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新闻理论复习资料最终版

合集下载

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权威期末复习资料

论述1.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答案见课本普鲁士政府为了加强对出版的限制,于1841年12月24日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表面上似乎不对作家的写作活动加以干涉,实际上强化了对民主和自由的防范。

马克思撰写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普鲁士政府的虚伪的自由主义、真正的专制主义的面孔。

(1)从文章的写作背景而言,该篇写于1842年初。

这是马克思的第一篇反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和代表德国封建反动势力的思想统治的政论性文章。

(2)从写作风格的主体特征而言,马克思引用布封的话“风格就是人”风格是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3)从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而言,p5橙色笔“书报检查不得阻碍人们对真理做严肃和谦逊的探讨,不得使作者受到无理的约束,不得妨碍书籍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4)从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而言。

P62.“艺术生产论”的意义和危机问法一: 如何理解“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艺术理论脱离艺术实践的大毛病,克服了主要从静止的观点,主要从创作成果(作品)去看问题的缺点,而是把艺术当做一个感性生活来考察。

”这句话?问法二: 与艺术反映论和艺术创造论相比,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意义何在?意义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绝大多数文艺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因此就不能无视市场的存在,应当适应市场的需求,面向消费者,参与市场的流通与交换,从而显示它的价值。

同时又要充分考虑艺术生产的特性,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让文艺产品始终保持自己鲜活的艺术个性,所以不应把文艺完全交付给市场,靠市场引导调节艺术生产,由市场主导文艺的命运。

“艺术生产论”的危机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包括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和艺术品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都不应该也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无价。

真正的艺术品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真正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把艺术品和艺术生产推向市场风险很大。

拜金主义也会腐蚀文化队伍中的堕落者,不仅使他们摒弃崇高的文化责任和艺术追求,不惜粗制滥造,唯利是图,还会影响到整个文艺创造的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

马列复习资料

马列复习资料

马列复习资料第一讲《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背景:德国刚登基的威廉四世在人们的期盼声中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

马克思结束博士学业即将迈向新闻出版业主要观点:反对表达形式上的规定——“严肃”和“谦逊”:反对以主观倾向为借口阻止舆论监督和批评:由完美无缺的人来充当日报编辑,由检察官来决定出版内容,是荒唐的,“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新闻检查制度是指国家权利机构或其他权力主体对新闻采访、报道传递和发布所做的各种审阅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

新闻出版检查制度实质上是出版检查制度的一种。

与弥尔顿新闻思想的比较:相同:两者都对封建的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驳两者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指出了书报检查制度的内部矛盾。

两者都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执行者——书报检查官进行了批判。

都认为新闻出版自由、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权利。

都认为自由出版物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不同:马克思认为新闻出版自由具有普遍性,而弥尔顿代表他所在的阶级和教派的自由列宁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富人有新闻自由)的批判:在以金钱势力为基础的社会中,在广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一小撮富人过着寄生生活的社会中,不可能有实际的和真正的‘自由’。

作家先生,你能离开你的资产阶级出版家而自由吗?你能离开那些要求你诲淫的小说和图画、用卖淫来“补充”“神圣”舞台艺术的资产阶级公众而自由吗?如何评价列宁的批判:十月革命前,列宁肯定和赞扬新闻出版自由。

十月革命后,他着重抨击和揭露一些国家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评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是新闻自由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它确立了普遍自由的形式,即任何人都准许享有办报自由、报道政治新闻的自由、批评政府的自由,以及采访、传递、发行自由等,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应该给予足够的评价;但问题是,任何一种自由的实现,都要有它的物质条件。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在实践中确立了这些普遍自由的形式,却不管这些形式如何得以实现。

马克思新闻思想观期末复习

马克思新闻思想观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一、马克思新闻观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观点与看法,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历代马克思主义者总结概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关于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原则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政治活动和政治报刊活动起因1、抨击书报检查制度2、捍卫新闻出版自由针对1842年的新的书报检查令压制舆论的反动阴谋,马克思首先撰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公开表达自己的首个新闻观点——新闻出版自由,实际针对的是报刊表达的舆论自由。

三、办报目的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专横,揭露无产阶级的叛卖,用于组织和发动人民革命,投入反对资产阶级叛卖社会主义运动,用于宣传和指导共产主义运动。

这些目的都不是报刊本身这种物质形式能完成的,而是一种更抽象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就是舆论。

马克思报刊活动的历史全过程就是通过报刊表达、反映、传播、引导舆论来推动革命。

四、马克思关于报刊的性质、任务、作用归纳起来第一,报刊是社会舆论的工具,它具有表达社会舆论和影响社会舆论的功能。

第二,报刊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它具有揭露和抨击反动当权者,批评和监督政府公职人员的职能。

第三,革命报刊是运动的喉舌,它具有干预运动,指导斗争的功能。

第四,革命报刊是一面思想旗帜,它担负着宣传和捍卫革命真理,批判和驳斥敌对党思想观点的使命。

以上四点,说明一个问题:舆论是报刊内在的根本要素。

马克思强调了报刊可以通过反映和传播社会舆论,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

这种力量之大,连握有司法、行政大权的统治者也无法抗拒。

报刊的本质和功能源于舆论,舆论是报刊本质论的基石,这就是马克思新闻思想的逻辑起点。

——舆论五、马克思新闻观的精髓1、如何利用报刊的舆论促进社会变革2、如何利用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内在关系推动社会进步,并找出规律。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概论传播活动的演进是叠加关系,而非取代关系★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电子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 口头传播------------------------------------------? 报纸的雏形★★ 1.官方公报统治阶级内部用以传递信息的工具。

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工作。

使用涂有石膏的木板,记录议事情况、法庭审判、税收数据。

屋大维继任后还书记员抄写多份,颁发给各地要人和军政长官。

2.邸报在中国,自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

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直至清末民初才退出历史舞台。

唐代中央政府颁布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古代报纸形式。

封建官报,朝政简报,每天公开发布,内容为宫廷新闻。

3.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

公元前47年,恺撒向罗马告捷:“我到,我见,我胜。

” 影响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多种因素★? 社会交往的需要? 媒介技术的发展? 传播制度的平衡? 商业利益的驱动1 ? 专业主义的完善第二章创立的背景和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新闻观★★★? 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在任何国家,都有一种力量高于政府,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 ——圣西门? 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关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舆论,社会的安宁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得到保证,就是因为舆论还没有形成。

”——圣西门? 批评资产阶级出版自的虚伪性“诚实地表达一切思想感情和决定一切行动方向的自,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权利,除非本人同意,没有任何理加以限制。

” ——欧文19世纪40年代初,伊加利亚共产主义者在法国有近50万人。

★第三章哲学基础六度空间&小世界★★★六度空间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版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版
马恩合著的书:《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第一部政论性文章。
“只有叫花子才是谦虚的”引子歌德的《总结》一诗。“天才的谦逊”摘自席勒的《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一文。
‘劳动创造美’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观点出自《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该书是马克思在1844年4月到8月在巴黎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稿’。
莎士比亚化:马、恩对莎士比亚创作的科学概括,对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形象概括。他要求作家从现实出发,用生动丰富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反应时代的风貌。
席勒式:指的是席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理想代替现实的抽象化、概念化、公式化的创作方法。
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大众化:这是20世纪30年代做一文艺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议的讲话中给出了科学解释。即就是文艺工作者得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三,解答和论述
1.如何理解“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A.“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
B《手稿》对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基本内涵。
C.所谓“种的尺度”是指种的本能和肉体需要。“内在的尺度”指的是人超越动物本能后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尺度,表现为某种自觉地目的、计划、意识。
D人是不仅可以像按照种的尺度生产,同时也可按内在的尺度生产。通过此,达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致斐迪南.拉萨尔》这封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59年5月18 日致拉萨尔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新闻期末复习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业及其规律的观点与学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业新闻学的研究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他经典作家,研究客体包括一切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产业,其中工人报刊活动和党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自由报刊:自由主义报刊指的是一种不受书报检查机关制约、享有绝对出版自由的。

同官方报刊与被书报检查制度奴役相区别的报刊。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由报刊的思想,是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争取出版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

关于自由报刊,有两篇重要的论文。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1)从各个不同角度批驳了反对出版自由的种种理由,在驳论中阐述了对出版自由的认识2)在与初版法的比较论证中,阐述了书报检查制度的种种弊端3)在与书报检查的比较论证中,阐述了关于理想的出版法方面的设想4)在与自由报刊的比较论证中,阐述了受检查的报刊的特点5)在于受检查的报刊的比较论证中,阐述了自由(包括意识到报刊必须自由,但被迫接受检查同时与之斗争的报刊)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报刊思想概括:1) 自由报刊是人类精神自由表现的产物2) 自由报刊不仅有自由报道的权利,而且还承担着对社会事件发表意见的义务3) 自由报刊是自由与独立的报刊,同任何形式的(物质和精神的)书报检查制度不相容4) 自由报刊具有舆论监督和社会批评的功能,包括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与监督5) 自由报刊不是挣钱的行业6) 自由报刊执行独立的办报方针,不受撰稿人干扰7) 自由报刊由于绝对自由的需要,它的文章是不署名的三、人民报刊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莱茵报》时期提出的。

它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的是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它们不围绕上流社会和个别人旋转,它们的对立面是反人民、反民族和反时代的非自由报刊。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民报刊思想的根本原因是:德国封建专制政权实习思想禁锢,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超强版马列文论期末复习整理.doc

超强版马列文论期末复习整理.doc

13、如何理解阿多诺的“有些艺术作品是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内容能够存在于作品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意识形态视为“错误意识”,“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把人类史归结为一种歪曲的理解,就是归结为一种完全的抽象”。

就是说意识形态是不真实的,常常遮蔽或扭曲现实,把自己的思想普遍化,编造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谎言,达成维护其统治目的。

而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器也必然带着意识形态的功能。

文学有可能在生产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在偷偷的或无意识地拆解这种意识形态话语。

处于统治地位的主导意识形态,必须以普遍化的形式来获取合法地位。

而普遍化的前提是整合各种异质的声音,调和各种社会矛盾。

文学虚构了一个和谐的世界,提供了社会矛盾相像的解决方式。

只要社会矛盾这个前提依然存在这些主导意识形态的同声合唱也依然存在。

它们藏身于文本的缝隙,这些缝隙是不会被人们的理性意识形态充分注意的“阁楼上的疯女人”。

这才是文学在建构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也生产出批判和解构意识形态因素的根本原因。

《简·爱》里面有个疯女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发现了这个母兽般的疯女人,雄辩地试图还给她原来的面目。

她们以现代心理分析学为基础,认为伯莎是愤怒的简爱,是简爱的叛逆的一面。

疯女人就是被压抑的女性创造力的象征,是解答有关妇女创造力问题的一个答案,疯女人就是叛逆的女作家本身,能够在理性的父权制文本下面发现隐性的文本的真相。

简·爱和疯女人都是女性分裂出来的极端的一面,她们都存在于每个女人的内心。

或许会在很多不同的舆论、环境或者来自自身的观念等意识的驱使下,把自己心中的“疯女人”锁到阁楼上去,展现出自己“简·爱”的一面。

《简•爱》中,男性主人公罗切斯特在为自己的错误的婚姻辩解时,指出伯莎具有先天遗传的疯病,此时她被关在阁楼上,无力为自己辩解,这是一场缺席的审判。

对于主旋律文化来说,其必须坚持完成意识形态的使命。

马列复习资料

马列复习资料

马列复习资料第一讲《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背景:德国刚登基的威廉四世在人们的期盼声中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

马克思结束博士学业即将迈向新闻出版业主要观点:反对表达形式上的规定——“严肃”和“谦逊”:反对以主观倾向为借口阻止舆论监督和批评:由完美无缺的人来充当日报编辑,由检察官来决定出版内容,是荒唐的,“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新闻检查制度是指国家权利机构或其他权力主体对新闻采访、报道传递和发布所做的各种审阅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

新闻出版检查制度实质上是出版检查制度的一种。

与弥尔顿新闻思想的比较:相同:两者都对封建的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驳两者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指出了书报检查制度的内部矛盾。

两者都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执行者——书报检查官进行了批判。

都认为新闻出版自由、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权利。

都认为自由出版物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不同:马克思认为新闻出版自由具有普遍性,而弥尔顿代表他所在的阶级和教派的自由列宁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富人有新闻自由)的批判:在以金钱势力为基础的社会中,在广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一小撮富人过着寄生生活的社会中,不可能有实际的和真正的‘自由’。

作家先生,你能离开你的资产阶级出版家而自由吗?你能离开那些要求你诲淫的小说和图画、用卖淫来“补充”“神圣”舞台艺术的资产阶级公众而自由吗?如何评价列宁的批判:十月革命前,列宁肯定和赞扬新闻出版自由。

十月革命后,他着重抨击和揭露一些国家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评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是新闻自由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它确立了普遍自由的形式,即任何人都准许享有办报自由、报道政治新闻的自由、批评政府的自由,以及采访、传递、发行自由等,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应该给予足够的评价;但问题是,任何一种自由的实现,都要有它的物质条件。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在实践中确立了这些普遍自由的形式,却不管这些形式如何得以实现。

马列新闻理论笔记

马列新闻理论笔记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观点与看法,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历代马克思主义者总结概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关于新闻的属性、地位、作用、方针、原则和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

2、有机的报纸运动(P52陈)报纸报道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为各位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依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每篇报道可能会是片面的,甚至有差误,但是后面的报道会自然纠正前面的差误。

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有机的报纸运动”,道出了报纸传播新闻的特点。

因此,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

4、一般的公正(P59陈)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总体姿态,就具体的报道而言,便是客观报道。

其特点是:陈述事实;若有倾向,流露隐蔽、自然;不造成直接对读者施加观点影响的印象。

恩格斯则进一步提出这种报道方式概括为“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5、新闻出版自由(p69陈)新闻出版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

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阻挠地和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而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简答1、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新闻工作的明显思想特征(P15陈)①习惯于从全球角度,特别是当时欧洲工业发达地区已经达到的交往水平,衡量和估量所评价或论证的涉及新闻传播政策、传播内容和方式方面的问题。

由于超越了民族的或地方的狭隘性,因而评价具有历史的公正性,论证具有相当准确的宏观预见性。

②为实现传播政策方面的近期斗争目标,在理论论证和报刊工作实践中,始终表现出斗争的执著性和不畏暴力威胁的勇气。

他们的传播思想和新闻思想,带有执著的、一以贯之的特点。

③在“党”的信息传播方面,通过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纯洁性来维护党的荣誉。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完整版笔记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完整版笔记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第一章绪论 (2)一、文化传播的轨迹 (2)二、马克思主义与新闻传播 (2)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思想基础 (3)一、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3)二、人类交往论 (3)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 (4)一、《莱茵报》时期 (4)二、《新莱茵报》时期 (5)三、《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 (6)第四章列宁的新闻论著 (7)一、建党时期 (7)二、夺权时期 (8)三、建设时期 (8)第五章毛泽东的新闻论著 (10)一、毛泽东新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0)二、毛泽东早期的报刊实践 (10)三、毛泽东早期新闻思想 (10)四、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展(从建党到建国) (11)五、对列宁办报原则的继承与改造 (11)六、论著选讲 (11)第六章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12)一、报纸是党和群众联系的主要桥梁 (12)二、做好记者工作的条件 (12)第七章媒介文化: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 (12)第一章绪论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石刻象形文字→小规模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传媒就是信息”。

一、文化传播的轨迹1、口头传播的时代:以口耳相传方式传播的知识通常是民谣、谚语、民间故事、当地传闻与掌故,农耕社会的某些技艺和地方性知识。

除了少数宗教的和技能的秘传知识之外,这些口耳相传的知识多数属于集体经验、集体智慧和集体记忆,公共技艺。

传播这些知识的语言形式也是一种集体话语或大众话语。

2、书籍印刷的时代大众阅读社会的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非常晚近的事情,按照瓦特的研究,较有规模的文学阅读社会的出现是从18世纪末期才开始的。

以现代报纸、杂志、流通图书馆的出现、以及城市中产阶级和“小说的兴起”为标记。

按照麦克卢汉界说,广泛地社会阅读是从谷腾堡印刷机的发明之后,谷腾堡印刷机启动了资本主义的近代进程,把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大众的技能,把神圣语言变成了日常交流的语言。

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

新闻为何会有倾向性?2、新闻事业一一为统治阶级服务第三节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一一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二、新闻真实是评价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首要标准公信力:指新闻媒体通过提供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 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分为两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 纯粹的自然现象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告)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和程度。

三、反对虚假新闻,提高媒体的公信力1. 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既有新闻媒体自身职业道德、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 也有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2. 虚假新闻的危害: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使之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2. 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5.趣味性:新闻事件新奇、反常、巧合、感染性、有趣、怡情等性质。

――新鲜性必备,其他要素可多可少。

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

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 全面: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把握事实,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中准确描述事实,不孤立、静止、片面看待事实。

2. 客观:对事实呈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实原貌,用事实说话;事实原委及根据,应有据可查;消息来源真实可靠。

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公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第二节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一、新闻价值的发现(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把事实放在社会与公众需要的坐标上衡量。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

《新闻学概论》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自身本能的需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

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分为两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纯粹的自然现象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一、真实准确二、内容新鲜三、报道及时四、传播公开第二章新闻真实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1.构成新闻要素的“5W”要准确无误;2.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3。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4.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从整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1。

从总体上反映事实: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是真实的,而且它们的总和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2。

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

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全面: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把握事实,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中准确描述事实,不孤立、静止、片面看待事实.2。

客观:对事实呈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实原貌,用事实说话;事实原委及根据,应有据可查;消息来源真实可靠。

3.公正:尊重民众知情权,不以主观意愿为先导,平衡反映多方意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审慎审视大局.四、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关键在于尊重事实。

客观性:事实的客观性、新闻实践的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报道形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学习知识点汇总.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学习知识点汇总.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学习知识点汇总.docx第一章概论传播活动的演进是叠加关系,而非取代关系★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电子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口头传播------------------------------------------报纸的雏形★★1官.方公报统治阶级内部用以传递信息的工具。

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工作。

使用涂有石膏的木板,记录议事情况、法庭审判、税收数据。

屋大维继任后还由书记员抄写多份,颁发给各地要人和军政长官。

2邸.报在中国,自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 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

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直至清末民初才退出历史舞台。

唐代中央政府颁布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古代报纸形式。

封建官报,朝政简报,每天公开发布,内容为宫廷新闻。

3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

公元前47年,恺撒向罗马告捷:“我到,我见,我胜。

”影响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多种因素★社会交往的需要媒介技术的发展传播制度的平衡商业利益的驱动1专业主义的完善第二章创立的背景和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新闻观★★★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在任何国家,都有一种力量高于政府,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圣西门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关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舆论,社会的安宁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得到保证 ,就是因为舆论还没有形成。

”——圣西门批评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诚实地表达一切思想感情和决定一切行动方向的自由,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权利,除非本人同意,没有任何理由加以限制。

”——欧文19世纪40年代初,伊加利亚共产主义者在法国有近50万人。

★第三章哲学基础六度空间&小世界★★★六度空间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马克思主义新闻导读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新闻导读复习资料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马克思主义新闻导读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观点与看法,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历代马克思主义者总结概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关于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原则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涵义: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无产阶级新闻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结晶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闻的本源 2、关于新闻的属性3、关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4、关于新闻事业的地位5、关于新闻传播的功能 6、关于新闻工作的方针7、关于新闻工作的原则 8、关于新闻宣传的策略9、关于新闻工作者的素质、10、关于新闻传播的规律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

新闻业务离不开思想理论的指导。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理论1、解决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新问题必须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①新闻的属性问题(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是商品还是意识形态)②新的经济社会基础上新闻的阶级性和党性问题③新闻自由问题④管理体制问题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⑥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新闻宣传问题⑦有偿新闻问题⑧新闻广告化、娱乐化、低俗化问题⑨新闻腐败问题⑩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问题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PPT文字版整理拓展延伸第一章绪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名词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观点与看法,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历代马克思主义者总结概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关于新闻的属性、地位、作用、方针、原则和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

第一节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学一、新闻传播活动演进轨迹(理解)1、二百多年前,猿人出现。

制造和使用工具,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人类文化开始了蹒跚起步,同时也开始了传播行为。

2、语言:大约始于三万五千年到四万年之前。

3、文字时代:大约五千年前。

中国人和玛雅人是发明文字较早的两大人种。

4、印刷术的发明——“人类文明的杠杠”(马克思语);毕升,王祯,古(谷)登堡19世纪30年代,快速印刷技术同现代报纸的基本概念相结合,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才粉墨登场。

5、广播、电视、互联网的相继诞生;6、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诞生;二、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的发展(理解)新闻教育:是为传授新闻传播知识、展示新闻传播规律而进行的专业教育。

它的任务有三个:1、向社会大众普及新闻传播知识;2、对有志于新闻传播的学子进行新闻就业训练;3、为在岗的新闻从业者提供职业终身教育。

美国的新闻教育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的新闻教育(1)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既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发端,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滥觞。

(2)三大著作:徐宝璜《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第二节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目的和方法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目的1、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原理,就掌握和坚持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立业之本,成功之本,不败之本。

2、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增强识别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的能力,在复杂的理论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学理论研究的两种类型: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对当前政策扶持下的传播现象进行概括与提炼,或对相关资料进行挖掘与梳理,这种研究没有什么风险,自然也就难以实现理论创新;先导性研究:它的舞台是社会大环境,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程中考察传播现象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真理性,克服片面性,不断地走向完和深入,从而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战斗力。

例子(可能出论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第一节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宇宙是各种事物相互间普遍联系的总体,物质世界既普遍联系又永恒运动,二者的统一便构成世界的历史演化过程。

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个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人类首先离不开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

人类个体间的精神交往是相对较为远离生产劳动过程的交往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直接的生产过程和经济利益关系,但它始终不会脱离物质活动和经济利益。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生产同精神生产分离后,人们的精神交往具有了独立的形式和自身的特点,并对物质生产的方式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人们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精神交往,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产物。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的必要性。

正是人们的精神交往,激活了社会新闻信息的流动。

捍卫新闻信息传受的自由权利,成为争取普遍人权的早期目标。

第二节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传播活动,对于客观存在的东西,对于外部世界,有着绝对的依赖性。

新闻传播的客体,主要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新闻传播者和他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有着直接的依赖性。

新闻传播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是事实,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和在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实。

事实决定新闻的种种“性质”,而不是“性质”对于客观事实或新闻报道有什么决定作用。

新闻报道作为新闻传播者这个主体反映客体即外部世界的产物,同客体本身是不一样的。

新闻传播者的意识活动及其产物新闻作品,使物质状态的客体变成了精神状态的观念成果。

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1、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2、人们在从事一件实际工作之前,先有明确的计划和设想,然后根据这些计划和设想去创建新的客观世界。

第三节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传播机制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揭示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性、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转化。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受双方所传播与接受的各种信息、观念和舆情,实际上无一不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事物及其每一个矛盾侧面的公开披露,无一不是传受双方对这些矛盾事物及其侧面的数量上的把握和质量(性质)上的认定。

新闻传播的机制,是由统一法则规定的,其实施过程中,受到对立统一法则的制约。

对立统一法则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事物,把握事物运动的走向。

对立统一法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全面地观察事物,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系。

对立统一法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第四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定新闻事业性质新闻传播事业是一种上层建筑,不是政治上层建筑即国家机器,而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形式。

新闻传播事业及其学科体系新闻传播学以什么特色同各种意识形态形式相区别呢?以新闻手段。

新闻手段泛指消息、通讯、评论、图片及编排和传播形式的总称,专指新闻传播者用事实说话的特殊手法。

第五节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决定人民是新闻事业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创造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首创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远离,提出了新闻传播事业是人民群众联合起来的事业的观点,规定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开门办报方针。

出于对群众力量的充分肯定和为人民服务的热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新闻传播工作者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他们提供适用的新闻作品和其他思想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新闻传播者忠诚地为人民服务,努力为读者工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新闻传播者要谦逊,要努力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创立第一节理论积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新闻传播观一、早期空想主义者关于精神交往的论述l1、16世纪初叶到17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轫l 期。

代表人物有:l l(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l(德)托马斯·闵采尔;l(意)托马索·康帕内拉;——《太阳城》l(英)杰腊德·温斯坦莱;l(法)德尼·维拉斯;2、早期空想主义者有一些段落涉及精神交往与新闻传播的:(1)指出进行信息传播、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2)主张在人际关系中实行民主和平等的制度;(3)提倡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二、法国空想主义者的新闻传播观点1、18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代表人物有:(法)让·梅叶;(法)摩莱里;(法)加布里埃尔·博诺·马布利;(法)格拉古·巴贝夫;2、法国启蒙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得以形成的一个渊源。

起始于18世纪20年代,时间长达80年。

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百科全书派;鼓吹“天赋人权”的观点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3、法国空想主义者的主要新闻传播观点有:以“理性”学说论证平等和民主;在理想社会中,实行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

探索新闻传播的原则;最早运用法律武器保障真实报道的尝试。

使报刊成为无产阶级的舆论工具;直接创办报刊,使报刊成为舆论工具。

三、三大空想主义者的新闻传播观1、19世纪初叶至19世纪30、40年代,是空想社会主义第三个发展阶段。

19世纪初叶的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30和40年代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埃蒂耶纳·卡贝;狄奥多·德萨米和德国的威廉·魏特林。

2、三大空想主义者关于报刊和新闻传播活动的论述: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世界的女王”l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关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社会功能揭露批评资产阶级报刊和资产阶级出版自由口号;不敢讲真话,不敢坚持真理。

3、十九世纪30、40年代的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形成中也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的还直接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传播观的发展。

l卡贝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中描绘完整报刊理想的人;德萨米主张用革命手段争取言论出版自由;魏特林关于出版自由德论述,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最高成就。

人只有具备必要的物质生存条件之后,才谈得上精神上的享受,出版自由是以经济条件的基本满足为前提的。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一、经济政治动因马恩:“新时期降生和过渡的时代”;“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勃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资产阶级反抗活动的加剧。

从经济上看,19世纪3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对行会制度和封建束缚的克服,借助关税同盟和近代科学的双翼,开始了发展的势头。

从政治上看,一是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二是德国资产阶级的反抗运动成为了德国政治解放的先声。

“大学生协会”——“青年德意志运动”——“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政治运动。

二、文化教育背景1、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2、对优秀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发展;三、新闻工作经验马恩一生创办、主编报刊4种;协助创办、参与编辑报刊5种;指导编辑方针的报刊达10余种;为60多种报刊撰稿,提供科学著作和文章;他们共写了1700余篇(部)文章(著作),其中,政论、通讯和消息约750篇,占总数的45%;论战性文章260篇,占总数的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收集他们的信件4000余件,其中不少是谈论报刊或评论报刊的。

马恩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和信件加起来超过了2000万字。

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第一节《莱茵报》时期马恩的革命民主主义新闻观莱茵报时期是从恩格斯1838年在不来梅的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开始,至1844年2月《德法年鉴》出版止。

一、马克思主编《莱茵报》《莱茵报》的前身是1839年创刊的《莱茵总汇报》;1842年元旦,报纸以《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的新名称在科伦出版。

马克思任主编以后写了一系列战斗性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表达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呼声;对普鲁士的反动政治制度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论战性文章;二、马恩革命民主主义新闻观(名词解释或论述,非常重要)的主要内容(一)自由报刊观1、自由报刊是人类精神自由表现的产物;2、自由报刊不仅有自由报道的权利,而且承担着对事件发表意见的义务;3、自由报刊是自由与独立的报纸,与任何的书报检查制度不相容;4、自由报刊具有舆论监督和社会批评的功能;5、自由报刊在执行自己的独立的办报方针时,不应受撰稿人干扰,作家不能为钱而写作;6、自由报刊由于绝对自由的需要,它的文章是不署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