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I目的
加强产房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产房消毒隔离工作。

11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产房。

m制度
一、产房应保持环境整洁。

(一)每日常规对产房的桌、椅、床头柜、治疗车、门把手、电灯开关、电话机、平车、病历夹、婴儿磅秤、新生儿辐射台、产床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如有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二)分娩室要求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进行空气消毒可采用空气净化动态消毒机消毒。

(三)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并做好登记;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有记录。

(四)地面常规进行地巾湿式清洁;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清洁、
消毒处理;地巾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二、加强产房出入人员管理:
(一)严格参观、实习、陪产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出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

(二)凡是进入产房的人员应更鞋、更衣,戴帽子、外科口罩。

离开产房时,应脱去产房专用着装或换外出衣、外出鞋。

三、进行助产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预
防职业暴露。

四、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严格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等。

(二)手术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

五、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效
果、使用中的消毒剂等监测,并保存好监测结果。

六、使用后的注射针头等锐器直接弃置于利器盒内,医疗废物分类放
置、容器有警示标识,做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

IV参考依据
1.《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卫通(2009)10号)
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人员流动,防止尘埃飞扬导致污染;操作台面清洁、平坦、干燥、物品摆放合理。

2、医务人员准备: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修剪指甲,并洗手。

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二)操作中保持无菌
1、无菌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得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若已有污染或怀疑污染应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

3、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志明显,摆放有序。

2、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合格标志。

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不得暴露于空气中。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专用鞋、衣、帽、戴口罩,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工作鞋一用一消毒。

2.产房物体表面每日用0.1%含氯消毒液擦洗,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3.地面清洁后用0.1%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拖把用后由病房管理科集中消毒处理。

4.无菌物品、有专柜放置,按消毒日期前后排列,严防过期。

5.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消毒液每日更换、消毒灭菌,所有缝线、剪刀、缝针等用物应高压灭菌消毒后备用。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刷手、铺台巾、戴手套、助产等方面,符合规范要求。

7.待产及分娩过程中,床上用物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

每次接产完毕,产床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清洁、无血迹。

8.传染病产妇,应在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产房分娩,并在病历上有标记,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并贴标签,产床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器械送供应室清洁、消毒、高压灭菌,室内紫外线消毒。

特殊传染病器械先用0.2%含氯消毒剂初步消毒再送供应室清洁、消毒、高压灭菌。

9.室内定期通风换气,每日循环风紫外线消毒三次,每次2小时。

分娩室分娩前后各加消毒1小时。

10.细菌学检测空气、无菌物品及工作人员,每个季度细菌学检测1次,合格率100%。

分娩室消毒隔离制度

分娩室消毒隔离制度

分娩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进入分娩室必须衣帽整洁,更换拖鞋,进行技术操作时,须戴好口罩。

非妇产科工作人员及产妇,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入口处的消毒液垫应定期消毒更换,有事外出须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二、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要求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

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日三氧灭菌机进行空气消毒2小时,每周乳酸熏蒸一次,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培养一次。

三、产妇生产回病房后,产妇所有用物必须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如系感染产妇,则应立即进行特殊消毒处理后再严格终末消毒。

四、对各种无菌包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应专人管理,定期清洁消毒,备而末用的消毒包应定期翻蒸。

定期更换器械消毒液,泡手液,消毒瓶镊,无菌物和非无菌物应分室放置,并有明显标记。

五、消毒药品保存方法正确,消毒液配制方法正确,容器有标记,有药名,有浓度,有时间,各种消毒浸泡方法正确。

六、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七、工作人员应每年作全面体检一次,包括胸透,咽培养,大小便培养,HBV等检测,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者,应暂时调离产房工作。

隔离产房的工作制度

隔离产房的工作制度

隔离产房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母婴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提高分娩质量,特制定本隔离产房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隔离产房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工作原则1.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确保产房空气质量、物品表面及人员手部清洁度。

2. 严格执行访客管理制度,限制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

3. 加强产妇及新生儿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定期对产房进行消毒、灭菌,确保环境卫生。

5.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具体措施1. 环境设置(1)隔离产房应设置在医院相对独立区域,交通便利,便于紧急情况救治。

(2)产房内部布局合理,分为待产区、分娩区、新生儿护理区、休息区等,区域之间设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3)产房内设施完善,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消毒物品、防护用品等。

2. 无菌操作(1)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

(2)待产区和分娩区应保持空气流通,采用紫外线消毒灯或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消毒。

(3)物品表面及设备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新生儿护理区物品专用,避免交叉使用。

(4)分娩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避免病原体传播。

3. 访客管理(1)限制访客人数,原则上每位产妇仅允许1-2名家属陪同。

(2)访客进入产房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穿戴隔离衣、帽子、口罩等。

(3)访客在产房内遵守纪律,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触摸无关物品。

(4)访客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禁止进入产房。

4. 母婴监护(1)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阿普加评分,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及肤色变化。

(3)定期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提高母乳喂养率。

(4)加强对新生儿访视工作,确保新生儿健康。

5. 消毒与灭菌(1)产房内部定期进行消毒,采用有效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等。

(2)产房设备、物品表面及地面采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

(3)新生儿护理区物品专用,定期进行消毒、灭菌。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ppt课件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ppt课件

十一、浸泡消毒手术器 械,应标明时间,一切 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 日期。
Diagram
十二、患者便器应固定 使用,用后刷净、消毒 后,方可再使用。
Diagram
十三、监测:
1、每月对产房空气的消 毒效果进行监测,细菌 菌落数应≤200cfu/㎝2。
2、每月对工作人员手的 消毒效果进行微生物检 测,细菌菌落≤5cfu/㎝2,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为合 格。
六、类物品如体温表、 毛刷、擦手毛巾等,均 按常规进行清洗、消毒 或灭菌。产前备皮使用 一次性备皮刀。
Diagram
消毒
八、持物钳、持物镊等 每个病人一份,使用后 进行更换灭菌。取放无 菌持物钳(镊)时,应 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 及容器口边缘及液面以 上容器内壁,用后立即 放回容器内。取远处物 品,应连同容器一并转 移,就地取用。使用持 物钳时不可低于腰部, 应在视线之中,不能随 意甩动。无菌持物钳不 可夹取油纱布,不可用 于换药及消毒皮肤,不 可夹取带色消毒棉球。 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 灭菌。
彻底,对空气中自然菌 杀菌率30分钟达到100%,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白色念珠菌40 分钟内达到99%以上。 开机45分钟空气沉降菌 ≤15 CFU/皿·30MIN、空 气中浮游菌≤800个 /m³,空气洁净度 达到30万等级(ISO9级 标准)以上,最高可达 到百级。
Diagram
Diagram
九、接生后所用器械应 进行初步清洗后交供应 室消毒灭菌,敷料应及 时处理、更换、消毒。
Diagram
十、产妇入室须更换住 院病人衣裤,换拖鞋。 凡患有或疑有传染性疾 病,如HbsAg阳性及肝 功能异常的产妇,均应 收入隔离待产室(床) 待产和隔离分娩室分娩, 并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 和接生。

产房规章制度无痛分娩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规章制度无痛分娩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规章制度无痛分娩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
(一)跨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帽、口罩、鞋方可入内,离开时退还。

(二)对产妇态度和蔼,热情主动,了解产妇病史,做好母乳喂养,早吸吮和卫生宣教工
作。

(三)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熟悉三个产前的观察追踪和护理,严格执行科
学接生。

(四)产妇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熟知宫缩剂、止血剂的应用,具有应急差异的能力,
适时发现产妇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开发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掌握常用消毒剂的方法,使用注意事
项等,防止院内感染遭遇。

(六)熟悉掌握各种抢救药品、器材的存放和使用,做到功能完好,班班交接,有记录。

(七)做好产妇的交接班,做到交不清不送,接不清不走。

(八)认真书写病历,划好产程图,做好产前、产时记录和新生儿记录。

(九)做好母乳喂养其他工作,分娩后30分钟内行早吸吮,皮肤接触30分钟。

(十)产妇分娩后才在产房观察2小时,无特殊回老家母婴病房休养。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产房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识明确。

产房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2、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换产房的工作衣、帽、口罩、鞋;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制度,并做好职业防护。

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凡工作人员离开产房因事外出时需更衣或穿外出衣。

3、产房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两次,地面湿式清扫两次;每日用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室内空气,并加强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季度定期做空气、物表等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留档备查。

4、产妇进入分娩室必须更衣、帽、鞋,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做到橡胶垫、臀垫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刷洗晾干后再到供应室灭菌后再用。

无菌产包一经打开超过1小时未用者必须重新更换。

5、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6、助产器械包内备断脐专用剪及无菌纱布、棉签、无菌手套等,禁止断脐器械与其他助产器械混用;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一用一灭菌;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以及手术后的手术器械应及时清洗干净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

7、各类物品如体温表、毛刷等,均按常规进行浸泡消毒处理。

消毒液按规定时间进行更换。

8、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无菌包上注明科室、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有无过期物品。

9、接生所产生的医疗垃圾,必须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社会。

10、保持工作拖鞋清洁,每天清洗一次,每周进行消毒液浸泡消毒。

11、凡隔离者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用物品、布类按相关规定处置,待产室和分娩室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12、待产室和分娩室等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产房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房管理,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产房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产房环境、人员、设备、药品、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第三条产房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制度化、规范化的原则,确保产房工作秩序井然,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产房管理组织,负责产房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产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产房环境管理第五条产房应设置在与母婴室和新生儿科临近,环境清洁、安静,周围无污染,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区域。

第六条产房的设施、环境条件与手术室要求基本相同。

环境、物品的消毒管理及感染控制执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

第七条产房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

区域间标志明确,限制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半限制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非限制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第八条产房应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洗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不得共用。

第九条产房内应当保持整洁,通风良好。

室内温度、湿度应当适宜,满足母婴需求。

第十条产房内应当设置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母婴安全。

第三章产房人员管理第十一条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第十二条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第十三条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

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

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第四章产房设备及药品管理第十四条产房内的设备、器械应当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功能正常。

第十五条产房内的药品应当由专人负责保管,做到分类存放,标签清晰,定期检查,确保药品质量。

产房管理制度3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3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3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2、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3、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

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

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4、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

器械定期上油和维护。

5、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6、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

7、产包打开超过四小时,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器械均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清洗包装,所有布类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

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后运送,焚烧处理。

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

9、产时严密观察三产程进展,注意监护孕妇及胎儿情况。

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防治产后出血,做好新生儿护理,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爱婴区休息。

10、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待清楚,作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双脚印和产妇右指模。

在婴儿右腕系上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高等检查后,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材料。

11、设温馨产房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使孕妇在分娩时得到助产士和亲人更多的抚慰、关怀和鼓励,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一、产房助产人员除具备护士任职水平和注册证明,需经过专门培训、考核,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能正式上岗。

妇产科产房工作制度

妇产科产房工作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规范产房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妇产科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产房设置与管理1.产房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用品、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和及时更换。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时,必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接产或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的规定;产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定期进行卫生和设备消毒。

对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要及时进行特殊消毒处理。

3.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若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作转院处理。

4.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对产妇测血压、听胎心音并做好记录。

5.产妇在产后需要在产房观察一小时,无特殊情况后送回病房;新生儿处理完毕后,抱给产妇辨认性别,进行全身检查,测验脚印、手圈等。

6.对婴儿要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做好有关记录,出生后1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对早产儿、难产儿给予特殊护理。

7.接产后,接产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和出生证等记录。

三、产房工作职责1.产房护士长:负责产房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产房工作的正常进行。

2.产房护士:负责产房的护理工作,严格执行医嘱,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3.产科医师:负责产妇的接生、产后检查和治疗工作,处理产程中的突发事件。

4.助产士:协助产科医师进行接生工作,负责新生儿的处理和护理。

5.消毒员:负责产房的消毒工作,保证产房环境的卫生。

1.产妇入院后,由产科医师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病情安排分娩。

2.分娩过程中,由产科医师、助产士和护士密切观察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处理产程中的问题。

3.分娩结束后,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产妇和新生儿回病房后,由病房护士继续观察和护理。

妇产科消毒操作规范

妇产科消毒操作规范

妇产科消毒操作规范提纲一、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二、接生前助产者手的消毒三、外阴消毒1、分娩时外阴消毒(1)外阴冲洗(2)碘伏擦洗外阴2、人流前外阴消毒四、分娩前准备1、打开产包(打开无菌包法)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3、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五、分娩后产房清洁消毒1、地面、物表、空气消毒2、产包的打法、刮宫包的打法六、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操作和管理方法。

无菌物品:经过物理和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无菌操作基本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擦干。

2、注意环境的清洁,勿在尘埃飞扬,空气污浊的地方进行无菌操作。

3、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等,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放在干燥、清洁、固定的地方,并注明物品的名称、消毒日期,定期检查,未打开的无菌包,一周后需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未经消毒的手和用具,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必须重新消毒。

分娩前助产人员手的消毒1、手及前臂及肘的清洁先用少量的水湿润手、前臂、肘关节上1/3处,然后取适量的诺延洁肤皂液,揉至起泡,控规定方法搓擦,清水冲净。

洗手步骤: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一手握住另一个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搓擦前臂至肘关节上1/3处。

2、手及前臂皮肤的消毒先用消毒小手巾擦干手及前臂,然后直接用诺延手消毒啫哩按以上步骤进行搓擦。

外阴消毒一、分娩时外阴消毒1、外阴冲洗(1)用肥皂水棉球按顺序擦洗(由里到外)小阴唇、大阴唇、阴阜、大腿内1/3、会阴体、肛门。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原则一、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无菌技术操作必须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凡已经过灭菌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如已铺好的无菌盘,已消毒过的手术视野和穿刺部位等。

否则,称为非无菌区或有菌区。

二、环境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的环境要清洁宽阔,并根据需要控制人员流动,一般在无菌操作前30min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三、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须遮住口鼻,最好用一次性口罩。

并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一定要换鞋,换上手术室专用手术衣、帽子,不能将病区内的工作服、护士帽,穿、戴入手术室内。

四、取无菌物品时,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夹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操作时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注意不接触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身体应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值得强调的是:手术台上的物品,虽然未被污染,但只能对该台手术病人来说是无菌的,对其他手术病人来说是有菌的,所以不能拿给他用。

五、保持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手术、治疗或检查等操作开始时,准备的无菌医疗用品只限于特定病人使用,如果所备物品未使用完,也应视为已被污染,并不得转为他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六、无菌物品的保管1、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包外要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有效期或失效期先后顺序放置。

2、无菌包在未被污染(常温在25℃)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以10-14天,潮湿或多雨季节应缩短天数,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3、无菌包的包装若有破损,则不可使用,应重新灭菌。

4、湿包和有明显水泽的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如储槽等闭式容器,应检查筛孔是否关闭。

5、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妇产科消毒操作规范

妇产科消毒操作规范

妇产科消毒操作规范安医附院妇产科柯秀华提纲一、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二、接生前助产者手的消毒三、外阴消毒1、分娩时外阴消毒(1)外阴冲洗(2)碘伏擦洗外阴2、人流前外阴消毒四、分娩前准备1、打开产包(打开无菌包法)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3、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五、分娩后产房清洁消毒1、地面、物表、空气消毒2、产包的打法、刮宫包的打法六、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操作和管理方法。

无菌物品:经过物理和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无菌操作基本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擦干。

2、注意环境的清洁,勿在尘埃飞扬,空气污浊的地方进行无菌操作。

3、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等,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放在干燥、清洁、固定的地方,并注明物品的名称、消毒日期,定期检查,未打开的无菌包,一周后需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未经消毒的手和用具,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必须重新消毒。

分娩前助产人员手的消毒1、手及前臂及肘的清洁先用少量的水湿润手、前臂、肘关节上1/3处,然后取适量的诺延洁肤皂液,揉至起泡,控规定方法搓擦,清水冲净。

洗手步骤: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一手握住另一个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搓擦前臂至肘关节上1/3处。

2、手及前臂皮肤的消毒先用消毒小手巾擦干手及前臂,然后直接用诺延手消毒啫哩按以上步骤进行搓擦。

外阴消毒一、分娩时外阴消毒1、外阴冲洗(1)用肥皂水棉球按顺序擦洗(由里到外)小阴唇、大阴唇、阴阜、大腿内1/3、会阴体、肛门。

产房消毒管理规范

产房消毒管理规范

产房消毒管理规范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重要场所,其消毒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确保产房的清洁、卫生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严格的消毒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一、产房环境消毒1、空气消毒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通风时间应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

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说明进行定期维护和消毒。

在有特殊感染病例时,如传染性疾病患者分娩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

2、地面和墙壁消毒地面应每天用清水湿式清扫 2-3 次,如有污染随时清洁。

每周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拖地 1-2 次。

墙壁一般情况下每月清洁一次,如有血迹、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消毒。

3、物体表面消毒产床、床头柜、婴儿车等物体表面,应在每次使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消毒。

电脑、键盘、电话等办公用品,应定期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二、医疗器械和用品消毒1、手术器械消毒能耐高温高压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高温高压的器械,可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等。

手术器械在使用前应检查灭菌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确保无菌。

2、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3、其他用品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等,应在每次使用后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体温表应在使用后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浸泡消毒 30 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三、人员消毒管理1、医务人员医务人员进入产房应更换专用工作服、工作鞋,戴口罩、帽子。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接触产妇和新生儿前后、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患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传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暂时调离产房工作岗位。

产房消毒管理制度

产房消毒管理制度

产房消毒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产房作为医院重要的手术室之一,为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产房消毒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至关重要。

下文将从消毒的目的、方法和频率、消毒人员的职责以及监督与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消毒的目的产房的消毒工作旨在杀灭或去除潜伏在环境、器械和物品表面的各类病原微生物,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消毒工作要充分考虑常见病原体的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三、消毒方法和频率1. 产房清洁消毒:每日使用含有效成分的洗手消毒剂对产房进行清洁消毒,重点清洁的区域包括产床、婴儿湿床、手术台等。

2. 灭菌消毒:对产房内使用的器械、设备、床单以及衣物等进行灭菌消毒,保证其无菌状态。

3. 空气消毒:每日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可选择喷雾或紫外线照射等空气消毒方法。

4. 每位产妇分娩后,对床位进行消毒,确保下一位产妇的安全。

四、消毒人员的职责1. 医院消毒科或专职消毒人员:负责制定产房消毒管理制度、监督和培训消毒人员,定期检测消毒效果并评估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2. 产房护士或产科医生:负责执行消毒工作,包括清洁消毒、器械灭菌等操作,并确保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

3. 产妇家属:在严格遵守院方要求和规定的前提下,积极配合消毒工作,保持产房环境的整洁卫生。

五、监督与评估1. 定期检测:由医院消毒科或相关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定期检测,评估产房消毒工作的合格率和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并对消毒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2. 不定期抽查:医院管理部门将不定期对产房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加强对消毒措施的宣传教育。

六、总结与展望在产房消毒管理制度的规范执行下,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未来,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消毒知识的培训,引入更先进的消毒技术和设备,以进一步提升产房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产房管理规范

产房管理规范

产房管理规范产房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其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确保产房的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安全地进行,制定一套完善的产房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一、环境管理1、清洁与消毒产房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定时进行清洁消毒工作。

地面、墙壁、门窗、设备表面等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使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卫生标准,且定期更换,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2、温度与湿度控制产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 22-26℃,湿度应控制在 50%-60%。

适宜的温湿度不仅能让产妇感到舒适,还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

3、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系统是保证产房空气质量的关键。

应定期开启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二、设备与物品管理1、设备维护与校准产房内的各种医疗设备,如产床、胎儿监护仪、吸引器等,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同时,要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情况。

2、物品分类与存放产房内的物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要分开存放,一次性物品和可重复使用物品也要分别放置。

对于高值耗材和急救药品,要实行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和补充。

3、物品消毒与灭菌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符合卫生标准后方可再次使用。

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流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

三、人员管理1、资质与培训产房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助产技术、新生儿护理、急救技能、感染防控等,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岗位职责明确产房内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协同工作。

如助产士负责产妇的产程观察和助产操作,医生负责诊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等。

3、职业防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好职业防护,穿戴好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接触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要按照规范进行处理,避免职业暴露。

四、产妇管理1、产前评估产妇入院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产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胎儿情况、心理状态等。

产房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制度

产房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制度

产房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1.1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产房无菌技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促进产房的无菌环境,并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1.2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产房无菌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二、术语与定义2.1产房无菌技术操作2.2无菌环境无菌环境是指在产房内进行无菌操作的环境,在操作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无菌手术器械和无菌布草等。

三、管理要求3.1人员培训3.1.1产房无菌技术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岗前培训,包括无菌操作规范、手术器械准备和消毒消毒等操作的要求。

3.1.2培训结束后,将组织考核并颁发相关资格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为两年,到期需要重新参加培训。

3.2环境准备3.2.1产房应具备完善的无菌设施,包括无菌手术器械处理室、手术器械准备室和手术室等。

3.2.2所有的无菌设备和器械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作。

3.3无菌操作3.3.1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等。

3.3.2手术室和无菌操作区域的进出口必须严格控制,保证无菌环境的稳定性。

3.3.3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避免操作错误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3.4消毒与消毒3.4.1手术器械和无菌布草等物品必须进行必要的消毒与消毒工作,确保其无菌性。

3.4.2消毒消毒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3.5废物处理3.5.1产房内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3.5.2产房内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定期清运,防止二次污染和传播。

四、监督与管理4.1监督机构4.1.1产房的无菌技术操作应由医院的医疗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

4.1.2监督机构应定期对产房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无菌技术操作符合相关要求。

4.2管理措施4.2.1对于违反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制度的行为,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4.2.2每年定期组织无菌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和讲座,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管理意识。

产房消毒管理制度

产房消毒管理制度

产房消毒管理制度1、引言在医疗卫生领域,产房消毒是确保新生儿和产妇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产房消毒的效果,保证环境的洁净和无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产房消毒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2、消毒目标产房消毒的主要目标是消除或杀灭空气、物品表面和难以触及的物体上的各种微生物,以防止感染传播。

具体目标包括:- 保持产房环境无菌,预防交叉感染;- 保证产房内设备、工具和用品的无菌状态;- 减少产房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3、消毒原则在制定产房消毒管理制度时,需遵循以下消毒原则:- 按照物品或表面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严格控制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时间,确保消毒效果;- 建立消毒频次,根据需要定期进行消毒,特殊情况下随时进行;- 使用经过验证并具有国家批准的消毒剂;- 对消毒器材、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4、消毒程序产房消毒程序可分为预消毒准备、清洁、消毒和检测四个步骤:4.1 预消毒准备:- 确保工作人员手部清洁,佩戴好个人防护设备;- 准备适当的消毒剂、工具和消毒器材;- 关闭空调和净化设备,确保顺利进行消毒。

4.2 清洁:- 将产房内的生物垃圾清除干净,包括废弃物和使用过的器械;- 用肥皂水或清洁剂清洗产房表面,确保无尘和杂物。

4.3 消毒:-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使用化学消毒剂或物理消毒设备;- 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控制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消毒结束后,及时清洁残留的消毒剂。

4.4 检测:- 使用适当的指示剂或仪器,对产房进行检测,确保消毒效果;- 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评估消毒程序的有效性。

5、人员培训和管理- 针对产房消毒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定期进行消毒操作的考核,及时纠正不合格操作;-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确保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6、记录与监测- 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消毒操作的时间、方法和结果;- 对消毒操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在必要时,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提高消毒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产房技术操作规程

产房技术操作规程

产房技术操作规程产房是为了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为孕妇顺利分娩提供保障。

为了确保产房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套产房技术操作规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房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产房准备、分娩技术操作、产后技术操作等内容。

一、产房准备1. 清洁消毒:产房每日使用前应进行清洁消毒,消毒用品要符合相关要求,操作人员应全程佩戴手套,保证工作区域的洁净。

2. 设备准备:检查产房设备和仪器是否正常,包括分娩床、监护仪、吸引器、剪刀、产科器械等,确保设备齐全、功能正常。

3. 准备药品和物品:保证应急药品便于取用,包括止血药、抗生素、镇痛药等;准备好无菌巾、无菌手套、脱脂棉球、消毒剂等物品,确保产妇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分娩技术操作1. 分娩准备:产妇入产房后,首先进行评估,包括测量体温、记录血压、测量宫缩强度等;并与产妇沟通确认分娩计划、妇婴健康情况等,与家属沟通分娩后的管理事项。

2. 分娩过程:根据产妇情况指导产妇不同的分娩姿势,如侧躺、半躺等;根据宫缩情况进行产程监测,记录宫口开大、胎头下降等变化,判断劳动进展情况。

3. 采取适当措施:根据产妇情况,采取需要的辅助手段,如采用吸引器或产钳等辅助分娩工具,或者采用阴道产婆术、剖宫产等手术方式。

在操作中保持专注、细心,避免损伤产妇和胎儿。

三、产后技术操作1. 产后评估:产妇分娩完成后,及时进行产后评估,包括估计失血量、观察产妇意识、查看伤口愈合情况等。

必要时进行常规化验,如抽血、尿液检测等,评估产妇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产后护理:产妇分娩后,要及时处理分娩物,保证产房卫生,然后进行产妇的清洁、更换内衣,提供隐私和舒适的环境。

观察产妇小便、排气情况,给予必要的产后饮食指导。

3. 新生儿护理:产妇产后,必须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包括婴儿呼吸、皮肤色泽、婴儿体重等指标。

按照婴儿安全操作,给予新生儿切断脐带、清洗、尿液排出等基本护理。

以上就是产房技术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医护人员在进行产房技术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管理,人事管理,岗位职责。

产房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制度
1.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卫生清洁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尘埃飞扬。

2.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着装整洁,佩戴口罩、帽子。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做好手卫生。

3.助产人员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后,不可任意走动或离开产房。

4.助产人员腰以下、肩以上部位为有菌区,产床平面以下为有菌区,故产科器械、敷料、针线等不可低于该平面,如违反上述原则,必须重新灭菌。

5.台下人员不得从助产人员身后或头顶传递器械,必要时可在助产者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产床边缘。

6.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包应注明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

7.无菌物品应在效期内使用,使用前须核对包装完整性、有效期和灭菌指示胶带。

8.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产妇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

9.已取出的无菌物品,即使未被污染,也不可放回原容器中。

10.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