肺心病具有病死率高、并发症较多、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2]。

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120例进行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回顾与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120例进行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3.4岁,病程>7年,均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增大,肺循环阻力增大。

首先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胸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咳痰、长期的发热、咳嗽、喘息等,听诊时收缩期剑突下有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出现亢进,心音在三尖瓣区收缩期出现杂音或者较心尖明显增强。

1.2慢性肺心病的临床分析①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精神状况可以反映出患者有无肺性脑疾病和患者的缺氧程度。

随着缺氧程度加重,患者的精神由清晰变为烦躁最后变成嗜睡;②慢性肺心病有时出现顽固性心衰,浮肿,可能由于输液过快、过多导致;③肺心病患者处于心功能代偿期时脉搏大,呼吸均匀,心搏有力;当患者脉搏无力细弱时,呼吸不规律时,说明患者心衰严重且出现呼吸衰竭;④口腔舌质颜色变化,可以反映出病情的变化。

1.3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
1.3.1监测病情当发现患者并有右心衰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此外记录一天内的出入液体的量,对患者有无心悸、腹痛、腹胀、下肢浮肿、尿量减少等右心衰的症状进行观察;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和精神状态,皮肤有无紫斑,牙龈有无出血,如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和配合医生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利尿,使静脉回流增加,减少心脏负荷。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根据医嘱给予输液和给药,对昏迷的患者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1.3.2一般护理主要对患者心理、睡眠、治疗和饮食进行护理。

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间,可能出现CO2潴留、酸碱平衡失调、缺氧、水电解质紊乱、
感染等症状,故应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帮助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卧位,持续给予低流量的吸氧。

1.3.3饮食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肺动脉高压造成右心室功能不全,消化功能减弱和水肿,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和产气量较多的食物。

水肿的患者饮食时应低盐。

1.3.4病区环境护理保持患者病房内整洁、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安静。

1.3.5给氧护理慢性肺心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合理进行给氧。

患者给氧时不但要纠正缺氧的情况,还要防止吸氧不当而带来的CO2潴留。

鼻塞吸氧应从低浓度开始,25%~30%为最佳起始浓度,且氧气应加湿、加温。

无CO2潴留的患者可以适当提高给氧浓度,但不应超过40%。

慢性肺心病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在给氧时要注意: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应该加大给氧量,疼痛有所缓解后应减少给氧量,密切观测病情变化,避免发生CO2潴留。

1.3.6口腔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使用口腔呼吸,空气未经鼻腔净化和湿润而直接进入呼吸道中。

患者每天应使用生理盐水来漱口,保持口腔的滋润和清洁。

1.3.7呼吸护理如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改变呼吸节律,极有可能是呼吸衰竭的早期表现。

当发现患者有此表现时应该密切观测,记录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

当患者出现意识变化、烦躁不安、紫绀等症状时,应在床边进行监护。

1.3.8帮助患者清除痰液,使呼吸道畅通鼓励患者将痰液排出,当痰液较稠时,应帮助患者进行引流。

定时更换危重体弱患者的体位,拍其后背,帮助患者将痰液排出,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防止患者受凉,以防加重呼吸道感染。

1.3.9合理使用药物使用强心、利尿、平喘、祛痰、抗生素药物时应当遵从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利尿药是否出现低钾等水电平衡失调;
茶碱类药物是否出现恶心、心律失常的症状;注意强心剂的剂量和滴入速度,是否出现恶心、心律失常、呕吐、眩晕等中毒迹象;给予呼吸兴奋剂后呼吸、意识的情况,保持呼吸道德畅通。

1.3.10心理护理因肺心病病程长,患者因病情反复或迁延而产生悲观情绪,应与病患积极沟通,告知病患此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树立信心[3]。

在心理上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

2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后,肺心病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稳,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中,116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或痊愈(96.7%);4例形成心衰和呼衰无法纠正导致死
亡(3.3%)。

3讨论
慢性肺心病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该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导致患者CO2潴留,患者缺氧,严重者将导致患者全身浮肿、胃肠道淤血、肝脏肿大等[4]。

在慢性肺心病中,阻塞性肺疾病最高达90%,引起急性发作的原因主要是肺部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肺心病患者缺氧后导致血液粘度增大,肺部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阻力增大,最后导致肺动脉压力增大。

本研究表明,进行护理干预后,肺心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1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中,116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或痊愈(96.7%);4例形成心衰和呼衰无法纠正导致死亡(3.3%),进行慢性肺心病的护理干预疗效较为良好。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表现,护理时应重视基础护理,让患者取舒服的半坐位或者坐位,做好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护理、给氧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

严密监控病情,清楚记录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掌握护理慢性肺心病的操作步骤,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理新出现的并发症、对病患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疗效、缩短病患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肺功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5]。

参考文献:
[1]冯玉莲.康复治疗在肺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89-90.
[2]石永兰.32例尘肺所致肺心病的护理及预防[J].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2):42-43.
[3]王东杰.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193-194.
[4]吴丹萍.39例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7:2114.
[5]王康瑞.6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3,11(9):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