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装备效能,科学组织施训,努力实现人与装备最佳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装备效能,科学组织施训,努力实现人与装备最佳结合徐发强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5(000)021
【总页数】1页(P88)
【作者】徐发强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消防支队
【正文语种】中文
器材装备作为灭火抢险救援中“物”的因素,起到了不可缺少的突出作用。
充分认识在岗位练兵活动中,把立足现有装备搞训练作为科学施训的基点,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装备优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科学组训,技术革新和建立先进的训练工作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最终达到“练为战”全面提升油田消防战斗力水平和快反能力的施训目标。
基础项目训练是形成消防战斗力的关键环节,主要分为体能训练,技能及应用性训练,基本战术训练等三个方面。
在练兵过程中首先要广泛开展体能训练,提高指挥员和战斗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消防员的一项基础素质,也是开展业务技能、战斗战术等训练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力量、耐力、灵敏性、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等六个方面。
在训练中,必须要做到面面俱到,要结合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知识,不断创新提高官兵体能训练兴趣的新方法,从火场实际出发突出抓好耐力训练,加强爆发力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其次要强化技能及应用性训练,提高官兵的操作技能和单兵作战能力。
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加强各种器材装备的操作训练和基本技能
训练,使消防员熟练掌握灭火救援理论常识和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及操作、维护保养方式,掌握诸如各种水带连接铺设,吸水管连接架设,攀登消防梯,利用保险绳救人等基本技能。
再次要加强基本战术训练,提高单兵作战、单个中队作战能力以协同作战能力,以适应现代火灾实际需要。
战斗班重点开展好以消防车平地操、楼层操、油类操三大类九个内容的班战术训练,执勤中队重点要展开水源不足和水源充足两种条件下的两车、三车及多车作战的中队战术训练。
目的在于提高班指挥和中队指挥员组织能力、战术运用能力和火场应变能力。
开展基础项目训练还要把“四掌握”、“六熟悉”,作为开展训练的主要内容,从熟悉和掌握辖区的情况和特点入手,结合实际搞训练,使训练成果迅速全面转化,提高灭火预案的实用性和火灾扑救的准确性。
器材装备是练兵载体,要深化练兵活动就要结合基层中队现有装备的实际开展岗位练兵。
几年来,随着油田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消防队的装备器材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油田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应用性训练,可以在实战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现有装备工作潜能,基层官兵对装备的熟练掌握,达到人与装备的合一,增强了战斗员的独立作战能力和个人防护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指挥员在火场中的综合指挥能力和科学决策的信心。
在执勤岗位练兵活动中,要按照“练为战”总要求,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规范执勤训练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施训思路,注重个体素质决定整体素质的施训理念。
防灭火战斗力主要是由人、装备以及人与装备的优化组合方式等要素构成。
没有人再好的装备也无济于事,没有高素质的人手中装备的优良特性就得不到有效发挥,直接影响灭火救援作战效果。
在实战中才能更具有指导性。
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吸收一些新经验、新方法和新举措,通过集中短期培训、轮训、补训等重点的理论培训学习方式,尽快的弥补现阶段的基层消防
员的理论水平不高的现状。
要把“四知”“六熟悉”的内容始终贯穿到理论学习中去,使业务理论学习成果及时有效的运用于解决灭火救援执勤重、难点问题,运用于火场各种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科学施训。
在讲求改进和创新训练方式、方法时,要十分注重训练质量,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未来灭火救援作战的成败。
在练兵活动中,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的原则,突出各级指挥员综合指挥能力和战斗员技术操作能力及个人防护能力的提高。
为了保证岗位练兵质量,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考评机制来保障,建立和规范练兵时间、内容、形式、方法、考核验收程序及标准。
同时把岗位练兵活动与队伍管理教育工作相结合,运用管理制度促进练兵活动的开展,促进练兵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岗位练兵活动才能推陈出新,在实战中,最终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实战演练要突出实战性,现代火灾不断的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严格按照灭火预案,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各种突发火灾事故条件下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战演练是解决新问题,检验训练效果和装备性能,提高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临机处置、火场估算、综合决策“四个能力”,全面提升支、中队整体实战能力的最有效的练兵手段。
实战演练必须立足于队伍实际,进行周密组织,科学安排并要形成制度,定期开展。
做到经常化、系统化、深入化。
组织基层中队干部班组长深入重点单位学习研究其火灾危险性,了解工艺流程及单位内部岗位配合,与重点单位技术人员一起研讨制定重点部位灭火预案,使重点单位消防组织的初期火灾处置方案与辖区灭火预案紧密衔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开展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演练,可以使队伍经受锻炼,高度保持“打大仗、打硬仗”的警惕性,对于实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作战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开展这方面的练兵,还能发现白天条件较好情况下所不能预见的问题:如消防车通道极有可能被车辆或商贩摆摊占用而无法通行;风雨天视线不清,易造成判断火情有误或路况不好延误作战
时机;救援危险性增大或不便于战斗展开等等。
诸如此类问题,都有可能在实战中发生。
因此,开展夜间及恶劣条件下的实战演练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既能增强官兵们的个人防护意识、火场照明意识,提高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同时,在实战中通信手段和实用性器材装备得到了进一步改进,极大地缩短了练与战的距离,使人与装备最佳结合的效能得到了全面充分的转化。
通过立足现有装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广泛深入的加大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装备训练,按照“加强、巩固、完善、创新、提高”的油田消防工作方针,以消防业务基本功、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走练兵科学化、实战化、正规化的路子,必将进一步增强油田消防抵御重、特大火灾灾害的能力。
在新形势下,开创油田消防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