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1、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病。

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

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

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

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染提供机会,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80%-90%的病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引起。

饲喂高蛋白的牛群易发。

随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和纤维素性炎,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延误治疗则转为慢性化脓性炎。

多数会造成乳房硬结、萎缩,一区或多区失去泌乳功能,有的可因乳池炎引起乳池狭窄或闭锁,个别还会继发乳房坏疽或患牛死亡。

治疗:⑴初期处在红肿热痛阶段可施行冷敷。

后期可施行2-3次热敷。

⑵乳房内冲洗对各类乳房炎的治疗均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冲洗前应先消毒乳头并将乳房内积乳尽量挤干净,每个乳头先用1%-2%小苏打水冲洗后再注入抗菌药。

⑶对化脓性乳房炎,脓肿位于皮下浅层的应尽早切开排脓,若在深层则用注射器抽出脓汁,然后注入抗菌药。

预防:保持圈舍及乳房卫生,正确挤乳,加强饲养管理。

2、酮血症该病又称酮病。

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

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

由于糖以及脂肪代谢障碍,使大量酮体蓄积于体内。

同时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导致一系列病征。

多发生在4~9岁间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于分娩1周后发病。

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少。

神经症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后期多见营养衰竭、消瘦,四肢瘫痪,卧地不起,有时呈半昏睡状态。

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均含有酮类气味(似氯仿的芳香味)。

若不及时救治,终因长期卧地不起而淘汰。

治疗:⑴必须尽快增加血糖水平。

为达此目的,静注25%-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摘要】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产后瘫痪的发病因素包括营养不良、胎儿过大、分娩并发症等。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站立困难等。

通过鉴别诊断可以及时确认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营养、提供适当的呵护等。

预防产后瘫痪的关键在于营养合理、配种合理等措施。

产后瘫痪的防治需及时有效,对奶牛生产和产奶都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对奶牛产后瘫痪的防范和管理至关重要,以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发病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防治、预防、生产、产奶、影响。

1. 引言1.1 产后瘫痪的定义产后瘫痪是指奶牛在产后因为身体虚弱、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后肢瘫痪的一种疾病。

产后瘫痪在奶牛产后1-3周内最为常见,可能会给奶牛的生产和产奶带来很大影响。

产后瘫痪主要表现为奶牛后肢无力无法站立,行走困难,甚至完全丧失行走能力。

这不仅影响了奶牛自身的生存和生产,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产后瘫痪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钙磷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压迫神经等因素有关。

及时发现并治疗产后瘫痪对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生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瘫痪的发生,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1.2 产后瘫痪的重要性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其重要性在于对奶牛生产和产奶造成了严重影响。

产后瘫痪会导致奶牛出现瘫痪症状,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丧失了正常的进食和排泄功能,造成营养缺乏和身体虚弱。

这不仅影响了奶牛的健康状况,还会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奶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经济效益和养殖效益。

产后瘫痪还会给奶牛带来痛苦和不适,影响到奶牛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加重其他后果。

产后瘫痪也会增加奶牛的兽医治疗和护理成本,给养殖户带来经济负担。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产后瘫痪对于维护奶牛的健康,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尤其是产后2-6周的高峰期。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详细介绍。

原因:1.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乳汁的合成和生产,如果摄取的饲料中能量不足,就容易发生酮病。

2. 糖利用不良:产后哺乳期由于能量需要的急剧增加,奶牛体内葡萄糖供给不足,导致肝脏解合成脂肪的速度大于其氧化消耗,从而产生大量乙酰CoA。

3. 体内饲料转化异常:产后奶牛饲料转化率下降,导致体重减轻,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储备到产奶高峰期,乳汁产量下降。

临床表现:1. 食欲不振:患牛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不爱咀嚼。

2. 体重减轻:产后奶牛因摄食和能量代谢的不均衡,体重下降明显。

3. 乳量下降:奶牛酮病患牛在产后发病的几个星期内,乳量下降明显。

4. 呼吸困难:酮病牛由于能量不足,导致肝脏产生大量的酮体,酮体在呼出气中挥发,导致患牛出现乙醇呼吸的现象。

5. 长毛、贫血:奶牛酮病时,患牛毛发变长、呈干枯无光泽,皮肤弹性变差,贫血现象明显。

诊断:1. 临床症状:根据患牛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

2. 尿液测试:通过尿液测试检测酮体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可以确认酮病。

3. 血液测试:通过血液测试检测血液中的酮体含量和糖含量,判断是否存在酮病。

防治:1. 饲料管理:给予充足而均衡的饲料,提供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和矿物质,以满足产后奶牛的需要。

2. 补充营养剂:通过补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剂,提高奶牛体内的能量水平。

3. 运动管理:合理安排奶牛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能量的消耗和代谢。

4. 环境管理:保持奶牛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压力和恶劣条件,有利于减少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的哺乳初期。

其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良、糖利用不良和体内饲料转化异常。

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乳量下降、呼吸困难、长毛和贫血。

母牛产后护理不当引起的疾病

母牛产后护理不当引起的疾病

细菌感染
子宫颈闭锁不全
症状及表现
产后持续发热
食欲不振
恶露异常
子宫颈口闭锁不全
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保持牛舍 干燥卫生,定期 检查母牛的身体 状况
治疗:使用抗生 素类药物,清洗 子宫并注入药物
乳房炎
发病原因
产后护理不当
乳房外伤
细菌感染 母牛免疫力低下
症状及表现
乳房肿胀、发红、疼痛
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母牛产后护理不当引起的 疾病
汇报人:
产后感染
目录
子宫炎
乳房炎
产后瘫痪
产后胎衣不下
产后出血
产后感染
感染原因
产后护理不当
卫生条件差
细菌感染 母牛免疫力低下
症状及表现
产后感染会导致母牛出现发热症状 感染部位会引发不同的疼痛和不适感 母牛的食欲和饮水量会下降 产后感染会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
预防和治疗措施
症状及表现
产后不能站立
体温下降
食欲废绝
卧地不起
预防和治疗措施
保证产房安静、干燥、卫生
发现母牛出现产后瘫痪症状时,及 时采取措施,包括补充水分、静脉 注射葡萄糖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Biblioteka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保证母牛在产后能够及时补充水分 和营养
对于已经出现产后瘫痪的母牛,可 以采取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产后胎衣不下
症状及表现
产后出血:母牛产 后出现大量出血
精神不振:母牛产 后精神不振,食欲 减退
腹痛:母牛产后出 现腹痛症状
发热:母牛产后出 现发热症状
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治疗疾病
治疗:补充血容量,防止感染,对症治疗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后代谢紊乱的一种常见疾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低血糖和低血钙导致的。

在哺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能量和钙质来维持乳汁的产生,而若摄入的食物无法满足需求,则会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奶牛酮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
1.食欲不佳:奶牛酮病患者的食欲会减退,甚至不食。

2.乳量减少:由于能量和钙质不足,奶牛产奶量极可能减少甚至无奶。

3.体重下降:奶牛酮病患者体内能量供应不足,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维护和产奶需要,导致体重下降。

4.神经紊乱:有时,患奶牛会表现出不寻常的兴奋和焦虑,肌肉僵硬等症状。

防治措施
1.饲料控制:对于奶牛而言,饲料是保证生产和体重的重要来源。

为防止奶牛酮病的发生,饲料应该有适当控制,并遵从专家给出的饲料师范。

2.逐步换粮:奶牛换粮的过程应该要逐渐进行,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同时,还要注意饲喂高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奶牛体内能量和营养的需求。

3.身体保健:奶牛在怀孕和哺乳期需要特别的保健,其中包括定期检查身体健康,并且在产后采取钙剂补充等预防措施。

4.运动关照:奶牛应该要有适度的运动,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代谢,同时避免长时间过度运动。

总之,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的方法包括饲料控制,逐步换粮,身体保健以及运动关怀等,这将有助于减少奶牛出现酮症和其他代谢障碍问题。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奶牛是养殖业中常见的家畜之一,但由于其生理结构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奶牛常常会患上各种疾病。

对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保证奶牛健康生长和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病毒性疾病1. 奶牛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组织受到细菌侵袭引发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哺乳期的奶牛。

病症表现为乳房肿胀、局部发热、产出带脓血的乳汁,严重的还有乳腺炎症状。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合理饲养、防治乳房受伤、合理消毒等。

2. 奶牛口蹄疫奶牛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牛、羊等哺乳动物。

病症表现为口腔、蹄部皮肤溃疡、水泡、严重时还会引起蹄部溃烂,影响奶牛正常的进食和行走。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严格消毒隔离、注重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预防接种等。

奶牛口疮病是由口腔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疾病,传染途径为飞沫和唾液。

病症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口唇肿胀、流涎、进食困难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环境卫生、密切监控奶牛健康状况、提高饲养水平等。

二、细菌性疾病1. 奶牛瘤胃酸中毒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饲料粗细度不合适、饲料中纤维成分不足等原因引发,病症表现为奶牛进食减少、口舌干燥、躺卧时间增加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合理饲料配制、增加日常观察和检测等。

2. 奶牛产后感染性疾病奶牛产后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产后子宫炎、子宫脓肿等,常在产后30天内发病。

病症表现为发热、产后不适、产后恶露异常、食欲不振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产后护理、加强环境卫生、提高饲养水平等。

3. 奶牛肠胃功能紊乱奶牛乳房病包括乳房肿瘤、乳房坚硬、乳汁产量减少等,常常是由于饲料营养不均衡、粗糙引起,病症表现为乳房肿胀、乳汁产量减少、乳房疼痛等。

预防该疾病应注意饮水卫生、合理饲料搭配等。

三、寄生虫性疾病1. 奶牛肝吸虫病奶牛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肝脏内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常见于湿润的环境,病症表现为奶牛体重下降、毛色暗淡、食欲不振等。

奶牛常见的代谢病及防治

奶牛常见的代谢病及防治

治疗过程中 , 以高 浓 度 葡 萄糖 为 主 剂 . 注 射 保 肝 和维 生 素 等 制剂 , 给予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强地松龙 、 氟 美 松) 或有机 酸盐类等 ;
有产后瘫痪 病史的牛 、 高胎 次 、 高 产 牛 产犊 后 进 行 补 钙 。 提 前 对
临产母牛做好防护措施 , 防 治发 病 。 可使用 V D预防 , 对 临产 牛 在
1 . 2发 病 机 制
分 群 管 理 产 犊 后 泌乳 初 期 的母 牛 .维 持 日粮 为 每 1 0 0千 克 体 重 给 约 3千 克 干 草 f 每 l 千 克 干草 相 当 于 3千 克 青 贮 ) 。每 产 3 千克奶给 1 千克谷类精料 , 总 蛋 白质 不 应 超 过 1 6 % 1 8 % 加强 运动, 产前 1 0天 , 测尿酮 、 p H值 。对 于 阳性 者 , 产前 l 周开始补充 2 0 % 的葡 萄 糖 和葡 萄糖 酸 钙 溶 液 . 2天 一 次 静 脉 注 射 各5 0 0毫 升 . 直 到 分 娩 止
产 前 8天 开 始 肌 肉注 射 V D注 射 液 , 每天一次 , 直 到分 娩 止 。 对 于
年 老 、 高 产 和 有 瘫 痪 病 史 的牛 采 用 静 脉 注 射 的 方 法 在 产 前 7天 补 钙 和 补 磷
2奶 牛 酮 症
饲喂精料量过高 , 精 粗 料 比例 失 调 。 饲 喂 的 青 贮 饲 料 酸 度 过 大, 引 起 乳 酸产 生过 剩 , 导致瘤 胃内 p H值迅速降低 。 瘤 胃 内 的 细 菌、 微 生物群落数量减少 和纤毛虫 活力降低 . 引 起 严 重 的 消 化 紊 乱, 使 胃 内容 物 异 常 发 酵 . 结 果 导 致 酸 中毒 。

奶牛产后保健流程及常见疾病防治

奶牛产后保健流程及常见疾病防治

众所周知,奶牛分娩后,奶牛机体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代谢过程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此时,母牛开始泌乳,身体虚弱,生殖系统损伤,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产科和代谢类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但通过做好奶牛的产后保健及常见疾病防治,使奶牛体质尽快的恢复,减少和预防产后各种疾病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进而提高奶牛产后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一奶牛产后保建流程1促进子宫收缩和胎衣排出产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0单位,以促进胎衣的尽快排出,如6小时后胎衣仍不能正常下,可再次肌注一次缩宫素。

2镇痛抗炎奶牛在产程中会产生剧烈的分娩疼痛和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损伤。

在产后1小时内及时肌注一次美达佳15ml,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3灌服产后大补液于产后2小时内灌服,通常使用益母生化散400g、丙二醇300ml、红糖300g、奶牛用产后复合预混料1000g,加注约40升水一次灌服。

冬天气温低时需注意加温水。

丙二醇第2天和第3天分别灌服一次200ml。

奶牛产后保健流程及常见疾病防治宗永辉(浙江一景生态牧业浙江绍兴312000)宗永辉,国家执业兽医师,中国兽医协会会员。

2000年-2012年在安徽益益乳业伊尔牧场从事兽医工作;2012年-2017年任浙江美丽健凤山牧场兽医主管,2017年至今任浙江一景生态牧业技术主管。

技术交流《奶牛》2019年01期534补钙产后两小时内投服一粒博威钙。

四胎以上含四胎牛只12小时后再投一粒。

另外对胎次较高、肥胖和食欲下降的牛只还可静注50%葡萄糖500ml、20%葡萄糖酸钙500ml,10%氯化钠500ml。

5体温监控新产牛产后连续10天监控体温直肠温度。

对体温升高的牛只需及时检查出原因,诊断是否有感染,如乳房炎、子宫炎和产道拉伤。

进行早期健康评估。

6酮病检测产后第3天和第7天分别做一次血酮检测,测定牛血液中的β-羟丁酸,≥1.2mmol/L为亚临床酮病,≥3.0mmol/L为临床酮病。

凡测定血液酮体浓度升高者,在对症治疗后,再安排采血复检,直至血酮在正常值范围内。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前言奶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之一,而奶牛的乳制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奶牛的繁殖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一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却经常会让奶牛养殖者头痛不已。

本文将介绍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产后恶露不净产后恶露不净是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它会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恶露不净母牛排尿困难,产后恶露排出不完全,而且过多,颜色暗红,味道恶臭。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牛舍环境要干燥,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细菌滋生。

二、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1. 症状产后感染母牛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产后恶露排出异常,而且时间长。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但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保持牛舍环境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三、乳腺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乳制品质量。

1. 症状乳腺炎母牛乳房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甚至呈现淡红色。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为奶牛打疫苗,保持牛舍清洁,加强饲养管理。

•反复对患病牛进行治疗:可选用红链霉素、泰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须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配合食疗,给予牛群充足的维生素E、叶酸。

•长期进行繁殖计划管理: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都要仔细记录,同时加强对奶牛的营养、生产能力的调节和管理。

四、反应性性病反应性性病是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是由螨虫引起的。

1. 症状反应性性病母牛性欲不振,配种和发情的次数减少。

2. 防治•加强预防:及时对牛舍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给予适当的药物:可选用常见的乌头碱、伯氨喹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产后奶牛在产后7~10天阶段,每天要认真检查产后奶牛的体温、精神、采食、反刍、肢蹄、恶露颜色、乳房充盈度、瘤胃充盈度、子宫排泄物和粪便形态等情况并做好分析记录。

要注意产后奶牛分娩后胎衣脱落排出的时间和子宫排出物的形态、颜色和气味等情况。

正常的情况下产后奶牛一般在12~24小时以内就能自行排出胎衣。

超过时间就应视为胎衣滞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防止产后奶牛胎衣在体内长时间滞留.对于双胎、早产、难产、死胎、瘦弱、庝痛等的产后奶牛及时进行全身检查,及早诊疗,促进康复.体况评分:要求产后奶牛体况分值3.5~3。

75范围以内.对于体况偏差的产后奶牛要加强饲养管理,促使体况达到标准要求。

1、每周进行一次产后奶牛酮病检测:对检测结果为3+的产后奶牛,须注射B族类维生素,灌服丙二醇等药物予以早期预防治疗;2、预防低血钙、产后瘫痪、酮病等产后常见疾病:每1~3天抽血检测一次血钙水平和酮体、BHBA水平.根据实验室检测数据指标,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也可灌服以下配合预防药物:丙酸钙450~500g、氯化钾100g、硫酸镁220g、酵母200~300g、阿斯匹林粉45~50g、25度左右温水30~50L。

其中钙制剂可以视情多灌服2~3次;3、对产道拉伤和庝痛严重的产后奶牛:每2天用消毒液、凡士林、消炎粉等药物处理创面;肌肉注射镇痛消炎药缓解疼痛,消炎消肿;4、预防产后奶牛胎衣滞留:可注射缩宫素促进胎衣排出。

即在奶牛产后1、4、7小时分别注射40IU催产素,第二天如胎衣仍没有排出,可再注射适量前列腺素促进胎衣排出。

如果注射药物无效,就需要采用子宫冲洗注药的方法促使胎衣排出。

具体方法如下:先用消毒药液将产后奶牛的外阴处清洗干净。

用手臂将将已消毒过的透明塑料软管送入阴道,再通过子宫颈到达子宫低垂部后引导出子宫恶露。

然后经软管注入5%~10%糖盐水500~1000ml溶液冲洗子宫,导净子宫内的存液后,再注入土霉素5g、利凡诺0。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ketosis)是奶牛产后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发生原因复杂,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牛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对于维持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至关重要。

一、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1. 能量不足:奶牛在产后会出现大量泌乳,而且常常因剧烈的产后应激而食欲减退,导致摄食不足。

奶牛的体内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导致脂肪组织分解产生过多酮体而引发酮病。

2. 营养不均衡:奶牛产后需要大量的优质饲料和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功能和泌乳,如果饲料配方不合理或者采食不足,可能导致奶牛出现饮食失调,进而引发酮病。

3. 水分不足:奶牛在产后,由于泌乳量大、食欲减退等原因,常常导致饮水不足,体内水分紧张,血液黏稠度增加,阻碍正常的代谢过程,从而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奶牛酮病的临床表现1. 食欲减退: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常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不愿意进食。

2. 体重减轻:因为能量供应不足,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体重会迅速减轻。

3. 行为异常: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可能表现出行为异常,如焦躁不安、低头垂耳、无精打采、走动困难等症状。

4. 乳产量下降: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可能会出现乳产量下降、奶脂与乳糖含量下降等症状。

5. 尿味异臭:奶牛在产后出现酮病后,尿液可能会呈现异味,通常为一种刺鼻的水果味。

6. 酮体检测:通过尿液或血液中酮体的检测,可以明确诊断是否患有酮病。

三、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1. 诊断方法:奶牛酮病可以通过体检、生产状况观察、尿液或血液中酮体的检测来进行诊断。

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以免病情加重。

2. 预防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奶牛酮病的关键。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该注重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奶牛能够摄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要保证奶牛的饮水量充足,确保水的质量卫生,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对产后奶牛进行认真的护理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及时就诊治疗。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1. 引言1.1 奶牛产后瘫痪简介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疾病,也称为产后瘫痪、产后躯体瘫痪或产后肌无力。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的数周内,特点是奶牛出现腰腿无力、站立困难、无法正常行走等症状。

产后瘫痪给奶牛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

产后瘫痪的发生与产后奶牛体内矿物质代谢异常、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产后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在产后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或腰腿部受伤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奶牛发生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无力、下垂等,严重的病例甚至无法站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提供充足的营养、行动不便的奶牛应得到适当的照顾,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产后管理的规范、保证奶牛充足的营养供应等。

通过对产后瘫痪的认识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这种疾病对奶牛的危害,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

这对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病因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能力和健康状况。

产后瘫痪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奶牛产后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产奶和恢复身体的过程。

如果奶牛在产后的饲养管理中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营养缺乏,就容易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

2. 钙和磷的代谢异常:产后奶牛在分娩后体内的钙和磷需要迅速调整到正常水平,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就容易导致产后瘫痪。

3. 生理问题:有些奶牛可能有生理问题或遗传问题,导致其在产后易患产后瘫痪。

4. 过度疲劳:产后奶牛如果疲劳过度或受到过度的应激,也容易诱发产后瘫痪的发生。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饲养管理上加强营养供给、注意钙磷的平衡、预防过度疲劳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降低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率。

2.2 临床症状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障碍:患有产后瘫痪的奶牛在站立和行走时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甚至无法站立或行走。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于综合防治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1 流产是由于异常原因胎儿在母牛体内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或脾肾亏损,冲任不固,气血两虚而导致的妊娠中断。

1.1病症奶牛乳房突然肿大,阴唇肿胀,乳头内可挤出清亮液体,阴门有黏液排出,要及时检查是早产、死胎,干尸等。

1.2治疗西医: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mg,每日一次,连用五天。

假设胎儿已干尸化或浸容,可注射前列腺素PGF2 4mg,连用3~5天,可以排出死胎。

中医:用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的药剂。

如泰山磐石散:党参6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20g、白芍18g、熟地25g、续断30g、桑寄生25g、阿胶30g、杜仲25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研末,开水冲调、温灌。

1.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损伤母牛,奶牛疾病严格用药制度,危、禁、疑药坚决不用,严格防疫制度,杜绝自发性传染性等疾病的传播等。

2 难产由于某些原因而使母牛分娩时间明显延长,母牛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在产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病因多为母牛骨盆狭窄,母牛早配、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并且平时饲养失调,母牛体弱气衰等造成的。

2.1 病症根据预产期分娩预兆已出现,但长久不能排出胎儿,产程延长;分娩时子宫壁及腹壁的收缩时间长,间隙短,力量强;或宫颈尚未完全张开,胎儿尚未进入产道,胎水已破,或有明显的不安,阵发性腹痛、出汗、卧地不起、打滚、食欲减退、磨牙;还有的倒生,胎儿又大,臀部先进产道;有的是双胎同时进入产道等病症。

2.2 治疗西医对阵缩和努责无力的母牛在产道润滑时,可直接用手拉出,也可配合使用催产剂;对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双胎儿难产的母牛在无法拉出的情况下,要及时进剖腹产;对胎位不正引起的难产,必需先矫正后设法拉出,无法矫正的施行截胎术。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奶牛是人类的重要乳制品生产动物,对社会贡献巨大。

然而,奶牛常常会生病,引发牧户们的重视。

好的疾病防治方法可以保护奶牛的身体健康,增加乳制品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

1. 泌乳期酮症奶牛在产后的两周内比较容易患上泌乳期酮症。

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奶牛需要不断地分泌大量的乳汁,导致身体代谢异常。

奶牛在发生泌乳期酮症的时候,会呈现出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等症状。

对于这种病,平时我们可以做一些预防措施,比如避免过度喂食、保证饮水质量、合理添加微量元素等。

治疗方面,则需要及时干预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2.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也是主要的乳制品卫生指标之一。

乳房炎导致了乳量下降、品质变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乳房炎的原因非常复杂,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再加上环境条件恶劣,疾病就会复发。

预防乳房炎的方法非常简单,比如勤换草料、保证奶牛舒适、及时发现并清除污染源等。

如果奶牛已经患上了乳房炎,则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但要注意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3. 行为异常行为异常是奶牛的另一种疾病表现。

由于人工喂养、环境恶劣等因素导致奶牛的情绪波动,从而引起行为异常。

行为异常的表现与程度各不相同,比如奶牛会表现出跳跃、突然停止进食、追打同伴等。

预防行为异常的方法主要是改善环境、提供良好的饲料、保证奶牛的健康等。

如果奶牛已经发生了行为异常,可以使用药物干预,但要注意副作用。

4. 发情异常发情异常是奶牛常见的病症之一。

因为发情异常会影响奶牛的生育能力和乳品品质,所以农户要关注发情性行为异常的表现。

发情异常常常是由于激素失调或泌乳状态不佳引起。

预防发情异常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体征、保证奶牛健康等。

对于已经发生发情异常的奶牛,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奶牛的常见病不仅会导致乳品降低质量,甚至会危及奶牛的生命。

因此,农户应该平时加强对奶牛的关注和防护,做好疾病预防和治疗准备,保障奶牛和乳制品的安全和质量。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摘要】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于高产奶牛。

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产后应激、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因素。

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乳量减少等。

为了防治奶牛酮病,饲养管理者应注意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等。

对于患有奶牛酮病的奶牛,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调整饲料配方,帮助奶牛恢复健康。

只有加强对奶牛酮病的重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关键词】奶牛酮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重视。

1. 引言1.1 奶牛酮病简介奶牛酮病,又称为乙酰乳酸血症或酮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身上。

这种疾病通常在产后两到三周内发生,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高产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导致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酰乳酸和酮体在血液中积聚。

这些物质的积聚会导致奶牛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食欲不振、体温升高、乳品质下降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奶牛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脱水和体重下降。

奶牛酮病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预防奶牛酮病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饮水等。

及时发现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奶牛酮病的认识和重视,可以有效降低奶牛的发病率,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新陈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产后和哺乳期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如果饲料配比不合理或者喂养方式不当,容易导致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从而引发酮病发生。

2. 过度瘦身:有些奶农为了追求奶牛高产,会在产后过度控制奶牛的饲料量,导致奶牛体内能量储备不足,容易诱发酮病。

应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产后常见病

应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产后常见病

2019/2现 代 种 养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数量的逐步增加,产后疾病也随之多发,诸如产后胎衣不下、恶露不尽、虚弱消瘦、屡配不孕,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运用中草药(益母生化汤、八珍散)预防和治疗奶牛产后的常见疾病,疗效不错,还有很好的产后保健作用,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和好评。

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方药1.益母生化汤主治:产后恶露,产后腹痛,胎衣不下。

方剂:炮姜、当归、川芎、桃仁、苍术各30克,黄芪、党参各60克,红花25克,益母草150克,甘草20克,通便为引。

2.八珍散主治:血气双虚,产后血气下陷之症。

方剂:茯苓、熟地各40克,党参、当归各45克,白术、白芍各30克,川芎25克,甘草20克。

二、临床应用1.产后胎衣不下。

母牛分娩后12小时内不排出胎衣时称为胎衣不下。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孕期运动不足、营养不良(消瘦或维生素A与微量元素硒缺乏)等,过度肥胖、胎儿过大、胎水过多、流产、难产、子宫损伤等都会减弱子宫收缩力,也会引起胎衣不下。

治疗:灌服益母生化汤两剂,每日1剂,促进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并向子宫内注入10%盐水1000毫升,可以促使胎儿胎盘缩小,进而从母体胎盘上脱落,并有刺激子宫收缩和防止胎衣腐败的作用。

如加入土霉素2克、地噻咪松15毫升,则效果更佳。

之后灌服八珍散2剂,病牛各项体征将得以恢复,自然进入下个发情期。

2.恶露不尽。

母牛生产1~2天后,胎衣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流出污红色恶臭液体,内含胎衣碎片和脓液、血液,病牛卧下时流出。

同时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不振,背拱起,常常努责,食欲减退,反刍变慢,引起前胃迟缓、瘤胃积食及胀气。

治疗:灌服益母生化汤两剂,每日1剂,促进腐败胎衣的排出,并向子宫内注入0.9%盐水1000毫升。

应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产后常见病DOI:10.19433/ki.1006-9119.2019.02.0122019/2现 代 种 养如加入土霉素1~3克、地噻咪松10~15毫升,则效果更佳。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1. 引言1.1 什么是奶牛酮病奶牛酮病,又称为无意识性脂质病或反常性脂质病,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代谢紊乱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及泌乳后期的奶牛身上。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涉及到奶牛产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能量供给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体内产生了过多的酮体,从而引发奶牛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奶牛食欲减退、体温下降、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乳品质量下降以及生殖功能受损等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酮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定期体检、科学的饲料配制等措施,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奶牛酮病的发生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奶牛酮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新陈代谢紊乱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产后1-3周左右。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产后奶牛由于产后消化功能减弱,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使脂肪分解过多,产生过量的酮体。

2. 脂肪代谢异常:大量卵巢皮质激素的分泌导致奶牛体内葡萄糖和脂肪代谢失调,进而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3. 疲劳应激:产后奶牛生理和心理压力大,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衡,进而引发奶牛酮病。

4. 环境因素:奶牛的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奶牛的健康状态,增加奶牛酮病的发生风险。

5. 遗传因素:部分奶牛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使其更容易发生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加以注意,避免因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2.2 临床症状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全身性症状:患病的奶牛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神不佳等全身性症状。

奶牛的活动性也会减弱,表现为行动迟缓、精神萎靡等。

2. 消化系统症状:奶牛酮病患牛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

奶牛生产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奶牛生产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能 自愈 。 1 - 3 . 2 治 疗 二
( 1 ) 子 宫 外 膜 炎 少 见 ,多 继 发 于 难产 ,常 为致 命 性 的 。 ( 2 ) 脓 毒 性 子 宫 炎 ,产 后 子 宫 内膜 和 更 深 层 的 严 重 感 染 ,
可 引 起 全 身 性 脓 毒 血 症 。常 见 于 产 后 1 ~ 1 0天 。 子 宫 炎 有 时 可 引起 败 血 症 .对 将 来 的 繁 殖 常 常 造 成 较 大 的 危 害 。
丸) ,子 宫 内留 置 导 管法 。
( 4 ) 病 原 体 :产 脓 性 放 线 菌 、坏 死 梭 杆 菌 、其 他 厌 氧菌 等 ;可 以发 生 合 并 感
染 ,大 肠 杆 菌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梭 状 芽 乳 杆 菌 等 也 常 为 混 合 感 染 的 种 类 。 产 后 久 拖 不 愈 的 感 染 可 转 变 为 慢 性 子 宫 内 膜
( 1 ) 子 宫 内 治 疗 :原来 一直 提 倡 使 用 ,但 子 宫 内流 人 抗 菌 素 不 能 提高 繁殖 力 。 而 且 抗 生 素 自子 宫 吸 收 后 ,血 液 和 奶 中
抗 菌 素 升 高 ,奶 损 失 ( 废弃) 。 另 外 严 重 子 宫 内 膜 炎 、子 宫
( 3 ) 产 后 常 发 生 子 宫 污 染 ,早 期 阶段 ( 2周 内 ) ,9 3 %的牛 发 生 子 宫 污 染 ,但 多 数 自动清 除 污 染 , 至 4 6 6 0天 时 ,感 染
率 降到 3 9 %左 有 。产 房 不 清 、难 产 、胎 衣不 下 、子 宫 弛 缓 和 医 源性 阴道 感 染 是 子 宫 炎 的主 要 诱 因 。
内放 药 很 快 被 排 ;轻 度 药 物 刺 激 子 宫 、炎 症 加 重 ,子 宫 内 的脓 汁 、细 菌 产 生 的 酶 ( b 一 内酯 酰 胺 酶 )或 其 他 因素 ,使 药 效 降低 。尽 管 如 此 ,子 宫 内治 疗 有 时是 有 效 的 。对 产 后 早 期 感 染 , 脓 汁 稀 薄 , 或 有 少 量 余 脓 的 产 后 晚 期 感 染 , 复 原 较 好 ,子 宫 内 用 药 有 效 。每 天 重 复用 药 ,药 物 :土 霉 素 、普 鲁 卡 因青 霉 素 、 四环 素 等 。 用 生 理 盐 水 稀 释 或 做 成 胶 ( 明 胶

奶牛产后疾病的防治

奶牛产后疾病的防治

主要 制 止 感 染 扩 散 。 冲 洗 子 宫 , 0 . 1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或 0 . 1 %雷 佛 奴 尔
冲洗 , 两根子宫导管 , 伸人子宫 内, l 根 导 管 接 漏 斗 输 人 冲 洗 液 ,另 一 根 导 管
雌酚2 O 一 2 5 mg 。 3 产 后 瘫 痪

产 后败 a n 症
用2 %的 碳 酸 氢 钠 溶 液 或 1 %一 2 % 的 明矾 溶 液 . 3 % 的 过 氧 化 氢 溶 液 或 0 . 0 2 %的 新 洁 尔 灭 溶 液 洗 涤 阴 道 , 清 洗 后内部涂抹碘甘油。 可 肌 肉注 射 青 、 链
薄液体。 阴道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 、
肿胀 . 黏膜表面挂有脓性分泌物 。 1 . 2 治 疗 方 法
矾 溶 液 冲 洗 。每 日冲 洗 1 次 ,连 续 2 ~ 3
日。 每次冲洗排净后 , 注入 抗 生 素 或 其 他 消 炎 药 。 每 日或 隔 日肌 肉 注 射 脑 垂 体 后 叶素 4 O 万一 8 O 万 U. 肌 肉 注射 乙 烯
3 . 2 治 疗 方 法
提高血钙 、 血糖 和乳 房 送 风 。 静 脉 输液 . 1 0 %的 葡 萄糖 酸 钙5 0 0 m L, 多 数 病牛迅速起立恢复正常 。 输液后6 ~ 8 h 病 牛 无 反 应 ,再 次 输 入 1 0 %葡 萄 糖 酸 钙5 0 0 mL , 不 得 超 过3 次 。3 次 后 病 情
胀。 4 . 2 治 疗 方 法
多数在 产后4 — 6 d 发 病 .开 始 弓
腰、 努啧 , 从 阴 门流 出黏 液 性 或 黏 液 脓 性 分 泌 物 .卧 下 或 努 喷 时 排 出数 量 较 多 。 阴 门周 围和 尾 根 部 经 常 附有 黏 液

三大奶牛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doc

三大奶牛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doc

三大奶牛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概述:奶牛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三大常见疾病,那么这三大疾病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一、奶牛乳房炎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许多奶牛场已计划将其纳入乳房炎控制规程。

它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具体使用方法为:乳房炎治疗1.肩部皮下注射3次,每次5毫升,第一次在牛干奶时,30天后注射第2针,产后72小时注射第3针。

乳房炎治疗2.乳头药浴:停乳后或临产前10天开始,每日1-2次,泌乳牛每班挤乳后进行1次,主要药浴药品为0.4%次氯酸钠、0.3%-0.5%洗必泰、0.2%过氧乙酸和0.5%-1%磺伏等。

乳房炎治疗3.服药治疗:在传统的抗生素疗法的同时结合服药治疗,效果明显。

内服云苔子,一次250-300克,隔日1剂,3剂为一疗程。

也可内服几丁聚糖,日喂15克,每日2次,拌入精料中,待吃完后再中粗料,饲喂6-8天。

二、奶牛子宫炎子宫炎治疗1.预防:胎衣不下是牛产后子宫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干奶牛的饲养以日喂精料3-4千克、青贮料15千克、自由采食青干草为宜,以防止母牛过肥;产前2-5天和产后立即注射20%葡萄糖酸钙液200毫升、2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天1次,连注2-3天;产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0单位,加快胎衣脱落,预防子宫炎。

子宫炎治疗2.治疗:常规治疗方案是用抗菌素进行治疗,现阶段主要用宫康宁混悬剂治疗。

使用前剪掉前封口,用输精器具直接于宫体内给药。

治疗产后急性子宫炎和产道感染时,2天注药一次,每次20毫升;治疗慢性子宫炎所致不孕症时,每5-7天注药一次,每次20毫升。

三、奶牛蹄叶炎蹄叶炎治疗1.预防:定期修剪和清洗牛蹄、用10%硫酸铜溶液倒入带喷嘴的喷雾器内,直接喷入蹄叉内,隔日一次。

蹄叶炎治疗2.治疗:保定患牛于六柱栏内,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患蹄清洗干净,整修蹄底,将腐烂的腔洞扩创成反漏斗形,让其流出鲜血,以高锰酸钾粉填塞创口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产后奶牛在产后7~10天阶段,每天要认真检查产后奶牛的体温、精神、采食、反刍、肢蹄、恶露颜色、乳房充盈度、瘤胃充盈度、子宫排泄物和粪便形态等情况并做好分析记录。

要注意产后奶牛分娩后胎衣脱落排出的时间和子宫排出物的形态、颜色和气味等情况。

正常的情况下产后奶牛一般在12~24小时以内就能自行排出胎衣。

超过时间就应视为胎衣滞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防止产后奶牛胎衣在体内长时间滞留。

对于双胎、早产、难产、死胎、瘦弱、庝痛等的产后奶牛及时进行全身检查,及早诊疗,促进康复。

体况评分:要求产后奶牛体况分值3.5~3.75范围以内。

对于体况偏差的产后奶牛要加强饲养管理,促使体况达到标准要求。

1、每周进行一次产后奶牛酮病检测:对检测结果为3+的产后奶牛,须注射B族类维生素,灌服丙二醇等药物予以早期预防治疗;
2、预防低血钙、产后瘫痪、酮病等产后常见疾病:每1~3天抽血检测一次血钙水平和酮体、BHBA水平。

根据实验室检测数据指标,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也可灌服以下配合预防药物:丙酸钙450~500g、氯化钾100g、硫酸镁220g、酵母200~300g、阿斯匹林粉45~50g、25度左右温水30~50L。

其中钙制剂可以视情多灌服2~3次;
3、对产道拉伤和庝痛严重的产后奶牛:每2天用消毒液、凡士林、消炎粉等药物处理创面;肌肉注射镇痛消炎药缓解疼痛,消炎消肿;
4、预防产后奶牛胎衣滞留:可注射缩宫素促进胎衣排出。

即在奶牛产后1、4、7小时分别注射40IU催产素,第二天如胎衣仍没有排出,可再注射适量前列腺素促进胎衣排出。

如果注射药物无效,就需要采用子宫冲洗注药的方法促使胎衣排出。

具体方法如下:先用消毒药液将产后奶牛的外阴处清洗干净。

用手臂将将已消毒过的透明塑料软管送入阴道,再通过子宫颈到达子宫低垂部后引导出子宫恶露。

然后经软管注入5%~10%糖盐水500~1000ml溶液冲洗子宫,导净子宫内的存液后,再注入土霉素5g、利凡诺0.5g、生理盐水 500ml。

每隔一天一次,直至滞留胎衣排出;
5、防治子宫炎:对感染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的产后奶牛及产后30天子宫还没有正常复原的产后奶牛,可采取抗菌素进行子宫冲洗的治疗措施。

对于严重感染的牛可以每隔3天再连续冲洗3次子宫的治疗办法。

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有抗菌消炎、激素、防腐类等药物。

可用40℃左右的0.1%~0.3%高锰酸钾200~300ml冲洗子宫,同时可用手经直肠按摩提压子宫,促使药液能将子宫冲排干净。

尔后再取青霉素160万U和链霉素100万U溶于无菌水100ml,注入子宫消炎。

或取土霉素粉2~3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后注入子宫消炎。

对病情较重、子宫肥厚、不断排出脓性分泌物,已转化成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产后奶牛,可肌注乙烯雌酚20mg或脑垂体后叶素100U促使子宫收缩,进行配合治疗。

产后奶牛冲洗子宫一般每2天一次,一个疗程视情冲洗子宫3~5次。

当产后奶牛体温≥39.5℃,采食、反刍减
少、精神沉郁出现全身症状时,要及时做系统的诊查并且采取全身治疗措施;
6、防治产后奶牛子宫脱垂:对于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子宫脱垂的产后奶牛,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防止因子宫暴露体外时间过长而造成感染。

一般一旦发现产后奶牛子宫发生脱出问题,要及时清洗干净退回体内进行整复。

整复完毕后子宫要投放土霉素粉,预防子宫粘膜感染。

为防止子宫再次脱出,注射子宫收缩类药物或者将阴门暂时缝合,在产后奶牛子宫恢复正常后及时拆除缝合阴门的手术线;
7、防治奶牛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瘫痪与其体内钙的代谢密切相关。

产后奶牛开始泌乳,大量的钙质从乳中排出。

此时血浆钙含量必须通过增加胃肠吸收和骨钙析出得到补充。

但母牛分娩前后胃肠机能紊乱,使钙的吸收率降低;同时母牛雌激素水平升高,阻止骨钙及时转送到血液,造成钙的负平衡,最终导致低血钙性瘫痪的发生。

预防方法:奶牛产前2周开始饲喂低钙高磷饲料,激活甲状旁腺机能,提高机体吸收钙的能力;分娩后提高TMR日粮中钙的含量(增加1%以上钙的含量)。

产后2、12、24小时口服3次钙制剂;同时喂一些健胃药,促进胃肠对钙的消化吸收。

产后刚开始挤奶不要挤空产后牛奶乳房,第1次挤奶量一般为正常泌乳量的1/5,以后逐渐增加,3~4天后达到正常挤奶量。

产后奶牛发生产后瘫痪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20%~50%葡萄糖注射液200~500ml、氢化可的松500mg、10%安钠咖20~40ml、5%生理盐水2000ml静脉注射。

连续重复注射数天。

同时对瘫痪奶牛立即进行乳房送风,压迫乳房血管,抑制泌乳,防止血钙含量急剧减少;
8、防治奶牛产后酮病:产后奶牛常见的酮病主要发生在奶牛分娩产犊后的泌乳早期。

属于碳水化合物饲料供给不足,造成营养代谢机能紊乱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预防办法一是为待产和产后奶牛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和增加饲喂采食量;产后注射丙酸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灌服丙二醇预防;
9、预防真胃变位:产后奶牛采食量不足、子宫炎、低血钙、产前太胖等都是继发和引起真胃变位的因素。

当奶牛群体中大量发生产后奶牛真胃变位时,必须抽血实验室检测产后奶牛的酮病和低血钙水平;还要诊治子宫炎,监测DMI,寻找引起真胃变位的病因,然后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真胃变位治疗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