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
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
![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60cbd1027d3240c8447efea.png)
菌盖特点:
边缘状态多样性:全、开、内折、 外翻、内外卷、边缘延伸、边缘波状等。
菌盖特点:
形状多样性:圆、半圆、扇、匙、 肺、半球、钟、斗笠、漏斗、卵圆、圆 桶形、喇叭
菌盖特点:
表面状 态多样性: 光滑、皱纹、 条纹、龟裂、 绒毛、鳞片 等
菌盖特点:
颜色多种多样:白、黄、灰、紫、红 等。 菌肉质地多样:肉质、胶质、蜡质、 革质。由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组成。
菌褶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 的顶部,向外到达菌盖边缘、子实层就 排列在褶两侧,或存在于菌管里面的周 围。
形状:有宽的、窄的,三角形的。 有等长的、不等长的、分叉的等。菌 褶边缘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状 或锯齿状的,也有边缘粗糙有颗粒状 物的。
颜色:一般为孢 子的颜色,幼嫩时一 般是白色,老熟后变 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2.菌丝的组织化
产生原因:在不良条件或繁殖时,菌丝紧 密缠结成
作用:利于食用菌的繁殖或增强对环境 适应性。 菌核
菌根
常见种类
子座 菌索
菌丝束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棒状或头状结构
冬虫夏 草子座
菌丝束:菌丝平行排列的绳状结构,具有输导作用。
菌核:坚硬块状物的休眠体。
茯苓菌核
菌索: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
子实体的形态、构造
菌盖
菌褶 菌环
菌柄
菌托
菌丝索
菌环
1-2.单层;3-4.双层、可滑动;5.絮状; 6.蛛网状;7- 8.破裂后附着菌盖边沿
返回
外菌幕被撑破 菌托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
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杯状, 5.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第1章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第1章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76619e9998fcc22bcd10d42.png)
返回本 节
49
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结 构
菌 丝 体
子 实 体
有 性 孢 子
返回本 节
50
(一)菌丝体
1.基本形态
(1)概念 (2)概况
2.特殊形态
(3)划分
返回本 节
51
1.菌丝体的基本形态
(1) 概念
菌丝:管状的丝状物 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返回本 节
52
特征 集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2)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概 况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返回本 节
67
(二)子实体
1.概况 2.形态各异 3.伞状子实体
返回本 节
68
1.概况
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 概念 大型菌丝组织体
来源 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产生有性孢子的部位 作用 繁殖器官、食用部分
返回本 节
69
蛹虫草(棒状)
猴头菌(头状)
杏鲍菇(保龄球状)
返回本 节
70
马勃(球状)
规模:小而分散→大而集中
返回本 节
中国与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比较(万吨)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86
26.8%
世界总产量 中国总产量
1994
53.8%
2001
60%
2002
65%
2003
70%
返回本 节
2002年出口119个国家 亚洲80% 是创汇产业 出口量占 世界40% 每年贸易额约达6亿美元
香菇 平菇
草菇3.1
1.2 1.4
33.0 0.5
24.0 107.0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47fbe3eeefdc8d376ee3263.png)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第一节菌丝体一.概念与形态1.概念菌丝:管状或细小的丝状物。
菌丝体:无数菌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菌丝群体(它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相当于植物的根、茎、叶)。
2.形态:丝状,直径不一(3-12um).二.结构1.基本结构:食用菌菌丝都是多细胞的.每个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组成的。
2.特点(与动植物细胞相比)①菌丝具有分隔,由横膈膜将菌丝隔成多细胞结构。
②细胞壁的骨架物质以几丁质为主。
③菌丝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无光合作用特性。
④菌丝端部细胞具有生长点的作用。
⑤菌丝根据细胞核的数目分为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
⑥具有锁状联合,担子菌类的食用菌多数具有锁状联合现象。
三.功能1、分解(胞内外酶)吸收与转化运输营养;2、贮藏营养物质;3、繁殖:①无性:无性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等)繁殖;片段菌丝(每一段生活的菌丝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均可发育成新的菌丝体)繁殖。
该功能用于菌种生产。
②有性:形成子囊孢子或担孢子,进行繁殖.四、菌丝的类型:1.根据菌丝体发育的先后顺序、细胞核的数目将菌丝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
2.根据在培养基上生长部位不同分为: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和产孢丝。
3.根据功能可分为:骨骼菌丝、缠绕菌丝和生殖菌丝。
五.菌丝的变态体(特殊形态)第二节子实体一.概况二.形态:伞状、头状、耳状、花瓣状、珊瑚状等等。
三.结构(以伞状为例)①菌盖:形态:多为伞状(以成熟期的形状为主,常见的有圆形、半圆形、圆锥形、钟形、喇叭形、马鞍型等,是种属的特征之一。
)是子实体的帽状部分颜色:也是食用菌种属的主要特征。
常见菌盖有白、黄、褐、灰、红等色泽,如蘑菇为乳白色,草菇为鼠灰色,香菇味褐色,灵芝为紫红色。
菌盖颜色常随栽培条件和生育阶段不同而变化。
同一种类因品种不同菌盖的颜色也有差异。
边缘:形态也各不相同一般初期内卷,随着子实体发育不断展开,乃至翻卷。
菌盖边缘的形态变化是栽培中确定采收时期的形态指征,一般以菇盖尚未展开之前为采收适期。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e2aa7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1.png)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俗称菇或蕈。
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的菌类。
所谓担子菌是指有性孢子外生在担子细胞外的菌类,如双孢蘑菇、香菇等。
子囊菌是指有性孢子内生子囊细胞内的菌类,如羊肚菌。
目前国内外栽培数量最多的是担子菌纲的菌类,包括银耳目的银耳、黑木耳,多孔菌目的猴头菌和伞菌目的香菇、草菇等。
在担子菌纲中又以伞菌目的种类最多,资源比较丰富。
因此着重以伞菌为例,介绍一般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都是由菌丝体利于实体两大部分组成的。
(一)菌丝体菌丝体是食用菌的主体,相当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
分布在物质中,起吸收、分解、运输和积累营养物质的作用。
它是由许多分枝而纤细的菌丝组成、菌丝是由孢子萌发而来。
菌丝细胞是管状,通常无色透明,但老的菌丝可能产生各种色素,因而呈现种种不同色泽。
菌丝中有横隔壁,大多是多细胞的,每个菌丝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菌丝体在基质内,一方面吸收营养,一方面分支繁殖,不断向四周蔓延扩展,并在一定季节和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
由于发育阶段不同,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也不一样,通常可分为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和三次菌丝体三种。
初生菌丝体也叫一次菌丝体,是刚从担孢子萌发而成的菌丝体。
开始时含有许多核,以后细胞产生横隔,使每个细胞各具一个核,所以也叫单核菌丝体(或同核体)。
初生菌丝体无论如何繁殖,一般都不会产生子实体。
次生菌丝体也叫二次菌丝体。
初生菌丝体育到一定阶段,由两个单核菌丝细胞的细胞质融合在一起(质配),成为双核细胞,具双核细胞的菌丝体称双核菌丝体。
由于细胞内含有两个遗传性不同的核,所以又称异核体。
双核菌丝体的菌体粗壮,生长也快。
在菌丝根隔壁上方有锁状联合的结构;所谓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借锁状联合使双核菌丝得以不断增殖。
通常菌丝较细的食用菌如香菇、黑木耳等,在双核菌丝上都有锁状联合;菌丝较粗的食用菌如蘑菇、草菇等在双核菌丝上就没有锁状联合。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baa14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f.png)
食用菌分类引言食用菌是指可以被人类食用的一类真菌。
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
在各种食用菌中,其分类与归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的分类系统,让我们了解这个有趣而多样化的菌类世界。
一级分类食用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经济价值,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也被称为子囊菌门,是食用菌中最重要的一门。
它们主要通过产生担子孢子进行繁殖。
担子菌门食用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亚门:1.1 伞菌亚门(Agaricomycotina)伞菌亚门是担子菌门中最大的亚门之一,包含了许多常见的食用菌。
以下是一些伞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双孢菇属(Champignons, Agaricus bisporus)•蘑菇属(Mushrooms, Agaricus)•牛肝菌属(Boletes, Boletus)•鬼笔菌属(Oyster Mushrooms, Pleurotus)1.2 乳菌亚门(Lycoprinomycotina)乳菌亚门包含许多担子菌门中较小且较不为人知的食用菌。
以下是一些乳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粉帽属(Porcini, Lycoperdon perlatum)•珊瑚菌属(Coral Mushrooms, Clavulina)2.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门是食用菌中的另一个重要门类。
子囊菌门的菌丝体结构比担子菌门更为简单,而且大多数食用菌属于这个门类。
子囊菌门食用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亚门:2.1 真菌亚门(Eurotiomycotina)真菌亚门中的食用菌通常具有球形或卵形子囊,以下是一些真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松露属(Truffles, Tuber)•鹅膏菌属(Genus Ganoderma)2.2 球囊菌亚门(Pezizomycotina)球囊菌亚门中的食用菌通常具有成对的囊泡,以下是一些球囊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杯状菌属(Cup Fungi, Peziza)•美味菌属(Morchella)二级分类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之下,食用菌还可以根据其菌盖(子实体的上部)和菌褶(位于菌盖的底面)的特征进一步分类。
讲稿-2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讲稿-2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30dca68f5335a8102d22035.png)
第2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1、目的认识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能区分三种菌丝体的形态与功能,找出相互之间的异同点。
2、重点与难点重点:菌丝体、菌丝的组织体、子实体难点:一级菌丝与二级菌丝、二级菌丝与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间的异同点3、主要内容形态结构与生活史;食用菌分类第一节形态结构与生活史食用菌的特点:1)无光合作用;2)主要进行有性繁殖;3)多营腐生生活;4)前期为多细胞丝状体;5)后期为大型子实体。
一、形态结构成熟的食用菌主要有菌丝体、子实体、有性孢子(多为担孢子,少为子囊孢子)三部分组成。
尽管形态不同,颜色不一,但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如同植物,虽样子颜色、千差万别,但都少不了根、茎、叶、花、果、实几部分。
(一)菌丝体1、菌丝一般形态特征:量少时看不见,积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来源:来于担孢子的萌发,其片断也能再萌发为菌丝体;作用:生长于营养基质中,吸水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菌丝是组成菌丝体的基本单位,交错于营养基质中,有强烈的吸收功能,菌丝生长点在尖端,通常以一点出发向四周呈辐射状扩展,结果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菌丝球,在草地上易形成磨菇圈(由外围菌丝形成的子实体有时呈圈状,称为蘑菇圈或仙人环)。
蘑菇圈多发生在草原或森林边缘地。
所以自然界的蘑菇总是长在老蘑菇区的外围。
仙人环,认为是仙人跳舞的地方。
菌丝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条件适宜就能无休止生长,可持续多年产生子实体。
由于菌丝体在土壤中逐年扩展,致使蘑菇圈直径可达几米至几百米。
根据蘑菇圈的大小可推算出蘑菇圈的年龄。
如草原蘑菇圈平均每年扩展12cm,若测得该菌的蘑菇圈为60cm,则该蘑菇圈的年龄为5年。
蘑菇圈的年龄一般为250~400年,最高可达600年。
能形成蘑菇圈的种类约60余种。
菌丝体按生长部位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按行程过程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
(1)初生菌丝(一级菌丝)担孢子萌发成;单倍、有性;初为单胞多核,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弱、慢、一般不长子实体;生长期短。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1eb64533186bceb19e8bbb1.png)
子
马鞍菌科
囊 盘菌目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鹿花菌属— 鹿花菌
菌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块菌
鹿花菌
返回本
89
节
(二)担子菌亚门
食、药菌
耳类(木耳、银耳、桂花耳) 非褶菌类(猴头、灵芝等) 伞菌类(平菇、香菇、草菇等) 腹菌类(竹荪、马勃等)
(二)无性繁殖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伸 长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菌丝片断
途径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总生活史
80
担孢子
菌丝片断
?
?
初生丝
次生丝
子实体
无性孢子
?
?
担子
食用菌的分类
一、分类位置 二、主要种类 三、主要毒菌
一、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菌褶
❖ 菌褶与菌褶间:有的有横脉连接,有 的在靠近菌柄的一端互相交织成网状等。
❖ 菌褶与菌柄连接的方式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有以下几种:
离生:菌褶不与菌柄连接, 因而在菌褶与菌柄之间有
距离。如:草菇
弯生:菌褶与菌柄连接 处稍微向上弯。如:香
菇
直生:菌褶直接与菌柄连接, 不向下延长,也不向上弯曲。
2.担孢子的形成
次生菌丝 顶胞核配
担子(2n)
减数分裂 担孢子(n)
3.孢子印
概念
孢子按菌褶排列方式 散落在纸上形成的图纹
作用 伞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一)繁殖方式
1.有性繁殖
质配
核配
食用菌的形态实验报告
![食用菌的形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1b63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1.png)
食用菌的形态实验报告食用菌的形态实验报告引言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较高经济和营养价值的真菌,其形态特征对于菌种鉴定和培养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和描述不同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以加深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理解。
一、菌丝的形态特征菌丝是食用菌的主要体部,由细长的菌丝丝状结构组成。
本实验选取了三种常见的食用菌进行观察:香菇、金针菇和平菇。
1. 香菇香菇的菌丝呈白色,细长而有弹性。
在显微镜下观察,香菇的菌丝具有分枝性,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菌丝的直径约为5-10微米。
2. 金针菇金针菇的菌丝呈白色,较细而柔软。
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针菇的菌丝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平行排列,形成了一种纵向的纤维状结构。
菌丝的直径约为3-5微米。
3. 平菇平菇的菌丝呈白色,细长而有弹性,与香菇的菌丝相似。
在显微镜下观察,平菇的菌丝分枝较少,呈现出较为直线状。
菌丝的直径约为5-10微米。
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和营养器官,也是人们常见的食用部分。
本实验选取了三种常见的食用菌进行观察:香菇、金针菇和平菇。
1. 香菇香菇的子实体呈伞状,菌盖呈扁平状,边缘稍微翻卷。
菌盖的表面光滑,呈棕色或灰褐色,有时还带有白色的纹理。
菌褶密集,白色,稍微有弯曲的形状。
菌柄粗短,白色,质地坚实。
2. 金针菇金针菇的子实体呈细长的柄状,菌盖呈圆锥状,边缘卷曲。
菌盖的表面光滑,呈乳白色或浅黄色,有时还带有淡黄色的斑点。
菌褶稀疏,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菌柄细长,白色,质地柔软。
3. 平菇平菇的子实体呈伞状,菌盖呈扁平状,边缘稍微翻卷。
菌盖的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或浅褐色,有时还带有淡黄色的斑点。
菌褶密集,白色,稍微有弯曲的形状。
菌柄粗短,白色,质地坚实。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和描述了香菇、金针菇和平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香菇的菌丝具有分枝性,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金针菇的菌丝呈现出较为规则的纵向纤维状结构;平菇的菌丝分枝较少,呈现出较为直线状。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343280f5335a8103d22004.png)
第一章:绪论1:食用菌:指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通称蘑菇。
(注:食用菌只是在生长的某一个时期可以食用,食用菌也并不是说整个个体都可以食用)2:约有95%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3: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它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丰富城乡的菜篮子结构,还可以变废为宝,扩展就业渠道。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1:子实体:指含有或产生孢子的菌丝组织体,由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2:菌丝体:管状的丝状物即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菌丝前端不断的生长,分支并交织形成的菌丝群,主要吸收水分和养料,属于营养器官)3:菌丝体按形成过程划分: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初生菌丝:刚从担孢子萌发出的菌丝,属于单核菌丝。
菌丝细,分支少,生长慢,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
次生菌丝:初生菌丝经双核化过程形成的异核的双核菌丝。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多有锁状联合现象,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
三生菌丝:是已组织化的构成子实体的双核菌丝。
4:菌组织:许多真菌尤其是高等真菌在生活史的某些阶段为了适应外界不良的环境条件,菌丝以不同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的疏松或紧密交织的结构。
(属于菌丝体的特殊形态,主要是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才出现这种特殊形态)5:伞菌的组成部分:(由上到下的结构顺序)菌盖、菌褶或菌管(有些少数是菌管)、菌环、菌柄、菌托。
一般来说共有的结构为菌盖、菌褶和菌柄,只有部分食用菌有菌环和菌托,其中同时有菌环和菌托的为毒蘑菇。
①菌环:内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②菌托:外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6:伞菌的生活史(课本65面):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用示意图表示伞菌的生活史(课本11面笔记)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次生菌丝的顶孢核配→担子(2n)→减数分裂产生担孢子(n)7:孢子印:担孢子无色或浅色,成熟的子实体不断的释放出的孢子堆积起来出现的菌褶形印成为孢子印。
食用菌介绍
![食用菌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80375c208a1284ac85043dc.png)
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结 构
菌 丝 体
子 实 体
有 性 孢 子
返回本 节
(一)菌丝体
1.基本形态
(1)概念 (2)概况
2.特殊形态
(3)划分
返回本 节
1.菌丝体的基本形态
(1) 概念
菌丝:管状的丝状物 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返回本 节
特征 集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2)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概 况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返回本 节
异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
返回本 节
(二)无性繁殖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伸 长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菌丝片断 途径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返回本 节
总生活史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菌丝片断
?
担孢子 初生丝 次生丝
?
子实体
无性孢子
?
担子
?
返回本 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分类位置 二、主要种类 三、主要毒菌
返回本章
一、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分类单位
动物界
界
门 亚门 科
属
种
真核 植物界 生物 真菌界
粘菌门 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大型 担子菌亚门 真菌
返回本 节
二、主要种类
返回本 节
子实体寿命很短
返回本 节
(三)有性孢子 1.概况 2.担孢子的形成 3.孢子印
返回本 节
(三)有性孢子
主要是指担孢子 基本繁殖单位(种子) 抗逆性强 微小颗粒状 形状因种类而异 镜下无色透明,成堆时显示各种颜色 产生于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184e22da8114431b90dd8c5.png)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引言: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大小不一。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以及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的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掌握食用菌形态和分类知识,是指导生产,获得栽培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虽然它们在外表上有很大差异.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由生活于基质内部的菌丝体和生长在基质表面的子实体组成的,即食用菌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体(结构),存在于基质内,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子实体是从菌丝体上产生的.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一)菌丝体的概念: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一般呈白色绒毛状.(二)菌丝的概念:是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是由孢子吸水后萌发芽管,芽管的管状细胞不断分枝伸长发育而形成的.(每一断生活菌丝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均可发育成新的菌丝体。
生产应用的“菌种”,就是利用菌丝细胞的分生作用进行繁殖的。
食用菌的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菌丝被隔膜隔成了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可以是单核,双核或多核。
隔膜是(septum)由细胞壁向内作环状生长而形成的。
食用菌的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三)菌丝的形态:多细胞、管状、无色、透明、有横隔(四)菌丝的功能:分解、吸收、转化、积累、运输养分和贮藏、繁殖(五)菌丝的类型:(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可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次菌丝)1、初生菌丝:孢子萌发而形成的菌丝。
开始时菌丝细胞多核、纤细,后产生隔膜,分成许多个单核细胞,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又称为单核菌丝或一次菌丝(子囊菌的单核菌丝发达而生活期较长,而担子菌的单核菌丝生活期较短且不发达,两条初生菌丝一般很快配合后发育成双核化的次生菌丝)。
单核菌丝无论怎样繁殖,一般都不会形成子实体,只有和另一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质配之后变成双核菌丝,才会产生子实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生菌丝是食用菌菌丝存在的主要形 式。 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菌种都是双核菌 丝,只有双核菌丝才能形成子实体。
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上 常发生锁状联合
经过双核化的菌丝体,通常寿命很长, 可多年产生子实体,栽培上就可利用这 一点不断地向四周辐射扩伸。
返回本节
3.三生菌丝
由次生菌丝进一步发育而形成的已组织化的双核菌丝, 如菌索、菌根、菌核
第三节 大型真菌的分类
分类单位
界
门
亚门 纲 属
种
第三节 大型真菌的分类
真菌:是 一 大 群 具 有 真 核、能 产 孢 子、无 叶绿素的一类以腐生或寄生为主 的 低 等 真 核 生 物。 大 型 真 菌:主 要 是 指 菌 丝 生 长 发 育 到 一定 阶 段,能 形 成 较 大 子 实 体 的 一类 真 菌。
1 菌褶
形状:有宽的、窄的,三角形的。 有等长的、不等长的、分叉的等。菌 褶边缘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状 或锯齿状的,也有边缘粗糙有颗粒状 物的。
颜色:一般为孢 子的颜色,幼嫩时一 般是白色,老熟后变 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1 菌褶
菌褶与菌褶间:有的有横脉连接,有 的在靠近菌柄的一端互相交织成网状等。
返回本节
菌 幕、菌环、菌托
菌幕 菌环 菌托
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 或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 随着子实体成熟,内菌 的那层膜状结构。前者 幕有的残留在菌柄上发 在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过 称外菌幕,后者称内菌 育成菌环,有的部分残 程中,随着子实体的生 幕。 留在菌盖边缘形成菌缘 长,外菌幕被撕裂,其 附属物。菌环的大小、 大部分或全部留在菌柄 厚薄、单层或双层以及 基部,形成菌托。其形 在菌柄上着生的位置, 状有苞状、鞘状、鳞茎 因种类不同而异。 状、杯状等,有的由数 圈颗粒组成。
门
门
门
门
门
已报导 约981种
隶属于48个科,144个属
约5%属子囊菌亚门
约95%属担子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特点:种类少,经济价值高,多为野生菌。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子 马鞍菌科 鹿花菌属— 鹿花菌 囊 盘菌目 菌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意大利块菌
返回本节
2.次生菌丝
由于两条初生菌丝经过质配而形成的菌丝称 为次生菌丝或二次菌丝。
特点: 双核、多靠 锁状联合分裂, 粗壮、快、 能长子实体。
部位: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实质:有丝分裂 锁状联合 结果:菌丝伸长分支 痕迹:丝壁有突起
两核间生一突起→ 一核进入突起→双核同时分 裂→两个异性核移至前端→ 隔成2个细胞→双核 菌丝
第一节 菌丝体
(1)概念 1.形态
菌丝体
(2)概况 (3)划分
2.组织化
1.形态
(1)概念
什么是菌丝?
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菌丝体 菌丝 子实体
菌丝:在培养基上向各个 方向呈辐射状延伸、分支 的每一根细线,称为菌丝。
返回
(2)概况
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 细胞核所组成
管状的丝状物、是由孢子萌发 伸长、发育而形成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 不一。含有两个核的菌丝叫双核菌 丝和三生菌丝。
第一章 食用菌形态结构及分类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 俗称菇或蕈。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 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的菌类。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都是由菌丝体 与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的。
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子实体:肉眼可见部 分(易分清结构), (肉质、胶质、革质) →繁殖体(相当于高 等植物的果实。) 菌丝体:生长在基质中 的菌丝体→营养体→ 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植 株。
菌盖特点:
边缘状态多样性:全、开、内折、 外翻、内外卷、边缘延伸、边缘波状等。
菌盖特点:
形状多样性:圆、半圆、扇、匙、 肺、半球、钟、斗笠、漏斗、卵圆、圆 桶形、喇叭
菌盖特点:
表 面 状 态多样性: 光滑、皱纹、 条纹、龟裂、 绒毛、鳞片 等
菌盖特点:
颜色多种多样:白、黄、灰、紫、红 等。 菌肉质地多样:肉质、胶质、蜡质、 革质。由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组成。
第三节 有毒真菌及识别
三、看形状
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 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 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 断。
四、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 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 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担子菌亚门
耳类(木耳、银耳、桂花耳) 非褶菌类(猴头、灵芝等) 食、药菌 伞菌类(平菇、香菇、草菇等) 腹菌类(竹荪、马勃等)
第三节 有毒真菌及识别
一、看生长地带 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 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 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 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 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 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蜜环菌 的菌索
第二节 子实体
1.概况
(1)菌盖
子实体
(2)菌褶和菌管(子实层体)
2.伞状子实体
(3)菌柄
(4)菌幕、菌环、菌托
1.概况
概念: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由已分化的菌 丝体组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体或菇体
功能:生长在基质表面,可供人们食用的部 分,相当于绿色植物的果实。
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大小一 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常呈伞状、喇叭状、 棒状、珊瑚状、球状、块状、耳状、片状等。
子实体的形态、构造
菌盖
菌褶 菌环
菌柄
菌托
菌丝索
菌环
1-2.单层;3-4.双层、可滑动;5.絮状; 6.蛛网状;7- 8.破裂后附着菌盖边沿
返回
菌托
外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 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杯状, 5.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返回
(3)划分
横隔
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
生长空间
菌丝体
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
初生菌丝 形成过程 次生菌丝(主要) 三生菌丝 内核个数:单核菌丝、双核菌 丝、多核菌丝、二倍体菌丝
返回本节
单核菌丝、双核菌丝、二倍体菌丝
返回
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返回
1.初生菌丝(单核菌丝)
由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 菌丝; 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菌丝。
返回
返回
蘑菇 香菇
绣 球 菌
香菇
平菇 灵芝 鸡脚菇
木耳 猴头菇
金针菇
竹荪 银耳
平菇
木耳
金针菇
银耳
返回本节
2.伞状子实体 菌盖 都有 菌柄
结构
菌环 部分有 菌托
返回本节
菌盖基本组成
表皮:菌盖最外层的一层薄 壁组织
菌盖
菌肉:表皮下的松软部分
菌褶:生长在菌盖下的片状物
菌盖是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上端,是人们 主要的食用部位,也是食用菌的主要繁殖部分
返回本节
菌 柄
概概念:生长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 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形形状、长短、粗细、质地等因种类不同而 各异,也因生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菌 柄
着生部位:
中 生 偏 生 侧 生
偏 中 生 生 侧生
菌 柄
质地:肉质、纤维质、脆骨质。 实心或空心、光滑或有网纹、棱纹、 鳞片、茸毛、纤毛。
第三节 有毒真菌及识别
五、闻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 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测试 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 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 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第三节 有毒真菌及识别
七、煮试
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 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 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 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化学鉴别
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 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 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毒蝇鹅膏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毒粉褶菌
粪锈伞
大鹿花菌
粉红枝瑚菌
思考
1、菌丝体有哪些功能?菌丝和菌丝组织体 有哪些类型? 2、子实体有哪些功能?
菌盖其他要点:
菌盖表面的颜色;干或湿;光滑 或粗糙;附生物是鳞片、纤毛或粉末 等特征因种而异,是进行种类鉴定的 重要依据。 菌盖表面是否易脱落、菌肉的色、 味、有无乳汁及浓度;伤变与否以及 质地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主要部分重要 依据。
返回本节
子实层体
子实层体是长在菌盖下面产生子实层 的部分(产担孢子部位),有的呈叶状, 叫作菌褶。有的呈管状,叫作菌管。 菌褶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 的顶部,向外到达菌盖边缘、子实层就 排列在褶两侧,或存在于菌管里面的周 围。
菌褶与菌柄连接的方式是分类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有以下几种。 离生:菌褶不与菌柄连接, 因而在菌褶与菌柄之间有 距离。如:草菇
弯生:菌褶与菌柄连 接处稍微向上弯。如: 香菇
生:菌褶直接与菌柄连接, 向下延长,也不向上弯曲。 :红菇
延生:菌褶沿菌柄向 下延伸。如:平菇
返回本节
2 菌管
菌管可长可短,与菌柄连接的方式一 般与菌褶与菌柄连接方式相似。也有 离生、弯生、直生和延生等方式,有 的容易和菌肉剥离,菌管间也极容易 相互分离。但那些不成放射状排列而 类似菌褶的,就不容易相互分离。它 们的颜色多样,与菌管口部的颜色相 同或不相同。
动物界 真 真菌门的亚门 核 植物界 粘菌门 生 •菌菌丝无隔 …………………………………………………2 大型真 真菌界 物 2. 有性孢子阶段为合子或卵孢子………….…鞭毛菌亚门 菌 真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