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阑尾炎

阑尾炎

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在阑尾阻塞的基础上,细菌入侵阑尾壁而引起的;而慢性阑尾炎常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即呈慢性经过。

发病机制和病因:1主要病因: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

2发病机制:阑尾是细长的盲管,管腔狭小,易潴留来自肠腔的粪便及细菌。

阑尾壁富于神经装置,根部有类似括约肌的结构,受刺激时易于收缩使管腔更为狭窄。

阑尾腔因粪石、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或因刺激引起阑尾挛缩,致使阑尾壁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粘膜损害,导致阑尾缺血甚至坏死,有利于细菌感染而引起阑尾炎。

阑尾炎病变分3种主要类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炎的早期病变,病变只限于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是急性化脓性炎,阑尾的化脓性炎主要表现为蜂窝织炎,因为阑尾组织比较疏松,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重型阑尾炎,阑尾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坏死。

常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肠肿瘤1大肠息肉(1)与癌变无关的非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

(2)与癌变关系密切的息肉:①乳头状腺瘤;②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瘤变率很高,有重要意义;③腺瘤性息肉。

其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最低。

2大肠癌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贫血、消瘦、大便次数增多,变形,并有粘液血便。

有时出现腹部肿块和肠梗阻症状。

好发部位以直肠为主,乙状结肠为次,其他部位较少。

(1)大肠癌的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肉眼观分为四型:①隆起型;②溃疡型;③浸润型;④胶样型,此型多见于青年人,预后较差。

镜下可见有:①乳头状腺癌:癌细胞为柱状上皮排列成细乳头状,乳头内间质很少;②管状腺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③粘液腺癌:常有两种类型。

一种表现为大片粘液湖形成,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另一种表现为囊腺状结构,囊内充满粘液;④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不形成腺管状结构;⑤未分化癌,癌细胞常较小,形态较一致,细胞弥漫成片或不成团,不形成腺样结构;⑥腺鳞癌;⑦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直肠肛门附近的被覆鳞状上皮,为数较少。

阑尾炎教学查房_(2).

阑尾炎教学查房_(2).




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Sherren 三角。
如阑尾坏疽穿孔,则皮肤感觉过敏现象消失。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及N%比例升高(不绝对)
尿常规 少量的红细胞可能系阑尾与输尿管及 膀胱毗邻所致。

影像学检查
腹部立位平片: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偶然可见 钙化的粪石和异物影
腹部B超:肿大的阑尾直径≥6mm或阑尾周围脓肿 腹部CT:阑尾增粗(管腔直径> 6 mm); 阑尾粪石; 阑尾周围脂肪内筋膜增厚、蜂窝织炎、脓肿;回盲部 积液,壁增厚;周围小肠及乙状结肠肠壁增厚;肠梗 阻;腹水 腹腔镜检查


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不 同的个体,病理损害程度不同,其反应有很大的差异。 年轻力壮,病灶距前腹膜近时反应重;小儿、年老体 弱、孕妇、盲肠后位阑尾,反应轻或不明显。 四、严格掌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及中转手术的适 应症。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 化, 作为判断炎症发展或消退的参考,也可作为中转 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
主证 腹痛剧烈,弥漫全腹,腹皮挛急、腹胀拒按。 壮热恶寒,口干面赤,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小便短少, 甚可出现汗出肢冷、舌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洪数或 沉细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中医: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故本病的 治疗以通腑泻热为主要治疗原则,再根据不同阶段及气滞、 血瘀、热毒等轻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辩证加减,分 型论治.
化脓型:炎症波及全层 脓性渗出、阑尾腔内脓肿 形成
坏疽型:阑尾循环障碍血运阻断、坏死、穿孔
阑尾周围脓肿 炎性肿块、阑尾周围脓肿形成

2024全新阑尾炎

2024全新阑尾炎
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
通过术中导航技术,实时引导手术操作,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介入治疗应用前景
01
02
03
介入性阑尾切除术
通过介入性手术方法,直 接切除阑尾,达到治疗目 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等优点。
脓肿引流术的改进
采用介入性脓肿引流术, 有效清除阑尾周围脓肿, 缓解症状,促进愈合。
血管栓塞术的应用
3
临床预后评估体系的完善 建立科学、客观的临床预后评估体系,指导临床 治疗决策。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重视围手术期管理
加强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降低手术 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 2
发病机制深入研究 进一步探讨阑尾炎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 供新的思路。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研究新型药物、生物治疗等在治疗阑尾炎中的应 用前景。
介入治疗技术突破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
利用超声引导进行精准穿刺和药物注射,达到治疗目的。
内镜介入治疗
通过内镜技术进行阑尾腔清洗、引流和药物注射等治疗操作。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将放射性粒子植入阑尾组织内,通过辐射作用破坏炎症组织,达 到治疗目的。
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耐药性问题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研发新型抗 菌药物应对耐药性问题。
疑难病例特点
罕见或复杂的症状、体征,诊 断困难的原因。
诊断思路
针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方法,鉴 别诊断的考虑。
治疗挑战
手术难度与风险,非手术治疗 的局限性。
解决方案
多学科协作,个体化治疗方案, 新技术应用等。
经验总结与启示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图像特征及诊断率观察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图像特征及诊断率观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6月上第21卷第16期·医学综合论坛·作者简介:王静,功能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图像特征及诊断率观察王静(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功能科,江苏 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图像特征及诊断率。

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诊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1例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急性阑尾炎检查结果,并同病理诊断率对比;针对急性阑尾炎超声像图进行分析大小;各型阑尾炎彩色多普勒结果。

结果:超声诊断单纯、化脓、坏疽性各项阑尾炎符合率为12例(85.71%)、59例(98.33%)、27例(100.00%),总符合率97.03%与病理诊断100.00%比较无差异(c 2/P =3.047/0.081,P >0.05),漏诊3例(2.97%,3/101。

单纯性阑尾炎阑尾长度(53.10±7.22)mm、管腔直径(7.10±3.15)mm、管壁厚度(3.12±0.97)mm ;化脓阑尾炎为(57.82±8.56)mm、(10.58±4.80)mm、(4.64±1.34)mm ;坏疽阑尾炎为(58.56±7.67)mm、(11.86±4.32)mm、(4.87±1.67)mm ;化脓及坏疽阑尾炎阑尾长度、管腔直径、管壁厚度高于单纯性阑尾炎(t /P =2.733/0.008,3.320/0.002,5.033/0.000,2.939/0.005,4.012/0.000,5.147/0.000,P <0.05)。

单纯性阑尾炎CDFI 见管壁散在点状及棒状血流信号。

化脓性阑较丰富点状及棒状血流信号, 疽性阑尾炎阑尾管壁血流信号减少,偶见点状血流信号。

结论: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诊断率高,应用价值较为明显,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的指导。

阑尾疾病影像学表现

阑尾疾病影像学表现

阑尾的血管
a.阑尾动脉:回结肠动脉分 支,为一无侧支的终末分支, 有血运障碍时会导致阑尾坏 死。
b.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 行,回流入门静脉。故阑尾 炎症时可引起门静脉炎、肝 脓肿。
阑尾的淋巴管与神经
■ 淋巴管:淋巴管与系膜内的血管伴行,引流到回 盲肠淋巴结至肠系膜上A周围淋巴结。
■ 神经:交感神经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第 10/11脊髓胸节,故阑尾可有内脏牵涉痛。
2.影像学表现(CT)
■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 ■ LAMN 病理上亦属于非浸润性病变,
呈轻中度异型性,因而瘤灶边界 较为清楚,较少累及回盲部肠管, CT 表现为右下腹长管状或类圆形 囊性肿块,瘤灶可部分延伸入盆 腔,少数可疝入右腹股沟区,这 可能与肿瘤囊液增多、囊壁结构 及重力改变等有关,多平面重建 有助观察 ;肿瘤常突破黏膜肌阑 尾层达阑尾壁内或突破浆膜层到 表面,出现少量黏液,是肿瘤内 多见菲薄分隔或壁结节、囊壁厚 薄不均且可破裂形成 腹膜假性黏 液瘤(PMP)的病理基础,囊壁 多见弧形、蛋壳样钙化,部分囊 内可见漂浮的絮状强化,漂浮物 与黏液内少量黏膜异型上皮细胞 漂浮有关,少数 LAMN可伴发阑尾 炎。
■ CT表现:为阑尾炎最具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常规CT不易显示阑尾形态, 直接征象不多。薄层扫描及MSCT(多层螺旋CT)对阑尾显示有很大改善, 直接征象有增粗肿大(直径大于6mm),阑尾壁增厚,腔内积液、积气和 粪石。间接征象有阑尾盲肠周围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前者表现为阑尾周围 脂肪组织密度升高及条索影,腹膜增厚,少量积液,盲肠壁水肿增厚;后 者表现为中心为液性密度的团块影,壁厚而边界不清,可出现液气平面。 阑尾脓肿、肠腔外气体、肠腔外阑尾粪石以及增强扫描时阑尾壁缺损时诊 断阑尾穿孔的特征性表现,但如无上述征象,并不能排除阑尾穿孔。

阑尾炎ppt课件

阑尾炎ppt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阑尾炎的定义、病因 和病理生理机制
阑尾的解剖结构和生 理功能
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 尾炎的区别和特点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典型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鉴别诊断要点与误区
阑尾炎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阑尾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较高,居各种急腹症的首 位。
年龄与性别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 青少年最为多见,男性发 病率高于女性。
季节与地区
发病率以夏秋季为高,可 能与饮食不洁有关。地区 差异不明显。
临床表现及分型
腹痛
胃肠道症状
转移性右下腹痛是阑尾炎的典型表现,疼 痛部位可随病情发展而变化。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切口感染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 期换药,避免污染。
腹腔感染
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扩散。
肠粘连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肠道蠕动,减少
粘连发生。
其他并发症
如出血、阑尾残株炎等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
应处理措施。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认知提高策略
讲解阑尾炎的基本知识
关系。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 和恐惧。
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给予积极的反 馈和支持,增强其信心和勇气。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
01
02
03
04

小儿阑尾炎

小儿阑尾炎
体表投影: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小儿阑尾炎的特点
多发于上感后
病原菌经血行感染而并发阑尾炎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出现早而显著
转移性右下腹痛和肌紧张不明显
病情发展迅速、严重,易穿孔形成腹膜炎
阑尾壁较成人薄,并有丰富的淋巴滤泡;婴幼儿 大网膜短而薄,阑尾发炎后,不易包裹局限。
CHAPTER 2
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查房
Pediatric’s acute appendicitis
.
1
本次查房目的
了解解剖生、病因及转归
熟悉小儿阑尾炎的特点、病理分型、 诊断及治疗
掌握病例汇报的方法,掌握阑尾炎 临床表现、临床护理问题及措施
CHAPTER 1
概述、解剖生理及小儿阑尾炎的特点
CHAPTER 2
病因、病理分型及转归
最常见、最早出现。转移性(612h)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持续 性腹痛;婴幼儿越小越不典型, 可有神萎、拒食、腹部拒按等。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腹 胀,盆腔阑尾炎有直肠或膀胱
刺激征。
发热
早期体温多正常或低热在38℃ 以下,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 后体温明显升高,全身中毒症
状重
体征
全身情况
早期可有体温升高;脉搏反应性 加速;可有脱水和酸中毒表现。
坏疽性阑尾炎
病变进一步加剧时,阑尾管壁坏死或 部分坏死,呈紫黑色或黑色,可发生 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腹痛范围广、 剧烈,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发热, WBC>16×109/L,穿孔时可有气腹。
1 3
2 4
化脓性阑尾炎
此时炎症加重,病变累积阑尾全层, 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有脓 性渗出物附着;腹痛剧烈、发热、 WBC>16×109/L。

阑尾炎

阑尾炎

阑尾的体表投影
-----脐与髂前上棘的连线的中外1/3处。
解剖生理概要
• 动脉: 系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动脉,无侧支循环, 当血运障碍时易导致阑尾坏死. • 静脉: 与动脉伴行,回流入门静脉,阑尾炎的菌栓 脱落后沿静脉可引起门静脉炎、肝脓肿.
解剖生理概要
• 神经:
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 经传入,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 胸节,故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 表现为脐周的牵扯痛,属内脏性疼痛.
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 症状: • ①腹痛: • 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6-8小时,7080%患者存在此特点. • 部分患者可起病即为右下腹痛. • 腹痛的程度与临床病理分型关系密切. • 腹痛的位臵与阑尾的位臵关系密切.
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 腹痛突然减轻的意义: 1.梗阻缓解,病情好转 2.阑尾穿孔,腹痛再次加重
急性阑尾炎的转归:
• ①炎症消退: 部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及时抗感染治疗炎 症可以完全消退. 大部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将转化为慢性阑尾 炎,可随时急性发作.
急性阑尾炎的转归:
• ②炎症局限化: 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被大网膜所包裹 粘连,炎症局限,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 ③炎症扩散: 急性重症阑尾炎,未能及时手术,又未能被 大网膜所包裹局限,炎症扩散,成为弥漫 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 等.
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 3)闭孔内肌试验: • 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 4)经肛门直肠指诊: • 直肠右侧壁触痛.
腰大肌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
皮 肤 敏 感 区
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 • • • •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尿液检查可有少数红细胞. 影像学检查: 腹部立位X平片可见盲肠扩张、盲肠内气液平面, 偶可见阑尾结石. • B超检查可见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 • CT检查.

阑尾炎分类及救治

阑尾炎分类及救治

阑尾炎分类及救治概述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阑尾的炎症)。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病人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有时诊断相当困难。

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o.1%一0.2%);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

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认识误区有关阑尾的传统的错误观念应该彻底纠正:1.阑尾炎就是盲肠炎。

由于阑尾紧紧挨着盲肠,所以许多人把阑尾炎与盲肠炎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2.认为阑尾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退化的器官,无重要生理功能,切除阑尾对机体无不良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对阑尾功能有许多新的认识,特别是免疫学和移植外科的发展,给临床外科医生提示:应严格掌握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对附带的阑尾切除更要持慎重态度。

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它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功能。

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

解剖生理阑尾(lán wěi 英文名: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尖端指向的方向有四种类型:①盲肠后指向上方,占大多数。

②:指向盆腔和髂窝,约占1/3。

③回肠前或后方指向脐,仅少数。

④盲肠右外侧,亦较少见。

此外,一部分盲肠后位阑尾位于腹膜后间隙内。

了解阑尾位置的变异,对阑尾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婴儿阑尾位于盲肠顶端,在发育过程中,盲肠的右前部生长较快,这种偏心性生长,使得成人的阑尾基底部移至盲肠左后侧、回盲瓣下方2.5cm处。

阑尾疾病【71页】

阑尾疾病【71页】

(二)临床病理分型
根据急性阑尾炎临床过程和 病理解剖学 变化,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
1.急性单纯阑尾炎: 早期病变局限于粘 膜或粘膜下层;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轻
2.急性化脓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浆膜 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 阑尾周围的腹腔有稀薄的脓液,形成局 限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①常具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右 下腹又经常疼痛;
②有的表现类似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功能 紊乱;
③有的病人有反复急性发作情况;
④重要的体征是阑尾部位的局限性压痛, 经常存在,位置固定;
⑤X线钡餐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或钡剂排 出缓慢。
(三)治疗:
诊断明确后需手术切除阑尾,并行 病理检查。
2. 体征:
⑴右下腹固定位置压痛随阑尾位置不同 而异;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
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发病早 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右下腹便 可出现固定压痛。 ⑵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腹壁紧张,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⑶右下腹包块 ⑷其他辅助体征
其他辅助体征
结肠充气试验 腰大肌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 直肠指诊
阑尾切除术
体位和切口
切开腹壁各层
寻找阑尾
处理系膜
处理阑尾根部
荷包缝合
切断根部
切断根部
包埋残端
关腹
(六)并发症
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⑴腹腔脓肿; ⑵内、外瘘形成;
⑶门静脉炎(pylephlebitis)。
2. 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
⑴出血; ⑵切口感染; ⑶粘连性肠梗阻; ⑷阑尾残株炎; ⑸粪瘘;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第二节 治疗(手术治疗——指征)
1、该患者有无手术必要?
1、72h内的阑尾一旦诊断明确及时手术(特别是48小时内穿孔的几率小些) 2、超过72h的阑尾,体征局限,做一个CT和彩超明确是否已经形成阑尾周围脓 肿,没有形成脓肿---手术。(详细交代手术风险,重点告知肠瘘可能等,由家属 决定是否做,签入院病情告知书)。 3、超过72h的阑尾,体征局限,做一个CT和彩超明确是否已经形成阑尾周围脓 肿,形成了脓肿---保守必要时引流。(详细交代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就是保守治 疗了,患者及家属要求开刀也不做,但是一定要告知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可能病情 加重还得手术,同意后签入院病情告知书)。 三、一旦患者弥漫性腹膜炎,时间就不是问题了——手术,但是时间大于72小时 的还是有必要做CT,手术的风险更要重点强调!(病人的情况更糟糕,肠瘘的可 能性更大,不过关键还得看阑尾根部的情况和周围肠管波及的情况,手术时候时 候注意对肠道的保护,不要为了强行切除阑尾,而使劲去分离阑尾和肠管的粘连)
第二节 治疗(手术治疗——指征)
3、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ERAT)——世界首创
6、塑料支架置入及脓液引流:在充分取出粪石后,置入塑料支架行脓液引流 及进一步阑尾腔冲洗(生理盐水+抗生素)
第二节 治疗(手术治疗——指征)
3、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ERAT)——世界首创
7、ERAT术后 内镜下观察阑尾的恢复情况良好,水肿消失 A图示阑尾开口水肿消失(箭头);B图示阑尾腔内黏膜光整(椭圆形线圈), 无炎症表现
第二节 临床病理分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阑尾周围脓肿
第二节 临床病理分型
A
B
C

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以及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

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以及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

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以及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因是阑尾腔内黏液梗阻、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

慢性阑尾炎则是指阑尾反复发作或长期受慢性炎症影响的情况。

超声检查是诊断急性与慢性阑尾炎的常见方法,其表现可以提供诊断的依据。

以下是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以及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
1. 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
- 阑尾扩张:急性阑尾炎时,阑尾一般表现为扩张,超过6mm为异常,阑尾管内黏液堵塞。

- 壁增厚:急性炎症引起的阑尾壁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导致壁厚。

- 囊状改变:阑尾腔内积液或脓肿形成,可表现为囊状改变,一般可见阑尾腔内液性暗区。

- 周围炎症:阑尾炎时,阑尾周围可出现脂肪浸润、间隙积液等炎性表现。

- 血液征象:急性阑尾炎时,可有血流增强,超声多普勒可以显示阑尾周围炎症血流增强。

3. 病理分型的比较:
- 急性阑尾炎:包括非坏死性阑尾炎、坏死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

超声难以区分不同类型。

- 慢性阑尾炎:可分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特异性炎症、慢性纤维炎和慢性黏液囊肿,超声一般无法明确病理分型。

急性与慢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类似,均表现为阑尾扩张、壁增厚和周围炎症。

在超声检查中,根据阑尾扩张程度、壁厚度和周围炎症程度可以初步判断阑尾是否炎症。

对于病理分型,超声检查往往无法明确,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超声检查仅作为阑尾炎的辅助诊断手段,确诊仍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阑尾炎的治疗

阑尾炎的治疗

每个人 阑尾的位置 不一样 , 生 的腹痛也 而低位 阑尾 却有下腹 坠痛 。由于腹
痛的程度 和位置的变化 , 常常使急性 阑尾炎被误 诊为其他疾
急性 阑尾炎是 最 常见的 急腹症 。其 临床 表现 为持 续伴
右下腹痛 、 恶心呕吐 , 多数 患者 白细胞 和 嗜 中性 白细胞 计数 增高 。右下腹麦 氏点 固定 压痛及 肌 紧张则 是本 病诊 断 的一 个重要体征 。急性 阑尾炎临床病理分型 : 一般分 为急性单 纯
塞、 积脓 、 内压力增 高及 阑尾 系膜静 脉受 炎症 波及 而发生 腔 血栓性静脉炎等 , 可引起 阑尾壁 血液 循环 障碍 , 均 以至 阑尾 壁发生坏死 。阑尾 呈 暗紫色 或黑色 , 常导致 穿孔 , 引起 弥 漫 性腹膜炎 或阑尾周 围脓 肿。 2 4 阑尾周围脓肿 . 急 性阑尾 炎化 脓坏 疽或穿 孔 , 过程 进
性 阑尾 炎 、 性 化 脓 性 阑 尾 炎 、 疽 及 穿 孔 性 阑 尾 炎 和 阑 尾 急 坏 周 围脓 肿 4种 类 型 。
病, 尤其是老人 和t J 。所 以, JL , 在临床上凡 发生急性腹 痛 , 均
要与阑尾炎鉴别 , 以免耽误治疗 , 酿成大病 。 3 2 一般 表现 . 患者 有时可 出现恶 心 , 呕吐 1— 2次 即止 , 并有食欲不振 、 腹胀 、 腹泻等症状 。患者喜弯腰 、 屈膝姿 势侧
感 染 而 引 起 阑尾 炎 。 2 阑尾 炎 的分 类及 临 床 特 征
较剧烈 的跳痛 , 当阑尾穿孔前疼痛特别剧 烈 , 旦穿孔后 , 一 阑 尾腔 内容物流 出 , 痛似 有减轻 , 范 围却扩 大 。此 时用手 疼 但
按压腹部感到腹肌 紧张 , 腹痛加重 , 右下腹 明显 , 部加压点 腹 迅速放开腹痛加剧 者称 为反 跳痛 , 这就是并发 了腹膜 炎。

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介绍

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介绍

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介绍阑尾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变,以急性阑尾炎多见,是诊疗中最为常见的急腹症类型,阑尾炎的发生与病原菌侵袭、阑尾腔阻塞等多种因素相关,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尤以青年人群多见,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人群,患者主要以发热、腹部疼痛、局部压痛等为常见症状,腹痛可向右下腹转移,阑尾炎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患者多需要在明确诊断后开展手术治疗,而诊断及治疗的及时性及有效性是缓解病患痛苦、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

本文主要就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及常见治疗方式进行介绍分析。

1 阑尾炎是怎么回事?阑尾炎的高发与阑尾特殊的生理结构相关,阑尾是一个位于盲肠及回肠之间的弯曲盲管,长度一般在8cm前后,因该盲管较为弯曲且管腔较为狭窄,易发生堵塞,加之病原菌的侵袭,易出现炎性病变的发生,阑尾炎患者以剧烈的右下腹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多难以耐受,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伴随机体免疫水平的降低,与此同时,阑尾炎发生导致的剧烈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加剧疼痛症状。

目前阑尾炎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类型。

2 阑尾炎是怎么诊断的?阑尾炎患者发病后的症状较为典型,以剧烈的右下腹疼痛为主要表现,这也是临床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少部分患者发病初期无剧烈腹痛症状,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

因而还需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及鉴别。

尿常规是阑尾炎诊断中的常用项目,通过尿液性质、酸碱度、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的测定进行诊断,阑尾炎患者多合并较为显著的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情况,一般将其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

同时C-反应蛋白检验多与尿常规检测联合应用,即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后留置上清液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CRP检验,其中水平在10mg/L及以上时为阳性,有部分临床研究发现,两种检测方式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缩短确诊时间,同时在对阑尾炎不同病理类型分型中的准确率也显著提升。

阑尾炎-辽卫

阑尾炎-辽卫

位 e:回肠下位 f:盲肠内 位 g:盲肠下位 h:盲肠 外位
阑尾解剖特点
管腔细窄 开口狭小 蠕动缓慢 盲管弯曲
二、急性阑尾炎
• 外科急腹症第1位 • 正常人群1/1000 • 住院病人1/100 • 普外科手术病人1/10
病因
• 管腔阻塞:最常见, 淋巴滤泡增生(65%) 粪石堵塞(35%) 异物、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 • 胃肠道疾病影响:胃肠炎→阑尾痉挛 →血运障碍 • 细菌入侵:多为G-杆菌和厌氧菌
治 疗
• 除脓肿已局限或阑尾炎、脓肿已超过3天者,病情 有好转趋向,可继续保守治疗。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先行非手术治疗,但 病情有发展应及时中转手术。
其余各型阑尾炎均以手术治疗为宜。
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妊娠后期阑尾 炎及高龄合并主要脏器病变的阑尾炎。 • 基础治疗:卧床休息、禁食、补液、对症。 • 抗菌治疗:广谱抗生素(如氨苄)和抗厌氧菌(如灭滴 灵)静滴。头孢 + 甲硝唑 • 中药治疗:可内服、外敷。外敷适用于阑尾周围脓 肿。如四黄散(大黄、黄连、黄芩和黄柏)或大蒜 +芒硝。 • 针刺治疗:足三里、阑尾穴,强刺激
手术治疗
• 适应症:各类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保守3个月后仍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 术前准备 1、一般状况好的无须特殊准备。 2、合并腹膜炎者,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静滴甲 硝唑。 3、妊娠期阑尾炎须肌注黄体酮30毫克,减少宫缩, 预防流产或早产。 4、禁止灌肠。
手 术 步 骤
• 1、麻醉:硬膜外麻 局麻
2、切口
麦氏切口 经腹直肌、旁正中或腹直肌旁
3、寻找阑尾
处理阑尾系膜
切断阑尾
处理阑尾根部

阑尾炎(appendicitis)

阑尾炎(appendicitis)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发⽣于阑尾的⼀种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上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体温升⾼,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现象。

(⼀)、病因和发病机制 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阑尾腔阻塞导致细菌侵⼊阑尾壁。

阑尾是⼀条细长盲管,管腔较狭窄,容易发⽣阻塞。

粪⽯、异物、寄⽣⾍等原因使管腔堵塞后,阻塞远端的粘膜分泌物不能排出⽽滞留于腔内,腔内压⼒升⾼,使阑尾壁受压,影响静脉回流,阑尾粘膜因淤⾎、⽔肿、缺氧⽽损伤,细菌(⼤肠杆菌、肠球菌)得以侵⼊引起阑尾炎。

(⼆)、病理变化 1.急性阑尾炎,有三种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为阑尾炎初期病变,病变多只限于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

⾁眼观,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失去正常光泽。

镜下:⼀处或数处隐窝处上⽪坏死脱落,⼤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粘膜下各层有急性炎细胞浸润,浆膜层尚未受累。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来。

⾁眼观,阑尾充⾎、⽔肿明显,肿胀变粗,浆膜表⾯覆以纤维素性或脓性渗出物。

镜下:阑尾各层充⾎、⽔肿、⼤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纤维素渗出。

⼤量中性粒细胞积聚,可有脓肿形成,即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浆膜⾯有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

(3)急性坏疸性阑尾炎(acute gangrenous appendicitis):常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进⼀步发展所致。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时,阑尾腔内积脓,腔内压⼒增⾼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发⽣⾎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液循环障碍,以⾄阑尾壁发⽣坏死及腐败菌⼊侵,发⽣阑尾坏疽。

⾁眼观,阑尾呈⿊褐⾊,肿⼤变性,表⾯有纤维素性及脓性渗出物被覆,阑尾壁⼴泛坏死。

易导致穿孔。

如穿孔时迅速与周围组织发⽣纤维素性粘连,病菌不致⼴泛播散,往往在阑尾穿孔部周围形成脓肿,否则可迅速扩散为弥漫性腹膜炎。

阑尾炎的检查诊断与治疗(人卫版)

阑尾炎的检查诊断与治疗(人卫版)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2. 胃肠道症状 (1)恶心、呕吐最常见,早期为反射性,晚期与腹膜炎有关 (2)便秘或腹泻 (3)盆腔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里急后重和尿频 (4)腹膜炎肠麻痹出现腹胀和停止排气排便、持续性呕吐 3. 全身症状 (1)乏力、头痛、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可达38℃左右 (2)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或腹膜炎: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或40℃ (3)门静脉炎:黄疸
弥漫性腹膜炎
死亡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腹痛 (1)开始于脐周和上腹部,开始痛不严重,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系阑尾管腔阻塞后扩张、 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 (2)数小时(6~8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呈持续性,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 膜,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 (3)70%~80%转移性,也有一开始就表现右下腹痛 (4)不同位置、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腹痛也有差异,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管腔压力骤减,腹 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三)特殊检查及其他体征
1. 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仰卧位,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 内气体可传至阑尾
结肠充气试验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三)特殊检查及其他体征
2. 腰大肌试验(Psoas征)左侧卧位,右大腿后伸,右下腹疼痛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 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二)体征
1. 强迫体位 弯腰行走,双手按压右下腹部。平卧时,右髋常呈屈曲位
2. 右下腹压痛 压痛点常在麦氏点,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病变早期腹痛尚未 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已固定于右下腹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及其特点: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轻型或病变早期,病变只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阑尾轻度肿胀,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

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浆膜充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病变深达肌层和浆膜的阑尾全层,腔内可积脓,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

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管壁坏死,呈暗紫或发黑,腔内积脓,压力高,可发生血运障碍,最后导致穿孔,感染扩散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④阑尾炎周围脓肿:大网膜将坏疽或穿孔的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属炎症局限化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