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创意产业现状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产业现状调查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现状调查
说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很容易联想到时下文化产业业内人士中一个时髦的说法: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文化化,即把文化做成商品推销出去,或者在物质商品的外表做一些审美化、艺术化的装饰。但,如果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就是如此而已,其结果很可能是产生没有文化的“文化产业”,亦即可以赚钱但却有悖于人类先进文明的、打着“文化”旗号的文化垃圾。比如,时下很多文化产品就是此类文化垃圾:高投入、大场面、高票房,但故事荒谬,价值混乱,嗜血成性,宣扬赤裸裸的暴力、色情、权谋。
文化产业还有一个更动人的名字叫“文化创意产业”。但在一些时候,这个美好的词汇却被亵渎了。
77家授牌,200多家无牌
截止2010年底,上海经四批授牌的园区共有77家,分别散落在“一轴(延安高架)、两河(黄浦江、苏州河)”的整体布局上。记者了解到,这还不包括本市200多家未被授牌的园区,本市共有文化创意园区300多家。
事实上,除了几家名气大、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之外,人们对申城的大部分创意文化园区依然感到陌生。
据对77家园区的数据统计,园区总占地面积240.78万平方米,每个园区平均占地31270.8平方米。其中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的有38家,可见园区整体规模大和体量之大。
上海园区在数量、规模激增的同时,人气和知名度却没有相应提升,“造园圈地”现象被广为诟病。2/3以上属于“老建筑改造型”
据对入驻园区的110家不同类型企业抽样调查,民营企业占81.74%,外商独资企业占
17.59%,中外合资企业占8.79%,国有企业占4.4%。
调查发现,尽管园区类别多种多样,但就园区创立的外在形态而言,有四种类型。
一是校企运作型。这种运作模式是建立在院校品牌之上的一种延伸服务,即依托高等院校的智力优势背景,通过整合资源对老厂房进行统一改造的模式。比较典型的如“虹桥软件园”创意产业园区。据悉,“校企运作型”的特点在于:可塑性强、企业运营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吸引企业入驻的能力。
二是“依托老建筑改造型”,这类型占创意产业园区总量的2/3以上。通过保护性开发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大楼形成创意产业园区,为城市老建筑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注入新的产业元素。
三是“依托传统布局型”,在现有产业机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创意产业基地,比如黄浦区河南南路33号的上海城市广场,已经辟为上海市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
四是“全新创造型”,比如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
从产业内涵看,也是“四分天下”,有设计策划类、艺术创作和展示类、技术创新和服务外包类、时尚和休闲服务类四种类型。但记者调查发现,艺术类园区在发展中最“出挑”,表现相对其他三类更具知名度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为108.94万人;实现总产出5499.03亿元,增加值16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市GDP增幅5.3个百分点;
占上海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5%,已非常接近支柱产业的标准(占GDP10%);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而对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海更为雄心勃勃:发布会通报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宣称,到2015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2%左右,战略支柱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
然而据统计,上海目前有授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77家,加上未授牌的达到300多家,为什么一边是造园热,一边是大部分的园区火不起来?遍地开花的园区背后,究竟面临怎样的发展瓶颈?
借艺术炒地产
4年前,大东方艺术区周边一片荒芜。因为房子一直闲置,意得公司便想到一个办法,请数百位艺术家来此地居住,当时打出的卖房广告语即是“与300位艺术家为邻”。老琥是300多位艺术家的召集者,也是大东方艺术中心的“村长”。
“你看过《千与千寻》吗?千寻为了寻找丢失的父母,进入那座阴森恐怖的空城。当时我到这里,我的感觉就像到了那座空城。”小玛是西安美院的学生,毕业那年,22岁的她拎着背包来到上海的大东方艺术区。
“非常荒凉,买烟、买菜都要跑到附近的镇上。到了晚上,看不见一个人,都可以拍鬼片了。”画家老高说。
因为房子一直闲置,地产商便想到一个办法,请数百位艺术家来此地居住,当时打出的卖房广告语即是“与300位艺术家为邻”。
地产商的目的最终达到了。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带来了集聚效应:美院美术系老师、学生开始来新场古镇写生,古镇里也渐渐出现了画廊、个人工作室;浓厚的艺术氛围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这三四年来,新场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东方附近的古镇有旅游业了,里面的画家、工作室都是叫卖的噱头。全国那么多古镇,有众多艺术家居住的并不多。”老琥说。
从2008年艺术家进驻以来,大东方的房子越来越紧俏,现在房子基本卖光。
如今,房子卖出去了,地产商便将这些艺术家“送”走了。
“这是典型的艺术给房地产暖被窝的事。当开发商需要艺术家来帮忙叫卖时,我们就变成有用的东西;现在房子卖完了,艺术的使命已经结束了,我们就成了眼中钉,开发商希望我们立即走,最好一天都不要多留。”老琥说。
“艺术给地产暖被窝,这种情况太多了。利益驱动下,这样的"文化创意园区"很多,但没有一家是成功的。”画家李玉宝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乱象丛生,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艺术为商业所利用,商业目的达到后,艺术像抹布一样被丢弃;而另一种所谓的“成功”案例,正面临着亏损。
在采访中,画家们告知,当时,意得公司还看中了大东方艺术中心附近的另一块地皮,他们游说政府,希望拿下那块地,做文化创意园区。一期的房子卖完以后,让这些艺术家们搬进二期居住,这正合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心意,政府也同意了。但不料地皮被万科买下。“他们长远的利益落了空,不需要我们,所以现在急着赶我们走。”老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