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达铁矿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浅析
辽宁省本溪市源达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辽宁省本溪市源达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21d12aa5e9856a5612602e.png)
地质钻探及巷道水文地质测绘 , 岩性 、 构造不 同, 富水性 、 导水 学类型为重氯硫酸钙 钠型低矿化度水, 富水性弱 。 性亦不同。 1 . 1 _ 3构造 裂 隙含 水 含 水 层
1 . 1 含 水层的含水性 1 . 1 . 1 第 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 1 ) 基岩构造裂 隙含水带。基岩构造裂富水性主要取 决于 构造裂隙发育程度,构造越发育富水性越强。钻孔岩芯大部
旱面积和受旱程度 , 进行 降雨距平分析、土壤相对湿 度分析 、 情 状态 监测 ,综合模拟各地区受灾情况 ,可辅助抗旱救灾 决 连续 无雨 日分析 、 受旱面积 比率 、 地下水位下降程度等发 问分 策, 为防旱和 抗旱提供及 时可靠 的技 术信 息, 达到防旱、 减灾 析 。经软件模型计算可 自动生成分析 图形 ,根据 受旱面积 以 的 目的 。
表 水体 。内植被较发育 ,多为杂木林 。本区属中温带湿润气 受基岩裂隙水补给, 雨季- ) } 水溢出井 口, 旱季水位埋深 3 . 2 5 m。 候 区, 属大 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 明, 雨量充沛。年最高气温 1 . 1 . 2基 岩 风 化 裂 隙含 水层 3 5 . 5 ℃, 最低气温为. 3 7 . 9 ℃, 年平均气温 6 . 9 ℃; 雨季集 中在 7
3 5 c m, 最大冻土深度 1 . 2 0 m。
别 为+1 6 4 m、 + 1 4 2 m和+ 1 2 0 m。
不同, 但其裂 隙都含有地下水, 并形成具有 一定水力联系 的风
异 。强 风 化 带 深度 一 般 不 大 于 l 0 m。向 下 的 弱 风化 带是 由上
目前矿 山已形成两个竖井、三个 中段 。中段开采标高分 化裂 隙含水层。 由于风化裂隙发育程 度不 同,富水性也有差 1水文地质 条件 向下逐渐变弱, 一般在 1 0 m~ 3 0 m之 间。 据钻孔 Z K0 . 3号孔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b342d64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c.png)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05.10•【字号】辽环函〔2018〕118号•【施行日期】2018.05.10•【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你公司《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扩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经我厅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2018年第3次会议审查,现批复如下:一、本项目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镇上堡村,为改扩建项目,开采矿种为铁矿。
本项目为地下开采,设计开采规模为80万吨/年,服务期限16.67年。
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一斜坡道、一回风井,新建多个开拓中段;继续利用现有竖井SJ1,回填现有露天采坑作为工业场地,并在场地内建设地面充填站、办公室、机修车间等辅助设施;拆除原有选矿厂生产厂房及办公室,废弃原有竖井SJ2和竖井SJ3。
项目总投资2394.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7万元。
该工程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
辽宁省环境工程评估审核中心以辽环评估函〔2018〕第20号出具项目建设可行意见。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我厅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地点和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本项目建设应满足生态红线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及资金保障。
要分年、逐项按照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的内容分别对现有露天采坑、废弃竖井、工业场地、运输道路等地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对于没有完成上一年度生态恢复计划的,要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经本溪市环保局认定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VIP专享]铁矿成因类型及勘探线类型
![[VIP专享]铁矿成因类型及勘探线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f4ce9e58e9951e79b8927d6.png)
赤铁矿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
西文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血”的意思,意指这种矿物常常是红色的。
因此,赤铁矿是经济上最重要的矿物之一。
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赤铁矿有完美的金属闪光菱面体晶体。
可是更多的情况下,晶体常常是偏平的,更有甚者形成薄板状,有些样品板状成簇组成玫瑰花状,叫铁玫瑰。
有时呈鳞片状集合体,称之为镜铁矿。
所有这些结晶很好的赤铁矿变种都是黑色的,但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都是红色的,所谓肾状铁矿就是这种红色,肾状铁矿是一些放射状的集合体,有肾状的表面。
红色是绝大多数没有结晶形态的土状赤铁矿的颜色。
赭石就是这种红色的土状赤铁矿,它一度是作为颜料的。
赤铁矿是广泛地分布在各种岩石当中的副矿物,它以细分散粒状出现在许多火成岩中,在特殊的情况下,在区域变质岩中形成巨大的块体。
在红色砂岩中,赤铁矿是石英颗粒的胶结物,并且将岩石染上颜色。
若要在经济上值得开采,就必须含有几千万吨赤铁矿,这种储量是大量规模的沉积作用造成的,在前寒武系地层中有很多这种铁矿,它们通常含硅的杂质。
在每个大洲都找到和开采大型的赤铁矿床。
在1961 年苏联取代了美国成为最大的生产国。
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法国、加拿大、中国、瑞典和澳大利亚。
在美国,自从19 世纪末以来,矿物的最大产地是大湖区的前寒武系岩石中。
磁铁矿magnetite矿物名。
磁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3O4,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晶体常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
完好单晶形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呈菱形十二面体时,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该晶面长对角线方向的条纹。
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或粒状。
颜色为铁黑色,条痕呈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
因为它具有强磁性,中国古代又称为慈石、磁石、玄石。
是矿物中磁性最强的,能被永久磁铁吸引,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司南"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
铁矿矿石资源地质成因
![铁矿矿石资源地质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732ad0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4.png)
生物成因矿床:磷灰石、 硅藻土等
岩浆活动:形成 铁矿的主要地质 条件
热液活动:铁矿 形成的重要因素
沉积作用:铁矿 形成的次要因素
变质作用:影响 铁矿品质和分布 的因素
资源量估算参数:矿石品位、 矿石厚度、矿石面积等
资源量估算方法:地质统计 学、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 探等
资源量估算结果:矿石储量、 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等
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 设备,提高开采效率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开 采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铁矿资源的回收利 用,降低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铁矿资源挑战
提高铁矿资源 的利用率
加强铁矿资源 的环境保护
发展绿色矿业, 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加强铁矿资源 的回收和再利
用
汇报人:
地下水:地下水 是铁矿形成的重 要因素,可以溶 解和搬运铁元素, 形成铁矿床
铁矿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铁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铁矿的形成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 关
铁矿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岩浆岩:玄武岩、花岗 岩等
沉积岩: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片麻岩、大理 岩等
热液矿床:黄铁矿、磁 铁矿等
风化矿床:褐铁矿、赤 铁矿等
铁矿市场需求 稳定,应用领
域广泛
铁矿价格波动 较大,影响开
发前景
制定严格的开采标准和 规范,确保铁矿资源的
合理利用
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 和设备,提高开采效
率,降低资源浪费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 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
染
加强铁矿资源的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废弃 物排放,降低环境污
染
合理规划开采区域,避 免过度开采
全球铁矿资 源分布广泛, 主要分布在 澳大利亚、 巴西、俄罗 斯、中国等 国家。
铁矿开采的地质条件与矿床类型
![铁矿开采的地质条件与矿床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0d62e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c.png)
考虑采矿设备的生产能力, 确保满足生产需求
考虑采矿设备的可靠性, 确保生产安全稳定
根据采矿设备的性能参数, 进行合理的配置
采矿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与事故预防
制定安全规章 制度,确保采 矿作业的规范 性和安全性。
定期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采 矿人员的安全 意识和应急处
理能力。
强化设备维护 和检修,确保 采矿设备的正 常运行,避免 因设备故障引
04
铁矿开采的技术与装备
铁矿开采的主要技术手段
露天开采:通过剥离表土和岩石,将铁矿石采出地表 地下开采:通过矿井进入地下,将铁矿石采出至地表 溶浸采矿:利用化学反应将铁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磁力选矿:利用磁场力将铁矿石中的有用成分选出
采矿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根据矿床类型和开采条件 选择合适的采矿设备
矿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矿床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污染、水资源破坏、生态失衡等。 矿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采取绿色采矿技术、加强环境监测等。 矿床开采后的治理措施:如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土地污染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国家对矿床开采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铁矿开采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增加就业机会:铁矿开采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铁矿开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铁矿开采的需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 提升地方形象:铁矿开采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
地下开采:适用 于深部铁矿,通 过井巷工程进入 矿体,采取崩落 或充填等方式采 矿
溶浸采矿:利用 化学或生物方法 使矿石中的铁矿 物溶解,然后收 集溶液提取铁元 素
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5aa53e202d276a200292ef9.png)
矿 区表 面 的露 …来 的地 层 比较单 一 ,除 去第 四 系残 Ilr以构成 一 组 ,断 裂构 造 的 整 体规 模 约 为 1.5m~2.0m,构造
的 岩石 积 层 之 外 ,士 包括 叠 系 上 面 艮 口群 当 中第 柑 生 要岩 石类 型是碎 裂岩
性 段 以及 第 段 (I)第 1JLj系残 坡 积层 :主要 分 布 111
:()l8年 第二 期 基 础 地 质
面部
铁矿床地质特征 与成矿规律
程 志洋 广 东 省地质 局第 八地 质 .人队 梅 州 514089 摘 要 :铁 矿床 所 处的 地 质结 构 多数 是 比较 复 杂的 ,地 层 内的 岩浆 活动 也 非 常频繁 ,并且 具有 多期 性 ,地 层 内部 的 热液 活 动 比较 明显 ,对岩 石 矿体 的侵 蚀作 用比较 强烈 ,成 矿物 质 的 来源 比较丰 富 ,具有 矿床 开 采的前景 与 价值 关键 词 :铁 矿 床 ;地 质特 征 ;成 矿规 律
3.成矿 规律
坡 地 段 的地 表 ,一般足 I}1黄 色 褐红 色 的砂 质 黏土 、砂 以
(1)矿 体遭 受 来 门 背 体 町的 压 力 ,挤 形 成 的穹
及 岩 石 碎脶 等 所组 成 的 , ,r 衷层 由于 受 到腐 殖质 的影 响 , 雠 岩石 构造 ,局 部 }fI现 进 去 控 制 ,矿 体 的基 本 形 态 、产 生
1.引 言
次 生 蚀 变矿 物 质 通 常包 括 :绢 、绿 泥 石 、高 岭 石 以及 碳
广 东 省铁矿 J术的 行 果彳丁助 于 当地社 会 发展 以及 济 建 酸 盐 ;金 属矿 物 质主要 包括 少 {l±微粒 磁铁矿
没。矿 床 的l丌采 是 铘 K 建设 项 日,需 要 进 行 全 【fI『规 划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61812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7.png)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尚佳楠;王长凯;朱文慧【摘要】铁矿的成因有很多,并且铁矿的成因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从地质特征上窥见一斑,因此这对于我国找矿技术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阐述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入手,对于铁矿找矿技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年(卷),期】2016(023)003【总页数】2页(P93-93,95)【关键词】铁矿成因;地质类型;找矿技术【作者】尚佳楠;王长凯;朱文慧【作者单位】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地质类型、构筑特征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铁矿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找矿人员只有在对铁矿形成的影响因素有着足够的了解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以更加全面的找矿技术来促进找矿效率的有效提升。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有很多,以下从岩浆运动明显、碳酸盐岩形成、地台地槽铁矿、铁矿成因种类等几方面,对铁矿成因地质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
1.1 岩浆运动明显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首先表现在明显的岩浆运动上。
我国许多地区的地质勘测机构在进行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分析时,首先会根据地质构造上的运动如岩浆的运动和沉积的作用来进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变质的作用和成矿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并且十分重要的。
其次,在对岩浆的作用进行分析时,找矿人员还应当对于不同地区的南北、东西之间的差异考虑在内。
例如我国辽宁省东部为吉黑褶皱系,在这一区域内由古海底的火山喷发并且沉积。
并且经过了长时间的区域的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了的由片麻岩和条带状角闪磁铁石英岩,这就是岩浆运动造成的影响和特征。
1.2 碳酸盐岩的形成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还和碳酸盐岩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许多地区的铁矿都是由海相陆源碎屑岩构建的,例如我国古元古界集安群的早期存在着基性和中酸性的火山构建。
而在这之后的中期和晚期则存在着含有硼和镁材质及碳酸盐形成的岩石和含铁和磷的岩石。
铁矿成矿理论分析
![铁矿成矿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973d2a2f60ddccda38a0ca.png)
铁矿成矿理论一、成矿条件和地层岩浆岩构造三者关系密切1.层位与岩性对铁矿的控制1)稳定的层位2)含矿层位往往是大范围分布, 一般沿走向延展数千米至数百千米, 沿剖面矿体厚度数米至数十米;3) 铁矿层的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4) 矿层顶底板围岩岩性与铁矿体富集存在明显依存关系, 当矿层底板为含砾砂岩时, 矿层稳定, 且延展较大, 若为砂质板岩或二者交替出现时, 矿体则延展较小, 多为透镜体, 从而反映了海水深度的变迁及环境对铁质的富集有着直接的影响。
2 岩相古地理对成矿的控制一个地区强烈的上升造陆运动,容易造成地层间角度不整合接触,运动强度的不同又使得方向的改变。
3 古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地台与褶皱带的结合地带,容易发生构造运动。
4 变质作用对成矿的控制1)变质作用的影响: 当在动力活动强烈的挤压部位, 由于动力变质热液的影响, 有机硫( H2S) 和处于还原环境中赤铁矿, 在还原剂( H、HS) 的作用下, 还原为磁铁矿。
因此,铁矿体中磁铁矿含量明显增多, 粒度加粗( 由微细粒变为中粗粒) , 常形成厚度较大的磁铁矿体, 且磁铁矿石中普遍出现大量的黄铁矿, 硫含量也略高于赤铁矿。
故动力变质作用是使赤铁矿变成磁铁矿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热液变质作用的影响: 在空间位置上,当铁矿层呈现出愈靠近岩体或岩脉, 铁矿石磁性率愈增高的趋势, 故岩浆热液活动是该区磁铁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变质作用又有使矿层铁质变贫的趋势, 当磁铁矿形成以后, 大量的饱和SiO2 溶液, 在磁铁矿形成斑晶的空间停留, 重结晶再形成石英、绿泥石等, 而磁铁矿又进一步被石英、绿泥石交代, 使磁铁矿变得残缺不全, 而使原有的矿石铁质变贫, 故磁铁矿品位一般要比赤铁矿品位低些。
所以变质作用只能促使磁铁矿的生成和铁矿物粒度加大, 却并未使铁质富集。
3)的赋矿地层存在, 是铁矿富集的基本条件之一。
4)具导源于岩浆,而岩浆岩及其接触带,一向被认为是成矿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辽宁省本溪市源达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辽宁省本溪市源达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438e4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c.png)
辽宁省本溪市源达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源达铁矿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镇上堡村。
矿区位于千山山脉的延续部位,属辽东浅切割中低山、丘陵山区。
矿区附近最高海拔标高为386m,最低海拔标高为225m,相对高差161m。
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225m。
矿区附近无地表水体。
内植被较发育,多为杂木林。
本区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为-37.9℃,年平均气温6.9℃;雨季集中在7月初至8月中旬,年降雨量850~900mm;年平均湿度0.64;结冻期为11月中旬,解冻期为翌年4月中旬,冬季降雪最厚35cm,最大冻土深度1.20m。
目前矿山已形成两个竖井、三个中段。
中段开采标高分别为+164m、+142m 和+120m。
1 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大面积出露混合岩、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均属弱含水岩体。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裂隙水。
通过水文地质钻探及巷道水文地质测绘,岩性、构造不同,富水性、导水性亦不同。
1.1 含水层的含水性1.1.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呈带状分布各支沟中,厚度5-8m,由含粘土的砂砾石组成,分选性差和磨园度均较差,砾经5~10cm,含水层厚度3.00m左右。
受发布范围限制,该含水层厚度薄,水质差,水量小,发布不联系。
岔沟内有一浅井,抽水资料显示水位抽降0.33m,日出水量约有10m3,平水期及枯水期,该浅井地下水接受基岩裂隙水补给,雨季井水溢出井口,旱季水位埋深3.25m。
1.1.2 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为鞍山群茨沟组(Arcg),厚度大于600m,地层整体走向北东40~60€埃阆蚰隙憬?0~75€啊V饕倚晕旌匣ǜ谘摇⑿背そ巧裂摇⒋盘⒀遥淙谎倚圆煌淞严抖己械叵滤⑿纬删哂幸欢ㄋα档姆缁严逗恪S捎诜缁严斗⒂潭炔煌凰砸灿胁钜臁G糠缁疃纫话悴淮笥?0m。
向下的弱风化带是由上向下逐渐变弱,一般在10m~30m之间。
据钻孔ZK0-3号孔抽水试验资料,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带水位深度为8-45m,单位涌水量0.0061L/m.s,渗透系数0.0085m/d,地下水类型为水化学类型为重氯硫酸钙钠型低矿化度水,富水性弱。
成矿的地质条件(二)
![成矿的地质条件(二)](https://img.taocdn.com/s3/m/b2472c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e.png)
成矿的地质条件(二)成矿的地质条件1. 引言地质条件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于矿物资源开发和勘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解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有助于找到可经济开采的矿产资源。
2. 成矿要素要想了解成矿的地质条件,首先需要明确成矿要素。
成矿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母岩:矿床的形成与母岩有密切关系。
母岩是指矿床形成前存在的岩石,可以是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构造:构造活动对于矿床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构造破裂和变形会导致热液的运移,促使矿物的沉积和浓集。
•热液: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热液是通过岩石裂隙和孔隙中流动的高温液体,其中携带着矿物质。
•地下水:地下水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能够将溶解的矿物质从矿体周围的岩石中溶解出来,并沉积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矿床。
3. 成矿环境成矿环境是矿床形成的特定条件,不同的成矿环境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矿环境:•火山喷发环境:在火山爆发或喷发的环境下,岩浆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熔岩和火山灰凝固后形成矿床。
•沉积环境: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沉积环境下,通过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沉积矿床。
•变质环境: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矿床。
•热液环境:热液活动对于矿床的形成至关重要。
热液通过岩石的裂隙和孔隙流动,携带着矿物质,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热液矿床。
•岩浆环境:岩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当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矿床。
4. 成矿因素除了成矿要素和成矿环境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成矿因素影响着矿床的形成:•温度:温度是影响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矿物质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形成和溶解。
•压力:压力的变化会引起矿物质的相变。
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矿床常常含有珍贵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
•物质来源:矿物质的来源包括地壳中的元素和地幔和核的物质。
不同的物质来源决定了矿床中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含量。
总结成矿的地质条件包括成矿要素、成矿环境和成矿因素。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8ddda0a417866fb94a8e73.png)
铁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我国以成矿地质的背景分析为基础,划出了吉林省东部铁矿成因类型,并且归纳了种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性。
从近几年的地质找矿工作的进展中认为吉林省的东部的地质具有铁矿能够成矿的条件,而且铁矿资源的潜力比较大,突破铁矿的找矿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标签:铁矿;找矿;成因类型;地质条件;地质背景;类型TB0 引言因为在吉林省东部探测到板石沟铁矿、老牛沟铁矿等鞍山式的大型铁矿床,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的东部是鞍山市生产铁矿较为有利的地域。
所以,对吉林省东部铁矿的勘测及地域的资源潜力的预测意义重大。
1 成矿的地质背景吉林省地质勘测局根据地质构造上的运动、岩浆的运动、沉积的作用、变质的作用和成矿的作用以及地质在构造演化上的差异以及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将吉林省东部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中朝准地台,北部为吉黑褶皱系。
由古海底的火山喷发并且沉积,而且经过区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由片麻岩、条带状角闪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的类似的东西向带状弧形分布的绿岩地体大多呈现大小不一的孤岛的形状遍布在各种由变花岗岩和混合岩形成的地域中。
而最为重要的铁矿赋矿是硅铁。
这就是著名的去太古宙地层。
在辽东的台隆、铁岭-靖宇台拱、龙岗古陆的南北两旁遍布着大部分的元古宇。
由海相陆源碎屑岩构建的古元古界集安群的早期存在着基性—中酸性的火山构建,中期和晚期则存在着含有硼、镁材质的和碳酸盐形成的岩石和含铁和磷的岩石形成。
老岭群是海相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区域变质程度还相对较浅,而其中包含的大栗子式铁矿的主要赋矿层则是由大栗子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而大多以绿色的岩石构造而成的一套由地槽型的火山长期沉积所形成的变质较浅的是中元古界。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由沉积了地台型浅海相沉积建造并且位于由古老变质岩系组成的大陆块上,并且新元古界还包括了塔东类型、临江类型和浑江类型的铁矿。
地台和地槽这两种沉积类型构成了古生代,而古生代又是夕卡岩类型矿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矿石分类及成矿分析
![铁矿石分类及成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04aa76195f312b3169a5bd.png)
1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矿石(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碎、磁选、浮选、重选等程序逐渐选出铁。
凡是含有可经济利用的铁元素的矿石叫做铁矿石。
铁矿石的种类很多,用于炼铁的主要有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和菱铁矿(FeCO3)等。
铁矿石试样经盐酸溶解后,其中的铁铁矿石转化为Fe3+。
在强酸性条件下,Fe3+可通过SnCl2还原为Fe2+。
Sn2+将Fe3+还原完毕后,甲基橙也可被Sn2+还原成氢化甲基橙而褪色,因而甲基橙可指示Fe3+还原终点。
Sn2+还能继续使氢化甲基橙还原成N ,N-二甲基对苯二胺和对氨基苯磺酸钠。
可以直接投入炼钢炉炼钢的铁矿石旧称“平炉富矿”,可以直接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旧称“高炉富矿”,都带个“富”字。
这些富矿最好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它们的含铁量都在70%以上。
贫矿,或者是有害杂质较多的铁矿,则需要先经过选矿,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铁矿石的分类十分复杂,可以按主要成分、有害杂质、结构形态、脉石种类等许多角度来分,每种角度都能分出许多种,工业上选用哪一种,对应于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有非常多的讲究, 铁矿物分类铁都是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以氧化铁的状态存在的量特别多。
磁铁矿(MagnetITe )是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3O4,是Fe2O3和FeO 的复合物,呈黑灰色,比重大约5.15磁铁矿左右,含Fe72.4%,O 27.6%,具有磁性。
在选矿(Beneficiation )时可利用磁选法,处理非常方便;但是由于其结构细密,故被还原性较差。
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后即变成赤铁矿。
赤铁矿(Hematite )也是一种氧化铁的矿石,主要成份为Fe2O3,呈暗红色,比重大约为5.26,含Fe70%,O 30%,是最主要的铁矿石。
由其本身结构状况的不同又可分成很多类别,如赤色赤铁矿(Red hematite )、镜铁矿(SPEcularhematite )、云母铁矿(Micaceous hematite )、粘土质赤铁(Red Ocher )等。
达茂东源铁矿
![达茂东源铁矿](https://img.taocdn.com/s3/m/c4861d0003d8ce2f00662314.png)
第一章总论1.1 矿区地理交通位置内蒙古达茂旗东源铁矿位于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镇境内,地理坐标:110°00′30″~111°0′3″;北纬41°20′00″~41°22′00″。
矿区内有呼百线公路穿过,距达茂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700Km,交通电力条件十分便利。
矿区属低山丘陵区,矿区最高海拔高程为1673m,区内水系不发育,多为干谷,第四系覆盖广泛,基岩露头较差。
区内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特性,多风少雨,年最低温度为-34.5℃,最高气温33~35℃,从9月份到次年4月份为霜冻期,年降水量233.7mm,年蒸发量达2642.2mm。
雨季集中于7、8月份,冬春季多5、6级风,冻土深度达2.3~2.7m。
矿区周边主要以牧业为主,工业主要有达茂旗三合明铁矿和其它铁矿,电力条件比较便利。
1.2 矿山现状矿山外部供电,办公及住宅已建成。
供水水源已经建成部分水井;同时还在寻找新的水源。
矿山外部道路已通畅。
目前最低开采水平1620,该水平以上开拓矿量58.33万立,岩石量356.57万立,平均剥采比6.11 m3/m3,采剥严重失调,致使矿石产量无法按规定的生产能力进行生产,严重影响选场对矿石量的需求,地质勘探程度不能满足设计需求。
1.3设计基础资料及方案设计内容1975年在本地区做过1:100000航磁测量工作,在本地区发现了△T磁异常。
前人在矿区曾做了地面磁测工作,并圈定了磁异常范围,作为这次铁矿体详查的唯一依据。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在矿区内施工4个预查钻孔,目的是检查磁异常,从而发现了可供地质勘查的铁矿体,并有预查报告。
1.4工程概况1.4.2开采范围与开采方法此涉及范围为:东部以勘探线控制的矿体,西部以坐标37500500为界,北部以威顺铁矿尾矿为界,南部以购地边界即坐标4578572为界。
开采方法为露天开采1.4.3露天开采境界设计采用境界剥采比小于或等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方法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经济合理剥采比经验算为3m³/m³。
矿山宝铁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山宝铁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231bc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0.png)
矿山宝铁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矿物资源是大自然给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之一,而矿床作为矿物资源的储存体系,对于矿藏探测及开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从矿体特征和矿床成因两个方面对矿山宝铁矿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矿体特征矿山宝铁矿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该矿床是矽卡岩型铁矿床。
矿床由两个矿体组成,呈南北走向,南北共长13千米,东西宽度范围在2-5千米之间。
矿床的产出岩石为矿化了的矽卡岩,其中含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一部分还伴生有黄铁矿和方铅矿等。
矿体普遍呈长条形,铁矿石体位于铁矿体中央,与矽卡岩或夹板岩紧密接触,无明显分带。
矿床内部构造复杂,存在着多种铁矿石结构。
经观察矿石断面,其中多出现“带状结构”,即赤铁矿和磁铁矿交替分布,共形成了弯曲不规则的“带状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与成岩变质作用密切相关,而且是铁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之一。
从矿床的分布、规模、铁矿石质量及成矿岩性来看,矿山宝铁矿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铁矿床之一。
二、矿床成因分析针对矿山宝铁矿的矿床成因,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其主要是热液成因和岩浆成因。
其中,热液成因是铁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成因之一。
热液成因:此种成因认为,矿山宝铁矿是因区域型热液活动使流体中铁来源富集,通过地下流动或进入矽质卡岩内部,而形成的热液型铁矿床。
该热液流体不仅能够在前岛弧火山碎屑沉积岩层中侵入,而且与其混合,最终形成矿化体。
岩浆成因:岩浆成因认为,宝山矿床是通过岩浆成因和地下水体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新生代运动的作用下,岩浆体中的铁来源不断富集,同时,矽卡岩因受到侵入的岩浆热液和颠覆性变质作用的影响,进入矿床生台期,与含铁矿物的岩石流体反复结晶,最终形成矿床。
总的来说,矿山宝铁矿的成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其中既涉及热液成因,也涉及岩浆成因,是多种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未来对于矿山宝铁矿的矿体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会更加的深入和具体化,以满足挖掘和开采矿藏的需求。
铁矿的时空分布、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
![铁矿的时空分布、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ffae35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b.png)
铁矿的时空分布、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铁矿的时空分布、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矿床, 成矿, 时空, 铁矿, 规律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不同的地质时期,在类似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同类型的铁矿床;但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和构造运动期,占主导地位的铁矿床类型则是不同的,显示了铁矿床形成与地壳演化密切有关的特点。
由老到新,各地质时期的主要铁矿床类型及其成矿规律如下:(一)太古宙铁矿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的吉林东南部、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内蒙古南部和地台南缘的许昌—霍丘、鲁中地区。
以受变质沉积型铁硅质建造矿床为主,常称“鞍山式”铁矿。
多为大型矿床,铁矿床主要赋存于鞍山群、迁西群、密云群、乌拉山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等。
其岩石变质程度多属角闪岩相,部分属麻粒岩相或绿片岩相,并受混合岩化。
矿石以条纹状、条带状、片麻状构造为特征,被称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铁矿。
该时代储量占41.4%。
(二)古元古代铁矿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中部北东向五台燕辽地槽区。
矿床仍以受变质沉积型铁硅质建造为主,赋存于五台群、吕梁群变质岩中,矿石以条纹状、条带状构造为主。
在南方地区有伴随海相火山岩、碳酸盐岩的火山岩型矿床,以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为代表,矿体产于大红山群钠质凝灰岩、凝灰质白云质大理岩中。
(三)新元古代(含震旦纪)铁矿床类型较多。
在北方地区,有产于浅海-海滨相以泥砂质为主沉积型赤铁矿床,分布于河北龙关—宣化一带和产于斜长岩体中的承德大庙一带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在内蒙古地轴北缘有产于白云鄂博群白云岩中的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综合矿床;还有赋存细碎屑岩-泥灰岩-碳酸盐建造中的酒泉镜铁山沉积变质型铁矿(铜、重晶石)。
在南方地区,除分布于湘、赣两省的板溪群、松山群浅变质岩系中的沉积变质型铁矿,还有产于新元古界澜沧群中基性火山岩中的云南惠民大型火山-沉积型铁矿。
元古宙形成的铁矿,储量占22.8%。
(四)古生代除志留纪铁矿较少外,其他各时代都有铁矿。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机制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acd160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e.png)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机制矿床是指地壳中含有经济价值的矿石或者矿石聚集的地质体。
而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机制则是解释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矿物质来源矿床中的矿石或矿石聚集主要来自地壳中的矿物质。
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壳层,它包括了洲际壳和海洋壳。
研究表明,地壳中含有大量的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矿物质。
地壳中的矿物质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玄武岩类和火山岩类:这些岩石中含有较高的含金属矿物和宝石矿物含量。
火山喷发和岩浆的运动能够将这些矿物质带到地表,形成热液和气液流体,促进矿石的聚集。
2. 沉积岩类:沉积岩是由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组成的。
这些岩石会富集一些金属矿物,如金、银、铜等。
同时,含有有机物质的沉积岩也可以形成油气矿床。
3. 特定构造环境:一些构造环境,如断层、褶皱和岩浆活动区,能够促进金属矿物的聚集。
断层带和板块边界是形成金属矿床的重要地质环境。
二、成矿机制成矿机制是解释矿床形成的机制和过程。
虽然具体的成矿机制因矿床类型而异,但总体而言,以下几个机制是主要的:1. 热液活动:地壳中的矿物质会随着岩浆的运动进入热液。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热液中的溶解矿物质会析出并聚集形成矿床。
2. 流体运移:地下水和热液是形成矿床的重要介质。
它们通过裂隙和孔隙在地壳中运移,同时带走并沉积矿物质。
3. 化学反应:地球内部和地下水中的化学反应能够引发矿物质的沉淀和聚集。
例如,地下水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反应会生成新的矿物质,从而形成矿床。
4. 生物活动:生物的活动也可以促进矿物质的富集。
例如,一些微生物能够从周围环境中提取金属,形成特殊的矿床。
总的来说,矿床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地壳中的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
了解矿床的来源和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发现和开发地下的矿藏资源,进一步推动矿业的发展。
但同时,也需要平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达铁矿成矿条件及成因类型浅析
源达铁矿位于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镇上堡村,根据源达铁矿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的产出,矿石类型、矿物成分特点等,综合区域地质条件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硅铁建造型(鞍山式)铁矿床。
标签:铁矿成矿条件鞍山式铁矿
1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辽阳~本溪凹陷的南西侧。
区域上出露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区域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分布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北东向主要为石桥子~西高堡和朝仙岭底下~哑巴岭断裂,北西向主要为石桥子~花山断裂,均呈压扭性。
区域内无较大的岩浆岩体出露,只有零星脉岩分布。
如辉绿岩、闪长岩、煌斑岩脉等。
2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本溪市中心北西方向19.5km处,距离火连寨镇5公里,矿区距沈~丹铁路火连寨火车站4.5km,距沈丹高速公路6km,距沈丹路3km,有乡级、村级公路与其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为鞍山群茨沟组(Arcg),厚度大于600m,地层整体走向北东40~60°,倾向南东,倾角45~65°。
主要岩性为混合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磁铁石英岩。
斜长角闪岩地表仅在露天采场内有小范围出露,钻孔中见有多层斜长角闪岩,岩石呈黑绿色,细~中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或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组成。
混合花岗片麻岩在地表大面积分布,呈粉红色,中至粗粒变晶结构,片麻状~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组成。
磁体石英岩即为铁矿体。
工作内区内构造不发育,未见有大的断裂,仅在ZK1-1号钻孔中见有层间破碎带,宽约1.5m。
对矿体无破坏作用,不影响矿床开采。
工作区内岩浆岩出露较少,仅见一条伟晶岩脉,分布于露天采场中,出露长150m,宽10~20m,岩石呈浅红色,伟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粒径0.5~3cm,钾长石呈自形晶状分布。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礦体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底部层位斜长角闪岩中。
原岩以中基性—中酸性火
山岩为主,夹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及少量碎屑岩,并遭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
从矿石粒度、矿物成分、清晰的条带状构造等特点上来看,区域变质作用使铁矿进一步富集。
3.2矿石质量
(1)矿石类型与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
脉石矿物以石英、长石、角闪石为主。
铁矿石为中细粒变晶结构。
构造主要为条纹-条带状构造,少量为致密块状。
全矿区矿石mFe 品位一般20.01%~30.87%,平均品位27.73%。
未发现其它共(伴)生有益组分。
有害组分硫、磷含量微量(S:平均为0.02%;P平均为0.04%)。
矿石自然类型以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为主,其次为角闪质磁铁石英岩型。
工业类型为需选磁铁矿石。
矿区内矿体顶、底板岩石主要为混合花岗岩、斜长角闪岩。
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化)带中夹石岩性与围岩岩性基本相同。
(2)化学成分
根据本次取样化验和2008年《扩界核实报告》及2010年《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取样化验,该矿山矿石品位较低。
全矿区矿石mFe品位一般在20.01~30.87%,全矿区平均品位为27.73%。
3.3矿体围岩
矿区内矿体顶、底板岩石较简单,其岩性主要为混合花岗岩、斜长角闪岩。
矿体与围岩两者界线清楚,矿(化)带中夹石岩性与围岩岩性基本相同,夹石厚度二~十几米不等。
4结论
经分析认为,该矿床赋存于鞍山群茨沟组底部层位斜长角闪岩中。
原岩以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及少量碎屑岩,并遭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
根据其矿石粒度、矿物成分、条带状构造等特点,区域变质作用使铁矿进一步富集。
综合区域地质条件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硅铁建造型(鞍山式)铁矿床。
参考文献
[1]翟裕生,姚书振,蔡克勤,矿床学[M].地质出版社,2008
[2]黎爱国,王艳平,刘伟.鞍山式铁矿富矿的成因[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
[3]候德义.找矿勘探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