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徐灵胎评黄元御-优秀word范文 (14页)
黄元御到底有多牛,今天我来告诉你
黄元御到底有多牛,今天我来告诉你黄元御到底有多牛,今天我来告诉你摘要: 黄元御到底有多牛,亲身经历事情写出来:一、大凡事件皆出有因:今年春节,和老婆决定要第二个孩子,女儿已经过了8岁(符合第2胎生育政策)经过努力就怀上了,在家呆了一个月,因为生意我要去边远的地方。
此后全 ...黄元御到底有多牛,亲身经历事情写出来:一、大凡事件皆出有因:今年春节,和老婆决定要第二个孩子,女儿已经过了8岁(符合第2胎生育政策)经过努力就怀上了,在家呆了一个月,因为生意我要去边远的地方。
此后全部是用电话联系,了解和关心进展情况,妊娠反应差不多吧:昏睡,庸懒,多吃多吐,多吐就再多吃,是第2胎算是有经验了,在老婆大人努力下问题一一化解。
3月中旬,老婆的死党聚会吃烧烤(不分大小,好像此项为女人专利)据后坦白,吃也不多。
开始咳嗽(清咳)没在意,自己服用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此药已成家庭常备药了,广告好啊)不但没有效果,咳嗽反而更厉害,一个电话讲下来要咳嗽好几次,我听着都替她难受。
二、病急寻医,屋漏逢雨:声明要她马上去医院诊治,五官科医生检查后说:说没有问题,不用开药,自己买盒金嗓子服即可,并以医生结论告诉我不用担心。
又坚持了3天,电话中听到咳嗽声音我急得直发火,其间饮食很少(咳有痰),警告必须马上去医治,无耐次日去了妇幼保健院(有学姐在),主任检查后依然不给开药,学姐也帮好话,给开了2日的营养针,第3日咳嗽是轻了(痰少),是不是现在的医院怕给孕妇治疗?清明后咳嗽又发作,比上月更甚,老人支招去看中医,找了当地非常有名的老先生,年龄与386爷爷同年,老人家平时静养,诊脉后告知肺寒,慎重并翻书核症后开药3付,分3天服。
老婆服完后大叫药苦,咳嗽并不见好转。
又过两日老婆电话告知,下面见了些红,肚子还有点痛,咳嗽时加剧,此时我是六神无主,这下怎么办?中西医都用了,去解放军第1NN医院,她是晕车一族的,不成。
我知道这是胎位下移导致,先问老中医的处方,不知道,规矩是不给患者带回。
最新 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和制药方法-精品
中药炮制学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的,欢迎阅读借鉴。
徐灵胎(公元1693-1771年),原名大椿,曾名大业,灵胎乃其字,学识广博,尤精岐黄[1];其对《内经》《难经》《伤寒》《本经》及《临证指南医案》均有深入研究,堪称国医大家[2].徐灵胎对制药原则的研究,主要记载于《源流论》一书。
在该书上卷的方药制药论中,徐灵胎明确提出了中药的制药理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
其制之义又各不同,或以相反为制,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以相畏为制,或以相喜为制。
而制法又复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3].徐灵胎制药论中说明了药物因其固有的性味,大多具有一定的功效,而这些功效除了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同时也会伴有一定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为了使药物能够在更好地发挥疗效的同时还能降低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可以使用一定的制药方法来实现。
徐灵胎制药论中提到的“相反”“相畏”一说,首次见于《神农本草经》中的“七情和合”理论[4];并且,徐灵胎的制药论也是从长期的用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指导现代中药的炮制生产和临床应用。
但是,目前对于徐灵胎制药论的现代分析鲜有报道,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徐灵胎制药论的现代研究及应用发展状况,笔者以“徐灵胎”“制药论”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检索源中检索相关文献,筛选2004-2014年的有效文献,对近年来有关制药论的技术应用、辅料应用及药理变化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97篇,剔除75篇,得到有效文献22篇。
现依据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和制药方法,从不同炮制技术、不同炮制辅料以及炮制后药物的药理药效和毒性变化方面入手,将近年来有关制药论的相关技术应用、辅料应用及药理变化的研究进行介绍。
1徐灵胎的制药原则1.1相反为制“七情和合”理论中强调的“相反”,是指两药同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5];而徐灵胎制药论中的“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可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6].可见,徐灵胎制药论中所说的“相反”不同于“七情”中的“相反”.如常用辅料黄酒炮制药物,可改变药性,宣行药势,引药上行。
徐灵胎医论述评
徐灵胎医论述评■徐慎庠徐灵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十五日,生于吴江下塘毓瑞堂。
祖父为他取名大椿,字灵胎,曾更名大业。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67岁以后“以钦召称字,遂以字名”。
晚年自号洄溪老人。
家本望族,祖父徐电发,康熙十八年(1679年)鸿词科翰林,参与纂修《明史》。
父徐养浩,次子徐曦,字榆村。
徐灵胎“生有异禀,长身广颡,聪明过人”(《清史稿•列传》)。
清诗人袁枚记录他老年时的相貌,称“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一望而知为奇男子”(《小仓山房文集》)。
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戏曲音乐,还有舞枪弄棍及排兵布阵等都有广泛爱好,对于医学尤其潜心学习。
他三弟患痞,父亲遍请名医的时候,他与医生互相讨论,所用药物亲自调制,于是明白了不少医理。
但是,不久四弟和五弟相继因病去世。
父亲悲痛而生病,为此他利用家藏医书数十种,日以继夜地研读,所以能通晓医学理论其中的奥秘。
他自学成才,三十四岁开始著书立说,先后著有《难经经释》二卷、《神农本草百种录》一卷、《医贯砭》二卷、《医学源流论》二卷、《伤寒类方》一卷、《兰台轨范》八卷,《慎疾刍言》、《校正外科正宗》、《洄溪医案》等。
徐灵胎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和三十六年(1771年)两次应诏赴京治病。
第二次圣旨下,徐灵胎已是79岁高龄,正卧病在床,应征诏勉强登程,途中由子徐曦照看,抵京后第三天即逝于旅舍。
乾隆的女婿将此事奏明皇上,得赏赐100两官银,并赠儒林郎。
徐灵胎逝世于1772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一),翌年春天,徐曦扶柩护丧以归。
今吴江八坼凌益村,有坐北面南的封土墓。
1963年立“清名医徐灵胎墓”石碑,墓前建牌坊一座,坊额楷书“名世鸿儒”,由乾隆朝兵部尚书彭启丰所题。
1984年修缮时重刻,四柱刻楹联两副:“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土坟”,“魄返九泉,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均为徐灵胎逝世前自拟,由其子曦记录。
徐灵胎治学和医论颇有个性和特点,兹整理次列,略述其要,爰质方家教正。
黄元御所撰之
黄元御所撰之下气汤解析下气汤,载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
原方为甘草6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泡,去皮尖)、贝母6克(去心)、五味子6克、芍药6克、橘皮6克,浩气滞在胸膈右胁者。
去敛肺止咳之五昧、贝母,加润血疏肝之首乌、丹皮,化裁为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之剂,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
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云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
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
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
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
杭芍、丹皮、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
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
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
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
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
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维,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
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小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
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12克易茯苓,建泽泻9克易甘草。
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15克或猪苓皮9—12克易茯苓。
历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30克易茯苓,建泽泻9克易时草。
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压偏高),以炒白术9—12克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敲易之)。
医家一代宗师——黄元御
医家⼀代宗师——黄元御读《黄帝内经》的同时,可以参考清代黄元御的《四圣⼼源》。
这是⼀本需要反复读,反复琢磨,⼀直到背诵的书。
我认为黄元御是后世真正理解了《黄帝内经》的极少数医家之⼀,其妙悟岐黄,临证如神。
黄元御勤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量的医学著作,实在是后世苍⽣之福。
黄元御(1705~1758),名⽟璐,字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楸⼦。
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代宗师”。
在昌⾢市黄家新郭村⼀派钢筋混泥⼟建筑拔地⽽起的环境下,却有⼀处占地10亩左右的清静之地,四⾯围墙将其与外⾯喧扰的世界隔开。
在这⽚净⼟中,长眠着明代名⾂黄福及其族⼈。
作为黄福的⼗⼀世孙,黄元御更为现代医学家提上案⼏。
黄元御作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代宗师”。
⽣于书⾹门第11⽇上午,在昌⾢市档案局⼯作⼈员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城郊的黄家新郭村。
远远地便发现,在⼲净整洁的街巷上矗⽴着⼀处占地10亩左右、四⾯修筑了围墙的场院。
围墙上书写着黄⽒家族的⽣平事迹,引来部分路过市民驻⾜观看。
昌⾢市档案局⼯作⼈员告诉记者,这就是黄福的御葬墓。
因墓园看护⼈不在家,⼀把铁将军将记者⼀⾏阻挡于门外。
登⾼远望,透过围墙发现,墓园中竖⽴着⼀组汉⽩⽟⽯⼈⽯兽。
据当地村民说,直⾄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前来拜谒。
⽽在墓园的东侧和南侧都是正在施⼯的房地产开发。
昌⾢市档案局⼯作⼈员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对墓园的保护⾮常注重,不允许对其有半点的损害。
⽣于⼀个世代簪缨的书⾹门第,1705年出⽣的黄元御⾃幼便深受家学影响。
少年时代,黄元御的⽗亲就为他邀请到侨寓昌⾢的名儒于⼦遽先⽣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著作,希望他能够登科⼊仕,光耀门庭。
黄元御也将“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天下”作为座右铭,希望效仿其先祖黄福,在未来能够做出⼀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古代医生』古代的医生之四--徐灵胎(4)
『古代医生』古代的医生之四--徐灵胎(4)乾隆二十六年正月。
京城。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徐灵胎两次进京,都赶上了京城下雪。
紫禁城在雪色中宁静而又威严。
这是徐灵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到皇宫的面貌。
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挑战。
那么,为什么宫廷的太医院高手云集,还会请徐灵胎进京呢?原来,清朝的历任皇帝非常了解医生的好坏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们总是想把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留在自己的身边,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但是太医院里的医生却经常让皇帝们不满意。
太医院的医生们都是经过选拔、考试、实习、临床等环节,一点点地熬上来的,按说也是经过了正规训练的,而且没到四五十岁您是甭想熬上御医这个职称的(下面的职称分别为吏目、医士、恩粮等),但太医院的医生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看病有顾忌啊,重的药轻易不敢开,一般的方子中每味药也就是一二钱的份量,有毒的绝对不敢开,药性偏重一点的药有时候都要上呈中堂(紧急的时候)或者其它上级批示。
所以您别觉着这御医好当,(关于御医的故事我以后会集中聊,这方面我知道的多些)结果是使得御医在某些方面难以施展。
但皇上不管啊,他一方面要求你疗效好,一方面对你用药还有要求,在这两方面一衡量,御医们的选择是:我一般就开些不温不火的药,不出大问题,疗效嘛,别急,一点点调养吧。
这样总不会出大错——这是御医之间代代相传的秘密。
所以皇帝经常很恼火,乾隆帝在批示御医的奏折时经常态度很不好,有的时候甚至是很气愤,经常批些“用心治!”“快快的治!”等话,明摆着,急了。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们就非常希望把民间的中医高手调到自己的身边,雍正帝曾经连下八道一模一样的圣旨,让各地的官员推举当地的名医进京,其中非常有趣的是,还特意嘱咐推举的时候不要强迫人家,要好言安抚,推举错了人朕也不怪你们,朕自有考察这些医生的办法,等等。
那么皇帝考察这些医生好坏的办法是什么呢?办法之一就是先让他们给手下有病的大臣看病,来观察效果如何,然后评价这个医生的好坏。
多么聪明的办法啊,一箭双雕,大臣们还以为是皇恩浩荡呢,嘿,瞧咱们皇上,真够意思,我病了还特意从全国各地调来名医给看,臣真是感激涕零,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啊(这些词儿还真是他们在奏折里常写的)!皇上心里面在偷着乐:拿你做了一下试验品,你还真的感觉很爽啊!徐灵胎也不例外,在到京报到后,先被宣进宫里面见乾隆帝,乾隆简单地问了些医疗问题,然后安排徐灵胎与太医一起给大学士文恪公蒋溥诊病。
一代大师——乾隆御医黄元御(一)
一代大师——乾隆御医黄元御(一)引子看周星驰的电影《功夫》的时候,我被片子里小孩子的经历给吸引住了,一个小孩子,在街上碰到了个衣衫褴褛的人,此人向他推荐若干本书,有本书的名字叫《如来神掌》……这个经历很有趣,我在写黄元御的故事之前,突然想起了我是怎么了解黄元御的,和这个故事还真有点儿类似。
那是在我刚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有一天,在街头逛,看到街边有个人在摆摊卖旧书,那是非常热闹的一个商业街的街头,傍晚时分,有几个人在有意无意地挑着图书,我也走上去,随便看看,都是些过期的画报和武侠小说之类的书,我看着无聊,刚要走,突然,看到在诸多书中间,有一本书很不一样,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灰色的封面(现在绝对没有书设计成这种颜色),上面黑字印着:《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麻瑞亭是谁,更不清楚黄元御是何许人也,但是当时觉得:嘿,这里还有中医书?而且这么朴素的封面,这么有勇气,里面的内容一定很不同寻常,于是那起来翻了几下。
刚这么一翻,就被书里的内容雷了一下,什么“火分丙丁,心为丁火,属手少阴;小肠为丙火,属手太阳……平人丁火下降,以温癸水,所以肾脏温暖,而下寒不生,癸水上承,以济丁火,因而心家清凉,而上热不作”(一般教材里火就是火,不分什么丙丁的),这些内容看着新鲜,心里当时立刻就有了感觉:这是一个地道的老中医写的!于是就问摊主,这书多少钱?摊主回答:五块钱!就这样,立刻就买了回来,回来以后就开始狂看,尤其是里面如何诊脉的内容,我看得最仔细,结果很快就可以给别人号脉了。
没多久别人就开始夸我号脉号得准,好多人都以为是家传的,其实真不是,母亲还真没怎么教过我,我都是看这本书学的。
可以这么说,我学习中医的起步,就是从学习黄元御的理论开始的。
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早就绝版了,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好多同学都来找我复印这本书,到今天我都不明白当年怎么会在一个卖画报的旧书摊上,凭空出现这么一本书。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八)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八)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罗大伦(续)看到了皇上的模样清朝的皇上对自个儿的身体那叫一个在意,其实宫里他有很多御医,御医那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清朝的规矩是,在考科举的各省生员中,选了解医书,通晓京语者(那年头就注意普通话了),可通过面试,录用为肄业生,三年期满,礼部考试,通过者为医士。
每季度都有考试,三年一大考,都由礼部主持。
每逢寅申年,更要大考,除御医外全部人员参加,考试过程和今天高考相似。
考试规章严格,考试当天,在黎明时所有考生集合,然后入座,考题按照正大光明四个字来分类,卷纸交到考生手里,考生就是一通狂写,一直考到日落交卷,这里面当然还有很多的要求,比如涂抹的字不许超过一百个等。
考到了一等,这肄业生才有机会做恩粮生,然后再考,一级级地往上升。
还要被派出去看病,各地有瘟疫等时候,经常的出差。
您看看,这当个御医容易吗?但就是这样,皇帝们对御医还是很不满意,估计皇帝们的想法儿是:今儿个得病,明儿个就好那才过瘾呢,所以一旦御医治疗慢了,就免不了是要挨训的。
比如说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派御医治疗正黄旗护军参领莫尔洪之痢疾,由于这位痢疾太重了,治疗得慢了点儿,康熙就在奏折里批示道:“尔等皆因医学粗浅之故,所以往往不能救人。
”瞧瞧,人家康熙说话一点都没客气,说手下的御医医学粗浅,显然很是不爽。
同年,康熙还派太医院院使和御医治疗正黄旗内大臣颇尔盆病,这位是痔漏复发,已经溃烂得窜至左右臀,内通大肠,这病情可够严重的,估计此时御医治疗得没有多大效果,康熙感觉很是恼火,在奏折里批示:“庸医误人,往往如此。
”瞧瞧,直接管御医叫庸医了。
在奏折里尚有“用心治”、“快快地治”等语,可见对御医很是不耐烦。
又有一次,康熙派御医去给正黄旗侍卫布勒苏诊病,这位侍卫当时是胡言乱语,说有人要来拿刀枪杀他,说有人要谋害他,御医诊断为“狂病”,就是说疯了。
康熙对此很不满意,朱批道:“此劣等大夫们知道什么?”在康熙的心目里,我们满人怎么能疯呢?你们这帮汉人大夫实在是劣等大夫,居然说我的手下疯了?我看是你们疯了!到了乾隆朝也没好到哪儿去,乾隆二十年,乾隆派太医院院使治疗侍卫大臣伤寒发疹,结果病势严重,乾隆在手下呈递的奏折中批示:“交给他们一个病就治坏了,你提防着点,派人去守着看,钦此。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十一)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十一)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罗大伦(续)一个人的奋斗其实,从黄元御写的书的序言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黄元御是怎么生活的,他早年由于眼睛的残疾,被排除在科举之外,这对他的心理伤害一直持续着,后来,在北京工作期间,他很有些愤世嫉俗,看不起那些俗人,那些往来应酬的人,结果搞得他很孤立。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黄元御下班了,都是在冷清的屋子里,自己琢磨着医学,整天在那里伏案写作。
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成为一个高手?黄元御为我们做出了答案,那就是,耐住寂寞,刻苦钻研,用全部精力,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素灵微蕴》这本书的最后,黄元御写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个特有地位的邻居(估计当时黄元御住的御医宿舍一定是二环以内),这位邻居整天坐着车子出去应酬,一身的名牌儿,见天儿的吃喝。
天天的路过黄元御的门口,他就有些好奇:这位怎么天天都闷在家里,干什么呢?于是终于有天忍不住了,看朋友约的饭点儿还早,就顺便进来了,寒暄了一下:“您说我们这都是高干宿舍住着,还真没怎么聊过,您整天在家都忙什么啊?忙收藏吗?练字画?”黄元御就回答,我整天给古代的医学典籍作注解呢(穷年作解)。
这位一听,傲然而笑,嗨!我都以为您在忙什么呢,原来干这个,太没意思了,您看看人家那些生活,多好啊,这个世界那么多美妙的地方,您都去过吗?高尔夫,您玩过吗?天上人间俱乐部漂亮美眉巨多,您去过吗?北边小汤山温泉的鲜花浴,您泡过吗?最近台湾游也放开了,您报名了吗?都没有,您这好啊,这么多好东西不尝试一下,整天在屋里“足不出于方州,行不越乎闾里,抱一篇以长吟,面百城以自喜,仰屋梁以咨嗟,扶空几而叹只”,您这都图什么啊?黄元御叹了口气,说:恐怕说了你也不明白啊,古代留下的那些医学经典,能够真正理解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为了让大家看得明白,就把这些书给注释一遍,这样可以让这个世界好的医生更多啊,让病痛中的人痛苦更少啊,所以没有时间玩了,现在,我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呢,你能明白吗?这位邻居没等黄元御说完,突然急了:“嘿!我忘了点儿了,来不及了,约好了酉时在国贸吃花家菜呢,聊着聊着忘了点儿了!回见了您呐!”然后,钻进奔驰马车,一路绝尘而去。
名医第五期:黄元御——黄药师
名医第五期:黄元御——黄药师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
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括其一生。
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黄元御少年及青年时期,也志存高远,希望自己读书后能考取功名,以“达济苍生”,其志向为效其先祖黄福——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
可不巧的是,天妒英才,在1734年,黄元御30岁时,因用功过度,突患眼疾,延医诊治,奈何医生辨证不确,误用大黄、黄连等苦寒之药,致使黄元御中阳大虚,不数年,黄元御左目完全失明。
在清代,五官不正是不能入仕的,哀痛之余,好友兼名医的刘太吉劝其学医,自此,黄元御弃儒从医,发愤立志“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开始研习中医经典著作,黄元御本来天资聪慧,加之深厚的文化功底,不数年,学有所成,医名渐著,行医之余,勤于总结经验,著书立说,时人将之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
乾隆二十二年(1758年),黄元御在行医、著述生活中积劳成疾,抱病回归故里,终致不起,时年54岁。
《清史稿》的记载黄元御的著作有医书11种,其中《素灵微蕴》、《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玉楸药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解》,称为“黄氏医书八种”。
黄元御文采斐然,辞藻清丽,在其著作《伤寒悬解》的自序里,有一段话:“丁巳仲春,此心未已,又复摊卷淫思。
日落神疲,欹枕假寐,时风静月白,夜凉如水,素影半床。
清梦一肱,华胥初回,恍然解矣。
然后知群公著述,荒浪无归,彼方且涉泽迷津,披榛罔路,何以引我于康庄也!”;在《四圣心源》自序中:“维时霖雨初晴,商飙徐发,落木飘零,黄叶满阶。
玉楸子处萧凉之虚馆,坐寂寞之闲床,起他乡之遥恨,生故国之绵思。
悲哉!清秋之气也,黯然远客之心矣!爰取《心源》故本,加之润色。
一代名医,黄元御传奇的一生
一代名医,黄元御传奇的一生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人。
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黄元御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
祖运贞,廪贡生,侯选训导;叔祖运启,顺治戊戌科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父钟,邑庠生;兄德润,增生;德淳,监生。
黄元御出身于这样一个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家学影响。
少年时代,其父为之延请侨寓昌邑的名儒于子遽先生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著作,希望他能够登科入仕,光耀门庭。
黄元御也“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效其先祖黄福,做出轰轰烈烈的勋业。
雍正二年(1724),甫近弱冠之龄的黄元御考中邑庠生。
雍正十二年(1734),黄元御三十岁,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左目红涩,白睛如血,不得已延医就诊。
而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犯中虚,左目完全失明。
科举时代,五官不正,不准入仕,遭此劫难,黄元御的仕进之路被彻底断送。
在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
黄元御凭着深厚的文化功底,苦读历代中医典籍,数年奋斗,浸浸有成,开始悬壶济世。
在行医过程中他又不断总结经验,医术精进,医名大盛,时人将之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
黄元御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
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
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
因此发愿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从源到流,重加考订,还其本来面目,以凭后世遵循。
乾隆二年(1737),黄元御开始酝酿《伤寒悬解》一书的编著,并着手撰写《素灵微蕴》,乾隆五年(1740)九月完稿,四卷二十六篇,在该书中黄元御首次提出了“培植中气,扶阳抑阴”的诊病理论。
最狂名医黄元御的三个了不起,温热派的王孟英如何评价他
最狂名医黄元御的三个了不起,温热派的王孟英如何评价他最近半年多,经常读清代中医名家黄元御和王孟英的书。
黄元御是张仲景的忠实拥趸,扶阳派的先驱,而王孟英则是温热派理论的集大成者;黄元御扶阳而抑阴,王孟英则是重阴而抑阳;黄元御生活于康乾盛世,王孟英主要活动于道光咸丰年间动乱的南方;黄元御是曾服务于乾隆皇帝的御医,王孟英是始终扎根于民间的游方郎中;黄元御文笔深沉隽永,王孟英的文风则是潇洒不羁。
同时读风格迥异的两部书,有一种冰火交锋的感觉。
经历了半年多的阅读之后,已逐渐能比较适应在二者之间进行转换,感觉越来越妙。
我的基础很差,领悟能力很低,虽然读了这么长时间,能记住的内容少之又少,提高的也非常有限,今天主要聊一聊我对黄元御的一些感官认识,以及王孟英对黄元御是如何评价的。
首先谈一下我对黄元御的印象,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黄元御文采真好。
在所有的中医著作中,我认为黄元御的文采是最好的。
其文采在其所著的《四圣心源》、《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等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黄元御写作的体例以骈体文为主,可见其文学基础有多好。
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使用的是骈体文的文体,但却流畅自然,文采斐然,而毫不空洞,且无堆砌之感。
即使到现在读起来,也并不会觉得很晦涩。
所谓“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能将繁复的医药知识整理、归纳、论述就已经是很艰难的事情了,更何况还要用精美的词句表达出来,也难怪乎黄元御自负天下无双。
中医典籍很多,书籍的可读性也有很大的差别。
我所接触到的资料有限,其中觉得王孟英和黄元御的著作可读性都很强,文笔自然,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比较适合我这种基础不是很好的中医爱好者。
第二,黄元御真狂。
本事有多大,脾气就多大,历代名医没有不狂的,最狂的非黄元御莫属。
以前曾认为陈修园很狂,比如他评价李东垣:树论以脾胃为主,立方以补中为先,徇其名而亡其实,燥烈劫阴,毫无法度。
此外他还认为李时珍之杂,李士材之浅,薛立斋之庸,赵养葵之妄,张景岳、冯楚瞻之浮夸。
8黄元御中气升降理共27页文档
1.3、人体生理机能的运行模式 即脾胃升降机制:
➢ 前面提到的黄氏“一气周流”、“土枢四象”
的理论结构,演化气机“左升右降”机制来阐述 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变化。
➢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精神》提到“培养中气, 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 则精密而神安矣”
二、病理观念上的基本理论
一生著作
•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 • 《难经悬解》、《伤寒悬解》、 • 《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 • 《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等11部专著。
《四圣心源》
全书分十卷。前四卷谈基础理论,后六卷谈具体疾病,包 括杂病,七窍、五官、外科疮疡、妇科经产等。
黄元御的学术特点: “天人合一,一气周流”
• “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 左升右降,如轮一般。中气在人身胸之下 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中 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
——彭氏把中气四维轴轮互运成圆运动理论 进一步发展为:中气如轴,脏腑之经气如 轮,中气与经气轴轮互运成圆运动。
《四圣心源》的理论在脾胃 升降理论的应用
➢ “百病之生,悉由土湿,是以多有痰证,而鼓胀、 噎膈、虚劳、吐衄、嗽喘、惊悸之家更甚。原 因土湿阳虚、气滞津凝” ——《四圣心源·卷五·杂
病解上》
➢ “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 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太阴湿土》。
➢ “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 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 。
提出从本气为病的角度去认识疾病发生,创立“一气周流, 土枢四象”理论来阐述人体结构模式,用“左升右降”理 论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 临床十分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对脾 胃升降理论在临床应用有更加独特认识。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下)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下)文/罗大伦 | 编辑/蔡仲逊编者按:想必很多朋友已经从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了罗大伦博士讲述的古代中医故事,罗哥演讲与文笔俱佳,我今天重温了这篇“黄元御”的故事,深受触动,心潮澎湃。
现将这篇两万多字的文章分享给大家,文字较多,大概一场电影的时间,那就邀请您一起欣赏这场精彩、营养而感人的电影吧!片前广告:在此推荐罗大伦博士的《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等书。
另外,灵兰书院的作品中,与黄元御相关的图书有《四圣心源》《黄元御内难解》《黄元御伤寒解》《黄元御药解》《麻瑞亭治验集》等5种,推荐从当当网购书,由于市面上有同名书,读者请认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由于文字较多,无法一篇完成,上篇内容,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追仲景之神思我们前面说了,黄元御的学问是从仲景这里起步的,他学习仲景的思想那可是费了劲了,若干年,一头扎进去,迷住了。
要说这张仲景的学问确实迷人(请原谅我用这样的词儿),把我们的黄元御给弄的神魂颠倒的,为什么呢?黄元御自己说的,自个儿以前看诸子百家什么书的,那都当的是课外读物看的,眼睛一扫,就知道那些书里面在说什么呢,用他自个儿的话说那是:“过目而冰销,入耳而瓦解”,可就是看这位张仲景的书,感觉那是太难了,感觉那理论深度简直是没有个边(譬犹河汉无极)。
我估计在那些时候,黄元御一定特憔悴,吃嘛嘛不香的,简直丢了魂似的,脑袋里就一个念头:仲景的书怎么如此的深奥啊!这种饱受折磨的痕迹可以从黄元御同志的言语中表现出来,他还曾经在私下里表达过,他说这“《南华》之奇,《太玄》之奥”,可以说是够奇幻微妙难以理解的了,可这跟张仲景的这些书简直那是没法儿比啊(然何至如此之闭结不解也)!结果,黄元御从公元1737年开始看《伤寒论》,一直极其投入地研究,又在临床中进行体会,最终在公元1748年,最终完成了这本《伤寒悬解》。
完成这本书的过程是这样的。
当时,正好有个机会,黄元御出门办事,来到了阳邱,正好有个姓刘的朋友,家里有个没有人住的荒斋,黄元御一看很高兴,说:这正好,我正愁没有个清闲的地方写东西呢,要么你这房子借我住几天得了。
中肯评价黄元御理论
中肯评价黄元御理论黄(元御)氏偏于贵阳贱阴,崇补火土,学黄氏者,无不随黄氏之偏,好用茯苓、白术、干姜、附子、桂枝、炙草等伤津液、滞经络之药,将平常小病,治成阴虚伏热大病,轻者归入虚损,重者渐成痨瘵,一遇温病湿热,无不动手更错。
黄氏八种,温病、疹病最坏。
温病初起之方,用生姜、大枣、炙草、浮萍燥横发散之品,最不合宜。
大概黄氏长于内、难、伤寒、金匮之理,临床经验尚少之故。
其治内伤各病,果系外现燥热、内伏寒湿者,则黄氏治法甚优。
黄氏主治中气之方,不论中土有无寒湿证据,皆以干姜、茯苓、炙草为主,只顾崇阳补火,不顾伤液劫液,于阴以养阳之义,破坏无遗,则黄氏之缺憾也。
黄氏误认仲圣伤寒脉法“阳病见阴脉者死,阴病见阳脉者生”为“阳贵阴贱”,又误认《伤寒—少阴篇》“少阴负于趺阳者顺”为“当崇补火土”。
不知河图中宫属土,阴数在外,阳数在内,中气之旋转,全是阳寓阴中之功能,倘阴气伤损,包围不住阳气,阳气外越,中气即渐消灭。
因阳无阴则动而散,非中气真寒,何可统用干姜以伤胃阴乎?吾人须知中气属土,土气生于相火之下降。
又须知相火下降,降于阴金之内收。
阴金将相火收入肾水之内,水能藏火,乃生元气。
水火俱足,元气乃足。
元气上奉,乃生中气。
《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旨,原是如此。
凡人能食者,胃阴旺也。
食能消化者,脾阳旺也。
阴主收,故能食。
阳主化,故食能消化。
然必阴能包阳,而后能食能化。
阴平者,阴与阳平也。
阳秘者,阴能养阳,阳乃秘藏也。
如随意好用燥药、热药,劫夺津液,将阴金收降之气损伤,津液不能复生,火气外泄,胃不思食,中气消灭,便无法挽回。
凡虚劳之人,睡醒出汗与饭后出汗,饭后胸部觉热,皆是阴液亏伤,包藏不住阳气的现象。
此乃显而易见之事,但已到了这样地步,要去补阴已来不及。
因阴液伤到如此地步,不是骤然成的,乃是日渐日久成的。
气化坏了,可以用药还原,形质的津液坏了,便难还原。
故古人曰:阴脉旺者多寿。
阴者,津液。
津液多,包藏得住阳气,故寿也。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自己的眼睛红肿,应该算作有火啊,为什么使用清火的药,反而把自己害了呢?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黄元御发现了秘密,原来有很多火热之症是假象,很多是气机升降失常,并非是真正的火!有位叫钱叔玉的人,秋收因为干活太卖力气了,开始咳嗽,有痰,而且最吓人的是唾血,血的颜色是紫黑色的。
贫苦人家哪有那么多的钱请大夫啊!就硬挺着,结果这么吐血,一直吐了一年有余。
黄元御来了,也吓了一跳。
原来,正赶上这位犯病,吐的血'一吐数碗',来不及从嘴里冒出来,就从鼻孔里往外流。
黄元御连忙问:'都有什么感觉啊?'这位一边吐血一边说:'肌肤发麻,脑袋痛,身上还感觉忽冷忽热的,口渴,吃不下饭,出汗。
' 黄元御点点头,诊了患者的脉,问:'还有什么症状呢?'患者想了想,回答:'还遗精,很容易惊恐,总是很健忘,还有晚上睡眠不好,只要一躺下,就开始喘,只能坐着睡觉,一旦身体倾斜,就会吐血,天气一凉,病就开始重,而且右脚还肿了,大便也是不成形的。
'黄元御听完了患者的叙述,说:'我明白你的病情了,你想知道你的病是怎么患的吗?黄元御说:'给乡亲们讲讲我们自己身体里的圆圈的故事吧。
'这个圆圈的故事后来被别人看去了,写成了一本书,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话说这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
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
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脾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发送到全身的。
脾的特性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木气得到了营养,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
黄元御传
黄元御传/forum/viewthread.php?tid=88024&extra=page%3D1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昌邑县人,清代乾隆间名医。
他医德高尚,以“良相之心为良医”;医术精湛,“所治危症有神效"。
初时,在民间已享有“南藏北黄”声誉。
后来,因其治疾能覆杯而愈,遂蜚声江淮与京都间。
清高宗御赐“妙悟岐黄”匾额,悬太医院门首。
他终生精研医学,著述宏富。
《清史稿》记,他“因庸医误药损目,发愤学医,于《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皆有注释,凡数十万言。
”实现了他“以良医济世”,“凿先圣未雕之璞,探千秋永坠之奇”,“继古圣之匡维”,“回苍生之颠沛”的宏愿。
医学界称其学术思想,“奥析天人,妙烛幽隐,自越人、仲景而后,罕有其伦”,成为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对经典医著“长沙而后,一火薪传”的“一代医宗”。
奋志青云,雄心为良相济世不种桑麻不养蚕,莫将实学付空谈;王侯筋两无多重,有志男儿一担擔。
黄福《书怀》书香门第,男儿奋志黄元御于1705年农历九月十八日夜九时仵,出生在昌邑城西郊黄家新郭村。
黄氏世家是昌邑县的名门望族。
黄元御是黄福的第十一代孙。
黄福的思想和业绩对黄元御有着深刻的影响。
黄福,号后乐,谥忠宣公,是明初历官五朝的良臣。
他原为清源知县,因上书论国大计,被太祖朱元璋破格选拔,为工部右侍郎。
永乐初年,因在两广和交趾治军调度有方,调北京刑部尚书兼掌安南布政、按察二司事。
洪熙时召还,以工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
宣德初,调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兵部。
正统元年,拜少保,进阶光禄大夫,封赠三代。
黄福仰慕范仲淹为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居官准则。
因此,取“后乐”为号。
官退之后,并将自己的居室取名“后乐堂”。
老年在“后乐堂”中,不但仍与往来友好交谈国家大事,还特别重视教育子女关心民众疾苦。
当时的国史李时勉在《后乐堂记》中写道:黄福“历事五朝,四十余年,其心未尝一日不在天下国家,平昔言议未尝一语不在天下国家。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下)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下)这就是一气周流模式。
这个右寸手太阴阳明金生的是左尺足太阳少阴水,太阳少阴水生的是左关足厥阴少阳木,厥阴少阳木又生左寸手太阳少阴火,手太阳少阴火同右尺手厥阴少阳火,手厥阴少阳火生右关足太阴阳明土,足太阴阳明土复生右手太阴阳明金。
对照这个图形来看的话。
右寸生的是左尺,然后左尺生的是左关。
左关再生左寸,左寸再通右尺,右尺再生右关,右关复生右寸,就是这个图形。
这个图形上讲,图中箭头所指的是五行相生图,外圈那是一气周流图,现在很多人都批判五行相生相克是错误的。
我认为这可能还停留在医术上面的层面上,还不能达到道的层面,对中医核心的东西还未真正领悟。
从这个图形上,我们知道了这两手脉的相互关系,寸关尺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我们在临床上,去领会每一部脉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
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这个书中治病之要讲过一个案例,说一个病患者声音嘶哑,要用笔代替口来说话,咽喉疼痛,浑身没有力气。
刘老摸脉,两尺浮紧,开方是麻黄汤加苍术,两剂而愈。
刘老还特别批评中医西化,见病治病,喉咙疼痛很多人可能开方就用玄麦柑桔汤,牛蒡子山豆根之类的药。
刘老的解释是说,脉浮紧,紧者为寒,浮紧就要用麻黄汤,舌苔中有湿,所以加了苍术。
今天我来解释一下从一气周流上看,浮脉为阳脉。
心脉为浮数之脉,肺脉为浮涩之脉,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浮紧为肺气不堪之脉,如果是浮数,浮缓,就用桂枝汤来升到左路,浮紧就要考虑升左路或降右路,麻黄汤为主。
为什么在尺呢,左尺为膀胱,右尺为命门,浮为金水相生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水不能生木出现了问题,右尺浮为心阳下潜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三焦相火出现了问题,浮是因为阳,是升散之象,紧它是一种阴,紧表示了开散不开的这种象,浮紧它是阴阳相搏杀的一种胶着状态,用桂枝麻黄对浮脉推一把帮助一把,帮助他推散,用麻黄杏仁苍术帮他收敛。
这一气转开了,这就好了。
今天晚上还有老师说这个皮肤问题,我想的话,如果是在左尺左关都浮数,就应该考虑到小柴胡和猪苓汤来治疗,如果是入血分了,就要考虑到胡希恕老师常用的大柴胡加桂枝茯苓丸来加减治疗,其实都是升达厥阴肝木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徐灵胎评黄元御篇一:中医经典诠释中医难学,古有《此事难知》一书,尽谈学中医之难。
但又有《医学实在易》一书,反而谈中医如何容易学。
后人岂不是被搞糊涂了,到底中医好不好学呀。
我认为,中医不容易学好,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如果学者能有志向,有方法,循序渐进,则必能有所成就。
朱子曾说过:居敬持志,读书之本;循序致精,读书之法。
读书如此,学医何尝不是如此。
心中执着一份信念,加上心思聪颖,配合切实的功夫,假以时日,必可医理贯通无碍。
近年来,经常有中医爱好者以及一些年轻学子问我学中医要看什么书,我曾经在博客里写过几篇关于如何学习中医的一些文章,并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读的中医书。
但对于志在专精医术的同道看来,原来的答复有些粗糙了。
因此我想再详细地把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并提供一份学中医的书单。
或许挂一漏万,或许被他医所不解,但只求一心积善,罪我怨我,一切不计。
如果能帮助大家因此而走上中医之路,继而精通医术,则自觉善莫大焉。
因此,此文是给将来的大医作个引路指南的。
要学中医,就要学最上乘的中医学。
有了这个目标,才算是有了入门的动力。
中医入门极为不容易,登堂入室则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既要求学者吃苦肯学,还需要不错的天赋,那就是悟性。
现在的中医情况堪忧,后继乏人,是因为真正领悟中医的人太少,反而靠中医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
当前,社会上处处可见那些学了几天理论,背了几张方子,连混带骗地弄来一纸文凭,就开始打着中医的旗号去吆喝的庸医之辈。
这般庸医行世,直接就败坏了中医的声誉,况且因此而害人无数,更数可憎。
所以说,如果只想着抄几个秘方,会治几个小病,那不能算是学医,不过是浅尝辄止而已。
只有学到第一流的中医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医、理解中医、相信中医,并能应用中医治疗一些大病重病危病疑难杂病。
我建议未学医时,可先从周凤梧的《名老中医之路》、李可的《人体阳气与疾病》以及刘力红的《思考中医》看起,既增兴趣,又增动力和信心。
以后学医过程中,也可反复研读此三书,则其收获更多。
1. 修德为先。
我认为,医德大于医术。
德不修,徒论医术,不过是个普通的医生。
如果医德败坏,则根本就是含灵巨贼,也谈不上医术如何了。
修德之本,在于诚意正心。
这是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最必要的功夫。
儒家在这方面达到了极致。
古人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这是为人与治学的至境,是学医的最终理想。
学问的修得以至诚的德行为本,而德性的养成则以求知问学为途。
学医先“尊德性”,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然后始能“道问学”而通医理。
我强烈建议读一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对于为人和为医教极有意义。
我曾在当当网的书评中写过这样的话:“极品中的极品,中国人必读。
这是国学入门的书,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从初学者到饱学之士,皆需时时读几段这本书,可以提供无穷的儒家思想与智慧。
没有读的,抓紧读。
作为中国人,不管是哪个行当的,都要一读此书。
而且,此书不难,慢慢地就入手了。
”另外,学医还可以读读佛教方面的书,锤炼心性,修养佛性。
配合静坐,可以体悟许多与佛与医相关的东西出来。
再者,王凤仪老善人的嘉言录极有利于养心养性,不可不读。
之后,你就知道怎样学医,怎样行医,怎样做人了我曾经写过一篇《医德与医术》的文章,专门讲医德这个问题,可以找来参考一下。
强调一下,修德不是只管读书和背书,读书只是明了其中的道理,关键还得去做,去实践。
王凤仪老善人讲过:“道是行的,不行就没有道。
”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把它永远地刻在心里去。
2. 首重经典。
一般来说,学中医有两个途径,一则自后世之书入手,渐而读到经典;二则自经典入手,渐及后世诸家。
前者易,后者难。
前者容易上手,似可快速小成,但后者根基稳固,一旦掌握了医学经典,则如手执利刃,而难病大病心中了然。
因此,我主张自经典入手,既省时间和精力,又可掌握最正宗的医术。
经典者何?一般认为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神农本草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
这几本书都是古文,不太容易读懂。
手边可以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随时翻阅,极有帮助。
我认为可以先看《黄帝内经》,就当成故事来看。
你看黄帝坐在那里,与他的臣子岐伯一问一答,多么逍遥自在。
且这本书是压韵的,其中大多数的句子都有韵脚,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意。
如果实在畏难,可以看后世的翻译。
市面上有不少这样的书,都差不多,可以找来读一读,关键是读懂书中的道理。
这本书是中医的最核心的基础,是需要经常读的书。
我建议可以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读一读。
如果能配合临床,则更有妙味。
坚持每天学一点,渐而可通。
读时可以不求甚解,但理解其意思即可。
但遇到好的句子,不妨多多地背诵。
读《黄帝内经》的同时,可以参考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
这是一本需要反复读,反复琢磨,一直到背诵的书。
我认为黄元御是后世真正理解了《黄帝内经》的极少数医家之一,其妙悟岐黄,临证如神。
黄元御勤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实在是后世苍生之福。
同时还可参考张景岳的《类经》、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及汪机的《读素问钞》。
读完《黄帝内经》,紧接着就读《难经》,这本书是就《黄帝内经》的几个问题进行问难。
问题比较简单,读起来也不难,很薄,一两个月就可以读完。
可以配合读滑寿的《难经本义》。
中药是临床医生的手中利剑,必要精通。
所以学了理论后,紧接着要学《神农本草经》。
可以参考黄杰熙评释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问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辩录》,另外中医大学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药学》亦可一参,但当以《神农本草经》的观点为本,勿受后世过多影响。
继而精研《伤寒杂病论》。
这是医圣张仲景的大作,也是后世最受推崇的一本书,历来其注释近千家。
目前大学教材以宋本为主,我比较重视桂林古本伤寒论,因为其内容更为充实,且纠正了宋版的许多错误与矛盾之处。
研读《伤寒杂病论》,可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中医规划教材,梅国强主编)、曹穎甫的《经方实验录》、舒馳遠的《新增傷寒集註》,以及黄元御和郑钦安的书。
如果坚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上面的任务,如此就奠定了一个深厚宽广的中医基础,以后再起万丈高楼不过是时日问题了。
3. 传统文化。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
其中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既是文化,也是中医的基础。
所以,学医要先学传统文化。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过,“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
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
如此乃得为大医。
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
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於医道者矣。
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
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
若能具而学之,则於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这是把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给包括进去了。
现代人要象药王这样博极群书,相信也很难做到,但《易经》要学,因为包含的学问极大极深,整个就是中医的根基。
弄通了易理,建立起来象与数的概念,玩味文王易图以及十二消息卦,则《黄帝内经》的很多道理自然就贯通无碍了。
可以参考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唐容川的《医易通说》、鄒ju學熹的《醫易滙”hui四声”通》以及南怀瑾的《易经杂说》。
另一本是《道德经》,是道家的精华。
幸好这本书也不厚,仅五千字,来来回回疏理几遍,也就慢慢地通了。
如此可以建立一气流行的概念,则庞杂的中医顿时有序简单起来。
就参考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即可。
要精通中医,这两本书就必需读,而且要精读,反复读。
可以与前面的中医经典一起读,坚持不懈,一两年也就读透了。
配合着还要读一些历史以及文学诗词书,借以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
中医理论要想精,必需要有广博的传统文化基础,即要有广度,而后方可有厚度和高度。
而且,学中医要善于背诵。
民国时秦伯未受业上海丁甘仁时,丁师要求背诵《古文观止》,当时他很不理解,但临证十数年后,才体会老师的用心之苦。
现在的中学课本中有近百篇古人,这些都是两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建议全部背诵。
背古文,不仅仅是学文化,同时也提高人生修养。
要建立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首先就是要多读书。
需知有读医书而不为医者,没有不读书而为医者。
但读书要思考,要自悟。
读书破万卷,如果不思考,就等于白费。
不知观天查地以比象于人,亦不是学医之道。
为医者读书,就是要学以至用。
如此读书,则可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临床时自然能贯通医理,左右逢源。
另外,任选一个版本的中医大学课本《医古文》,反复研读,这是读古书的基础。
或者用王力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亦是不错的选择。
4. 后世精华。
唐宋之后,名医辈出,医书汗牛充栋,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筛选。
中医门派众多,观点各异,越到后世越是明显。
可先从一家学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
我认为可以先从黄元御学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版本。
以黄元御的理论为基础搭个医学流派的骨架,将《四圣心源》融会贯通其中,如此见病知源,立方有据,可立于不败之地。
然后可以读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建立一阳盈缩的观点,奠定扶阳的基石。
其它医书,可读可阅者亦很多。
但如果为了临床技术,我只就自己所读过的,精选出一份书单,由读者自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