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手算公式
手算钢筋公式大全详细图解
钢筋翻样教程技术信念技术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下部非贯通筋长度(边跨)=max(1/3 Lo,a)+(左支座-保护层)+(h-保护层*2)/2或15d(上部无连接时候)Lo取柱相邻两跨较大值。
a=1.2La+Hb+0.5Hc下部非贯通筋(中间跨)=max(1/3 Lo左,1/3 Lo右)*26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基础梁主筋(梁外伸)技术信念技术信念基础梁箍筋根数(梁外伸)技术信念左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右边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L+1/2Hc-保护层)/加密间距+1中间支座处加密箍筋根数=支座宽/加密间距+1柱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左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12技术信念技术-1纵筋长度=高Hn/3+1Hn/3+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为(柱截面长边)取大值15技术信念1层柱子主筋长度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技术信念非连接区=max(1/6Hn、500、Hc)16技术非连接区=(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技术技术技术-1层箍筋根数计算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技术信念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技术技术技术信念2829技术信念顶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按焊接计算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技术技术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加暗柱暗柱剖面技术信念配筋平面图暗柱立面36加连梁技术信念37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技术信念。
梁计算公式大全(教学备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原创】框架柱、框架梁、板,独立基础,基础梁钢筋手算公式
梁1.①判断直弯锚hc-c≥max(lae,0.5hc+5d)直锚;hc-c<max(lae,0.5hc+5d)弯锚直锚时长度=2*(lae,0.5hc+5d)+ln弯锚时长度=(hc-c+15d-弯曲调整值)*2+ln2.3.长度=左锚固+ln+右锚固端支座判断直弯锚,中间支座为直锚端支座处长度=(hc-c+15d-弯曲调整)+ln+max(lae,0.5hc+5d)中间支座长度=max(lae,0.5hc+5d)*2+ln4.判断直弯锚hc-c≥max(lae,0.5hc+5d)直锚;hc-c<max(lae,0.5hc+5d)弯锚第一排=弯锚hc-c+15d-弯曲调整/直锚lae +ln/3第二排=弯锚hc-c+15d-弯曲调整/直锚lae +ln/45.第一排=ln/3+支座宽+ln/3 (ln为两跨之间的较大值)第二排=ln/4+支座宽+ln/46.+ln+右锚固+(6.25d*2 一级钢端头带弯钩时)G(构造钢筋):搭接与锚固都取15d 长度=2*15d+ln 无弯曲调整问题N(抗扭钢筋):搭接为lle或ll,锚固为lae或la判断直弯锚hc-c≥max(lae,0.5hc+5d)直锚;hc-c<max(lae,0.5hc+5d)弯锚直锚时=2*lae+ln弯锚时=(hc-c+15d-弯曲调整)*2+ln青岛汇编中要求钢筋定尺长度:直径≤10mm 为9m;直径>10mm 为12m。
7.箍筋根数=左加密+非加密+右加密(单跨计算)加密区配筋范围:一级抗震max(2hb,500);二~四级抗震max(1.5hb,500)左、右加密区根数={max(2hb,500)/(1.5hb,500)-50}/加@ 向上取整+1非加密区根数=(ln-左加密-右加密)/非加@向上取整+18.拉筋梁宽≤350,一级钢6.5mm;梁宽>350,一级钢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长度=梁宽-2c+1.9d*2+2*max(10d,75)根数=(ln-50*2)/2*非加@向上取整+1单跨单跨计算,有几排1排还是2排9.吊筋长度=2*20d+2*斜段长度+2*50+次梁宽度-(弯曲调整值)斜段长度=α为45°1.414*(梁高-2c)α为60°1.155*(梁高-2c)弯曲调整为45°或60°的弯起调整。
柱梁墙板计算
计算。
优先级: 墙<梁<柱
墙:
模板: 现浇混凝土墙模板,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有门窗侧壁要加门窗侧壁,按实际外露面积计算。 3、结合软件学习:
工程量表的作用 套定额:查询匹配定额、当前构件自动套做法、做法刷、换算 梁绘制方法:F4、shift+左键、点加长度 核量:查看计算式
二、梁:
1、体积: 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1) 梁长的规定: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过梁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各 加250mm计算。 (2)梁高的规定: 梁(单梁、框架梁、圈梁、过梁)与板整体现浇时,梁高计算至板底 (3)各类梁之间的扣减: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体积。
4、优先级: 柱/板>梁 >墙 (主要指砌块墙)
6.155 6.3
6.155 6.3
---说明柱的模板面积不扣减板、梁 柱支模高度超过3.6m计算超高模板
1
柱:
3、构造柱计算: 马牙槎长度60mm 体积=矩形截面体积+马牙槎体积 模板=实际矩形外露+马牙槎的支模面积
4、总结:柱计算那些量? 体积、模板、脚手架
5、结合软件学习: 工程量表的作用 套定额:查询匹配定额、当前构件自动套做法、做法刷、换算 柱子修改偏心的方法:F4、shift+左键、ctrl+左键、查改标注 核量:查看计算式 查看工程量—可以设置分类 分类查看构件工程量—整楼设置分类出量 报表—三大类报表、设置报表范围、实体措施及清单定额工程 量的切换
梁、板、柱、楼梯工程量计算方法
柱子、梁、板、楼梯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一、柱子1、柱子工程量(1)柱子体积:砖柱;砼柱。
(2)砼柱模板。
(3)、砼柱高度超过3.6m 增价;(4)、独立柱装修(5)柱侧装修2、柱子工程量计算方法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②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马牙差模板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⑵、构造柱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①、构造柱的马牙差算起来很麻烦,必须考虑柱子与几个墙面相交。
②、模板计算难点同体积。
⑶、框架柱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其中柱高: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②框架柱的模板=框架柱周长*框架柱支模高度天津2004计算规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设计施工图示混凝土体积计算。
③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柱上的钢牛腿按铁件计算.⑷、砼柱高度超过3.6m增价=砼柱高度超过3.6m的墙体体积总和⑸、独立柱装修=框架柱周长*装修高度⑹、柱侧装修=柱外露长度*装修高度二、梁1、梁工程量 (1)梁体积。
(2)梁模板。
(3)、梁高度超过3.6m增价;(4)梁侧装修2、梁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梁的体积=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 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①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②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③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12cm以内时,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挑出部分在12cm以外时,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为挑檐天沟。
梁计算公式大全【范本模板】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
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
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柱、剪力墙、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直锚长度﹤Lae) 5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锚固长度Lae)(直 锚长度≧Lae) 纵筋连接方式:搭接设置 绘图 柱子偏移:ctrl+左键点一交点---在对话框中填写柱偏移值 柱子镜像:P76
【箍筋】 箍筋长度
1号箍筋长度=(b+h)*2-保护层*8+8d+1.9d*2+max(10d,75mm)*2 2号箍筋长度=〈(b-保护层*-2-D)/(b边纵筋根数-1)*间距j数+D〉 *2+(h-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3号箍筋长度=〈(h -保护层*-2-D)/(h边纵筋根数-1)*间距j数+D〉 *2+(b-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4号箍筋长度=(h-保护层*2+2d)+1.9d*2+ max(10d,75mm)*2 (勾住主 筋和箍筋) =(h-保护层*2+4d)+1.9d*2+ max(10d,75mm)*2 (勾住 箍筋)
E=层高(A+B+C+D)
加 密 加 密 加 密 非 加 密
梁下 Max(hn/6,hc,500) 部位 梁高 hb 范围
非加 密部 位
剩余部分
基础相邻层或1层 (机械) 是 部位 范围 加密长度
否 加 密 加 密
全高加 密
A+C+D≧层 高; 箍筋根数 =(层 高-50)/ 加密区间 距+1;
非全高 加密
---纵筋长度 顶层
纵筋长度=层高-节点高(板)+锚固Lae (绑扎) =层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板)+锚固Lae (机械)
梁板柱计算整理
梁板柱计算整理【梁的截面尺寸(b x h)】梁高h其中,l为梁每跨的跨度。
最经济跨度:主梁5~8m,次梁4~7m。
主梁:一般取次主梁一般取次梁:主次梁一般取次次梁一般取梁高尺寸以50递增:主梁最低300,次梁最低250。
800以上以100递增。
梁宽b其中,h为计算得出的梁高。
梁宽常规取值:150,180,200,250,300,350,400,其中以250最为常用。
【板的尺寸】普通肋梁楼盖板的跨度:(指短边尺寸)单向板2~3m,最佳2、2~2、5m;双向板3~5m,最佳不超过4m。
板厚:其中,l为板的短跨尺寸。
单向单跨:一般不小于70mm;单向多跨:;双向:一般不小于80mm。
井字楼盖井字楼盖每块板的双向尺寸以2~3m为宜,最好不大于4m。
且长宽比应小于1、5。
次梁高:其中,l为空间短跨的尺寸(非每跨)。
一般取。
井字楼盖的梁仍有主次之分,主梁要比次梁高50mm。
密肋楼盖密肋楼盖每块板的短跨尺寸宜1、2m~1、8m,不应超过1、8m。
肋高:单向密肋:其中,l为板顺梁方向的长度;双向密肋:其中,l为空间长跨的尺寸。
密肋楼盖的板厚一般直接取50~60mm。
无梁楼盖其中,l为空间短跨的尺寸。
明暗梁楼盖(悬)挑梁【柱的尺寸】混凝土强度的选择C25:5层以下;C30:6~10层;C35:10~15层、小高层;C40,C45:15~20层; C50:25层左右;C55~C80:25层以上。
钢筋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其中,取值规则:C50及以下混凝土取0、76,之后以0、01递增;取值规则(考虑脆性破坏而来):C40及以下混凝土取1、0,之后以0、019递增;为抗压强度标准值,如:C30取。
计算设计值例子:(500 x500的柱子用C30能抵抗的力F=0、5 x 0、5 x=kN)柱的截面面积A计算公式原理:轴压比→ → 其中,n为层高(包括首层);S为每个柱的承担单层面积(柱间中线划分);N=10~14kN / m2=恒载+活载;为混凝土设计值。
梁、板、柱等体积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1.带形基础(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4)杯形基础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式中:h3——杯颈高度V3_——杯口槽体积(m3 )V4= h4/6+[A×B+(A+a)(B+b)+a×b]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V=V1+V2+V3-V4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4.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5.砼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二)柱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式中:V——柱体积;H——柱高(m)F——柱截面积2.带牛腿柱如图所示V=(H × F)+牛腿体积×n=(h × F)+[(a ×b ×h1)+a × b V2 h2/2]n =h ×F+a ×b ×(h1+h2/2)n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3.构造柱:V=H ×(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m); A.B—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马牙槎边数(三)梁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V=Lhb式中:h—梁高(m);b—梁宽;L—梁长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V=LF式中:L—梁长;F—异型梁截面积3.圈梁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4.基础梁V=L×基础梁断面积式中:V—基础梁体积(m3);L—基础梁长度(m)。
柱梁板钢筋计算
柱梁板钢筋计算⼀套完整的造价计算书(附公式)及建筑⼯程建筑⾯积计算规范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尺⼨以建筑物⾸层⾯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尺⼨以建筑物⾸层⾯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积=⾸层建筑⾯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积=⾸层建筑⾯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积:按外墙外⽪线外放2⽶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的中⼼线×2=外放2⽶⾯积” 与底层建筑⾯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较⿇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的中⼼线计算起来较⿇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样。
⼤开挖⼟⽅1、开挖⼟⽅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按设计图⽰尺⼨以基础垫层底⾯积乘挖⼟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或机械挖⼟⽅的体积应按槽底⾯积乘以挖⼟深度计算。
槽底⾯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垫层外边线加⼯作⾯,如有排⽔沟者应算⾄排⽔沟外边线。
排⽔沟的体积应纳⼊总⼟⽅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量合并于总⼟⽅量中。
2、开挖⼟⽅计算⽅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底⾯积:⽅法⼀、利⽤底层的建筑⾯积+外墙外⽪到垫层外⽪的⾯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线×外放长度”计算。
)⽅法⼆、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积(同分块计算建筑⾯积)。
②、计算挖⼟⽅的体积:⼟⽅体积=挖⼟⽅的底⾯积*挖⼟深度。
梁钢筋手算详解,如此简单
梁钢筋手算详解,如此简单!1.上部贯通筋:计算公式:=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即按端支座来判断)1、锚固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0.4Lae+15d4、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2.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锚固即按端支座来判断)3.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为较大一跨的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4.架立筋:计算公式:架立筋长度=(Ln净跨长-左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右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2×搭接(取150MM)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取150MM5.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注:锚固要分端支座锚固和中间支座锚固二种情况下部钢筋的计算不分上下排6.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框架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请注意标注方式7.腰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腰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注:锚固须分两种腰筋分别考虑平法中对腰筋算法的规定8.拉筋: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9.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 ×锚固+2 ×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 × 50)框梁高度>800mm a=60度<=800mm 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10.箍筋:箍筋长度=2 ×(H - 2 × 25 + B - 2 × 25)+(11.9 × 2 + 8)d箍筋根数=2 ×[(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 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 1)1~4级抗震屋面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端支座锚固: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直锚长度: (0.5支座宽度+5d)与Lae取大值非框架梁L: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或12d。
土建钢筋手算公式[精彩]
土建钢筋手算公式[精彩]梁:(3跨为例)1、梁上部通长筋:净跨长度+两个支座宽度—保护层厚度(20)*2+弯折(15d)*22、支座部负筋:净跨长度*(1/3 1/4)+支座宽度—保护层厚度(20)+弯折(15d)3、当负筋穿过两个支座时:两边净跨长度*(1/3 1/4)+两个支座宽度+中间支座净宽度4、架立钢筋:搭接长度(150)*2+净跨长度*(1/3)5、侧面构造筋或扭筋(通长):净跨长度+锚固长度(15d)*26、下部受力钢筋:净跨长度+两个支座宽度—保护层厚度(20)*2+弯折(15d)*2当钢筋穿过支座时: 净长度+直锚(n*d)*2《n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的》7、箍筋长度:(如图所示)只有外侧双肢箍时:(柱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柱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四肢箍(梁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梁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 +(梁宽—保护层*2—两个纵筋的直径*2—两个纵筋的净间距*2)*2+(梁的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2+(max(10d、75mm)+1.9d)*2 《第一根箍筋距基础的距离是50mm》(加密区范围: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切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8、(拉筋长度:梁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max(10d、75mm)+1.9d)*2现浇板(3跨为例)1、板底部受力筋:净长度+锚固长度(max(梁截面宽度*1/2 5*d)*22、板内分布筋:净长度+搭接长度(150)3、板内负筋:净长度+梁截面宽度—梁保护层厚度(20)+弯折(15d)+板厚度—2*板保护层厚度(15)4、马凳筋=(板厚*2+0.2)*板面积构造柱B边和H边的钢筋:1、基础层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15d)+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15d)+基础纵筋外露长度/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3)+(首层楼层净高/3)+与首层纵筋搭接(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3)+max(二层净高/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 (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4、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与三层搭接(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5、顶层柱纵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保护层(20)+顶层弯折(12d)6、箍筋:(如图所示)只有外侧双肢箍时:(柱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柱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四肢箍(柱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柱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 +(柱宽—保护层*2—两个纵筋的直径*2—两个纵筋的净间距max(10d、75mm)+1.9d)*2 *2)*2+(柱的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2+((加密区范围: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 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运用
计算量大
01
对于大型工程或复杂结构,手算的计算量非常大,耗时耗力。
易出错
02
手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遗漏,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难以保存和共享
03
手算结果通常以纸质形式保存,不便于保存和共享。
02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原理
钢筋工程量的构成
钢筋长度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钢筋布置情况 ,计算各种规格钢筋的总长度。
钢筋实际重量计算
根据实际称量的钢筋重量和根数,计 算每根钢筋的实际重量。
工程量的汇总与核对
工程量汇总
将计算得到的梁、板、柱等各部位的钢 筋长度、根数和重量等工程量进行汇总 。
VS
工程量核对
将汇总后的工程量与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进行核对,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04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实例
掌握图纸中钢筋的标注方法,包括钢筋的直径、级别、间距、排数 、弯钩长度等,确保准确理解设计意图。
熟练掌握计算规则
梁钢筋计算规则
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和配筋要求,熟练掌握梁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 筋、支座负筋、架立筋、构造筋等的计算规则。
板钢筋计算规则
了解板的受力特点和配筋要求,掌握板底筋、面筋、温度筋、分布 筋等的计算方法。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 算运用
汇报人:XX
• 钢筋工程量手算概述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原理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方法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实例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的注意事
项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的未来发
展
目录
01
钢筋工程量手算概述
手算的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提高计算准确性
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承载力的实用公式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承载力的实用公式计算下载温馨提示: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承载力的实用公式计算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承载力的实用公式计算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设计中的承载能力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承载力时,通常采用的是一些实用的公式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承载力计算的实用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梁板柱平方计算公式
梁板柱平方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中,梁、板和柱是常见的结构构件,它们承担着建筑物的重要荷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结构构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中,梁板柱的平方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构构件的尺寸和荷载,从而有效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梁、板和柱的平方计算公式是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和材料力学性能推导出来的,它们可以用来计算结构构件在承受荷载时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梁、板和柱的平方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梁的平方计算公式。
梁是一种常见的水平受力构件,它主要承担着楼板和屋顶等荷载。
在设计梁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荷载和材料性能来确定梁的尺寸和截面形状。
梁的平方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梁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从而确定梁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梁的平方计算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梁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A = bh,其中b为梁的宽度,h为梁的高度。
2. 梁的惯性矩计算公式,I = bh^3/12,其中b为梁的宽度,h为梁的高度。
通过以上两个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梁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进而确定梁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和设计师可以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来确定梁的尺寸和截面形状,从而确保梁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满足变形要求。
板的平方计算公式。
板是一种常见的水平受力构件,它主要承担着楼板和屋顶等荷载。
在设计板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荷载和材料性能来确定板的厚度和截面形状。
板的平方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板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从而确定板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板的平方计算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板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A = bt,其中b为板的宽度,t为板的厚度。
2. 板的惯性矩计算公式,I = bt^3/12,其中b为板的宽度,t为板的厚度。
通过以上两个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板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进而确定板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毕业设计梁板柱尺寸值计算
一、柱子的截面尺寸计算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6.4.2知:框架柱必须满足该建筑的轴压比限值。
框架柱支撑的楼层面积计算由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设计值,按该公式计算:n g F N ⋅⋅⋅=β;有地震作用组合柱所需截面面积为:cc f NA N μ≥。
已知: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轴压比限值取N μ=0.9; 柱混凝土强度选用C30,23.14mm Nf c =柱子的截面尺寸计算如下表, 附表1:柱截面尺寸计算类型角柱 边柱 内柱β1.3 1.3 1.25 F max /m 2 20.58 35.28 42.12 g 14 14 14 n5 5 5 N /N1872780 2149875 3685500 Nμ0.9 0.9 0.9 c f /m 214.3 14.3 14.3 c A /mm 2145515167045286363根据:b ×h ≥c A 取值如下b ×h/mm300×800300×800450×700二、梁的截面尺寸计算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3.1框架结构主梁:梁L h ∙=)181~101(;梁宽h b ∙=)31~21(次梁:梁L h ⋅=)181~121(;梁宽h b ∙=)31~21(梁的截面尺寸计算如下表,附表2:梁截面尺寸计算类型 跨度L max /mm h /mm h 取值/mm b /mm b 取值/mmb ×h /mm 主梁 8400 840~466 700 350~233 250 250×700 次梁6000500~333450225~150200200×450对梁、柱截面尺寸进行验算根据公式:5<柱梁i i ; 已知:===I HEIi L EI i ;;柱梁bh 3/12;C30混凝土E=3×107KN/m 2 附表3 b/m h/m I E L/H 梁i柱i梁 0.25 0.7 0.0071 3×107 8.4 25357.14柱0.30.80.01283×1074.291428.5752773.057.9142814.25357<柱梁==i i ;∴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长度=梁全长—2×保护层+2×15d;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建筑制图P221)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4、支座锚固判断: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5、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梁全长—2×保护层
抗扭钢筋:同上。
6、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建筑制图P211)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例:加密区箍筋根数=(1.5Hc/100)+1,非加密区=(跨长-50×2-2×1.5Hc)/200+1;<二级抗震,@100/200> 8、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三、梁模板计算
如果是边框,则梁模板面积=(梁宽+2×梁高—模板厚)×梁长
如果是中间,则梁模板面积=(梁宽+2×梁高—2×模板厚)×梁长
四、梁混泥土计算
梁混泥土=梁长×梁宽×梁高
框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