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835传热学考研真题
【2008年】南理工传热学考研真题(超清版本)
等离子气体的温度为 10000K,粉末颗粒的熔点为 2350K,溶解潜热 h sf 3580kJ/kg 。试 在不考虑辐射换热的情况下确定颗粒从 300K 加热到其熔点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从刚到熔点
2013 考入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任立飞
526391208@
直至全部融化为液滴所需要的时间。
43.54 10 6 m 2 /s ,Pr=0.683。临界雷诺数 Re c 5 105 。
三、一块直径 200m 的圆形薄平板,温度为 150℃,水平悬挂于 30℃静止的空气中。试计算
2013 考入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任立飞
526391208@
平板的自然对流换热速率。空气物性:λ 0.0313 W/m k , 22.1 10 m /s ,Pr=0.69.
1/4
特征长度为 A/P,A 为表面面积,P 为表面周长。
四、一高温的气体冷却的核反应器如图由一多层圆筒壁构成,钍燃料( k 57W/(m K) ) 装在石墨层内(导热系数 k 3W/(m K) ) ,氦气流过一同心的环形冷却管道,氦气的温度 为 T 600 K ,石墨外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即表面传热系数) h 2000W/m K ,如果核
2013 考入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任立飞
526391208@
201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问答题(每题 6 分,共 36 分)
1.图示给出了稳态常物性的双层平壁的导热温度分布,解释哪层平壁的导热系数大。
2.有人将一碗稀饭置于一盆凉水中冷却,为使得稀饭凉得更快一点,你认为应该搅拌碗中的 稀饭还是盆中的凉水,为什么? 3.试比较准则数 Nu 和 Bi 的异同。 4.对于某一定温度的表面,如果投入辐射分别为太阳辐射和常温热源发出的辐射,则该表明 吸收比是否一样?该表面发射率是否一样?为什么? 5.对于一个具有均匀内热源 φ 的圆柱体,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为 h。试确定在稳态时,通过 不同半径处圆柱面的热流密度随半径的变化规律。 6.黑体的辐射能按空间方向是如何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 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是均匀分布的?为什么? 二、一个空气加热器由 20 个沿空气流动方向长度为 10mm 的薄电阻带水平并行排列组成, 其上表面平整光滑, 下表面绝热。 每个电阻带单独通电加热, 垂直于气流方向宽度为 200mm。 25℃的空气以 2m/s 的速度平行流过加热器上表面,空气加热器每个电阻带的温度均为 500 ℃。使分别确定第一电阻带、第五电阻带的对流换热量。空气物性: λ 0放在等温的半球封闭空间内,如图,小圆盘为发射率 0.7 的漫射 灰体表面,表面温度为 900K,半球空间温度为 300K,半径为 100mm,发射率为 0.85,计 算如图所示从直径 2mm 小孔中散失的辐射能。 提示:小圆盘和小孔可以看作远远小于半球封闭空间。
《传热学》考试考研真题库汇总-考研精品资料
《传热学》考试考研真题库汇总-考研精品资料《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第一章概论壱、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弐、填空题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传热学(一)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A. 导温系数B. 导热系数C. 传热系数D. 密度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A. 雷诺数B. 雷利数C. 普朗特数D. 努谢尔特数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A. B. C. D.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法比较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A. B. C. D.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B. 粗管内的大C. 细管内的大D. 无法比较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A. 逆流大于顺流B. 顺流大于逆流C. 两者相等D. 无法比较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有效辐射B. 辐射力C. 反射辐射D. 黑度9.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B. 磨光玻璃C. 涂料D. 黑体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A. 大一点好B. 小一点好C. 大、小都一样D. 无法判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
12. 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
1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14. 当 d 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15. 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
16. 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
17.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
18. 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
19.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0.15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 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考研真题--传热学复习资料(习题与解答)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答案(Ⅰ部分)一、 概念题1、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1) 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强制对流换热; (2) 由暖气片管道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3) 由暖气片管道外壁到室内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试分析冬季建筑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通过墙壁的换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1) 室内空气到墙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 墙的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3) 墙的外壁到室外空气,热传递方式有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3、何谓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写出其主要特点。
答: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体内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具有一定的规律,物体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消失,这个阶段称为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
4、分别写出N u 、R e 、P r 、B i 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1)努塞尔(Nusselt)数,λlh Nu =,它表示表面上无量纲温度梯度的大小。
(2)雷诺(Reynolds)数,νlu ∞=Re ,它表示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3)普朗特数,aν=Pr ,它表示动量扩散厚度和能量扩散厚度的相对大小。
(4)毕渥数,λlh B i =,它表示导热体内部热阻与外部热阻的相对大小。
5、竖壁倾斜后其凝结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
答:竖壁倾斜后,使液膜顺壁面流动的力不再是重力而是重力的一部分,液膜流1/423l l x l s w gr h 4(t t )x ρλη⎡⎤=⎢⎥-⎣⎦动变慢,从而热阻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减小。
另外,从表面传热系数公式知,公式中的g 亦要换成θsin g ,从而h 减小。
6、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那种状态的导热系数最大?答:根据导热机理可知,固体导热系数大于液体导热系数;液体导热系数大于气体导热系数。
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精】【_必备】(K12教育文档)
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精】【_必备】(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精】【_必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精】【_必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总复习题基本概念 :•薄材 : 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 , 若物体内温度分布均匀 , 在任意时刻都可用一个温度来代表整个物体的温度,则该物体称为 -——-.•传热: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凡是有温差的地方,就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这种由于温差引起的热量转移过程统称为 --——-—。
•导热 : 是指物体内不同温度的各部分之间或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时,发生的热量传输的现象。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依靠物体内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成为热传导简称导热•对流 : 指物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输现象。
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渗混所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对流换热:指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时 ,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发生的热量交换过程称为——--—-。
•强制对流:由于外力作用或其它压差作用而引起的流动 .•自然对流 : 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不同 , 致使各部分密度不同引起的流动 .•流动边界层:当具有粘性的流体流过壁面时,由于粘滞力的作用 , 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的速度迅速下降为零,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的速度基本达到主流速度。
南京师范大学 传热学 考研真题2004-2010年
二 、 电 烙 铁 功 率 为 ⒛ ″ ,散 热 面 积 为 20c〃 2,散 热 表 面 的 发 射 率 为 0.9,环 境 温 度 为 300K,
2Κ 电烙铁和 空气 的对流传热系数为 ⒛ 〃/(勿 )9求 电烙铁热平 衡 时的温度 。 要 求精确到 lK。 l⑿0分 ) C,室 外空气温度为 三 、房 间墙壁厚 300湖 阴 ,热 导率 为 1.5〃 /(″ Κ ),室 内空气温度 为 22° 2q,室 2℃ ,室 内空气和 墙壁 表面的表 面传热系数为 10〃 /(″ 外 空气和墙壁 表 面的表 面传 2n,求 热系数 为 ⒛ 〃/(″ 房 间通过墙壁 的散热损 失 。⑿0分 )
∠ 售 鹚
ww
w.
南 na 师 ns 大 hi 考 da 研 ka 网 oy an .c o
'11 _- L-,'.1; / ,,;
m
∫ 丬 (丨 0∷ ∫ ( o(△ ∴ l∫ 廿 κ 为 10m,求
∫ `|∷ i∶ 、 iⅡ ;Ⅱ |i,Ⅱ I i{|丿 !1/|`(∶ ∷ {:{f!ii′ ||、 :、 ~ i芰 |!水 ∷^ t钴 }|}.己 ∷ 权 硐 符 外 水荃 汽 n勹
`l/l质lL阝 {寸 表 。 (20) 液 芯 水 的 热 物 I翌 附表 水 的热物 理性 质
四 、 水 以 !2〃 /s的 速 度 流 入 管 内 ,管 内 径 为 10r/9rPz,长 为 10〃 ,水 的 进 口 温 度 为 10℃ ,
出 口温度为 ⒛℃,水 在部分温度时的热物理性质见附表,求 管内壁温度。@0分 )
tt'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30金属材料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30金属材料学2010年考研真题答案备注:我只是根据我的考研资料总结的参考答案,并不是官方的。
有些内容可能会出现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联系方式:QQ 783290523.一、名词解释1、合金钢:在碳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碳钢的力学性能或某些特殊性能,有目的地在冶炼钢的过程中加入某些元素而得到的多元合金。
2、氢脆:定义有很多,大家可选择其中一个背诵。
(1)由于氢和应力的共同作用而导致金属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现象。
(2)由于处于张应力状态作用下的金属合金,发生腐蚀吸收阴极析出氢导致的脆化断裂。
3、韧脆转变温度: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升高的温度,或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吸收功急剧减小的温度。
4、氮化:用氮饱和钢的表面的工艺过程。
5、时效硬化:钢材在热处理后的防止过程中内部组织发生变化,通常是第二相的析出导致的钢材在放置后比放置前变硬的现象。
二、填空题1. 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2. Cu、P;3. 锰、硅;4. M23C6型、 MC 型;5. σ相脆性、 475℃脆性;6. 白口铸铁、麻口铸铁、灰口铸铁;7. α、β、αβ+三、单项选择题1. A 合金强度较高,延性较小2. A 有一定的范围,与成分有关3. D 菱铁矿4.C 吹气转炉法 5. C 磷 6.D 锰 7. A 铅 8. D 高碳钢 9. D Ac1以上20~40℃10. C NH3气体 11. 硅钢 12. A 550~570℃ 13. D 使合金化合物稳定有益与淬火 14. A 铁、碳、铬 15. D硅、铬 16. C白口铁 17. 铸铁热生长 18. A 退火 19.D 镁 20. D铝铜镁、镍系合金。
四、判断题1-5:√√×√√6-10:×√√√×11-15:××√×√(14题解释:高速钢的正常淬火组织为:马氏体(60-65%)+碳化物(10%)+残余奥氏体(25-30%)16-20:××√××(17. 应当高于使用温度100-150℃进行回火处理;19. 向Al-Si 共晶合金应当加入锶和稀土元素作为变质剂,而不是稀土镁合金;20 MB2是镁合金的旧牌号,对应新牌号的AZ40M,所以它属于Mg-Al-Zn系合金,而Mg-Al-Zn 系镁合金无论铸造还是变形镁合金都可以进行热处理。
(完整word版)《传热学》考研试卷题库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题库(2009)一、术语解释1、自然对流2、强制对流3、Prandtl 数的物理含义4、膜状冷凝5、过冷沸腾6、灰体7、辐射力8、发射率9、汽化核心10、导热系数11、肋效率12、黑体13、热边界层14、热阻15、珠状冷凝16、Nusselt数的物理含义17、核态沸腾18、Grashof数的物理含义19、饱和沸腾20、第三类传热边界条件二、简述题1、简述保温瓶的原理。
2、对比说明换热器中冷、热流体介质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不同的流动布置型式时平均传热温差的特征、及设计过程中的原则。
3、简述传热过程的强化原则。
4、为什么竖壁面上珠状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远大于膜状凝结的表面传热系数?5、介质中存在不凝性气体时,分别对凝结和沸腾过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6、简述遮热板削弱辐射传热的原理。
三、计算题1、有一厚20mm 的平面墙,导热系数为1.3W/(m.K ),为使每平方米墙的热损失不超过1500W,在墙的外表面覆盖了一层导热系数为0.12W/(m 。
K)的保温材料。
已知复合壁两侧的温度分别为750℃和55℃,试确定此时保温层的厚度。
2、大气压下的空气在内径为76mm 的直管内流动,入口温度为65℃,入口体积流量为0。
022m 3/s ,管壁的平均温度为180℃。
问管子需要多长才能使空气加热到115℃?已知空气的粘度)(109.216s m kg⋅⨯=-μ,导热系数)(0321.0K m W ⋅=λ,密度为30.97kgm ρ=,比热为1.005(.)p kJC kg K =,Pr 0.69=。
空气的管内对流遵循的准则方程为0.80.40.023Re Pr Nu =。
3、半径为0.5m 的球状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表面发射率为0。
8.航天器内电子元件的散热量总计为175W 。
假设航天器没有从宇宙空间接受到任何辐射能,试估算其外表面的平均温度。
4、一冷藏室的墙由钢皮、矿渣棉及石棉板三层叠合而成,各层的厚度依次为0.794mm 、152mm及9.5mm ,导热系数分别为45W/(m 。
2010南京理工大学考研电路真题答案
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2010010031考试科目:电路(满分150分)一、电路如图1所示,Ns 为含源线性电阻网络。
当端口ab 短接时,电阻R 支路U=U1;当端口ab 开路时电阻R 支路电压U=U2。
当端口ab 间接电阻L R 时,L R 获得最大功率。
求端口ab 间接电阻L R 时,电阻R 支路上的电压U 。
(10分)解析:本题综合考察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替代定理和最大传输功率定理,综合性较强。
先求出如图所示框内的戴维南等效电路,设当端口ab 开路时,ab 两端的电压为Uoc,由已知当端口ab 间接电阻L R 时,L R 获得最大功率可得虚线框内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如上图所示, 当端口ab 短接时,流过ab 的电流大小为1ocLU I R =,由替代定理ab 支路可以用一电流为1I 的电流源替代,则由叠加定理可得电阻R 两端的电压1ococ LU B AU U R += 当端口ab 断开时,由叠加定理可得电阻R 两端的电压2oc AU U = 当端口ab 间接电阻L R 时 U=2oc oc LU B AU R +=122U U +二、电路如图2所示,0t <时原电路已经稳定。
0t =时开关S 由a 合向b 。
试用时域法求0t +≥时的u C (t)及i C (t)。
(注:采用频域法不得分)。
(15分)解析:先求出初始状态值,(0)3V c u −=,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发生突变,所以(0)3V c u +=,再计算从电容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将电压源短接,电流源断开111102()40s s s i u u i i i =−⎧⎨−+++=⎩e 51R 44q RC s τ⇒=Ω== 当开关处于b 时有两个独立电源运用叠加定理,先计算(a )电压源独立作用时: 当达到稳态时:11()246V c u i i ∞=+= 4()6(36)463(0)tuc t e t et −∴=+−−=−≥(b)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由于是冲激信号可以先计算阶跃阶跃响应后求导即可得()t δ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