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作者:郑超殷大鹏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16期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部编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出后,全国高中认真研究新教材。

为更好地把握和熟知新教材,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高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活动。

笔者讲授的课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准备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对这一框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设计,以期对高中思想政治部编新教材的使用有所助益。

关键词:伟大复兴; ; 中国梦; ; 思想政治课; ;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剖析【教学理念】2017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活动化,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

突出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方向性”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国家的重大时政为背景。

二、教材内容地位简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教版2019版教育部统编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框,理论内容包括三目。

第一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 ;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宏观上讲述了中国的本质、意义和要求(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把握),具体来看讲述了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国家的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第二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内容),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要求每一个伟大都可以从为什么和怎么办更好理解)及“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三目“分三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实现这一战略安排,每个人都要不懈奋斗。

本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权威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整个第四课的三框是按照“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的脉络延续下来的,本框题属于第二框,居于中间,可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团结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感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团结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团结的情感。

2.难点: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和视频资料。

2.设计好讨论题目和情景设置。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PPT,展示各民族的友谊和团结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靖宇一中程老师◆教材分析《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了纪念碑的位置、兴建过程、结构造型及碑面装饰设计。

表达了全国人民对人民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书写了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缅怀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懂得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光荣的革命传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在语言中渗透的对革命先烈的赞颂之情,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说明文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如何完美结合在一起说明事物的方法。

1.课前上网搜集资料;2.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初步熟悉文章;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出示课本图片,学生观看,引起学生特别关注,引发思考。

观看图片,你有哪些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感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二、资料链接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

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

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瞻(zhān)仰(yǎng)矗(chù)立奠(diàn)基砌(qì)墙伟绩(jì)镏(liú)金上溯(sù)五卅(sà)不朽(xiǔ)幅(fú)天堑(qiàn)镶(xiāng)嵌(qiàn)发髻(jì)2.解释下列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共两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对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尚浅,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各民族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

2020年第!6期(总第862期)丈敖冬‘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郑超殷大鹏(沂源县第一中学,山东沂源256100)摘要:高中思想政治部编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出后,全国高中认真研究新教材。

为更好地把握和熟知新教材,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高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活动。

笔者讲授的课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准备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对这一框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设计,以期对高中思想政治部编新教材的使用有所助益。

关键词:伟大复兴中国梦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剖析【教学理念】2017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活动化,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

突出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方向性”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国家的重大时政为背景。

二、教材内容地位简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教版2019版教育部统编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 二框,理论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民族兴、人民”,观中国的、意义和要求(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把",具述了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伟大的想,中国是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把国家的求、民族的向、人民的期为,中国的/第二“新时代中国的使”,中国人的和使是什么(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要求伟大可以为什么和怎么理)“四个伟大的”;第“社会主义现化强国”,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为实现,人要(框有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权威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是大的(第四课的三框是i “新时、新程、新思想”的的,框第二框,中,可以的(三、教学重难点判断【重点】中国的本质;历史使命及其要求【难点】中国、人民、的/“四个伟大”及其辩证关系【】中国梦的本质和要求是整框的一个核心,把识点将迎刃而,此是本框的重点;中国的本国家、民族振兴、人民,无论理论本身还是学生实际生活情境,难度比四个伟大要小得多,“四个伟大”里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且具有很高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性,四者的是难以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而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地待中国、人民、的和四个伟大的是本框的点;综判定本框的重点是中国的本和要求,点是中国、人民、的和“四个伟大”(四、学生情况分析【认特点】高中学生在感性认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思考能力正在形中,正处由感性理性的过渡阶段;高中学生身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日渐增(【知识结构】学生在第三课学习中接触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内容,同时学习过第四课第一框新时的相知识,中国梦的形象提法耳熟能详,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识储备和感性接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第1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第1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56个民族是一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民族问题的理解还相对较浅。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我国有56个民族,但对其中的许多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56个民族是一家。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谈话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国多民族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促进民族团结,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一个民族团结的活动方案,如一次民族风情展示活动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如帮助少数民族同学解决问题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教学设计(共1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教学设计(共1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学设计(共1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共包括四个课题:1. 百年追梦;2. 科教兴国;3. 可持续发展;4. 和谐社会。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数据,展示了我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富强、文明和和谐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然而,对于“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一主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政策法规;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政策法规;2.难点:深入理解“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主题,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精神;4.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课件;3.视频: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4.图片: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5.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必修三 第七课 第一框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必修三 第七课 第一框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2)识记、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3)深刻的理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2能力目标1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树立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2联系历史和现实,使是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理性爱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

难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三、新课教学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曾经辉煌过,也曾经衰落,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跌倒中又一次次的站起来,一场逐梦的奔跑,奔跑了五千年,中华民族依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跌倒中站起来的?导入——视频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之魂)学生回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1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板书)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含义:P72过渡(师)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廷不绝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与我们刚刚感受到的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们大家它们有什么关系?生: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板书)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板书)师: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到底具有这样的作用呢?(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师;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这就告诉了我们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同样的我们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第七单元爱国情怀世人只把雄伟坚固、千年不倒的万里长城看作世界的奇迹,殊不知,由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筑就的精神长城,才更令人叹服。

英雄的中国人民凭着这种坚毅的精神抵御外敌入侵,经受历史磨洗,在追求自由、和平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而壮丽的篇章。

翻开这浓墨重彩的史册,上面记载着令所有中国人铭刻心间的难忘岁月,激荡着让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的爱国情怀。

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为了和平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戍边将士,一起和少年时期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的周恩来对话,一起去结交抗战时期不畏身危、蓄须抗日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再一同前往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熏陶,继承并发扬延安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爱国情怀充盈我们内心,将爱国思想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田。

本单元课文是以“保卫国家”为主题编排的,展现了中国一脉相承的保家卫国的思想。

无论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编排设计,有描写古代抗敌将士的,有讲述现代名人维护国家尊严的,还有歌颂革命精神的,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都传达出对爱国思想的热烈赞颂。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古诗三首 2借助注释和关键词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之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抓住两个过渡段,讲清三件事,明白“中华不振”的含义,懂得“振兴中华”的必要性。

梅兰芳蓄须 1 把握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延安,我把你追寻1借助朗读的方式,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和文中的插图,理解诗歌主题。

习作写信 1 了解书信的格式、内容及写信的好处;培养写信的兴趣。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1积累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和一首送别诗;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反问句的妙处,懂得说话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

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21古诗三首文本分析:《出塞》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感时之作,它通过描写月照边关时戍边士卒思慕良将的强烈感情和报国建功的愿望,抨击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边将无能,致使边衅四起的现实,表现了诗人王昌龄诚挚的爱国热情。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是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回顾,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抗争历程,理解复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素材,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以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杰出人物的事迹,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民族复兴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理解民族复兴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民族复兴的含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复兴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相关内容。

2.历史素材: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视频、图片等素材。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利用视频、图片等素材,呈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以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杰出人物的事迹。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抓中心事件,拓展相关资料,深层体会“中华不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学生对敬爱的周总理并不陌生,所以课前着重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课前准备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

(五)教学过程1、直击“中华不振”,导入新课(1)指导读题:请大家把目光投向大屏幕,读一读课文的题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题目当中“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

请大家快速找一找。

(3)板书“中华不振”,引导学生读。

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

2、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把它划下来,挑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生自由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

(3)师生相机交流相关语句,深入体会“中华不振”。

句子1: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是呀,明明是中国人自己的地盘,却为什么要“闯“进去,而不能光明正大地去?令人气愤!这正是”中华不振“啊!句子2: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部编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教案4

部编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教案4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部编版2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石柱县师范附属小学校宋明芝一、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的学生,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搜集证明中国崛起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第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1、引读课题,激.情导入师(出示幻灯生1—引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让我们用清晰而又坚定的语气读——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老师听到了你们清晰而坚定的表达,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多么富有激.情的表达。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道法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道法年级上全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人教版上学期教学资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 2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设计课题学会沟通交流第一课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表达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3、知识目标:知道不同人对待同一件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并能够在真诚坦率的沟通中解决问题。

重点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难点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播放视频:《画杨桃》6、说一说:(1)为什么他画的杨桃“像五角星”,和别人的不一样呢?(2)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当下的环境中,你会觉得好笑吗?为什么?(3)故事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启示?讨论。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正确对待不同看法】1、课本第10页活动园:针对同一场篮球赛,同班同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致?2、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小提示(一):人们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可能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很容易造成观点思考。

从对输掉球赛原因的分析中感受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并懂得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 2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设计人教版上学期教学资料重点学会表达和倾听,掌握正确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善于倾听,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7、播放视频:《这样沟通好不好》8、说一说:你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吗?如果别人这样跟你沟通你感觉怎么样?思考。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敢于表达】1、情景小剧场:请两名小演员上台分别饰演小军和小泽,按照以下设定的场景,根据自己的沟通习惯,展开表演。

2、观察与思考:(1)观察以下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会有怎样的后果?(2)请从以下三种做法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爱我中华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小学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爱我中华》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乔羽先生写的一首歌词,这首诗歌语言朴素无华,格式整齐统一,感情充沛饱满。

这首诗歌表达了中华民族各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有爱,抒发了作者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的美好感情。

这首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催人上进,让小学的学生学习这首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歌词,理解并背诵歌词并体会浓浓的爱国情。

3.能运用反复手法进行课文仿写。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歌词,理解并背诵歌词,并体会出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中感悟法。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区分“伐”和“代”。

2、初读歌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歌词,初步体会出歌词中的感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趣。

1、出示标有各民族图标的中国地图(幻灯片2),提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像什么?2、谈话导课并板题。

二、初读感悟。

1、请大家把课本打到21页,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幻灯片3)(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歌词,用笔圈出本课生字和你不认识的新词。

(2)借助课后拼音自学生字。

(3)小组学习不认识的字。

2 、出示本课生字。

(1)展开各种形式的读。

(2)交流识字方法。

3、学词。

(1)、出示词语卡片:汇成、健儿、建设、步伐、民族、雄姿英发(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3)、点拨:注意“伐”和“代”字的区别。

(4)、选一组自己最喜欢的词语练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学生识字学词,达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目的。

4、写字。

1、请同学们轻轻拿出笔描红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师巡视生描红情况。

3、重点指导“伐”和“姿”字的写法。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在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国情,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

本文将详细阐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民族复兴的认识可能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国情,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国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历史,掌握相关知识,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一段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教材精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教材精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2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时代要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分两步走实现中国梦。

本节课我们学习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要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人民怎样做等相关知识。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特点,并结合中华民族追求梦想艰难曲折的道路,深刻理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实现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通过学习新时代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认识到实干才能兴邦,深刻领会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和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的必由之路。

科学精神: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辩证认识这个历史机遇期的机遇与挑战,最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既充满信心,又准备好走曲折的路,青年学生自觉投身实现这两步宏伟目标的大潮中,实现人生价值。

1.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实质和特点;理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辩证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学生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有国有史一直传承到今天。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福全世界。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彰显了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和中国社会治理的博大智慧。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新教材】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单元备课教案(含写作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新教材】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单元备课教案(含写作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新教材】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积累字词并学会运用。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过程方法:学习本文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语句的深层含意;学习驳论文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讨论法。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

鲁迅写此文进行了批驳。

二、检查预习省悟xǐng 诓骗kuāng 濒bīn 搽chá玄虚xuán 渺茫miǎo 脂粉zhī脊梁jǐliang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哄骗。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为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自欺欺人——欺骗自己和他人。

省悟——认识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可分为:(1)立论——在论证过程中,通过论述逐渐确立自己观点的过程。

一般结构:摆观点——论证——重申观点(2)驳论——批驳别人错误观点的过程。

一般结构:摆敌观点——批驳——树自己观点——论证——重申观点(或得出结论、深化观点)2、本文论证结构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1、2):(1)论据:两年前不久现在(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3-5)——破:(1)失掉的是“他信力”;(2)发展着“自欺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虎门销烟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1读懂彼此的心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3弘扬优秀家风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4我们的公共生活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6我参与我奉献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9中国有了共产党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12富起来到强起来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祖国面积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

3、了解少数民族的集聚地。

4、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

教学重点:少数民族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爱我中华》学生聆听。

歌中唱到了什么?你知道些什么?
那么你了解我们的国家吗?好,这几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指导阅读,了解祖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她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俄罗斯、加拿大)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由56个民族组成。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11.6亿),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1亿多),由于这些民族相对于汉族来说,人口较少,所以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汉族占全国总数的91.59%,少数民族占全国总数的8.41%)
2、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

其他省份也有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居住。

3、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多为主的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和汉文。

三、教师展示图片
引导观察人民币:图案
领会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民族间的平等。

四、学生自学
第4页测一测
第5页查一查
五、教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

为了更好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下一节我们就分民族的了解一下。

六、作业
2、回家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父母亲属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