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摄像用光总结
摄影用光实训总结
![摄影用光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1192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3.png)
摄影用光实训总结引言光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充分利用光线可以为照片添加纹理、表现形式和情感。
在摄影用光的实训中,我学习了如何选择适当的光线、控制曝光和使用光的方向等技巧。
本文将对我在实训中的学习体会和总结进行详细阐述。
光的种类在摄影中,根据光的来源和特性,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种类型。
自然光自然光是指来自太阳或其他自然光源的光线。
它具有明亮度和色温的变化,容易创造出真实自然的照片效果。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如何充分利用自然光的特点,通过调整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来获取理想的光线效果。
人工光人工光是通过人工照明设备创造的光线。
这种光线的特点是可调节性强,常用于控制室内光线条件。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人工光的使用方法,例如闪光灯、补光灯等,这些设备可以在不同情境下为照片提供光线支持。
光线的选择与控制在摄影中,光线的选择和控制对于创造出理想的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我总结的光线选择和控制的技巧:选择适当的光线不同的光线条件可以创造出截然不同的照片效果。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选择适当的光线来源和时间,例如早晨和黄昏时分的柔和光线,可以为照片增添温暖和柔美的感觉。
而在阳光强烈的中午时段,可以利用硬质光效果来突出主体。
控制曝光曝光是指照片中亮度的分布情况。
控制好曝光可以在照片中凸显出主体并保持细节。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和不同测光模式来调整曝光。
此外,使用光圈和快门速度也是控制曝光的重要手段。
调整光源方向光源方向的改变可以带来不同的阴影和纹理效果。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和光源方向来控制阴影的位置和形状,以创造出更加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照片效果。
使用人工光在摄影中,人工光可以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度。
以下是我在实训中学到的一些使用人工光的技巧:使用闪光灯闪光灯是摄影中常用的人工光源之一,可以为被摄物体提供额外光线。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闪光灯的同步方式、强度和角度来控制光线的效果。
合理使用闪光灯可以解决拍摄过程中的光线不足问题,提高照片的细节和清晰度。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973dd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0.png)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光是摄影摄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了照片和视频的质量。
光线的方向、光强和颜色等因素都会对画面产生影响。
在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应用光学原理,合理地利用光线,可以创造出更加细腻、充满艺术感的图像。
一、光线的方向光线的方向是影响画面构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光线的方向与被摄物体呈现出的形状相一致,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形状,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例如,在拍摄立体的建筑物时,可以利用垂直光线从上方照射,突出建筑物的高低错落,从而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
此外,灯光的方向也可以用来刻画被摄物体的感觉。
比如说,利用侧光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纹理和质感,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增强照片或视频的效果。
二、光线的光强光线的光强是指照射被摄物体的光的亮度。
光线光强的大小直接影响画面的明暗度。
在实际应用中,当光线光强较弱时,容易出现画面失真、过暗等问题,需要增加光源亮度或者增加曝光时间等方式,以提高画面采集的质量。
另外,在使用背景光时,光线的光强不应太强,否则会引起被摄物体的过曝,影响画面的效果。
在使用镜头前面放置滤镜时,滤镜的透光率也会对光线的光强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画面的效果,需要在不同场景下综合考虑光源的亮度、被摄物体和摄像方向等要素,适当加减光线的光强。
三、颜色和亮度的应用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摄影师通常会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画面主题的表达。
例如,在使用背景光的过程中,颜色的选择往往会与缩略图或者对比度的变化相关。
如果需要强调对比度,可以选择使用补色或相似色来制造画面的差异。
如果需要表现年代感或者怀旧感,可以使用棕黄色或其他柔和的颜色,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的温馨和怀旧。
在摄像和拍摄过程中,光的应用对照片和视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合理地利用光线不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也可以使画面更加清晰、细腻。
由于光线的应用路上长远而且广泛,需要摄影师在实际应用中多加练习和思考,通过反复尝试和磨合,才能提高光线应用的熟练度和应用水平。
第7章光现象及其应用
![第7章光现象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14f81a6bd97f192279e91a.png)
第7章光现象及其应用光现象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光对人类非常重要,我们能够看到外部世界丰富多采的景象,就是因为眼睛接收到了光。
据估计,人类由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中,有90%是通过眼睛得来的。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光的观察研究,逐渐积累丰富的知识。
现在,光学已经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
光学既是物理学中一门古老的基础科学,又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本章对光现象的研究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光学知识,还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同学们在初中就已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还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在这一章里,我们来重点学习光的全反射现象,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激光的特性,掌握激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的内容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观察了解,积极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
7.1 光的全反射阅读提示掌握光发生全反射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理解临界角的含义。
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生活与物理图7-1和图7-2就是市面上的玩具光纤“满天星”的图片,他由一个简易手电筒和数百根长短不一的塑料丝组成。
晚上启动电筒开关后,他会给人留下数不清的“亮星”飘动的感觉。
这是因为从塑料丝的一端射进丝内的光线,在丝的内壁多次发生全反射,沿着锯齿形路线由丝的另一端传了出来。
塑料丝为什么能传光呢?何为全反射呢?让我们来共同研究学习。
1. 折射与折射率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线将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而另一部分光线将进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如图7-3所示。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图7-4图7-2图7-1 图7-3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在折射时则遵循折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内容是:(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拍摄用光拓展知识点总结
![拍摄用光拓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f10d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c.png)
拍摄用光拓展知识点总结光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利用光线,成为了摄影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本文将从光的特性、光的来源、拍摄用光的原则、光的调节与操控等几个方面,对拍摄用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探讨。
一、光的特性1.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其波长决定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波长。
红光波长长,蓝光波长短。
在拍摄中,了解光的颜色对于摄影师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和色彩处理十分重要。
2. 光的亮度光的亮度是由光的强弱决定的。
在摄影中,利用光的亮度可以控制画面的明暗关系,达到柔和或者强烈的光影效果。
3. 光的方向光的方向对于照片中的光影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光线方向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逆光会产生轮廓效果,侧光则能够突出纹理和立体感,正面光则显得平淡无奇。
4. 光的硬度光的硬度取决于光源的大小和远近,硬光来自较小的点光源,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而软光则是由较大的面光源散射而来,明暗过渡自然柔和。
二、光的来源1. 自然光天然光是摄影中最为常见的光源之一,它不仅包括了自然日光,还包括日出、日落、阴天、阴影、月光等等。
自然光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多变性,需要摄影师充分利用自然光的特点,把握好光线的品质和方向。
2. 人工光源人工光源主要包括了闪光灯、棚拍灯、日光灯等。
这些光源可以由摄影师根据需要随意操控,是摄影创作中常用的辅助工具。
通过合理控制人工光源,摄影师可以塑造出各种光影效果。
三、拍摄用光的原则1. 根据题材选择光源不同的题材需要不同的光源,摄影师应该根据题材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光源。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需要柔和的光线来突出模特的肌肤和面部特征,而在风景摄影中,则需要利用自然光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2. 准确把握光线的品质光线的品质对于照片的效果至关重要,摄影师需要仔细观察光线的亮暗程度、硬软程度、颜色温度等特点,并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从而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式和参数。
摄影用光基础总结
![摄影用光基础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77cebdfd0a79563c1e72bf.png)
摄影用光基础总结1、光是在电磁辐射中可以被人眼感觉到的一个很窄的波段。
一般来说,我们肉眼所能接收到的光的波长在400-700毫微米之间。
(一毫微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按波长由高到低分布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波长高于红光的为红外线,波长低于紫光的称为紫外线。
白光是可见光谱中各种色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光。
2、光和摄影相关的三特征:振幅(色饱和度)、波长或频率(颜色)、偏振(肉眼无法观察,可以通过cpl进行调节)。
3、平方反比定律:摄影者与光源的距离为原来的两(n)倍时,光的亮度是原来的1/4(1/n*n)。
为了保持原来的曝光,快门应当调大两档,如从f16到f8。
太阳光不服从此条定律。
4、色温测量光线的白色程度,以“开尔文”(K)为单位。
一般光源下的色温如下:蜡烛和油灯:2000K室内照明灯泡:2900K日出或日落的光线:3100K早晨或傍晚的阳光:3800K中午日光:5500K阴天:7000K晴天:10000K5、对于测光的结果应当对EV进行“白加黑减”,以保证对对象的正确曝光:(以下为EV=0的基础上加减)侧光或者逆光:+1海边或者雪景:+1日落或者日照强烈的物体;+1一个非常明亮或者白色的被摄体:+1背景很暗,并且比主体大很多;-1让一个非常黑暗的主体看上去自然:至少-1一个非常黑暗的主体占据了大部分画面:-26、如何正确曝光:使用测光表(需要按照5的方法对被摄体进行白加黑减)、用灰板进行测光(将灰板放到被摄体的位置,遮挡被摄体进行测光,相机EV为0时即获得18%灰度的读数,此时为对被摄体的准确测光)、用手掌替代灰板进行测光、采用包围曝光,多拍几张不同曝光的照片进行对比、采用点测光(对明暗对比强烈的区域分别进行测光)。
7、主体反差:主体各部分如果存在强烈的反差,可以运用点测光对各部分分别测光。
如在一个多云而晴朗的天气下,身穿白衬衫黑西裤的人,将存在高反差,在iso100的条件下,EV=0时,白衬衫为f8、1600,西裤为f8、25。
摄影布光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布光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3ca54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4.png)
摄影布光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光的特性1. 方向性:光的方向对照片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光线方向会带来不同的光影效果。
从不同的方向照射被摄物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形态表现。
2. 光的颜色:光有着不同的颜色温度,这是由光源的色温决定的。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来调整照片的色彩效果。
3. 光的亮度:光的亮度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适当的光线亮度可以突出或者衰弱被摄物的细节,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4. 光线的硬度和柔和度:硬光和软光分别指的是光线的锐利度和柔和度。
硬光会产生清晰的光影边缘,而软光则会产生柔和的过渡效果。
在不同的拍摄需求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光线硬度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二、布光的原则1. 前、侧、底光:光源的布置位置决定了照片的主光和辅光部分,前光是指光线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方向照射,会产生较为明亮的照片效果;侧光是指光线从被摄物体一侧的方向照射,可以产生较为立体感的效果;底光是指光线从被摄物体下方的方向照射,可以产生较为暗淡的效果。
2. 对比度:光源的照射角度和强度决定了照片的对比度,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亮度来改变照片的对比度效果。
3. 色温的选择: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色温效果,我们可以根据拍摄环境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光源和色温,从而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
4. 利用辅助器材:在布光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反光板、柔光罩等辅助器材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柔和度,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光影效果。
三、常见布光技术1. 天窗光:利用天窗作为天然光源,可以产生柔和的光线效果,适合拍摄人物、静物等作品。
2. 闪光灯:闪光灯可以在不足光线的环境下提供强烈的光源,适合室内、夜景等环境下的拍摄。
3. 外闪:通过外部的闪光灯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亮度,可以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光影效果。
4. 补光:当环境光线不足时,可以通过补光的方式来提高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四、实践技巧1. 观察周围环境:在进行拍摄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光线状况,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布光位置。
摄像用光的基本知识
![摄像用光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fc8b5758f5f61fb73666a3.png)
第一节摄像用光的基本知识
所有的物体都以“形体”的方式存在。形就是大小、形状、色彩、质地、线条等;体是体积,占有一定的空间。同一形体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扁平”的;可以是鲜艳夺目的,也可以是平淡晦暗的。不同亮度的背景可以使主体突出醒目,也可以使它消失不见。这一切都可以用光来实现。光是塑造物体形象的基本造型因素,摄像是用光造型的一门艺术。本节首先介绍摄像用光的有关知识。
四、发光效率
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与消耗功率之比,叫做发光效率,单位是流明/瓦。不同光源发出同样的光通量,消耗的功率越少,发光效率就越高。
五、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
(一)光源的色温
色温是用来表征光源发光所含的颜色成分(光谱成分)的物理量。色温高的光源其颜色偏兰光(光谱偏于波长短的兰光、紫光),色温低的光源,其颜色偏红(光谱偏于波长较长的红光)。
光源
标准光源
钨丝灯
卤钨灯
三基色荧光灯
日光灯显色指数(Ra)
100
97~99
97~99
75~85
65~75光源
氙灯
镝灯
高压汞灯
高压钠灯显色指数(Ra)
95~97
80~90
30~50
21~23
六、直射光与散射光
1.直射光
光源以直线的形式直接照射物体,能形成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影子的光叫做直射光。
直射光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能表现出光源的方向和位置。直射光一般都是直接来自光源或者来自镜面反射的光线,中间没有经过漫反射,或杂乱的折射,或半透明体的漫透射。
三、对比度与宽容度
1.对比度
亮度具有相对性。人们在观察事物中,不是亮度绝对值起作用,而是亮度与背景的对比度起作用,也就是层次在起作用。如有
摄影用光总结
![摄影用光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d8934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e.png)
摄影用光总结摄影啊,那可真是光的魔法!你想想,要是没有了光,那照片不就成了黑乎乎的一团啦,多没意思呀!光就像是摄影师的颜料,咱得好好运用它,才能画出美丽的画卷来。
比如说顺光,这就好比大晴天里你直接站在太阳下面,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没啥秘密可言。
这种光拍出来的东西呢,颜色鲜艳,细节丰富,就像一个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全展现出来的乖孩子。
再说说侧光,哎呀呀,这可就有趣多啦!它就像个会制造小惊喜的精灵,能在物体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让画面一下子就有了立体感,有了层次。
就好像原本平淡无奇的东西一下子有了性格,变得生动起来。
还有逆光呢!哇哦,这可是个能创造出梦幻效果的高手。
当你对着光源拍摄时,物体的边缘会被照亮,形成一圈亮亮的轮廓,那感觉,就像给物体镶上了一道金边。
这时候拍出来的照片,常常有一种朦胧的美,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那咱在实际拍摄中该咋整呢?比如说拍人像,你总不能让人的脸黑得看不清吧!所以得找个好角度,让光把人的脸照得美美的。
要是在大太阳下面,那脸上的阴影可不好看,这时候就得找个能遮光的地方,或者用反光板啥的来补补光。
拍风景也一样啊,你得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来决定怎么拍。
早上和傍晚的光柔和又温暖,能把景色变得特别迷人。
中午的光就比较强烈啦,这时候就得小心别拍出白花花的一片。
摄影用光就像是一场和光的游戏,你得了解它,和它玩得好,才能拍出精彩的照片。
你可别小看了这一点点光的变化,它能让同一样东西变得完全不一样呢!就好像一个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摄影不就是这样嘛,通过光来捕捉瞬间,留住美好。
你想想,当你看到一张美轮美奂的照片时,是不是会感叹光的神奇?是不是会对摄影师的技巧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啊,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光,让它为我们的摄影之旅增添更多的精彩!别总是随便拍拍就了事啦,要用心去感受光,用眼睛去发现光的美。
摄影用光,这可是门大学问,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好好实践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摄影用光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摄影用光实训总结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829a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a.png)
一、前言随着摄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摄影用光技术在摄影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艺,我参加了本学期的摄影用光实训课程。
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用光技巧在摄影中的重要性,现将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摄影用光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摄影光源的分类与特性;(3)摄影用光在场景、人物、静物摄影中的应用;(4)摄影用光在创意摄影中的运用;(5)摄影用光故障的排除与解决。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了解摄影用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2)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摄影用光实践,拍摄不同场景、不同主题的摄影作品。
(3)作品分析: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自己在摄影用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4)交流讨论:与同学们分享摄影用光心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摄影用光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在实践操作中,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拍摄中,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技艺。
2. 摄影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重要性实训过程中,我了解到摄影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重要性。
恰当的用光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立体,突出主题,增强视觉效果。
3. 摄影用光技巧的提升通过实训,我在摄影用光技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例如,学会了如何运用逆光、侧光、顺光等不同光线进行拍摄,以及如何调整光线强度、角度和方向等。
4. 摄影用光故障的排除与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摄影用光故障,如光线不足、光线过曝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排除和解决这些故障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水平。
5. 团队合作与交流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共同完成了多个摄影项目,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训不足与反思1. 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得还不够全面。
摄像用光的任务.ppt
![摄像用光的任务.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030556ed630b1c58eeb566.png)
二、电视照明灯具(聚光型和散光型)
1、聚光型灯具——常作主光、逆光、造型光或 效果光
特点:投射光斑集中、亮度高、边缘轮廓清 晰、光线方向性强,易于控制,能使被摄物产生 明显的阴影。
菲涅尔聚光灯:演播室最常用的灯具。
椭面聚光灯:演播室常用椭圆聚光等作造型效果光、追光等。
注光灯(无透镜聚光灯):非常适合外景照明,携带方便。
1、电视中采用调光设备的目的
为满足内容、情节变化达到某些效果 而调节亮度的要求避免产生冲击电流、延 长灯泡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2、调光设备的发展 第一代——电阻型调光器 第二代——自耦变压器型调光器 第三代——磁放大器型调光器 第四代——可控硅型调光器
可控硅型调光器
优点:操作简单、灵活、控制台体积小、重量 轻、可以摇控预选简单、使用方便寿命长,光 输出特性可以达到理想程度,能实现灯光的特 殊效果变化。 缺点:干扰音频、视频信号,应采取屏蔽措施
过高——有耀眼亮斑 过低——有黑色拖尾现象二
二、电视照明的艺术任务 1、有助于实现三维空间的透视感 2、有助于突出画面中被摄物中的重要部分 3、可以模拟仿造一定的环境 4、建立一定的情景气氛和情调,增强画面的
情绪感染力 5、有助于画面全面的艺术构图
三、照明方法
1、自然光:日光和天空光(白天外景) 2、人工光:照明器材所提供的灯光
缺点: ①由于灯丝各处粗细、疏密不均将影响 其使用寿命;②灯泡不能用手摸,否则 易脆碎和发热;③耐震性差;⑤不宜连 续长期使用。
3、氙灯(小太阳)
特点:①光谱能量分布接近日光、色温高、显色好 (色温6000K、显色指数Ra:95-97) ②光效高、发光效率30—50流明/瓦 ③平均寿命1000—2000小时 ④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分钟 ⑤启动快
摄影用光实践之总结
![摄影用光实践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7d8f5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b.png)
摄影用光实践之总结适当用光的要点光度——亮度光位——顺光、测光、逆光、顶光、脚光五大类,以及正面平射光、前侧光、侧逆光等多种变化。
光质——柔和与锐利。
(遮光、反射光)光比——受光比例(辅助光、反射光)光型——主光(主要照明,塑形光)、副光(暗部补充照明,光比适度)、修饰光(人物摄影的三角光、眼神光、发光、唇光,工艺品摄影耀斑光、星芒光)、背景光(背景部位打光)、轮廓光(结合逆光、侧逆光摄影)、模拟光(模拟应有光源,加强效果)、特殊光(非用来照明的光,霓虹灯光、极光、雷光等)、形状光(具有几何形或图案形的光亮)。
摄影技法三例:一是使太阳本身发出辐射光芒。
在相机镜头前加个粗眼的网纹镜或铁丝窗纱即可,这是利用光的衍射作用。
二是使太阳发射多形状的光串(原称“鬼影”)。
用单反相机装变焦镜头,取景角度朝向太阳但又不摄入太阳,使太阳处于取景屏左上或右上的外边,稍微晃动相机,当取景屏映现光串,持稳相机按快门。
这是利用变焦镜头多组镜片产生的眩光作用。
三是使太阳的周围呈现大光环。
用单反相机装28~80毫米的变焦镜头,在太阳初升或将落而处于低角度的时刻,正对太阳平视取景,边略微晃动相机边仔细观察,当从取景屏看到光环出现,持稳相机拍摄;这是镜头镜片折光及光圈孔经衍射的作用。
当然,加戴彩虹镜对着低角度的太阳拍摄,也可以在画画上形成大的太阳光环,但光环周边往往间断,效果不如前者形成的光环美好。
阴天摄影照度多变、色温单纯、锐度较差、质地柔和混合光:色温混杂的光。
色温非温度,而是光线含色度。
进行光画拍摄的技术处理:1、光画所形成的形象,线条要流畅,犹如速写,潇洒洗练。
2、光画的人物或景物,要应物象形,宛若写生,概括提炼。
3、光画的主体或陪体,要一气呵成,类似一笔画,尽可能连贯而又不重复。
4、光画凭空作画无依托,要以照相机镜头为中心,如同壁画,平面展开。
5、光画可以施色,即借不同的光的光迹构成图形,用彩色片拍摄,但必须恰当构思,随类赋彩。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5a2d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7.png)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摘要】光在摄影摄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画面的明暗和色彩,还对景深和曝光产生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自然光和人造光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探讨了光线角度和强度对拍摄效果的影响,以及光的色温和白平衡的调节方法。
合理运用光可以提升拍摄作品的质量,体现出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重要性。
光的特性对摄影摄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摄影师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光的应用技巧,以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光的应用是摄影摄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善于把握光的特性和调节技巧,才能拍摄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影像作品。
【关键词】摄影、摄像、光、应用、分析、特性、影响、自然光、人造光、景深、曝光、角度、强度、色温、白平衡、调节、质量、重要性。
1. 引言1.1 光在摄影摄像中的重要性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光是摄影摄像的灵魂,是影像艺术的基础。
没有光,就没有影像。
光线的质量和量度,直接影响着照片和视频的质量。
光线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可以加强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光线的角度、强度和色温都会影响拍摄作品的表现效果。
光线的运用可以改变画面的明暗对比,塑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至关重要。
光线的运用需要摄影师和摄像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他们需要理解光线的特性,善于观察光线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光线条件,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在光线的应用上更加熟练和出色。
光线的应用是摄影摄像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光线调节和运用,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创造出更加出色的影像作品。
在未来的摄影摄像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光线的奥秘,不断提升自己的光线应用能力,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1.2 光的特性对摄影摄像的影响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光的特性直接影响着摄影摄像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光的强弱和方向会影响照片或视频的明暗度和表现形式。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38e5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f.png)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光线是摄像机或摄影机的显微镜头所捕捉到的视觉信息,其光照效果直接影响我们看到的图像质量。
本文将围绕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曝光光的曝光是摄影的基本原理之一。
曝光是指让摄像机或摄影机中的透光部分,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光线的强度、光照的时间和光的颜色,使得图像信息被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过程。
摄像机或摄影机的快门和静电门控制曝光时间,光圈控制光线的强度和景深,ISO值则决定了图像的感光度等。
曝光的过程中,光主要用于改变图像的亮暗程度,以使得画面具有更好的光影效果。
二、白平衡光的颜色也是摄像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不同,如果不进行调整,图像就会出现颜色偏差。
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以使得画面的颜色最接近实际场景。
摄像机或摄影机中一般都会提供白平衡设置菜单供用户进行调整。
白平衡的调整是通过比较不同颜色温度下的参照物,改变摄像机中的色彩滤镜来实现的。
因此,光主要用于改变画面的颜色和色温。
三、光圈光圈是相机的主要控制器,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孔径调整进入相机透光部分的光线强度。
光圈的大小越小,则进入摄像机的光线就越少,影像就越暗;而如果光圈打开,则进入摄像机的光线就越多,影像就越明亮。
光圈还能够影响图像的景深,小光圈时景深较深,大光圈时景深较浅。
因此,光圈的应用主要是控制图像的亮度和景深。
四、镜头镜头是决定摄像机或摄影机拍摄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质量对画面的清晰、色彩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镜头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种,定焦镜头只能拍摄一种焦距范围内的图像,而变焦镜头则能够覆盖更广阔的焦距范围。
相机中的镜头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反射机制来将初始光线聚焦成一点,这就是一个物体的图像。
镜头设计中的复杂光学组件能够有效改善画面质量,使得图像更加真实逼真。
总结:可以看出,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在图像的曝光、白平衡、光圈和镜头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8035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f.png)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摄像过程中,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影响着照片或影片的色彩、明暗和对比度,还可以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灯光和设置来获得更好的图像。
光的基本原理在了解如何应用光之前,我们需要理解光的基本原理。
光是一种波动,可以在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媒介中传播。
当光线传播到不透明物体上时,会产生反射和传播,这些反射和传播的过程影响着图像的外观。
在摄影和摄像中,我们使用不同类型的灯光来控制光的反射和传播,从而获得不同的效果。
例如,明亮的灯光可以产生明亮、清晰的图像,而柔和的灯光可以产生柔和、温暖的图像。
灯光类型在摄影和摄像中,我们使用不同类型的灯光来获得不同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灯光类型:1. 白炽灯:这是最常见的灯光类型,可以在任何家用灯具中找到。
它产生的光线是黄色的,可以产生温暖的和柔和的效果。
3. LED灯:这是一种新型的灯光类型,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很容易地调节颜色和亮度,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4. 日光灯:这种灯光产生的是白色的光线,可以在四季如春的环境中实现日光。
5. 线性光源:这种灯光可以将光线投射到一条线上,适用于准确的照明任务,如竞技场或舞台。
选择合适的灯光选择正确的灯光类型和设置,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提示:1. 明确图像的目的:在摄影和摄像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明确地了解图像的目的,以便选择合适的灯光类型和设置。
例如,如果是为了拍摄人物照片,可以选择柔和的灯光,以减少阴影和皮肤不均匀的问题。
2. 考虑光的强度和方向:光线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影响照片和影片的外观。
例如,在室内摄影中,选择明亮的灯光可以增加照明,而选择柔和的灯光可以减少阴影和反射。
3. 调整色温:不同的灯光类型产生不同的颜色温度。
例如,白炽灯会产生黄色的光线,而氙气灯则产生白色的光线。
如果需要,可以调整灯光的颜色温度以达到所需的图像效果。
摄像用光——精选推荐
![摄像用光——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815783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d.png)
摄像⽤光第七章摄像⽤光第⼀节照明器材⼀、电光源1、电光源的特性参数:?额定电压与功率光通量与发光效率⾊温与显⾊指数第七章摄像⽤光2、电光源种类(1)卤钨灯—溴钨灯、碘钨灯(2)⽓体放电灯—氙灯、镝灯灯(3)三基⾊荧光灯第七章摄像⽤光⼆、照明灯具—聚光型灯具(1)菲涅尔聚光灯(2)椭⾯反射灯(3)注光灯(4)回光灯(5)便携式电瓶灯第七章摄像⽤光3、照明灯具—散光型灯具(1)新闻灯(2)散光灯(3)三基⾊荧光灯三、灯架装置(1)落地式(2)悬挂式第七章摄像⽤光四、调光设备1、模拟机械调光设备2、数字程控可控硅型调光设备五、灯光控制1、控制灯光的亮度2、控制灯光的照射范围3、控制灯光的影⼦第七章摄像⽤光第⼆节摄像布光⼀、布光的类型1、主光:表现主体造型的主要光线,⽤来照亮被摄物体最有表现⼒的部位。
(聚光灯)2、辅光:补光,弥补主光的不⾜,照亮被摄物的阴影。
(聚光灯)3、轮廓光:逆光或者背光,从被摄物背部投射过来的光,它使被摄物产⽣明亮的边缘,勾划出被摄物体各部分轮廓形状。
(聚光灯)第七章摄像⽤光4、背景光:照亮被摄物体的背景(散光灯)5、装饰光:⽤来突出被摄物某⼀细部造型的质感。
(柔光灯)6、效果光:⽤光模拟特定时间、特定⾃然条件。
(聚光灯+滤⾊⽚)、(激光灯)7、场景光:⼜称基础光。
均匀照亮整个拍摄现场。
照度要达到1500——2000勒克斯。
(聚光灯)第七章摄像⽤光⼆、布光中不同光之间的⽐例关系1、主光/辅光≈2/12、主光/轮廓光≈1/13、主光/背景光≈3/2第七章摄像⽤光三、布光程序1、⼤场⾯布光:场景光—背景光—主体光(主光—辅光—轮廓光)2、⼩场⾯布光:主体光(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3、静态布光:主光—辅光—轮廓光4、⼈脸布光:细致刻画⼈脸部特征及美化⼈物。
(注意⽤光的⾓度)第七章摄像⽤光四、反光物体的布光:⾦属、玻璃、容易产⽣反光。
采取以下⽅法可消除反光:1、改变摄象机机位或者改变被摄物的位置,避开物体的反光斑点2、移动灯位,改变灯光在物体上的⼊射⾓,将反光斑点移到画⾯外。
《摄像用光》课件
![《摄像用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5269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7.png)
补光
通过使用补光灯或其他照 明设备,可以增加场景的 光线,提高影像的清晰度 。
光线对对比度的影响
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影像中最亮 和最暗部分之间的差异
。
高对比度
高对比度的影像看起来 更加鲜明,细节更加突
出。
低对比度
低对比度的影像看起来 更加柔和,细节表现不
够明显。
光线调节
通过调节光线的强度和 角度,可以影响影像的
实践与应用
不同场景的用光技巧
室外自然光
利用自然光线,调整拍摄角度和 时间,实现软光和硬光的转换,
营造不同的氛围。
室内环境光
根据室内环境和物品的反射特性, 选择合适的灯具和布光方式,突出 主题,减少阴影。
夜景拍摄
运用人工光源和补光技巧,平衡光 线,减少噪点,提升画面质量。
不同设备的用光技巧
单反相机
对比度。
光线对细节表现的影响
01
02
03
04
细节表现
光线对细节的表现有重要影响 。
突出细节
适当的光线可以使影像中的细 节更加突出,增强画面的层次
感。
丢失细节
如果光线不足或过于强烈,可 能会导致细节丢失或被掩盖。
细节补救
通过后期处理技术,可以尽可 能地恢复细节,但效果可能不
如在拍摄时获得的好。
05
VS
色彩校正与修饰
在后期制作中,对色彩进行校正和修饰是 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色彩校正,可以修 正画面的色彩偏差;通过修饰,可以增强 画面的视觉效果,提高画面的观赏性。
04
光线与影像质量
光线对清晰度的影响
清晰度
光线充足时,摄像机可以 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纹理 ,使影像更加清晰。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200c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4.png)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的运用能够直接影响画面的效果和质量,决定了影像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因素。
在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照明:光的照明是摄影和摄像过程中最基础的应用。
通过恰当的照明,可以控制画面的亮度和阴影,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通过使用柔光照明可以产生柔和温暖的效果,而使用硬光照明则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和锐利的影像。
2. 色彩:光的颜色可以直接影响影像的色彩效果。
光的颜色可以通过白平衡来控制,使画面呈现出准确的色彩还原。
通过使用滤光镜可以改变光的颜色,创造出各种特殊的色彩效果。
使用蓝色的滤光镜可以制造出冷色调的效果,而使用红色的滤光镜可以制造出暖色调的效果。
3. 曝光:光的强度和时间可以直接决定画面的曝光量。
适当的曝光可以确保画面细节的呈现和清晰度,同时也可以控制画面的明暗程度。
摄影师和摄像师可以通过调整光的强度和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4. 对比度:光的对比度是指画面中明暗部分的差异程度。
适度的对比度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通过使用反光板、补光灯和阴影控制等手段,摄影师和摄像师可以调整画面中的对比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光的应用对于摄影和摄像的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地利用光的照明、色彩、曝光和对比度等因素,摄影师和摄像师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效果,使影像更加生动、逼真和有艺术感。
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光的应用对于摄影和摄像的提升至关重要。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2557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5.png)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和摄像是通过光的应用来记录、捕捉和再现图像的过程。
在摄影和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影响图像的质量、色彩和效果。
以下是对光在摄影与摄像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的分析。
1. 光线的照射和反射光线是摄影和摄像中最基本的元素。
摄影师和摄像师使用光线来照亮主体和场景,通过控制光线的照射方向、角度和强度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光线在照射物体时会产生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摄像机或相机的镜头,被记录下来形成图像。
通过控制光线的照射和反射,摄影师和摄像师能够创造出明暗、阴影和立体感,提升图像的质感和层次感。
2. 光的色彩光的色彩也是摄影和摄像中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色温和颜色,例如自然光的色温是暖色调的,而日光灯的色温则是冷色调的。
摄影师和摄像师会根据拍摄的主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和色彩,或者通过色彩滤镜来改变光线的颜色。
光的色彩对于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起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影响图像的整体色调和氛围。
3. 光线的亮度与对比度光线的亮度和对比度对于图像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亮度越高,图像越明亮;亮度越低,图像越暗。
摄影师和摄像师会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亮度,通过增加或减少光线的强度来控制图像的明暗程度。
光线的对比度也会影响图像的质感和层次感。
高对比度的光线会产生明显的黑白分明的效果,而低对比度的光线则会产生柔和、平缓的效果。
通过控制光线的亮度和对比度,摄影师和摄像师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和风格。
4. 光线的方向和角度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也是摄影和摄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光线照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将光线从侧面照射主体,会产生明暗对比明显的效果,凸显主体的形状和纹理;如果将光线从正面照射主体,会产生均匀的光照效果,减少阴影,适用于拍摄人物肖像。
光线的角度也会影响到主体和背景的关系。
摄影师和摄像师会根据拍摄的主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线方向和角度来创造出理想的画面效果。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e1b69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9.png)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摄影和摄像是通过捕捉和记录光线来创造图像或影像的过程。
光的应用在摄影摄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光的传播、光的特性以及光的控制等方面对光在摄影摄像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光的传播是摄影摄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机通过镜头接收光线,然后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图像或影像。
光线的传播过程可分为直线传播和散射传播两种形式。
直线传播时,光线从光源出射,经过镜头和光圈等光学设备,沿直线路径到达感光元件。
而散射传播时,光线经过镜头后会被散射或反射,从而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中。
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光线的传播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光的特性对摄影摄像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光线的亮度、颜色和方向等特性决定了图像或影像的明暗、色彩和质感等方面。
在摄影摄像过程中,摄影师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光的亮度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来控制,从而影响图像的明暗程度。
光的颜色则可以通过白平衡调节来控制,以确保颜色的准确再现。
光的方向可以通过灯光的摆放或使用反射板等辅助设备来控制,从而改变图像的阴影和光影效果。
光的控制是摄影摄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控制光线的方式,摄影师可以改变图像的氛围和表现力。
在室内摄影摄像中,常常需要利用人工光源来补光或创造特定的光照效果。
摄影师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灯光和灯光布置方式来控制光的效果。
也可以利用自然光进行拍摄,但要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和光线角度来调整拍摄的位置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光在摄影摄像过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光的传播、光的特性和光的控制等方面。
摄影师需要深入理解光的原理,灵活运用光线的特点和手段,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图像和影像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摄像用光?
摄像用光是利用各种摄像照明器材进行人工照
明布光和利用不同光位的太阳光线进行采光的
总称。
光的作用
光是将三维空间的教学活动反映到二维电视屏幕上
的重要物质条件。
光是塑造物体形象的基本造型因素。
7.1
7.1.1 电光源
照明器材
1、电光源特性参数
(1)额定电压:电光源达到最好发光效果时的工作电压。 (2)额定功率:~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3) 光通量输出: ~ 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单 位流明(lm)。
子 移到暗处或画面外,合多影为一影。
用遮挡方法消去不必要的投影。 用大面积的散光照明可以消除影子多而乱的现象。
(3) 影子造型
结构影子:用于结实物体轮廓、表面结构和外部
形态。
环境影子:用来表示时间、气候和环境。 气氛影子:用来表示各种气氛。 抽象影子:用来装饰画面。
7.2
灯具选择: 菲涅尔聚光灯。
方位: 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至45° 水平角。
高度: 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5°至45° 垂直角。 规律: 主光的水平角与垂直角的角度愈大,被摄物
的立体感愈强;反之,造型平淡。
2、辅光:弥补主光的不足,照亮被摄物的阴影。
作用: 使阴影部分产生细腻、丰富的中间层次和质感
(4)发光效率:光通量/消耗功率,单位(lm /w)。
(5)寿命:单位是小时(h)。 (6) 光谱能量分布:指 ~ 各段波长的相对能量分布,一般 用光谱能量分布曲线图表示。
(7)色温: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 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绝对黑体的这个温度表示实 际光源的色温。单位是热力学温标K表示。光源的色温 并非光源的实际温度。色温的概念仅能适用于和绝对 黑体精确等效的高温热光源,对低温冷光源则要用相 关色温来表示。 (8)显色指数:是对光源的显色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指标 ,是八个特殊显色指数的平均值(用Ra 表示),又称
综合显色指数。Ra 值越大,光源的显色性愈好;反之 愈差。电光源的显色指数在 75 以上时,已能达到还原 物体色彩的目的。
7.1.2
灯具种类 卤钨灯
电光源的种类
寿命(H) 30~200 发光效率 (lm/w) 21~23
色温(K) 显色指数(Ra) 3000~3200 97~99
氙灯
镝灯 三基色 荧光灯
散光灯、外景散光灯、三基色荧光灯。
7.1.4
落地式灯架
灯架装置
DDJ型:常用于安插聚光灯、回光灯、四联散光灯、外景散光
灯等。 XDJ型:常用于安插新闻灯和注光灯。
悬挂式灯架
固定式:布光速度快但装灯数量多,某些灯利用率低. 移动式:用灯数量少,移动灵活,适合制作各种复杂节目,但 成本较高,维修量较大。
小可以调节,光线的方向性强,易于控制,能使被 摄物产生明显的阴影。
常用灯具:菲涅尔聚光灯、椭面聚光灯、注光灯、
回光灯、携带式电瓶灯
散光型灯具
特点:投射光斑发散、亮度低、边缘成像模糊、散射
面积大,光线无特定方向且柔和、均匀,被摄物不产 生明显的阴影。
常用灯具:新闻灯、四联散光灯、天幕散光灯、顶光
灯光愈强,影子愈深 灯光的方位愈侧,阴影愈多,投影愈斜 灯光的高度愈高,阴影愈长,投影愈短 当被摄物与背景的距离不变时,灯光距被摄物愈远
,灯光在背景上的投影愈实、愈小
当被摄物与灯光的距离不变时,背景距离被摄物愈
远,灯光在背景上的投影愈虚、愈大
(2)消影方法
调整灯的方位、高度,变长影为短影,将多余的影
,起辅助造型作用,其强弱变化可以改变影调的反差
,形成不同的气氛。
灯具选择: 散光灯。 方位: 位于主光和摄像机的另一侧,与摄像机镜头轴
夹子式灯架
可将小功率灯具附着在布景的顶端、侧面和各种支架上
7.1.5
变化而调节亮度的需
求。
调光设备的作用:使灯泡的电压逐渐上升,避免产生冲
击电流,延长灯泡寿命。
调光设备的发展
电阻型调光器
自藕变压器型调光设备
磁放大器型调光设备 可控硅型调光设备 电子计算机调光设备
摄像布光
摄像布光:是利用各种摄像照明器材,运用 人工照明的方法,按照光线不同的造型效果对被 摄物布置不同距离、方位、高度以及强弱不同的 灯光,从而增强被摄物的立体感、质感、纵深感 与艺术感。
7.2.1
布光的光型
1 、主光:是表现主体造型的主要光线,用来照亮
被摄物最富有表现力的部位,也称塑造光。
作用: 起主导作用,突出物体的本质属性。
7.1.6
1、控制灯光的亮度
灯光控制
选用不同功率的电光源,功率愈大,亮度就愈大
改变灯具到被摄物的距离,距离愈近,亮度愈大
在灯具前加网罩或柔光纸灯,使光线软化
调整聚光型灯具的会聚或发散,使亮度增强或减弱
调整调光设备改变灯光亮度
2、控制灯光的照射范围
改变灯具的垂直角,垂直角愈小,光线分布就愈广
第7章
摄像用光
授课教师:龙英艳
1
学习目标
理解电光源的特性参数 ,懂得使用不同种类电光源 理解不同照明灯具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用途
了解不同灯架和调光设备的特点和用途
掌握控制灯光亮度和照射范围的方法 掌握光影规律和消影方法 掌握静态布光和动态布光的方法 掌握日光在不同时间和光位的造型效果 掌握利用反光板采光的方法 掌握处理混合光的方法
改变灯具到被摄物的距离,距离愈远,光线照射范围
就愈大
改变灯具的挡光片角度,可将光线限定在某局部区域
内
在灯具前面安装遮光板,可将射向某一特定区域的光
线挡住
调整光阑型灯具的光阑大小,从而改变光束的大小 调整聚光型灯具的会聚或发散,使光束变小或变大
3、控制灯光的影子 (1)光影规律
灯光的方位与影子的方向相反
6000
5500~6000 3200
95~97
80~90 85
1000~2000
2000(平均) 1000 (平均)
30~50
80 65
注:电光源在连续使用时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三基色荧光灯除外), 并注意各自的额定工作电压。
7.1.3
聚光型灯具
照明灯具
特点:投射光斑集中、亮度高、边缘轮廓清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