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运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解题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解题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解决问题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解题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5课时 解决问题

夯实基础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52+186+164= 7 02 284+652+134= 1070
352 186 +1 6 4
702
284 652 +1 3 4
1070
495+135+626= 1256 177+435+189= 801
495 135 +6 2 6
177 435 +1 8 9
495+498
得数在750左右
614+293
得数在460左右
421+35
得数在900左右
15
4.我会估算。 (1)兴华农具厂计划生产502件农具,现已生产了198件,估一
估,大约还要再生产( 30 0 )件。 (2)新华小学有男生697人,女生811人,估一估,女生和男生
大约共有( 15 00)人。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爸爸爸爸大大约约应应该该准准备备 多多少少钱钱才才够够呢呢??
小红
4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爸爸大约应该准备 多少钱才够呢?
小红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产品名称
销 售清单
护眼灯
学习机
空调扇
产品样式
产品价格
166元
225元
558元
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
116+225+558= 949(元)
116
辨析:估算用钱问题时,要做到估大 不估小,147估 算为150,305估算为310。
24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R 三年级上册
这个星期前3天我看了78页书,后4 天我看了余下的125页书。你知道这 本书有多少页吗?
78+125= 203(页) 答:这本书有203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3.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你们看过货车运煤吗?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货车运煤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用列表法解决问题1. 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读题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一共要运36吨煤。
预设2:有两种卡车:小卡车每次运6吨,大卡车每次运8吨。
预设3:每次每辆车都装满。
师:问题是什么?预设: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36吨煤?师:“恰好”是什么意思?预设:“恰好”就是正好运完,没有剩余,并且每一辆车都正好装满。
2. 分析与解答。
师: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汇报)预设:8吨6吨5次0次预设:第③种方案和第⑤种方案。
3. 回顾与反思。
师:检验一下,看第③、⑥两种方案是不是恰好运完36吨煤。
预设1:3×8+2×6=36(吨),方案③恰好运完36吨煤。
预设2:0×8+6×6=36(吨),方案⑥恰好运完36吨煤。
师小结:我们是怎样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1. 认真审题,找方案;2. 有序思考,列表格;3. 选择可行方案,打对勾;4 . 回顾反思,写答句。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操作时要先给学生提出讨论的任务,并出示表格,提供明确的指导,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列举出所有的派车方案,在学生思考的关键环节进行必要的,引导学生有序地列出各种方案,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问题解决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第5课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51~54页内容。
【教学目标】1.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
提问:1.三年级的同学准备在“农家乐”餐馆搞一次聚餐,你能帮帮他们吗?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共有95人,每桌坐8人。
)教师:今天我们将运用以上信息,来解决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二、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例1。
(1)抓住重点字、词理解题意。
教师:找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说明理由。
学生举手回答。
(2)解答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解答。
②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③指名汇报解决方法。
95÷8=11(张)……7(人)11+1=12(张)(先求出可以坐满的桌数和剩下的人数;再求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3)提问:为什么要加1?(11张桌子都坐满后,还剩下7人。
这剩下的7人也要参加,因此这7人也需要准备1张桌子,所以至少需要12张桌子。
)2.教学教材例2。
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图。
(1)提问:从图上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一共有6人去划船,每张船票16元,包一只6人座的船只需87元。
)(2)追问:怎样租船比较合算?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合算”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每种租船的方式进行比较,便宜的就合算。
)②小组讨论怎样租船比较合算。
③小组讨论后汇报方法,并上前板演。
方法1:先算包船每人要付多少钱,再与16元进行比较。
87÷6=14(元)……3(元),每人不到15元,包船合算。
方法2:先算6人买船票用多少元,再与包船的钱进行比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解决问题

主席台两旁的观众席有3200个席位。 三年级773人,四年级805人, 五年级841人,六年级783人。
(2)还差多少个席位? 3202-3200=2(个) 答:还差2个席位。
170+230+560
=400+560 =960(元)
大约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 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
答:小红的爸爸大约应准备960元钱。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
166 +225+558=949(元) 166 225
+ 51 5 18 9 4 9 答:收银员应收949元钱。
3.把货物全部运上去,可以怎样运? 写出你的方案。
你的方案中一共运了几次?
限重450千克
394千克 93千克
165千克 360千克
156千克 294千克 280千克 68千克
整理数据
175千克 213千克
68千克 213千克
93千克 280千克
156千克 294千克
165千克 360千克
175千克 394千克
第二次
360kg 68kg
第三次
294kg 156kg
第四次
280kg 165kg
第五次
213kg 175kg
第六次 93kg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更快 的解决这个问题吗?
答:我的方案中一共运了6次。(答案不唯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773人,四年级805人, 五年级841人,六年级783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
具体包括:1.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则;2.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则;2. 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情景,例如购物时需要计算总价,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需求。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题,如23×4,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购买3个价格为25元的玩具,需要计算总价。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一位数步骤1:将两位数和一位数写成乘法形式步骤2:从个位开始,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步骤3:将乘积写在相应的位置上步骤4:相加得到最终结果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10题;问题1:购买4个价格为18元的苹果,计算总价;问题2:购买5个价格为32元的书本,计算总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于乘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年级:三年级教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相关知识点。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图示表达问题的方法,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难点: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明买水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如何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找规律)、重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中,学生掌握了用图示表达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规律。
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变量问题、比例问题等,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5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动态生成,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小朋友,老师了解到在炎热的商场里一些电器量较大的商品的销售情况,你们认为他们的销售情况会怎么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空调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属于大众化商品,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而学习机是高科技产品,对学习有用;护眼灯是比较新颖的产品(课件出示例4:销售清单)【进行新课】1.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1)哪种商品最贵?(2)哪种商品最便宜?(3)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4)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2.解决问题。
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1)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8+225+166=(2)应该准备多少钱呢?你是怎么估算的?学生独立思考;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全班交流反馈,教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方法一:558+225+166=(949 )(元)。
这种方法虽然是最准确的,却不是最好的,因为买东西不可能提前知道价格,所以我们买东西只能估计个大约数,这就需要估算。
方法二:560+230+170=()(元)。
(把558看作560,把225看作230,把166看作170,一个多看2,一个多看5,一个多看4,因变化都很小,使结果与准确结果取接近)(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估算的一般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2. 速度、时间、路程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能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0米,经过10分钟,他们分别走了多远?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
(2)让学生尝试解决导入中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
(3)教师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与速度、时间、路程相关的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和应用题,让学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新知环节探究新知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关系到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预算。
【教学目的】1.经过生活化情境的静态生成,让先生自主提出数学效果,并选择适当的算法处置效果。
2.培育先生的预算看法,能结合详细状况停止预算,判别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结合详细情境,培育先生提出效果,处置效果的才干。
【重点难点】结合详细状况停止预算。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小冤家,教员了解到在炎热的商场里一些电器量较大的商品的销售状况,你们以为他们的销售状况会怎样样呢?先生宣布自己的看法。
空调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属于群众化商品,可以回收停止再次应用;而学习机是高科技产品,对学习有用;护眼灯是比拟新颖的产品〔课件出例如4:销售清单〕【停止新课】1.提出效果。
小冤家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依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效果呢?先生依据统计表提出数学效果〔课件出示〕:〔1〕哪种商品最贵?〔2〕哪种商品最廉价?〔3〕假设三种都买需求多少钱?〔4〕大约应该预备多少钱呢?2.处置效果。
刚才大家提出的效果中,哪个效果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为什么?这就是我们明天要研讨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预算〔板书课题〕。
如今我们就一同来处置它。
〔1〕假设三种都买需求多少钱?怎样列式?依据先生回答板书:558+225+166=〔2〕应该预备多少钱呢?你是怎样预算的?先生独立思索;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预算方法;全班交流反应,教员板书先生的预算进程:方法一:558+225+166=〔949 〕〔元〕。
这种方法虽然是最准确的,却不是最好的,由于买东西不能够提早知道价钱,所以我们买东西只能估量个大约数,这就需求预算。
方法二:560+230+170=〔〕〔元〕。
〔把558看作560,把225看作230,把166看作170,一个多看2,一个多看5,一个多看4,因变化都很小,使结果与准确结果取接近〕〔3〕引导先生观察、剖析预算进程,说说预算的普通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主题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乘除法等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思路不清晰、列式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理清解题思路,准确列式,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所学知识,教师及时反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当我站在教室的讲台上,面对着那一双双好奇而渴望的眼睛,我知道,这是我教学的起点,也是他们学习的起点。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5课时——解决问题。
我们将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中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案例,以及一些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例题,详细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 随堂练习:我在讲解后,给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们独立解决,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4. 作业布置: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课后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本节课的主题和关键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方法,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5根,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水果?答案:小明一共有15个水果。
2. 题目:小华有一些糖果,他吃掉了一些,然后又买了一些,他有的糖果比他吃掉的多3颗,请问小华最初有多少颗糖果?答案:小华最初有8颗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一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也给他们布置了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希望他们能够进一步提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课件

生活中的数学3 电影院一周售票情况(张)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105 98 102 104 196 284 223
(1)观察这张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2)周六和周日一共售出多少张? 284+223=507(张)答:周六、日一共售出507张。
(3)工作日和双休日哪个时间段售出电影票多? 100+100+100+100+196=596(张)> 507张 答:工作日售出电影票多。
商场进行周年促销活动啦!
原价:898元 现价:715元
原价:985元 现价:858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用什么方法解决?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生活中的数学2
夏季,要用网在湖里围出一块水域作为 垂钓区,如图。大约准备多长的网就够 围了?
200+250+200 =650(米) 答:大约准备650米长的网够围了。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精算和估算)
学习目标
解
决 问
1. 巩固三位数加减法,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题
2.体会精算与估算的区别和联系,能合理选择估算或精算的
方法解决问题。
精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具体分析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算
和
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估
算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商品名称 价格/元
销售清单
护眼灯 166
吹风机 225
166+225+558= 949(元)
166 +2 2 15
391
391 +51 5 8
94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引导学生分析列式计算。
注意:可以将三种商品的价格估作整百整十进行估算。精确计算时,注意进位。
5.小结: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汇总并给出答案: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互动环节: 三.寓教于乐,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 P46 的第 12 题,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 兴趣体验
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1)估算: 560+230+170
(2)精算: 558+225+166=949(元)
=790+170
558
=960(元)
225
答:小红的爸爸应准备 960 元。 + 1 6 6 949
答:收银员应收 949 元。
本课时内容比较简单,所以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上,我在课堂上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
1.出示教材 P43 例 4.
(1)师:同学们,从这张单子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根据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和同桌相互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2.师:第(1)小题要求小红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也就是说要进行估算,第(2)
二.自主探索, 小题求收银员应收多少钱,需要我们精确计算。
兴趣维持
3.和同桌讨论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
生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
地去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 1.结合具体题目,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课件 1 课时。
导案
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 师:相信同学们经常去逛商场,今天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谁掌握 揭示课题 得最好,并能灵活运用。(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