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会计电算化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11、负责各部门日常财务报销及各种收支业务;2、负责编制资金日报表;负责执行资金调拨计划;完成日常资金盘点及安全管理;3、负责银行业务往来、银行付款复核;银行、现金日记账的凭证编制;银行对账单的核对;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4、负责完成出纳相关报表;负责公司财产登记、折旧计提,保证账目清晰;5、负责银行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6、及时核对现金、银行日记账,日清月结.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21:处理银行记账,收付款处理。
2:所有现金业务,清点营业款。
3:银行日报表以及现金日报表。
4:备用金管理。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31、银行流水导出,定期核对以做到账款相符、账账相符,保障公司资金安全;2、认筹金、诚意金、定金、房款、税费审核并收款、退款办理;3、代付费用的审核,保证各种代付税费的正确性;4、折扣审核,保证销售折扣的合理性;5、管理业主档案:业主各种票据的领取签收管理;6、各类报表的统计:为上游岗位提供详细、正确的数据;7、售房合同审核:充分保证售房合同的正确性。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41 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2 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 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4 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5 参与会计凭证的装订、归档工作。
6 上级领导指派的其他工作。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51.负责每月发票开具,及发票领购,每月按时抄报税等;2.办理出口退税资料的报送,对接国税出口退税部门等工作;3.协助配合公司与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沟通信息;4.及时整理财务资料,送到总公司。
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61. 负责日常收支的管理和核对;2、负责登记现金、银行存款记账并准确录入系统;3、办公室基本账务的核对。
会计电算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会计电算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指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责任的制度和措施。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确定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 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员工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常识。
3. 安全检查监督: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4. 应急预案:建立会计电算化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应急职责和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处置。
5. 信息安全保护: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设置密码、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防止信息泄露和数据损失。
6. 安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出色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发生事故或安全违规行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惩处。
通过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提高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 1 页共 1 页。
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及其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及其意义一、会计电算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了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在经营管下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
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
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本公司会计电算化发展,规范会计电算工作,按照财政局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本公司。
第三条会计电算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设置、发展规划、建立信息系统、制定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和推广等。
公司负责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第二章岗位设置及职责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工作及人员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定岗定员,保持相对稳定。
第五条电算专管员必须精通财会业务,并且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二、监督会计电算化有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对财会软件进行日常维护;四、保证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财产安全;五、控制会计软件的运行;六、对操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七、负责财会软件的学习、应用和推广;八、负责组织系统内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的上机、密码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管理制度。
与会计业务无关人员,没有经过上机培训人员不得作为操作人员。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计算机和财会软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自行修改。
第八条操作人员的密码应当严格保密;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
第九条操作人员如果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在离开前退出财会程序,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
第三章电算记账的规则第十条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软件程序,以及总公司的有关统一规定,进行业务处理。
第十一条总公司对财会软件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未经总公司同意,各单位不得随意使用其他财会软件。
第十二条总公司负责设置一、二级会计科目。
二、三级科目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
第十三条为确保电算记账准确、高效,记账过程中实行三审制,即事前审核、事中审核、事后审核。
第十四条记账凭证原则上由手工填制,如果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已输入计算机或可从机内现有账簿中计算生成记账凭证所需数据,记账凭证方可由计算机打印输出,代替手工记账凭证;这时须由操作员、复核员、主管员共同签章,并按规定装订成册,做为会计档案保存。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会计电算化岗位是财务部门中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日常工作中担负着一系列的职责和权限。
下面是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具体职责和权限的详细介绍。
1. 财务核算: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最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公司的财务核算工作。
这包括了收入、支出、成本、利润等方面的核算,确保公司的财务数据准确无误。
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掌握财务核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财务报告:会计电算化岗位还要负责编制和报送各种财务报告。
这些财务报告可以是月度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税务报告等。
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根据公司的需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地编制和报送财务报告。
3. 税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参与税务管理工作。
这包括了计算和申报各种税费,处理和回复税务部门的查询和要求,确保公司的税务合规。
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掌握税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税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申报。
4. 预算控制: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参与公司的预算控制工作。
这包括了参与预算的编制和审核,监控和控制公司的各项支出。
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熟悉公司的预算制度和程序,能够准确地进行预算控制和分析。
5. 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参与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
这包括了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为管理层提供财务决策支持。
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地进行财务分析和报告。
6. 资产管理: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参与公司的资产管理工作。
这包括了资产的登记、盘点、折旧等方面的工作。
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熟悉公司的资产管理制度和程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资产管理和分析。
7. 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参与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
这包括了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公司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会计电算化岗位需要掌握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进行内部控制评估和改进。
除了上述职责之外,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保证公司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算会计岗位描述

电算会计岗位描述一、岗位概述电算会计是指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会计人员。
主要负责凭证录入、账务处理、财务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等工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算会计已成为现代财务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二、岗位职责1.负责凭证录入:将企业的财务凭证、发票等原始凭证信息录入电算系统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账务处理:对企业的资金收支、费用支出等进行记录和核对,确保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财务数据分析:利用电算系统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4.报表编制:负责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分析报告,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和外部机构做决策参考。
5.内部控制:协助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6.协助财务审计:协助财务审计人员进行财务数据的抽样检查和核实工作,配合完成年度财务审计工作。
三、岗位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财会相关专业优先;2.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会计实务操作经验;3.熟练运用电算会计软件,如SAP、用友等;4.熟悉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数据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5.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6.认真细致,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发展前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算会计岗位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算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财务会计和信息化技术知识,很好地结合了会计和信息化两大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另外,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算会计将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职业方向。
五、岗位薪资电算会计的薪资待遇一般比普通会计岗位略高,根据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不同,薪资水平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初级电算会计的薪资在5000-8000元/月,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的高级电算会计的薪资可达1万元以上。
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 ) 计 信 息 质 量 是 资 本 市 场 的 生命 . 以新 会 计 准 则 的 实 1会 所 施 , 利 于 我 国 的 资本 市 场 的完 善 与 健全 。 有
( ) 会 计 准 则 的实 施 , 2新 有利 于企 业 的 不 断 壮大 和发 展 。 ( ) 会 计 准则 的实 施 , 利 于 充 分地 提 示 企 业 的 财 务 风 险 , 3新 有
密的操 作行 为规 范 , 中 包括 对操 作 人 员 的 管理 , 操 作过 程 的 规 范 , 其 对 以及 审核 、 份 及操 作 日志等 方 面 的 管理 , 些 方 面 构 备 这
成 会计 电算化 系统操 作 运行 的权 限管 理 。
[ 关键词 ]电 算化 ; 岗位 ; 责 ; 限 职 权 d i 1 . 9 9 iis . 6 3—0 9 . 0 2 1 . 0 o : 0 3 6 /. n 1 7 s 14 2 1 . 40 7
21 0 2年 7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n n g me t no mai nz to i aMa a e n f r to iain I
J 1, 0 2 u.2 1
Vo .5. . 4 1 1 No 1
第1 5卷第 1 4期
略论会计 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刘运嘉 , 赵
正 确 地 衡 量 企业 的经 营 业 绩 , 企 业 进一 步夯 实 了资 产 质量 。 为 ( ) 会计 准 则 的实施 . 4新 有助 于促 进企业 在境 外 的融 资 , 高市 提 场 的效率 , 进而 降低企 业 的融 资成 本 . 促进 经济 的市场 化 、 国际化 。
新会 计 准 则下 . 同一 控 制 下 企 业 合 并 , 双 方 自愿 交 易 的 非 是 结 果 。 以 有 双 方 的讨 价 还 价 , 可 因此 有 双 方 认 可 的公 允 价 值 , 可 并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1. 电算化系统的维护与管理:负责公司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包括数据备份、系统更新和故障排除等,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数据录入与处理:负责将纸质会计凭证和文书进行电子化,并将相关数据录入电脑系统中进行处理,包括凭证录入、信息核对和账务调整等。
3. 数据分析与报告: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编制财务报表、核算报表和统计分析报告,并及时向管理层提供相关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
4. 风险控制与内控: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包括权限管理、安全策略制定和操作审计等,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5. 系统改进与优化: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演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改进与优化工作,包括功能扩展、业务流程优化和技术升级等,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6. 培训与支持:负责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对系统操作和应用的能力,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7. 技术支持与合作:与软件供应商和系统开发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解决系统问题和开发新功能,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 1 页共 1 页。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5篇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1一、财务机房管理为了确保机房安全高效持久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只有财会室内部工作人员才有资格担任机房的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
2、所有机房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及非机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动用机房设备和上机操作;专职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在计算机上干私活或未经领导批准的业务。
3、运行会计软件的计算机必须放置在财会室。
4、机房工作人员负责机房各种计算机设备的保管和定期维护,机房应设置禁火、禁烟、禁水等标志,以保证机器有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为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无关人员不得进人机房。
6、严格执行会计数据的管理规定,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预防计算机病毒,及时将有关存档的数据进行打印或者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并交档案室归档。
二、计算机管理(一)、操作权限控制操作权限是指系统的种类操作人员所能进行操作的权限。
操作权限控制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管理员一般具有最高的权限。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不得擅自修改凭证数据,如发现差错,应在输入计算机前及时映给凭证编制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已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在记账前发现差错,可按凭证数据进行修正;如在记账之后发现差错,必须另做凭证,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录入计算机。
3、审核员只具有审核权。
4、系统维护人员必须按有关的维护规定进行操作,除了系统维护员外,其他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的结构。
5、出纳人员、会计软件开发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性的操作。
(二)、操作规程控制。
操作规程控制主要指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保证计算机会计系统正确、安全运行,防止各种差错的有力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操作人员在上机操作前后,应进行上机操作登记,填写姓名、上机时间、操作内容,供系统管理员核实;2、操作人员的`操作口令应注意保密,不能随意泄露;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权限操作,不得越权和擅自上机操作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操作;3、每次上机完毕,应及时做好所需的各项备份工作,以防发生意外事故;4、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和进行各种非法拷贝工作,以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5、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0年 4 0 第期 9
经济论坛
略论会 计 电算化 岗位 的职责 和权 限
荣 黑龙江 鹤 岗 14 0 5 10)
摘 要: 首先阐明了会计电算化 岗位职责和权 限的必要性, 根据会计电算化 工作的特点, 明确各会计工作岗位人 员的职责和权限。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 必要性 ; 职责 ; 权限 l 明确会计 电算化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必要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会计改革 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各级财政部 门、 我 业务 主管部 门、 广大软件开发工作者和财会工作者 的共 同努 力下 , 已取得了 很 大成绩 。 各类财会 软件 的运用为推动我 国经济 管理 手段 现代化、 提高 会计工作效率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 。然而 , 目前会 从 计 电算化的情况来看, 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 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会计 工作内容繁多、 复杂 , 只有进行科学的岗 位分工 , 使之规范化 、 科学化 , 并落实 岗位责任制 , 才能使 整个会计 电算 化系统高效 、 协调地运作。 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 , 是按照核算 和管理的内 容及工作性质来 划分 的, 一般分为 : 会计 主管 、 出纳 、 工资核算 、 往来核 算、 财产物资核算 、 资金核算 、 成本费用核算 、 收人利润核算 、 编制报表和 稽核等十个岗位。在大中型企业还设有“ 综合 岗位 ” 承担综合性的会计 , 预测 、 计划与分析工作。 各企业可 以根据行业特点 、 业务繁简、 企业规模 、 人员多少 等情况 , 在掌握出纳人员不得兼收入 、 费用 、 债权 、 债务 帐簿 的 登记工作 以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的原则前提下 , 可采取一人 岗、 一岗多人或~人多岗等形式。 与传 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相 比, 实现会 计 电算化 以后 , 大大减轻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 , 台电子计算机 完成 一 了过去几个人的工作 , 尤其是管理部门建立了计算机 网络后 , 会计基本 数据的来源渠道和方式,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等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 , 与之相应的会计工作的分工 、 各岗位 的职责 、 权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原有会计岗位的分工已不适应 目 电算化工作 。 前 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并建 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会计 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 , 使会计 岗位分工 、 职责尽 可能地 比较规范 、 科学 , 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 会计电算 化在 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 不能充 分发挥 , 同时 , 对提高财会人员 的业务素 质也是不利的。因此 , 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 、 合理地设置会计 工作 岗位 ,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 限十分必要。 2 会计 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和权 限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 , 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 的以 总帐报表 岗位中心转变为 以系统管理员 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 具体地 说, 会计电算化应设立 的会计工作 岗位包括 : 系统设计员 ; 系统管理员 ; 系统操作员 ; 数据审核员 。各会计工作 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如下 : 21 系统设计员的职责和权限 . 会计 电算化的系统设计员要根据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 、核算 的要 求, 负责会计电算化 系统中软件的研制 、 开发和升级工作 , 帮助系统操作 人员掌握软件的应用 。系统设计 员岗位 的职责主要有 : 1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 开发会计 电算化系统 。 ) ) 2 根据国家宏观 经济政策 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 , 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 整体 功能。 ) 3 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 时解决 4及 软件在运行 中 发生的技术问题 。 ) 所 5 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 的安全, 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 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
会计电算化的职责范围

会计电算化的职责范围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工作的一种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会计电算化的职责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设计与实施。
会计电算化的职责之一是设计和实施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整合和处理会计数据,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和可靠的财务信息。
会计电算化人员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信息系统架构和模块,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需求。
在系统实施阶段,会计电算化人员需要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紧密合作,确保系统能够顺利上线并得到有效利用。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会计电算化人员还负责处理和分析会计数据。
他们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录入、计算和归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会计电算化人员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三、财务管理与控制。
会计电算化人员在财务管理和控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例如,他们可以设计和实施预算管理系统,监控和控制企业的费用支出。
他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跟踪和分析,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利用。
四、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
会计电算化人员还负责编制和发布财务报告和其他财务信息。
他们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并在标准的财务报告模板上进行填写和汇总,以便向管理层、投资者和其他相关方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财务信息。
此外,他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信息转化为图表、图像和其他形式的报告,以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五、风险管理与合规性。
会计电算化人员还需要关注和管理财务风险,并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7号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ce9ef2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5.png)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正文:----------------------------------------------------------------------------------------------------------------------------------------------------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6年6月10日财会字(1996)17号)第一章总则一、为了指导和规范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方案,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指导。
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各级领导都应当重视这一项工作。
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其它单位届应当逐步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四、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各单位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
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的具体方案。
五、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
例如:可先实现帐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帐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微机单机运行,然后逐步实现网络化。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和权限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将会计工作从纸质化转为电子化的一 种现代化管理方式。本节介绍会计电算化下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务主管
负责全面管理财务部门的工作,包括资金管理、财务分析和决策等。
2 会计师
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审计事项和财务风险管理等。
2 资产估值
定期核算、调整和评估投资项目的资产价值,确保准确反映投资情况。
3 投资收益核算
记录和核算投资项目的收入和支出,计算投资收益率和回报期。
补充资料会计的职责和权限
1 企业资料整理
负责整理和归档企业相 关的财务资料和文件。
2 信息报送
准备财务数据和报表, 按时准确地报送给管理 层和相关机构。
存货会计的职责和权限
1 存货采购和入库
负责采购流程和存货的入库管理,维护准确的存货记录。
2 存货销售和出库
负责销售流程和存货的出库管理,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3 存货盘点和报废
定期盘点存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存货报废。
投资会计的职责和权限
1 投资项目评估
进行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和评估,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凭证会计
负责凭证的录入和核对,确保账务准确无误。
现金会计的职责和权限
1 现金管理
负责现金的收付、清点和监控,确保资金安全。
2 日常记账
记录现金流入流出的账务,准确反映企业的现金状况。
3 银行对账
核对银行流水账和企业账户的余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应收会计的职责和权限
1 应收账款管理
负责收款、开具发票和跟进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2 账务核对
核对销售订单和应收账款的一致性,确保账务准确。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4篇)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首要职责是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这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需求分析,制定系统建设方案,推动系统的实施和推广,并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升级。
2. 会计信息管理与分析:会计电算化岗位还负责会计信息的管理与分析工作。
这包括对会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和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会计电算化岗位还要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会计科目和账户管理: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负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管理。
这包括对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设置、维护和调整,保证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规范和一致性。
同时,会计电算化岗位还要监督和管理各个部门或单位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使用情况,确保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正确使用和及时更新。
4.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负责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这包括按照会计法规和企业财务管理要求,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模板,编制各类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同时,会计电算化岗位还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5. 内部控制与审计支持: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负责内部控制与审计支持工作。
这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会计电算化岗位还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内部审计所需的会计数据和信息,并对审计结果进行整理和解释。
6. 会计电算化培训与指导:会计电算化岗位还需要负责会计电算化培训与指导工作。
这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培训,向相关人员提供系统操作、数据录入和查询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会计电算化岗位还要及时解答岗位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是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原则和方法,加强会计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本公司财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会计人员都必须经过电算化培训并取得“电算化上岗证书”,方可从事电算化岗位工作。
第2章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第3条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第4条会计电算化岗位可设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员、审核员、电算维护员、电算审查员、数据分析员和出纳岗位、档案管理员。
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1.电算主管。
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2.软件操作员。
负责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的输入工作;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3.审核员。
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4.电算维护员。
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对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负责同软件供应商进行联络;对财务部门无法解决的硬件问题负责同计算机中心联系。
5.电算审查员。
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6.数据分析员。
负责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有关分析资料供领导决策参考。
7.档案管理员。
负责财务软件和会计资料档案的管理。
第3章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第5条会计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电算化主管授权认可后方能进入系统进行上机操作,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操作本系统。
第6条会计部工作人员应按密码和操作权限操作,除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上机操作。
第7条任何人员禁止在网络机器上安装和使用游戏软件;使用外来软盘时应先进行杀毒;使用内部局域网时禁止同时使用外部网络系统,以保证计算机数据安全和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会计电算化,是指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
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三条会计电算化实行岗位责任制。
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岗位交叉设置,目前实行一人多岗。
第四条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稽核、数据分析。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电算主管由财务部经理兼任。
2、软件操作:负责录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
软件操作由出纳兼任。
3、审核记帐: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帐簿;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工作。
对打印输出的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进行审核确认;负责会计凭证的装订和会计档案的管理。
审核记帐由总账会计兼任。
4、电算维护:负责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维护,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电算维护由总账会计兼任。
5、电算稽核:负责稽核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对打印输出的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进行复核确认,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电算稽核由财务部经理兼任。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由总账会计兼任。
第三章替代手工记帐第五条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帐簿和报表。
第六条公司会计核算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电算核算的有关规定,会计人员按会计核算制度要求,操作会计软件。
第七条公司财务会计实行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其中基本核算全部实现电算化,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实行手工记帐,做到日清结。
第八条记帐凭证采用单一记帐凭证的形式,按月打印输出记帐凭证,会计账簿按年打印。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5篇)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保障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电算化条件下会计数据真实、准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分为:电算化主管、系统管理员、软件操作员、审核记帐员、会计档案管理员。
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1、电算化主管: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正常运行,协调各岗位的工作关系,负责电算化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和设置操作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电算化主管不能兼任系统管理员,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2、软件操作员:按照分管的财务会计工作和会计核算要求做好凭证等有关资料的预处理工作,负责输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按权限进行会计数据处理、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
负责输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验核,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此岗位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
3、审核记帐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凭证以及填制的不符合要求的凭证、金额错误的凭证、会计科目和分录错误的凭证,要求操作人员查明原因并进行修改;对正确的会计凭证,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审核记账同时登记计算机内的有关会计帐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担任,但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也不得审核自己输入的凭证(软件有控制)。
4、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环境的建立,组织协调各工作站对软件的运行工作,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负责掌管增加、删除帐套和增加、删除操作员的密钥,管理计算机会计数据,负责计算机数据的日常备份,发现软件或硬件问题应及时解决,发生不可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向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联系尽快解决。
此岗位要求熟练掌握硬件及软件操作技能,可由会计人员兼任,也可配备专职人员担任。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模版

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模版是组织单位对该岗位人员在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和拥有的权限进行规范和说明的文件,旨在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高效、准确和合规进行。
下面列举了一份不含分段语句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和权限模版,以供参考: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1. 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2. 根据组织单位的财务政策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3. 负责编制会计凭证和账簿,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负责进行会计分析和报表编制,提供财务数据的相应分析和报告;5. 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提出系统改进和优化的建议;6. 协助其他部门进行财务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工作;7. 参与会计年度末审计工作,配合审计师对财务数据进行审计;8. 组织单位委派的其他会计相关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岗位权限:1. 拥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权限,能够进行数据录入、修改和查询等相关操作;2. 有权对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编制和修改;3. 有权查询和分析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表和分析报告;4. 可以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提出系统改进和优化的建议;5. 参与会计年度末审计工作,负责配合审计师对财务数据进行审计;6. 有权参与财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7. 有权对相关会计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审核;8. 有权对组织单位委派的其他会计相关工作进行处理。
以上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和权限模板是根据一般情况下的会计电算化岗位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规定的,具体的职责和权限还需根据组织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调整和规定。
同时,在执行会计电算化工作时,岗位人员还需遵守组织单位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摘要]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的质量,应从最基础的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做起,明确职责与权限,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就能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有利的。
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运行必须要有个严密的操作行为规范,其中包括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操作过程的规范,以及审核、备份及操作日志等方面的管理,这些方面构成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运行的权限管理。
[关键词]电算化;岗位;职责;权限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的质量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注。
1 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必要性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
然而,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
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是按照核算和管理的内容及工作性质来划分的,与传统的会计工作岗位相比,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大大减轻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一台电子计算机完成了过去几个人的工作,尤其是管理部门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后,会计基本数据的来源渠道和方式,会计管理的操作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会计工作的分工、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有会计岗位的分工已不适应目前电算化工作。
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利的。
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2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
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会计电算化主管;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记账员;硬件维护员;软件维护员;档案员;系统分析设计员;程序员;电算审查员;网络员。
各会计工作岗位人
员的职责如下。
2.1 会计电算化主管
会计电算化主管又称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
会计电算化主管负责
协调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工作,应该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相应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会计电算化主管的主要责任是:根据所用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体系和核算方式。
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与本单位核算管理的要求,报表数据格式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要求。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岗位人员对会计应用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会计电算化运行现状,提出修订或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意向。
2.2 数据审核记账员
数据审核记账员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核算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此岗位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2.3 硬件维护员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设备是指专门用于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电源等。
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维护人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
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
采用大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需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硬件维护员的主要责任是:
(1)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严格执行硬件维护保养制度,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
硬件维护员的职责按维护任务性质可以划分为:对硬件适宜经济性运行的维护保养,即保证在一定条件下(例如,确定适宜的运行时间,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及温度、湿度等空气质量条件)的经济性运行;对硬件进行物理性维护保养,包括对硬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根据零部件使用生命周期和磨损程度更新更换,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零部件运转正常。
(2)制订和维护规划方案和日常维护工作计划,履行硬件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硬件运行情况,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按期编制零部件、工具、用具使用和采购计划,保证日常维护更换和使用的需要。
具体组织操作人员对计算机、键盘和打印机进行日常清洗;定期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随时整理工作台上的打印纸;调整监视机房的调温
设备是否正常,温度是否合适等。
2.4 软件维护员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维护人员负责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
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
采用大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需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3 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岗位的权限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运行必须要有个严密的操作行为规范。
通常,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一般配备两台或若干台计算机。
上机人员包
括会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
由于介入操作的人员数量多,构成复杂,客观上也会产生不同人的行为方式。
因此,制订统一的操作权限,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会计电算化操作运行的客观需要。
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分为操作人员资格的认定和赋权两个方面。
3.1 操作人员资格的认定
操作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一般应由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制订。
会计人员(包括电子计算机专业人员)因工作需要上机操作,必须经财政部门考核组考核合格,颁发“计算机操作证”或“会计电算化操作证”,持证上机操作。
考核不合格或无证者不准上机操作。
进行操作人员资格认定是从根本上保证上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措施,能有效防止上机操作人员因操作技术不合格、不具有一定水平的技能而误操作造成差错、损失。
3.2赋权
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软件应具有防止非指定人员擅自使用和对指定操作人员实行使用权限控制的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除在会计核算软件技术上加密外,还应在管理上进行分工,分别要对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审核记账员、会计报表编制人员、会计账簿打印输出操作员、各专项功能模块操作员和其他会计业务操作员的操作权限给予界定,防止越权操作所引起的数据丢失、紊乱和
泄密现象出现。
会计电算化是将繁琐、单调、机械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计算机进行
处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好地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加强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将会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提供管理和决策所必需的数据。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日胜.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4.
[2]潘上永.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高太平.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济师,2006(1):195-196.
[4]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
3.
[5]黄昌勇,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6]阿妮塔s霍兰德.现代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