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友情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友情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友情,学会交伙伴,建立友情
2.了解本身想要在友情中获得和供给什么
3.培育阅历共享本领
4.促进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老师备课
2.黑板、彩笔
3.照相机
4.小礼品
三、教学过程
1.引导:通过翻译和图片,同学们理解“友情”这个概念。
可以使用图片,如手牵手,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照片等。
2.阐述:介绍人们为什么需要伙伴,伙伴可以给我们什么,我们也可以给伙伴些什么。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释:
—伙伴可以陪我们玩耍、共享欢乐。
—伙伴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
—伙伴可以帮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3.活动:设计一个交伙伴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相互认得、建立起新的友情。
活动可以如下:
—活动前,老师将一条链子制作好。
链子上有充足的个数的卡片,每个卡片上写着一个问题,如“你会打篮球吗?”或“你最喜爱做什么?”等。
—小组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捉住链子上的一个卡片,并回答问题。
—孩子们可以通过询问对方有关问题的答案建立起新的友情关系。
他们也可以把他们本身感爱好的问题放到卡片中。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可以把链子戴在身上,呈现他们在活动中建立的新的友情。
4.探究:讨论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了些什么。
让他们共享他们喜爱的问题以及他们通过问题学到的新学问。
5.共享:让小组里的每个孩子共享他们的新伙伴和他们在活动中交流到的新学问。
老师可以拍照,把孩子们共享的内容记录下来,供以后的回顾使用。
6.总结:回顾今日的活动,强调伙伴对我们的紧要性,以及如何交伙伴。
同时,激励同学们在将来的日子里自动参加活动,建立更多的新伙伴关系。
7.小结:在交伙伴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加添了本身的伙伴圈子,还能积极发觉新的认得、发掘本身的优势,并加添思考和表达本领。
通过学习和活动,同学们可以不断提高本身交友时的自信、热诚和效率。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同学们理解了友情的意义,学会了交友的过程和方法,并向其他人共享他们所学到的内容。
同时,在活动中,同学们磨练了他们的思考和沟通本领,培育了团队精神。
教学的目标达到了预期,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