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元宵的诗句——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关于元宵灯会的诗句

以下是10句关于元宵灯会的诗句,包括作者和出处:
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王守仁)《元夕二首》
3.“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好问)《京都元夕》
5.“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6.“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8.“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王磐)《古蟾宫·元宵》
9.“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0.“火树银花不夜天。
”(佚名)《正月十五夜灯》。
这些诗句描绘了古代元宵灯会的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的场景。
其中,第一句和第九句都出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第八句出自明代诗人王磐的《古蟾宫·元宵》。
其余七句分别出自宋代到元代的诗人作品。
关于元宵古诗(精选16首)

元宵古诗关于元宵古诗(精选16首)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元宵古诗(精选16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2、诗曰(宋)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3、《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4、《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6、《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7、《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8、《元宵月正圆》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9、《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狂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0、《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1、《折桂令元宵》(元)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宵》古诗四句最新

《元宵》古诗四句最新《元宵》古诗四句最新1、《观灯乐行》【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3、元夕无月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4、汴京元夕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5、上元竹枝词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6、京都元夕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7、元宵李调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8、《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9、鹧鸪天·庆元宵东方骏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
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
10、元夕影永冰灯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11、《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
12、《观灯乐行》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3、《元夕二首》王守仁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14、《古蟾宫·元宵》王磐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15、《上元夜六首·其一》【唐】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6、《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7、《诗曰》(宋)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18、《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十五首最美的元宵诗词

十五首最美的元宵诗词1、《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3、《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永遇乐·落日熔金》宋·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5、《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6、《京都元夕》金·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7、《上元夜六首·其一》唐·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8、《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观灯乐行》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0、《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11、《蝶恋花·密州上元》宋·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元宵诗词

元宵诗词元宵诗词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5、《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6、《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7、《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8、《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9、《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0、《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1、《折桂令元宵》元;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2、《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元宵诗文名

元宵诗文名
1.《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朝)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2.《上元夜》-崔液(唐朝)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元宵灯联》-柳万泰(清朝)
愿富岁斗米十钱,官吏乐民民乐业;
对良宵千金一刻,灯光随月月随人。
5.《醉和颜美·中元夕绝句》-赵鼎(宋朝)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关于元宵夜的诗句

关于元宵夜的诗句1.“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元好问《京都元夕》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6.“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7.“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8.“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1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1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13.“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1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15.“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16.“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上元夜》崔液唐诗全诗赏析

《上元夜》崔液唐诗全诗赏析《上元夜》崔液唐诗全诗赏析《上元夜》是唐代诗人崔液创作的的七绝组诗。
诗共六首,描写了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上元夜》崔液唐诗全诗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上元夜》崔液唐诗全诗赏析篇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赏析】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
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
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车马喧阗,人不得顾。
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
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
”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
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
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
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
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元宵的唐诗

元宵的唐诗
以下是5首关于元宵的唐诗:
1.《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上元夜六首·其一》:崔液〔唐代〕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观灯乐行》:李商隐〔唐代〕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4.《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5.《十五夜观灯》:卢照邻〔唐代〕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1。
元宵节诗句和诗词介绍

元宵节诗句和诗词介绍1.元宵节诗句和诗词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王守仁《元夕》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词》3、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
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
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
——伯永《壬辰元宵夜咏》4、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
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
——荒漠之旅《元宵无月》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6、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7、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纳兰性德《清平乐·上元月蚀》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9、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
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
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
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
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
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
——古堡长烟《元宵夜》10、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2.元宵节诗句和诗词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2、花市无尘,朱门如绣。
娇云瑞雾笼星斗。
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毛滂《踏莎行·元夕》3、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
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
——雪花飘舞《元宵夜思儿》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5、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
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
——纳兰性德《台城路·上元》6、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
元宵诗词绝句

元宵诗词绝句
元宵节的诗词绝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3.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李商隐《正月十五夜》
7.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李商隐《正月十五夜》
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9.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0.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姜白石《元夕影永冰灯》
这些诗词描绘了元宵节的欢乐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的独特魅力。
元宵相关古诗

元宵相关古诗元宵相关古诗:《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上元夜六首·其一》唐·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古人庆元宵的诗词

古人庆元宵的诗词
1、《鹧鸪天·庆元宵》
作者:东方骏
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
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
2、《元宵》
作者: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4、《上元夜》
作者: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永遇乐》
作者: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
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6、《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关于元宵节的唐诗宋词

关于元宵节的唐诗宋词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木兰花令(宋)苏轼元宵似是欢游好。
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
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元夜即席(唐)韩偓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永遇乐(宋)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归去来(宋)柳永初过元宵三五。
慵困春情绪。
灯月阑珊嬉游处。
游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
持杯谢、酒朋诗侣。
馀酲更不禁香醑。
歌筵罢、且归去。
水龙吟(宋)晁端礼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眉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阙,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元宵活动的诗词

元宵活动的诗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宝马雕车香满路。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王磐《古蟾宫·元宵》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蒋捷《女冠子·元夕》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王磐《古蟾宫·元宵》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唐寅《元宵》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花满市,月侵衣。
——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元宵佳节 诗

以下是一些元宵佳节的诗:
1.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王安石《元夕》
2.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4.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5.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
6.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7.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
8. “谁家挑锦样,天际月华开”袁郊的《正月十五夜》
以上就是一些描写元宵佳节的诗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元宵的诗句——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一)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二)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四)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五)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六)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作品鉴赏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
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
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车马喧阗,人不得顾。
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
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
”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
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
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
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
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
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后面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
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
因而,“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
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简介
崔液(?~713?)
唐代诗人。
字润甫,崔湜之弟。
擢进士第一人。
崔湜常呼其小字曰:“海子,我家龟龙也。
”崔液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其兄崔湜获罪流放岭南,中途又被赐死,崔液怕受牵连,改名换姓藏于郢州(今湖北钟祥)人胡履虚家中。
逃亡期间曾写《幽征赋》,表明心境,词甚典丽。
后遇大赦,在返京途中病亡。
其友人裴耀卿编《崔液集》十卷,今已佚。
工五言诗,现存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