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时节传统饮食_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清明节时节传统饮食_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cbc015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c.png)
清明节时节传统饮食_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
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清明节的饮食有哪些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时节传统饮食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食物清明节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
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
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
”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
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
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
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
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
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
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
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
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
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节的饮食常识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地民间有不少应景的传统食品,如青团、暖菇包、馓子、润饼等,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传统食物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cbc9d3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a.png)
【导语】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之⼀,它不仅是⼈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也是⼈们踏青的好时期。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传统⾷物,欢迎阅读!【篇⼀】清明节的传统⾷物 1、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螺蛳的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螺蛳⾷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可拌、可醉、可糟、可炝,⽆不适宜。
若⾷法得当,真可称得上“⼀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鸡蛋、蛋糕、夹⼼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品的习俗。
2、⾯花 做⾯花是陕北妇⼥的拿⼿好戏。
她们⽤⾃⼰灵巧的双⼿,能将发了酵的⽩⾯捏成各种形状的⾯花。
⼯具只是梳⼦、剪⼦、锥⼦、镊⼦等⽇⽤品,辅料则是红⾖、⿊⾖、花椒⼦和⾷⽤⾊素。
蒸出来的⾯花栩栩如⽣,尤如艺术珍品,令⼈爱不释⼿,舍不得马上吃掉。
“⼦推馍”和⾯花除了⾃⼰⾷⽤,还⽤来馈赠亲友。
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送,称为送寒⾷。
农村孩⼦给⾃⼰⽼师送,让离开家门独⾃在偏僻的⼭乡⼩村教书育⼈的园丁分享节⽇的美⾷。
3、“鸡蛋”和“凉馒头” ⼭东清明节吃什么呢?⼭东清明节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清明节吃鸡蛋和冷⾼粱⽶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清明节吃冷煎饼卷⽣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东清明节吃什么总和⼀些“有趣说法”相关。
4、吃馓⼦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的⾷俗。
“馓⼦”为⼀油炸⾷品,⾹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节禁⽕寒⾷的风俗在我国⼤部分地区已不流⾏,但与这个节⽇有关的馓⼦却深受世⼈的喜爱。
现在流⾏于汉族地区的馓⼦有南北⽅的差异:北⽅馓⼦⼤⽅洒脱,以麦⾯为主料;南⽅馓⼦精巧细致,多以⽶⾯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最为有名。
5、“⼦推馍” “⼦推馍”⼜称⽼馍馍、⾯花,也叫蒸⼤馍。
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
![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https://img.taocdn.com/s3/m/63c4b3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7.png)
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01【红烧肉】红烧肉是祭祖必备的菜肴,吃红烧肉,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财富的象征。
红烧肉也是农村人,用于招待远道而来的宾客的最好礼仪,以前的农村,平时无缘无故不会做红烧肉,只有有客人到了,或者祭祖了才会做一锅红烧肉,表示对祖先和客人的尊敬。
02【蛋饺】蛋饺颜色金黄,形似元宝,每一次祭祖,家家户户都会做蛋饺,象征着财源广进,而且蛋饺这道菜中,即富含肉蛋等优质蛋白,又有充足的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味道也非常好,把鸡蛋摊薄放上肉馅,对折好,加水煮开就可以了,操作也很简单。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饺子、蛋饺都是元宝。
”用来祭祖,再合适不过了。
03【油豆腐】油豆腐作为豆腐的炸制食品,其色泽金黄,内如丝肉,细致绵空,富有弹性。
系经磨浆、压坯、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油豆腐既可作蒸、炒、炖之主菜,又可嵌入肉馅焖煮,是荤宴素席兼用的佳品。
我们的油豆腐一般都是嵌入肉馅的,这样的油豆腐形似口袋,口袋里有肉,寓意钱财来得快,袋与代谐音,老辈人说,吃了油豆腐,一代更比一代好。
04【红烧鸡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话里的动物,而凤的形象****于鸡。
《太平御览》中写道:“黄帝之时,以凤为鸡。
”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寓意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所以,祭祖时一定要做一盘红烧鸡,寓意无病无灾,身体健康。
05【红烧鲫鱼】无论是祭祖还是过年,鱼是不能少的,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因此,每到特殊时节,人们都会做上一盘鱼,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而且吃鱼时也有习俗,不能一次性吃完,要余一点明天吃,这叫有吃有余。
06【腌鸡腿】腌鸡腿的寓意,与上面的红烧鸡块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肌肉发达,健壮有力的鸡腿,除了象征能够驱逐妖魔鬼怪,还有身体健康,强壮有力的寓意。
而且腌鸡腿味道香醇,咸香入味,人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献给祖先。
07【黄豆芽】黄豆芽在我们农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如意菜,因为它发芽之后的形状非常像玉如意,所以它象征着万事如意,平安幸福。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a879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3.png)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清明节传统食物1、青团江南地区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
青团是用一种叫做浆麦草的植物用工具捣烂之后挤压出汁液,把汁液与糯米粉揉捏成团,这样青团那个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间包上红豆沙制成的馅料,然后放在蒸笼中蒸熟,出锅之后在表面涂抹上一层菜油,这样青团就做好了。
2、润饼菜泉州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润饼菜的习俗,润饼菜是由面粉烘制成薄皮,在食用的时候中间包裹上海蛎,肉丝,胡萝卜丝,芜荽等食材,然后食用,口感清爽味道甜润。
3、馓子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南方的馓子以米面做为主料,制作精巧细致,而北方的馓子是以麦面做为主料,制作大方洒脱。
4、子推馍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
子推馍的外形像古代将领的头盔,一个有半斤到一斤重,又叫做老馍馍,子推馍的中间包着红枣或者鸡蛋,顶端的四面则贴着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馍,可以捏成各种形状。
食用子推馍还有一些规定,不同形状的子推馍不同的人食用,像圆形的子推馍是只能男性食用,条形的梭子馍是已婚妇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则是食用抓髻馍,儿童则是食用不同形状的面花。
5、粽子大家都知道粽子是在端午节的时候食用,用来纪念屈原的节令食品,但是最初吃粽子并不是在端午,而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因此还有很多地方有在清明节的时候吃粽子的习俗。
6、鸡蛋在清明节有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并且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也就是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都有一个好身体。
清明节这天的鸡蛋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拿来玩,主要有两种鸡蛋的玩法,分为画蛋和雕蛋,而画的蛋还可以食用,雕的蛋则是拿来赏玩的。
7、薄饼在厦门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吃薄饼”,也就是在厦门有清明节扫完墓之后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饼,不仅仅是厦门,闽南多数的地方都有吃薄饼的习俗。
清明节气吃什么水果 清明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清明节气吃什么水果 清明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9ffcc65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0.png)
清明节气吃什么水果清明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气,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讲究在什么时候吃什么食物,清明节气吃什么水果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清明节气吃什么水果
可以吃当季的时令水果,例如:芒果、车厘子、草莓、菠萝、橙子、柠檬等。
清明节时,气温舒适,北方地区正是果树授粉的时间,因此热带产出的水果为这一时期水果的主要来源,不过,一些耐存储的水果也可以继续食用,例如:橙子、柠檬等水果,好保存,食用周期长。
二、推荐水果:芒果
芒果从三月份开始成熟上市,清明节的时候,正是芒果批量成熟上市的季节,清明节在选择食用的水果时,不妨选购一些芒果食用。
芒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果糖、蔗糖、葡萄糖、有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的功效。
三、推荐水果:车厘子
车厘子果肉弹性十足、口感细腻、酸味较少、甜度较高,一般人群皆可食用,清明节时也是吃车厘子的好时机,选购水果时也可以带上一些车厘子。
车厘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糖类物质、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对身体很有好处。
四、推荐水果:草莓
草莓一年四季都可以吃,清明节时虽然不是草莓的结果期,但是现在大棚种植的草莓也比较常见,因此,清明节时不妨买一些草莓吃吃看。
草莓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液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清明节时适当的食用草莓可以起到促进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659a3b3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76.png)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民间清明节有祭祖踏青的传统习俗。
关于清明节的美食也有很多,各个地区吃的食物都不同。
今天咱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1.青团清明节的时候,我国南方地区会吃青团。
青团也叫做清明果,是南方地区在清明节吃的传统食物。
在糯米粉中加入用艾草或者鼠曲草的草汁,混合在一起制作的团子青绿油亮,而且有非常浓郁的清香味。
青团的口味也很多,枣泥馅,芝麻馅,花生馅以及菜肉馅,深受大家的喜欢。
2.撒子在民间,清明节有吃寒食的习俗,而寒食当中的撒子最受欢迎。
撒子其实就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将它放入油锅中炸之后特别的酥,金黄可口。
在我国山东地区撒子不仅是平时的点心,也是清明节必吃的美食之一。
所以一到清明节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撒子,炸撒子,在清明节的时候端出来吃。
3.子推馍子推馍,又叫做老馍馍,它里面包的是鸡蛋或者是红枣,一个有半斤那么重。
子推馍的顶端四周会贴上面花,面花其实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蛇,有兔,有虫,有燕子或者文房四宝。
这种圆形的子推膜是在端午节时专门给男人们食用的。
4.芥菜饭清明时节,在闽东一些地区有吃芥菜饭的习俗。
据说吃了芥菜菜饭就可以终身不长芥子。
所以到了清明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用芥菜制作好吃的芥菜饭。
5.吃饺子或馄饨饺子和馄饨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北方人吃饺子比较多,而南方人则是吃馄饨。
一般重要的节日里,饺子或者馄饨都是少不了的主食,所以清明节也不例外。
关于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
其实清明节不光会吃这些美食,有的地方还会吃欢喜团子,吃润饼菜吃菠菠粿,吃枣糕,大葱,鸡蛋等等各个地方吃的传统食物都不一样。
所以如果大家想对清明节的传统食物有更多的了解,相信去全国各地走一遭就明白了。
清明节应该吃什么传统食物
![清明节应该吃什么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24452b4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6.png)
清明节应该吃什么传统食物清明节不仅有很多风俗活动,也有很多美食。
那么清明节吃什么食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清明节的一些传统食物,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吃的传统食物1、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
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
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
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暖菇包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
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
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馓子(sǎn)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清明节当天吃什么食物
![清明节当天吃什么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16cc39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e.png)
清明节当天吃什么食物清明节当天吃什么食物1、吃青团:清明会吃青团,是为了纪念先人,团圆的意思,以前是祭祀的食物,现在成为节令性食物。
青团是用艾草捣碎了后挤压出绿色的汁液,跟糯米粉混合后揉面,再包上各种馅料,做成青团。
2、吃馓子: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是油炸食品,,以米面为主料搓成细条,通过油炸而成,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因其易保存。
3、食螺蛳:清明时节是采食螺蛳的最佳世界,这个时候的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4、鸡蛋:清明节吃鸡蛋有着很吉祥的寓意,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身体健康,家里的人都不会生病。
而且煮熟的鸡蛋,善于保存,是古时人们度过寒食节的首选。
5、艾粄:有俗语说“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清明节的传统食物,主要原料就是糯米和艾草。
6、薄饼:有俗语“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闽南很多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7、子推馍:子推馍是用面做的,又称老馍馍,外形像古代将领的头盔,清明节吃子推馍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
8、芥菜饭:清明时闽东各地有吃芥菜饭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9、暖菇包:在生活中清明节的时候也有的一些地方会选择食用一些暖菇包,其实暖菇包这种食物的话是属于一种地方传统美食,一般在泰宁地区比较流行,在泰宁这个地方的话会选择在清明节的时候采摘一些暖菇制作暖菇包,但是有的地方的话就会选择直接用暖菇粉,但是都是有着在清明节的时候食用暖菇包的习惯。
10、大葱和蛋饼: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
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
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清明节是什么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全国各地清明节吃什么食物
![全国各地清明节吃什么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6edd5c7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全国各地清明节吃什么食物自古以来清明节都是一个汉族的传统节日,在这天有两重意义,一个是指气候上,代表节气,一个是民俗中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全国各地清明节吃的一些食物,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各地清明节食俗江南吃青团子: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
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
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所以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现在店里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
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当作春游小吃。
营养价值方面,艾草有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功效,而小麦草的汁有去油解腻、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
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
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
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7713b4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f.png)
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我国北方有吃冷食的习惯。
在山东和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
在莱阳、招远、长岛一般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吃青团。
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会吃糕、粿和米棕。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而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的风俗。
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
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
”。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_清明节习俗的意义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_清明节习俗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472b0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1.png)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_清明节习俗的意义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
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和意义,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的饮食习惯清明必吃十大食物1.螺蛳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市场买回的田螺要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2.虾“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
”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
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
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3.河蚌据说和螺蛳一样,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
“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
老扬州常见的做法是河蚌烧豆腐、咸肉烧河蚌,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都说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
因为清明前水中的蚂蟥、微生物还未频繁活动,因而这个时候的河蚌最干净,肉质也最肥厚,特别脆嫩可口。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4.菠菜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哈佛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
贫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煮汤。
视力模糊者可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将水烧沸后入羊肝,稍滚后下菠菜,并加适量盐、麻油、味精,熟后即可食用。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5.马兰头每到清明时节,马兰头特殊的香味最为吸引人。
许多野菜都是春天长成,最嫩时也是在春天,像马兰头一旦过了清明,就会逐渐变老,嚼不动了,因此这几天是最适合吃马兰头的。
北方人清明节吃什么
![北方人清明节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54b86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c.png)
北方人清明节吃什么
《北方人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
在北方,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扫墓,祭拜先人,同时也有一些特有的食品在清明节时会被人们食用。
在北方,清明节吃的食物主要是清明团子和青团。
清明团子是用糯米和豆沙或者豆蓉做成的,通常是一个家庭成员亲手制作,以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祭拜。
而青团则是用糯米和青菜做成的,寓意着清明时节的清新和绿色。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吃清明饼、清明面等食物。
清明饼是用面粉、小麦粉、糯米粉等制作而成的,有着浓厚的地方风味和文化底蕴。
清明面则是用细面条、豆腐、猪肝等食材熬制而成的一道传统汤面,寓意着亲人的思念和祭奠。
在北方,清明节吃的食物不仅是为了美食,更多的是一种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尊重。
同时也让人们在这一天感受到清明时节的深刻意义和文化传统。
清明节食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需要,更是一种对先人的深情回忆和传统仪式的表达。
清明节山东人吃什么
![清明节山东人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31e2b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f.png)
清明节山东人吃什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逝者和祭拜祖先而设立的
日子。
在山东,清明节的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侄、拜祖、扫墓等。
除
了祭祀仪式,清明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清明节祭扫食品。
祭扫食品
祭扫食品是在清明节期间用来祭祀祖先、祭拜逝去亲人、安抚冤魂,同时也是供应给活人食用的传统食品。
山东人在祭祀过程中,通常会
给亲人用品带上面食、饼干、糕点等食品,作为祭品。
清明节的糕点
山东人在清明节期间,传统的糕点主要有百子糕、绿豆糕、莲花糕
和姜汁糕等。
•百子糕:百子糕起源于山东,在南方地区也非常受欢迎。
百子糕用糯米做成,中间夹心有豆沙、花生或者麻蓉等馅料,是
非常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绿豆糕:绿豆糕是山东清明节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用绿豆粉、糯米粉、白糖、油和芝麻等原料制作。
绿豆糕口感绵软,
味道清甜,非常适合清明节祭祀活动和食用。
•莲花糕:莲花糕是山东清明节传统糕点之一,由糯米粉和莲蓉制成。
莲花糕形状像莲花,口感绵软,味道清香,非常适合
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
东北人清明节吃什么
![东北人清明节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c2936b0d5bbfd0a78567366.png)
东北人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那么在那天该吃什么呢?以下是为你推荐东北人清明节吃什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东北清明节吃什么1、东北清明节吃鸡蛋清明吃鸡蛋和小葱,据说是取其清白之意,即要清清白白地做人。
清明时分吃鸡蛋和小葱很合时宜,因为清明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家里养的鸡开始多产蛋,地里的小葱也长得郁郁葱葱。
2、东北清明节吃馓子古时候,清明前有个寒食节,不能生火,只能吃冷的食物,于是人们做了麻油馓子,叫做寒具,食用、携带、收藏都很方便。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做过介绍。
苏东坡在徐州的时候,喜欢吃馓子,在他的《寒具诗》中写到,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玉黄深,夜来春睡雾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其中寒具是馓子两汉时期的别称。
3、东北清明节的其他饮食习俗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日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在山东,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清明节注意事项1、清明节当天不要去拜访他人,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这都是不吉利的。
2、不可选择在清明节讨论婚事,任何谈婚论嫁的事情都不可谈论,尤其是结婚喜事更是不可在清明节进行。
3、清明节,出嫁女一般都是不可回娘家祭祖扫墓的。
4、如果生日是在清明节,祭祖的花朵颜色上要注意,避免选择黄色。
5、扫墓时候,不可嬉闹打骂,不可口出狂言,这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6、不可在墓区不要照相或是录像,这也是不敬的行为。
尤其是不能在坟墓周围的大树下拍照,这样会容易带鬼回家。
7、不要在黄昏扫墓,最好就是在清晨或是上午,或是在中午三点钟之前,因为三点之后阴气变重。
8、祭拜剩下的香烛不能带回家,所以最好都在祭拜的时候全部烧掉。
还有就是祭品除了肉类以外,其它的都不要带回家,要么就放在坟前,要么就让孩子给吃掉。
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
![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119111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4.png)
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在北方地区,清明节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以下是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 清明团子清明团子是北方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它由糯米粉和豆沙馅制成,形状圆润,口感软糯,甜而不腻。
人们通常会在清明节前后制作清明团子,并且在祭祀祖先时供奉上香。
2. 蒸排骨蒸排骨是北方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之一。
人们会选择嫩猪肉骨头,用大蒸锅蒸熟,加入葱姜蒜和特制的调料,使得排骨鲜嫩美味。
蒸排骨通常会在清明节当天作为家庭聚餐的一道菜肴。
3. 大葱烧饼北方地区的清明节,人们还会制作大葱烧饼。
这是一种口感香脆的饼类食品,主要由麦面、大葱和各种调料制成。
大葱烧饼在清明节期间非常受欢迎,人们会一起分享和品尝这道美食。
4. 花卷花卷是一种北方地区常见的传统面点,也是清明节期间必吃的食物之一。
花卷的制作需要面粉、酵母和水等原料,经过揉面、发酵、擀面等工序制作而成。
花卷的外观呈现出花瓣般的形状,口感松软,十分可口。
5. 饺子无论是过年还是清明节,饺子都是北方人喜爱的传统食物。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制作各种口味的饺子,如韭菜饺子、猪肉韭菜饺子、虾仁饺子等。
饺子制作繁琐,但吃起来鲜香美味,成为北方清明节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6. 香槟清明节也是中国人纪念逝者的日子,人们会去祭扫墓地,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清明节期间,有些地方还会将香槟置于祭拜的桌子上,向逝去的亲人致以敬意。
7. 桃花酒在北方地区的一些地方,人们还会饮用桃花酒来庆祝清明节。
桃花酒是由桃花发酵而成的酒类饮品,具有淡淡的桃花香味,清甜爽口,喝起来有一股浪漫的味道。
人们在清明节期间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品味桃花酒,感受春天的气息。
8. 清明糕清明糕是北方地区清明节期间的传统糕点之一。
它由糯米、花生和红豆等材料制成,口感糯软,香甜可口。
清明糕在清明节当天常常被供奉到祖先的墓前,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宁波清明节吃的食物
![宁波清明节吃的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648f7ffde80d4d8d05a4f10.png)
宁波清明节食物1:艾青饺艾青饺,浙江传统的汉族名点,清明节食俗。
宁波地区一带的人们,有个传统习惯,在清明节前后欢喜到野外挖马兰、荠菜、草子(苜蓿)、艾青等野菜调调口味。
相传开春季节的野菜对人的眼目有好处,故而就叫做“亮眼马兰”、“亮眼荠菜”……其实这些野菜,不仅能清目,而且具有健胃利脾解毒之功效,尤其是艾青,用来退火消毒,熏杀害虫,民间常作中草药使用。
宁波清明节食物2:麻糍宁波老话说:“清明麻糍立夏团”。
麻糍,谐音“呒事”,寓意平安无事。
这是宁波清明祭祀的主祭品。
清明时节,多见掺着艾青的青麻糍。
大多切作菱形,两面糁以松花,内青外黄。
相传吃了青麻糍后,田里的稻苗就会碧绿青翠,有个丰收年;又因麻糍的.表面抹过松花而成黄色,寓意田里收上来的稻谷粒粒绽、颗颗黄。
《鄞县通志》:“糯粉和青蒿制成之饼…其斜方形,无陷而外糁松花者,曰`麻糍`…清明时制之,扫墓分赠戚族,亦馈亲友,因青蒿是时适柔嫩可食也。
”旧时,凡族大人众者,祖墓因有祀田,清明做麻糍,动辄以石数。
祭毕,论房秤分麻糍若干斤。
远居他乡,亦须托人带到。
据说是太公赏赐,称“胙金”。
且祠堂中载以簿书,年岁歉丰,不得缩减,为族内岁之大事。
宁波清明节食物3:鸡蛋宁波人清明吃鸡蛋是为了来年讨个好彩头,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称为吃“节蛋”。
坊间传说,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宁波清明节食物4:青麻糍在清明时节食用的青麻糍,是一种标志性的“追忆食品”。
食麻糍时,烘煎随便,蘸以白糖,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则别有一股乡村风味。
对于老宁波来说,这样的食物无比亲切,更易唤起我们心底最柔软的一抹记忆。
清明果是宁波清明节的特色小吃,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
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清明果果形似饺子,外皮用鼠鞠草做成。
清明吃什么食物
![清明吃什么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0ee1c8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f.png)
清明吃什么食物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都是清明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扫祖先的坟墓并且悼念逝去的亲人。
同时,清明节也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许多习俗和饮食文化也与此相关。
所以,在清明节期间我们会吃一些特定的食物来纪念和庆祝这个节日。
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物非常丰富多样。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清明节常见的食物。
首先是青团。
青团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传统中国食品。
它的外观是绿色的,寓意春天的到来。
青团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将糯米捣成米糕,再在内部加入各种馅料,如红豆沙、花生酱等。
最后将其捏成团状,蒸熟后即可食用。
青团既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非常美味可口,成为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物之一。
其次是薄荷酒。
薄荷酒是一种清凉解渴的饮品,制作过程简单。
将薄荷叶用开水冲泡,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冰箱冷藏。
喝薄荷酒可以降火解暑,适合在清明节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品尝。
第三是黄鳝。
黄鳝是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物之一,尤其在江南地区非常流行。
黄鳝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用黄鳝烹饪各种美食,如黄鳝炖汤、黄鳝炒面等,以庆祝这个节日。
此外,清明时节还有一道经典的食物——寿司。
寿司是一种以生鱼片和米饭为主要原料的日本传统食物,因其色香味俱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清明节时,吃寿司成为一种流行的习俗之一。
寿司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但它的美味令人难以抗拒。
最后,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食物是青菜。
青菜是清明节最常用的配菜之一。
在这个时节,各种新鲜的青菜开始上市,价格也相对便宜。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青菜烹饪,如蒜蓉生菜、清炒空心菜等。
这些清淡爽口的菜肴非常适合清明节的气氛。
总结一下,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与美食有关的节日。
青团、薄荷酒、黄鳝、寿司和青菜是清明节期间最常见的食物。
无论是庆祝节日还是享受美食,这些食物都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体验。
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品尝和分享美食,也是一种深刻的传统和情感的表达。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_清明节五大传统食物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_清明节五大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b374d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f.png)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_清明节
五大传统食物
一、青团
在清明的时候,江南地区是有吃青团的习俗的。
青团是需要用到叫“浆麦草”的植物而制作的,先把这种植物捣压出汁水,再用汁水和糯米粉搅拌揉和后,就可以搓团子了,而青团的内陷一般都是用豆沙制成。
青团做好后,把它们放入蒸笼煮熟,拿出来后在青团表面抹上点熟菜油即可。
二、艾粄
艾粄是清明节时候,客家人餐桌必备的食物之一。
清明节吃艾粄在客家人之中有一年四季不生病的说法。
制作艾粄首先要把艾草洗净煮熟捞起后,沥干水份,再把艾草剁成泥,再用煮艾草的水核糯米粉一起搅拌成团,把花生和芝麻等馅料包入团里面,最后封口捏好放进锅隔水煮熟即可食用。
三、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但是在泰宁南北片的暖菇包是有些许不一样的。
泰宁南片是用暖菇草制作暖菇包的,最后是呈圆月状的,跟包子差不多,并且一般多为清明前食用,而泰宁北片则是用暖菇粉制作的,最后是呈弯月状的,和水饺相似。
四、馓子
在清明时候,我国南北两地都有吃馓子的习俗。
“馓子”在古时候又被称为“寒具”,是一种油炸食品。
南北两地的馓子是
有不同之处的,南方馓子一般用米面为主料,制作的非常精巧细致,而北方馓子则是用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
五、鸡蛋
清明吃鸡蛋源自古代时候的禁火习俗,在多日禁火的时候,鸡蛋是这个时期最好的食品。
在民间也有认为清明吃鸡蛋,一年都身体都会健康的寓意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
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除扫
墓祭祖外,其各地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果
清明果也有叫清明稞的。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捣柔,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
在我印象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
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
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
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时候我就特别好奇,这明明是草,怎么就变成了后来的清明果的?外婆她们也懒得理我,就让我在边上看着,她们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顿时变成碧绿色的粉团,鲜嫩欲滴,还是半成品就让我垂涎。
准备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馅也是很讲究的,条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精细。
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
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但无论什么馅少不了辣椒粉,这样做出来的果吃起来才觉得够味过瘾。
面和馅都准备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这包果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一个个碧绿剔透,可爱极了,看她们包清明果也是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艺术品从她们手中飞出。
那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清明果谗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叶绿,年年果泛香。
乡亲们总也忘不了在城里的亲朋好友,总在清明时节给我们送来自己做的清明果,那亲情,那美味至今都难以忘怀。
时过境迁,清明果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祖的意义了,他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
如今,远离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绿绿的清明果,便会从心底里涌起淡淡的乡愁和甜甜的回忆。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于工作原因我没能回到家乡给外公、外婆扫墓,但父母却捎回了家乡的清明果。
见果如见人,我又想起了乡里乡亲亲亲热热在一起制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亲昵是那么温馨和美,但这些在都市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很难找到了。
只有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满诱惑,依然耐人寻味。
清明时节雨绵绵,艾果柔柔乡情牵,春风伴梦回家去,又见村头起炊烟。
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
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
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
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
画卵
在一些地方,于清明头一夜,把鸡鸭卵煎熟,染成蓝黄杂色,在卵壳上加以雕镂成画,作为冷食礼品赠送。
据说吃画卵,在隋唐时盛行全国。
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
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