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第2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国宝大熊猫
1.通过交流欣赏,体验欣赏习作的快乐。

2.检查是否将大熊猫介绍清楚了。

重点
检查是否将大熊猫介绍清楚了.
难点
通过交流欣赏,体验欣赏习作的快乐。

一、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大熊猫,并写下了一篇介绍大熊猫的习作。

这节课,我们来评选“大熊猫最佳介绍员”.
二、佳作亮相,体验成功
1.指名学生朗读×××的《国宝大熊猫》。

师问其他学生:“你觉得他有没有把大熊猫介绍清楚?你觉得他哪里写得最好?”(学生交流)
2.他为什么写得这么清楚呢?马上采访×××。

教师归纳总结“围绕问题有条理地介绍”.
3.教师小结:×××同学将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写成一自然段,所以条理特别清楚,介绍得也很详细。

他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而是将答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语言具体生动,所以,大家读起
来就觉得特别通顺、流畅。

三、七嘴八舌,评中导改
根据学生事情写不具体这一问题,找出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屏幕出示. (学生交流、发现问题、指名修改)
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以小组为单位,对作文进行修改,(提示学生将写得好的句子或段落画上波浪线,对于不通顺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修改。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组内的优秀习作或优秀片段,亦或是修改后的佳作.
五、全班交流,评选佳作
全班交流小组中评选的优秀习作,再评选出班中最优秀的习作。

教师为他们颁发“大熊猫最佳介绍员”的小奖状。

六、佳作赏析
大熊猫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各个山区里。

它们的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人们称为“国宝”。

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爱吃竹叶、竹笋等。

它们最喜欢吃箭竹了,它们吃竹子时先剥皮,看看有没有纤虫,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才会吃。

大熊猫刚出生时只有150克左右重,相当于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但是,过了一个月以后,大熊猫的体重可达2公斤,过
三个月后,体重可达5、6公斤了。

熊猫完全长大后身体软胖,四肢粗壮,身体长约1。

5米,肩高约70~80厘米,体重约70~125公斤。

大熊猫的毛又黑又亮,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对黑乎乎的眼睛,好似戴着一副墨镜,可爱极了,再加上一身黑白相间的毛,更显得美丽了!
大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还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也会翻个身,用前爪揉揉惺忪的眼睛,然后伸个懒腰,好像人的样子似的。

有很多人以为大熊猫是猫类的一种,因为它的名字里有猫字。

其实不是的,大熊猫其实也叫“大猫熊”,意思是像猫一样的熊,属于大熊猫科,哺乳纲。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有没有更加了解大熊猫呢?
点评:本文介绍了大熊猫的生活地区、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被称为国宝的原因,层次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生动,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习作:国宝大熊猫
围绕问题有条理地介绍
本次习作教学我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课前让他们自行收集大熊猫的资料,课中我为他们展示较多的大熊猫资料,让学生对大熊猫有深刻的印象。

习作指导中,我注重问题引导,
通过答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大熊猫,将答案记录在图表中,相当于学生为此次习作拟定了一个提纲,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完成。

完成后,指导学生自我朗读,品尝成功的喜悦,再和同桌互相检查,看是否介绍清楚、准确,引导学生养成互相修改习作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