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有效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插上翅膀飞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策略与指导。 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其实践运用。古话说得好,授之 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 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渗透和指 导,并鼓励其通过自主性学习掌握方法,达到自由运用。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要营 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启迪思维。教学时, 教师要善于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 极状态,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把潜在的学好的内在动力, 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
自主有效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插上翅膀飞翔
程国富
(山东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付窝小学 257400)
【摘要】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目标。学生在学校中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 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 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 年第 3 期
教改·教研
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价值方面的问题。而生命化教学 正是关注于学生和教师本体生命的意义,教学要把生活世界还给 师生,把人格的塑造回归于教学的本体,这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师生命中的职业历程有一半是在 课堂中度过,其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也在此显现出来。
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和正面 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机会,感受到来自教师、 同学间的鼓舞,体味到受到表扬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努力 的后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双自主教 学与传统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抛弃了教育只从社会需要 出发,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来培养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人为 本”的价值取向。即坚持人是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教育的归宿, 按照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
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 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突破: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17-02
自主有效开放式课堂是一种具有灵动的课堂,所谓灵动的课 堂,就是学生必须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自主教 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打破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 培养方式,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着眼点,强调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于实践之中出真知。将社会溶 于课堂,将学生置于社会大背景下。
生命化教学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要以师生生命 体验为目标。体验是双方生命生成的前提,体验能使学生的学习 进入认知、情感、生理和人格等生命领域,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 健全发展。学生要亲身参与体验,调动身体各部分感官,用自己 的亲身经历去感知教材,去思考和建构知识,让学生体验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三是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生命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状态、条件等会随 时发生变化,教师要根据执行中途获得的信息不断修正和改变教 学方案,使教学方案在变动中引导着教学逐步走向深入。
四、教学的交往互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生命化教学所提倡 的交往互动,不是教师的强制灌输与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单向交流 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学活动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理解和对话 , 获得人生 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由思考, 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挣脱思维的禁锢,让课堂鲜活起来,每 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任务而批 评或无视,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力,教师所要做的是激 发他们的潜能,循循诱导,相信并不断鼓励他们。教师与学生交 流互动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 如让学生珍惜生命,做思想的自由者,从多种角度看事物等,而 不是仅仅为了中考和高考。 参考文献: [1] 袁维新 . 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J]. 高等教育研 究 ,2007. [2] 葛莺芳 . 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 [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3] 冯建军 . 论生命教育的要义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 [4] 叶澜 .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J]. 教育研究 ,1997. [5] 田应海 . 让学生生命得到发展的教学艺术 [J]. 人民教 育 ,2004. [6] 李炜 . 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二、学生生命的发展性 生命化教学尊重学生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教学过程要充分 发挥学生的生命力,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认知的发 展,而不是整体发展。生命化教学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开放性的 师生生命发展过程,教学也不局限于线性逻辑,要允许渐进式、 跳跃式逻辑的存在。教学需要教师有丰富、广泛而又深刻的知识 背景,也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允许批判 性思维的存在,学生可以自己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在对一问题 了解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我 思考中实现生命的发展性。 三、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生命化教学提倡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一是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制定预设性目 标,也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活动中 形成的,它是一般的概略性目标,需要教师在头脑中宏观把握, 并根据教学情境随时调整。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内容不 仅是书本上固定的知识,教师可以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与学生
自主有效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插上翅膀飞翔
程国富
(山东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付窝小学 257400)
【摘要】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目标。学生在学校中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 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 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7 年第 3 期
教改·教研
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价值方面的问题。而生命化教学 正是关注于学生和教师本体生命的意义,教学要把生活世界还给 师生,把人格的塑造回归于教学的本体,这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师生命中的职业历程有一半是在 课堂中度过,其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也在此显现出来。
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和正面 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机会,感受到来自教师、 同学间的鼓舞,体味到受到表扬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努力 的后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双自主教 学与传统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抛弃了教育只从社会需要 出发,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来培养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人为 本”的价值取向。即坚持人是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教育的归宿, 按照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
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 双边互动。鼓励教师在这一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突破: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17-02
自主有效开放式课堂是一种具有灵动的课堂,所谓灵动的课 堂,就是学生必须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自主教 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打破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 培养方式,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着眼点,强调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于实践之中出真知。将社会溶 于课堂,将学生置于社会大背景下。
生命化教学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要以师生生命 体验为目标。体验是双方生命生成的前提,体验能使学生的学习 进入认知、情感、生理和人格等生命领域,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 健全发展。学生要亲身参与体验,调动身体各部分感官,用自己 的亲身经历去感知教材,去思考和建构知识,让学生体验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三是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生命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状态、条件等会随 时发生变化,教师要根据执行中途获得的信息不断修正和改变教 学方案,使教学方案在变动中引导着教学逐步走向深入。
四、教学的交往互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生命化教学所提倡 的交往互动,不是教师的强制灌输与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单向交流 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学活动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理解和对话 , 获得人生 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由思考, 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挣脱思维的禁锢,让课堂鲜活起来,每 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任务而批 评或无视,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力,教师所要做的是激 发他们的潜能,循循诱导,相信并不断鼓励他们。教师与学生交 流互动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 如让学生珍惜生命,做思想的自由者,从多种角度看事物等,而 不是仅仅为了中考和高考。 参考文献: [1] 袁维新 . 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J]. 高等教育研 究 ,2007. [2] 葛莺芳 . 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 [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3] 冯建军 . 论生命教育的要义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 [4] 叶澜 .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J]. 教育研究 ,1997. [5] 田应海 . 让学生生命得到发展的教学艺术 [J]. 人民教 育 ,2004. [6] 李炜 . 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二、学生生命的发展性 生命化教学尊重学生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教学过程要充分 发挥学生的生命力,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认知的发 展,而不是整体发展。生命化教学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开放性的 师生生命发展过程,教学也不局限于线性逻辑,要允许渐进式、 跳跃式逻辑的存在。教学需要教师有丰富、广泛而又深刻的知识 背景,也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允许批判 性思维的存在,学生可以自己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在对一问题 了解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我 思考中实现生命的发展性。 三、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生命化教学提倡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一是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制定预设性目 标,也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活动中 形成的,它是一般的概略性目标,需要教师在头脑中宏观把握, 并根据教学情境随时调整。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内容不 仅是书本上固定的知识,教师可以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