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二”模式

迁安市第三中学关于推行“三三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根据高效课堂理念,经过探讨研究,反复论证实践,决定在课改过程中推行“三三二”课堂教学模式,即“三阶段、三流程、二环节”。
一、“三三二”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一)新授课1、三阶段:每一个教学单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预习;第二阶段:例题分析展示、总结归纳;第三阶段:拓展提高、能力升华。
2、三流程:每个阶段分为三个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①明确目标、自主学习,②基础演练、展示点评,③检测反馈;第二阶段:①例题分析、展示交流,②方法提炼、总结归纳,③训练反馈、学后反思;第三阶段:①巩固知识、提升能力,②拓展提高、能力升华,③训练反馈、学后反思。
3、二环节:课堂推进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例题分析展示、总结归纳;第二环节:拓展提高、能力升华。
说明:一个教学单元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两至三课时,学习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多少和难易。
(二)专题复习课1、三阶段:每一个教学单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构建框架;第二阶段:典例分析、展示归纳;第三阶段:拓展发散、能力升华。
2、三流程:每个阶段分为三个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①,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画知识树)②自主复习,落实双基,③双基反馈;第二阶段:①、典例题分析、展示交流,②方法提炼、变式反馈,③总结归纳、学后巩固;第三阶段:①发散思维、提升能力,②拓展提高、能力升华,③学后反思、训练反馈。
3、二环节:课堂推进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典例分析、展示归纳;第二环节:拓展发散、能力升华。
二、“三三二”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的具体要求(一)新授课(一)第一阶段:知识预习。
要求:有时间、有方法、有组织、有交流、有反馈。
①明确目标1)目的:目标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
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
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每一堂课学习的重、难点都要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水平来确定,并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由教师用简洁准确地语言给学生事先提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三三五”教学模式

“三三五”教学模式张掖五中推行“三三五”教学模式,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一、构建和谐高效”三三五”教学模式的目的我校多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做了较深入的探索,调研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着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识偏差,教师个体之间存在教学教研水平的不平衡。
为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尽快使老师们完成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学定教的快速提升,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提出和谐高效”三三五”教学模式的教改理念,并为此开展教研教改实验。
二、和谐高效”三三五”教学模式的内容(一)“三”是指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上的“三个转变”:1.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
也就是教学由“教师为本”向“学生为本”的转变。
“教育重在育不在教”,要构建一个适合生命成长的环境,在师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高效成长。
“教师重在师不在教”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伴旅和引领者。
“教学重在学不在教”,课堂不只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接受知识的阵地,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各种能力的场所。
2.“教本”向“学本”的转变。
顾名思义:“教本”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主要服务于教师的讲授。
“学本”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读本,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
3.“课堂”向“学堂”的转变。
以备课组活动为抓手,以讲学稿导学单为载体,以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为推力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有效训练”学习平台,并做好课前、课后的有效延伸,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三”是指以学生为本进行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
预习模块:课前完成。
展示模块:课堂上师生互动,遵循“课堂教学五环节”完成。
反馈模块:课后以“分层作业”的形式完成。
预习环节:事实上,很多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就能掌握百分之三十甚至五十以上,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这样课堂上有充分时间探究和拓展,以达到高效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三五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三五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一、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架(一)“357”的含义为:三个步骤、五个环节、七种基本原则。
(二)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实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延伸: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升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三)五环节:是指课堂上“目标认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升华---有效训练”。
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四)“自主合作探究”(三五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七原则:1、先学后教原则: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它将教师教的起点和着力点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思想。
具体讲,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然后教师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行精讲点拨。
当然,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落实先学后教的措施有共性也有区别。
如初中七年级,强调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所以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成分更多一些;而八、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后,能够在课前或上课开始安排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学习重点或学生学习困惑实行点拨指导,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探究体验性原则:这是对学生亲历学习实践过程的要求。
事实证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水平的形成,都必须亲历学习过程才能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
初中数学课堂“二五三”教学模式(新授课)

初中数学课堂“二五三〞教学模式〔新授课〕学习必备欢送下载关于推行“目标导学、诱思探究、当堂达标〞〔即“二五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贯彻省、市、区教育会议精神,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课堂教学建模活动,在深入开展“优质教学资源评选〞活动的根底上,强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为使改革扎实、稳妥、有效的进行,特制定《关于推行“目标导学、诱思探究、当堂达标〞〔即“二五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望各学校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突出初中数学学科的根底性、普及性、开展性特点,提升“教学过程〞这一重点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开展。
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教学质量为中心,紧紧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目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二、遵循的原那么1.“有的放矢〞原那么2.“因材施教〞原那么3.“循序渐进〞原那么 4.“启发诱导〞原那么5.“民主性〞原那么三、主要内容和根本结构:〔一〕主要内容“目标导学、诱思探究、当堂达标〞〔即“二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一堂课教学从准备到结束要表达两个目的、经过五个环节、完成三个目标。
“表达两个目的〞一是以表达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为目的,二是以表达新课程的根本理念为目的;“五个环节〞是指诱思导学、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拓展提高、达标检测五个教学环节;“三个目标〞一是指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习必备欢送下载学生学会,二是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目标导学、诱思探究、当堂达标〞〔即“二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见附件。
〔二〕根本结构根本环节:诱思导学→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拓展提高→达标检测↓↓↓↓↓教师活动:创境激情→启发诱导→点拔解疑→设计训练→照应目标↓↓↓↓↓学生活动:自学寻疑→合作探究→听讲释疑→灵活运用→稳固达标四、根本要求以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为根本目标要求,以落实“四要素〞为具体目标要求,即:1.主体〔谁?学习者〕课堂教学目标确实定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力、水平的综合表达。
教学反思案例三五三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案例三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第1篇:教学反思案例三五三课堂教学模式太谷二中的这种“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衡水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的学习经验,实践*地提出了“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的理念,构建了“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
以“创新求发展、以改革求效益”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这个主题。
“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三”为课堂的三种课型即“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
“五”为三种课型中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三”为支撑三种课型的三个评价单,即“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
课堂教师通过对“问题生成学导课”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整理,以“问题解决—评价单”的形式下发学生。
然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合理分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
最后各小组认真倾听、质疑、追问、争辩,展示各自的不同观点和见解。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要规范了学生的站姿、站位、表达、术语,以让学生的展示更加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异想天开,向书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真正让课堂成为学堂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三问课堂教学课堂模式的探索反思范文本学期初,我依照学校下发的通知,贯彻学校的教学理念——幸福课堂,提出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并按照其课堂模式,叫做“三问课堂”。
其实施的过程是没堂新课设置三个贯穿主要内容的三个问题,通过三个新颖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求知,然后老师在后半节课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
下面我以《大洲与大洋》这节课的内容为例具体的介绍。
这节课我设置了三个问题,第一问,我们所生活的星球为什么叫做地球?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找到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面积的29%;第二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让学生了解世界上七大洲的分布,通过拼图游戏掌握七大洲在世界上的位置及其轮廓;第三问,我们国家是否与大洋相连?临什么洋?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了解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
总目标:课堂教学重点把握住“三度”,即教法学法的熟练度,学生的参与度,目标的达成度。
执行“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三渗透、三为主、五环节”:“三渗透”是指德育渗透、科技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三为主”是指以教师指导学法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和谐合作交流为主;“五环节”是指预习自学、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检测过关。
教师要适应课改要求,课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做到“六要四不讲”:“六要”就是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实验要让学生做、结论要让学生下。
“四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学弄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试验能弄懂的不讲。
教师只讲学生不知道、不清楚、不理解的盲点、疑点和难点。
通过“六要,四不讲”,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关节点和有效点,节时惜力,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和练习时空。
第二上课内容与备课一致,尤其是目标、测试等客观的东西。
第三是当堂作业、测试,堂堂清。
第四是加强听课评课的学习,形成备课组学习共同体,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014.09。
邻水县九龙中学教师235模式实施方案

邻水县九龙中学教师“235模式”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一、235课堂基本结构经过认真研究,学校推出具有校本特色的“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45分钟明确分配成三个时段:45=5+10+10+10+10“235模式”课堂结构的含义:“2”指课堂目标和学生学习方式,即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
“3”指学习阶段。
即分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中导学和课后反思。
“5”指学习措施,即课堂分为五个环节,目标导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与展示,教师点拨归纳,学生课堂测评。
1、课前准备分二步: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形成导学案2、课中探究分“五环节”:①目标展示,问题生成(5分钟)→②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10分钟)→③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0分钟)→④教师点拨,归纳总结(10分钟)→⑤课堂检测,信息反馈(10分钟)3、课后总结:师生及时对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二、教师课堂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敏锐的时代意识和锐意改革精神。
2、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研究和创新能力。
3、教师应精于自己所教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语言丰富规范、专业,风趣,要求使用普通话;讲课声音要洪亮;对学生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5、教师课堂精神状态应当饱满,面带微笑,充满激情,有感染力。
6、课堂上教态自然大方,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如打手势,点头、微笑、倾听等。
7、教师活动空间不应局限于讲台,应当深入课堂,在教室多走动,观察学生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8、课堂板书工整,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
三、“235”课堂教学操作步骤(一)课前准备1、学科教师首先应培训好学科学习小组,让组长明确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导学案使用指导。
2、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形成集体导学案。
导学案要求在课前发放给学生预习。
3、要求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但要合理使用,不能仅仅成为知识的播放器4、教课堂教学必须按照学校规定模式授课,环节清晰并且能够灵活、熟练驾驭和运用。
“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魏县新实验一中“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围绕以人为本,人人成才,分享成功的教育理念,结合承德卉原中学、石家庄精英中学等全国先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分析我校的实际,创立构建我校“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个理念:1、基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培养。
2、基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三个把握:1、编制使用导学案。
①编制导学案。
②使用导学案。
③批改导学案。
2、学习小组建设。
①组员构成。
②组长选聘
③小组文化建设。
④激励评价
3、教研活动。
课前教研,课中反思,课后总结。
微型
教研,实战教研,针对性教研。
五个环节:1、引:教学引入。
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引入方式、方
法不同。
2、议:自主学习。
学练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
础题,
发现疑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团队
合作意识和解题的思维方式。
3、展: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①类型:动态、静态等
②方式:书面、口头、表演等。
③内容:依学科、课型而定。
④要求:A确定展示人。
B浓厚展示氛围。
C对非展示人的要求。
D 对展示同学的培训。
4、评:①类型分学生点评,课代表小结,教师总结。
②内容。
依学科而定。
5、检: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以上引、议、展评、检环节时间分配:5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
“235导学一体”教学模式分享

中江城北中学畅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想方案“235导学一体”教学模式【什么是合作学习】1、首先要在每个班创建合作学习小组,(组员要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成为组员,达成能力互补,性格互补。
)2、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交流解释。
(3)展示观点,师生点评。
(4)达标检测,总结提高。
【合作学习的评价环节】一、评价原则:多元化,公平,公正,激励。
二、评价方式1、按时间:实行周评、月评、平时小考、期中评价、期末评价相结合。
2、按评价者:学生自评、组长评价、学生互评、教室点评。
3、课堂评价。
4、作业评价。
5、学科评价。
三、注意事项1、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
2、无论何种方式的评价,都要注重捆绑式评价。
3、无论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无论是小组评价还是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4、运用同伴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教室激励评价促使学生进步。
6、学生自我评价,实现自我完善。
【什么是“235一体导学”】一、理论支撑: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建构注意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二、“235导学一体”教学策略“2”是指学生学习的两个时间段:“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和“课堂知识内化阶段”两个阶段。
“3”是指教师备课的三个步骤:编制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课(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录制有趣味性、时效性、针对性的视频)和课堂导学。
“5”是指学生学习的五个环节: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反思评价。
三、“235导学一体”的教学步骤1、课自主学习阶段包括5个步骤:明确学习目标→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在线测学→问题梳理。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2)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整理归纳问题的能力(3)养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2、课堂知识内化阶段的包括四个环节:同伴互助→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反思评价。
同伴互助:(组内互助)(1)组内成员提出问题,先三人组成进行讨论交流,再六人组讨论交流。
寿阳一中三五二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精选文档

寿阳一中“三五二”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寿阳第一中学校胡贵元效益,一个企业的生命线。
效益,也是高考成败的分水岭。
备考时间是一个常数,我们不能决定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通过高效课堂拓宽时间的宽度。
下面我就如何打磨数学高效课堂,提高数学备考效益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落实“三精三确保”,为课堂高效提供保障1.精研课标,确保课堂高效方向《数学课程课标》明确了我们授课的方向,《考试说明》指出了我们备考的目标。
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才能保证我们课堂授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比较新老《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内容的变化与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
2012年高考是实行新课改以来的第二次高考,新《考试说明》发布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集中研究,形成了以下认识:1)集合:更加强调了集合表述数学问题的工具性,突出了“韦恩图”表示集合之间关系和运算的作用。
2)简易逻辑:对命题和逻辑连接词含义的要求从“理解”降为“了解”,增加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注意不要求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是复合命题,以及用真值表判断命题真假。
3)函数:函数的单调性从“了解”升为“理解”,反函数问题只涉及指数和对数函数。
增加了五种具体的“幂函数”,注意“三个二次”的问题,更加突出了函数的应用。
4)立体几何:必修文理科:第一部分空间的几何体更强调几何直观,使用了四个“画出”;第二部分位置关系侧重于证明。
淡化了计算,没有引入空间角和距离的概念。
删去了多面体与正多面体欧拉定理的有关内容。
选修(理科)注重人空间向量的应用。
5)直线和圆的方程:增加了“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把“线性规划”移到“不等式”。
删去了两条直线的交角(到角和夹角)。
6)算法初步:应该侧重“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复习,了解五种“程序语句”即可。
7)统计:重点是“随机抽样”,了解有关概念,淡化繁杂的数值计算。
统计案例:增加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回归分析”比过去的要求与内容加大了。
凉城一中三五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凉城一中“三五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三五三”学导型课堂概要三种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
五个步骤:独立学习—对学、群学一组内展示—班级展示—整理测评。
三个学情检查:独立学习时学情检查、组内展示时学情检查、整理达标时学情检查。
二、“三五三”导型课堂的要义以学生在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展示过程中提高阅读、分析、归纳、表达能力、解决基本问题、发现和暴露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引领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
不能误解为只靠学生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该精讲还需精讲。
三、“三五三”学导型课堂实施流程1、独立学习:读一读学案和课本,画一画、想一想、背一背、认真做一做、不会标一标知识点。
课堂要求:快、静、专。
2、对学、群学:分享(说一说)—求教(问一问—讨论(议一议)—不会标一标。
方法:对议—对抗—对问—对查。
帮学—合学—研学—提出需班级讨论问题;课堂要求: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3、组内展示:要求全体起立以提高参与度和兴奋度。
可以灵活采用以下方式:(1)组长分配任务到人,组员依次讲解,其他组员倾听、质疑。
(2)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
(3)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
(4)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
发现问题:进行讨论、辩论。
课堂要求:读、背、演,最好用自己的话说思维过程。
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思考中遇到的挫折、困惑。
4、班级展示:自然走上讲台,目视前方;侧身、大声。
—学生导入语:我是—,代表—组展示对某问题见解:……。
要求有展有示,展:思考的过程,示结果呈现。
—我的展示结果,请大家点评、质疑或补充。
对其他同学的要求:聚焦要迅速,倾听要认真,欣赏中质颖。
每次展示结束后不需要质疑的要鼓励;需要质疑而学生未质疑则教师追问。
展示原则:选择有价值问题展示;展错不展对;不重复展示;潜能生能展示的尽量不叫优等生展示;提倡采用对抗、辩论、质疑等形式动态展示,多组同步展示;小展示能完成的就不要用大展示;为节省时间可以把合学与板书展示相随进行。
“三五二”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三五二”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三五二”教学模式是奈曼旗进行课改的指导性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三课型五环节两测试”,简称“三五二教学模式”。
“三课型”指的是“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综合解决课”、“问题拓展训练课”。
“五环节”,是指无论哪种课型,课堂结构基本由五个环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该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为了更好地推动“三五二”教学模式的学习和运用,特制订苇莲苏学区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习推广“三五二”教学模式,必须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以学习、实践、创新为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重点,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达成目标1、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是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不只是行为上的参与,而是思维上的参与,情感上的参与。
每个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敢提问题,会提问题。
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都得到培养。
2、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重构教师角色。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科学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和超越自我的幸福。
3、实现教师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钻研的转变,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水平。
4、通过对“三五二”教学模式的实践,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构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推动学校发展。
“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南街小学“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35”模式即“二案、三型、五环节”。
“二案”就是“导、学”二案;“三型”,即“预习展示”、“学法展示”、“成果展示”高效课堂的三种展示类型;“五环节”,即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分别为:前提测评,自主预习,质疑展示,探究学法,达标测评。
“235”模式即课堂40分钟时间按照2:3:5的比例分配。
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8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占到50%(20分钟),剩余的30%(12分钟)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具体来说,前提测评及达标测评时间约占12分钟;自主学习及质疑展示约占20分钟,探究学法约占8分钟。
“235”模式也是教学内容体系的一个分配。
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掌握的,50%是通过合作、讨论才能学会的,30%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互相交流,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掌握的。
“235”模式,追求“动态”转化。
即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3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把原本20%的后进生向着50%的群体推进。
“235”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积极互动,“课后”温故知新。
“导、学”两案中含有教师的“导案”和学生的“学案”。
导学案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导案是教师的导学设计,学案是学生的学法预设,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
导学案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
导学案重在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
做到两案呼应,相互印证。
创编师生共用的导学案,要实现“二个合一”:即导学合一;教辅合一。
做到“二化”:知识问题化,问题递进化。
突破两个转变:力求做到把教材抽象的知识,向通俗的、具体的知识转变;实现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体现三个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学校教育与育人功能的统一。
小学数学新授课235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新授课235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展开以来,我校反复对各学科的教学模式实行研究探讨,经过三年多的否定、修改、提升、实践,在数学教学方面形成了新授课“235”教学模式。
“235”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的引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提升教学效益,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即两条主线,导和学;“3”即三评,自评、互评、师评;“5”即课堂五个环节,温习旧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整理学案知识梳理。
数学新授课“235”课堂教学模式分五步走:一、温习旧知,学习铺垫:教师根据本课新授内容设置相关问题或练习题,比如学习小数除法先复习整数除法,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先复习整数乘法简便计算,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教师设计由浅入深的若干问题,让学生依据导学单上的问题自读课文,自学例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于源疑。
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但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好习惯;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水平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有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即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协助学生解决。
2、展示交流。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各小组在自己的展板上板书自已小组展示的问题,给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
小组展示: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教师引导提出不同想法,鼓励发散思维。
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动的过程,能够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可纠正小组全局性的错误,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水平。
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准确理解和评价自己。
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基础,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增强集体荣誉感,促动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235”高效课堂模式流程图及诠释

第三章麟游县“235”高效课堂模式流程图及诠释研讨教材分析学情编制学案批阅学案优化设计教师活动激情导入展示目标参与研讨帮困扶优点评质疑精讲点拨布置任务检测反刍总结反馈激励评价再批学案反思总结课前课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反思评价课后预习教材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交流评价完善学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找出疑难合作交流探讨解惑展示点评质疑提升达标测试生成能力总结反思知识迁移整理学案自我反馈“235”高效课堂模式即“双向、三段、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双向”指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三段”指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三个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三种学习方式,即:独学、对学、群学,三个导学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五步”指课堂导学的五个步骤,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反思评价。
“235”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充分,“课中”积极互动,“课后”温故知新。
一、课前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出重在“导”、核心在“学”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
学生:按照导学案中“学案”要求进行独学(结构化预习),完成学案部分,然后,小组对子间进行对学交流,完善自己的学案。
最后,教师将全体学生的学案收集、批阅、发现问题、进一步优化导学案设计。
二、课中(一)自主学习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引导学生咀嚼目标。
在学生自学时,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集中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但当时不纠正,立即调整引导解疑设计,为“后教”作好准备。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内容,试做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练习。
通过独立思考,找出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教师:观察了解与指导各学科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对子帮扶,参与到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及学生中去,细心观察、认真听取、准确了解信息,及时进行指导点拨。
五三二模式

“五-三-二”课堂改革尝试“五。
三。
二”课堂模式:从时间分配上,五指学生用课堂50%的时间通过查阅资料,看学案等方式自主探究,教师做好巡查和个别辅导。
三指教师用课堂30%的时间引导、讲解、点评。
二指用课堂20%的时间师生合作交流或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从内容上,50%的只是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掌握,20%的知识有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完成,30%的知识(难点、重点、热点)由教师讲解、点拨、引导学生完成。
从成果上,30%的学生达到优异,50%的学生达优秀,20%达合格。
从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行为占30%,学生行为占70%。
学生行为中50%自主行为要求,20%合作行为要求。
第一阶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巡查点评(前23分钟左右)(1)学生能够利用学案、教辅用书自主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成为自觉和常态,不用老师要求、鼓动。
(2)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分配给学生。
老师大胆地退出来,适时的走进去。
在巡查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捕捉信息,及时讲解或补充相关知识或引领话题方向。
第二阶段:教师引导点评阶段(12分钟左右)(1)要求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重难点,并力求落实到位。
争取做到每一课时重难点突出,并使之得到具体落实,教学过程结合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导点评,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上来,师生互动,完整、有效的利用好时间。
(2)关注学生,化质疑为重难点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教学过程中认知的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落在学生身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提出疑问的那些点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这些也是我们课堂教学要落实的重难点,进而完成老师的答疑解惑的职责。
因此,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我们就要考虑学生在第一阶段中发现的问题重点引导点评。
从上课的具体表现来看,既定的重难点得以落实,学生的疑惑也解决了,而且不时有超越常规认识的观点涌现。
第三阶段:学生间交流或者师生间交流(10分钟左右)(1)科学建组,合理分工,明确规则合作学习小组的内部构成如何,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三五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三环”:课前、课中、课后。
教学内容“三级”:A级基标类、B级导学类、C级拓展类。
教学过程“五版块”:问题质疑;问题探究;解疑分享;示威拓展;课末监测。
模式具体解读:1.对教育对象的认识:(1)儿童是有尊严的人。
(2)儿童是有需求的人。
(3)儿童是有无限潜能的人。
(4)儿童是自主发展的人。
2.模式渗透:“三全”立体式课堂:全员参与、全过程体现、全面发展。
3.遵循的原则:(1)平等的原则;(2)自主的原则;(3)合作的原则;(4)开放的原则;(5)高效的原则;(6)激励的原则;4.模式支点:两主体:教师和学生三大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大环节若干个小步骤四学具:书本、问题生成单、小白板、作业本五要素:(1)学生主角;(2)小组形式;(3)宗旨明确:①增强学习主动性;②挖掘学生无限潜能;③培养综合素质;(4)高效核心:①快节奏;②大信息;③及时测;④效果好(5)团队互动(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家校)5.教学模式基本流程:课前——教师:(1)认真解读教材。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晰的教学任务,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2)到学生那里备课,找出教学的需求点。
(3)独立备课和备课组研讨相结合,精心设计课案,精心设计即课检测单。
(4)参与学生问题生成单的设计。
学生:(1)独立预习。
(获取学习的精神优势、知识储备及疑惑问题),预习就是独立学习,不受任何人干扰,尤其是成绩较差或进度较慢的学生,不受优秀学生的干扰,独立地完成一个学习过程。
既然是要独立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那么它涉及的内容、面对的焦点,就不应该只是基础性与前提性的字面意思,而是要针对主要教学内容。
(2)完成问题生成单(可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
培养学生在预习环节中独立学习时,面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思考,尝试解决,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学习疑问。
三五三学导型有效教学模式理念及三种课型操作流程

2.围绕三维目标对“教”的解读
(1)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要求“教”要围绕所教班级、小 组和学生,针对所学内容
①哪些属于学生、小组、班级已全知、已全会的问题; ②哪些属于学生、小组、班级不全知、不全会的问题; ③哪些属于学生、小组、班级全不知、全不会的问题。
(2)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要求“教”要围绕所教班级、 小组和学生
教师教学用书工具
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则及 变化趋势
依 教标
施
课程标准工具 学生课本工具
高中各模块与九 年义务教育各学 科间内在的必然 关联性。
教师教学用书工具
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则及 变化趋势
依 教标
施
课程标准工具 学生课本工具
1.各模块课题重、难点是 什么? 2.为什么是重、难点? 3.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的规范要求。
问题评价
问题分类
1.知识性问题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例习题涵盖的基 本思想、基本方法。
2.技能性问题
(1)获取有效信息的技能
视觉阅读的技能、听觉倾听的技能、触觉动手的技能、 嗅觉体验的技能……
(2)吸收、消化和优化信息的技能
辨析思维、变通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记忆思 维、自主思维、通用思维……
联想思维
所学信息点、线、面、体间的联想 所学信息由表及里的联想 所学信息由此及彼的联想 所学信息纵向与横向的联想 所学信息分类、归类的联想 所学信息典型事例与原理间的联想 ……
记忆思维
工具性概念、符号的记忆 工具性原理、观点的记忆 工具性规则、规律的记忆 工具性哲理、典例的记忆 ……
教师教学用书工具
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则及 变化趋势
依 教标
施
三三五课堂模式

怀仁一中“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程序一、“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1、目标教学三环节(1)出示学习目标:(投影、板书)(2)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答疑、点拔评价(3)检测学习目标:检测、小结2、学案导学三要素:导读、导思、导练。
3、学习行为五体验:观察、思考、动手、表述、总结。
二、“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1、二分铃响,安排检查自主学习情况:学科组长检查、学习小组互查、科任老师抽查。
2、二分铃响,板书或投影课题和学习目标。
3、上课,简单介绍本节课的课题和学习目标,通报或评价自主学习情况。
4、合作学习:安排学习任务、时间,并布置展示任务:小组、内容、位置。
合作学习时,学生可以站起来,头碰头,声音要小。
学科组长组织,小组交流学案的每一个问题,再重点研究要展示的任务并安排展示的同学。
需要板书的,同时在指定位置写好步骤或表格。
5、交流展示,质疑答疑:展示的同学是代表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要面向全体,自然大方,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
其他人包括老师都要认真倾听和思考,不要中途打断。
展示的同学问完“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后,其他同学再提出疑问或者补充和纠正。
教师要注意把握控制全局,适时指导和点评。
6、目标检查:除了学案上的内容外,根据学情也可补充内容。
要让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时,可以通过举手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反对学生群答。
7、小结:学生小结可以是一个题的小结,也可以是一节课的小节;可以是对所学内容的小结,也可以是对小组展示、质疑、答疑情况的小结;教师的小结则是一节课的总结、归纳和提升。
怀仁一中学科知识点过关活动1、意义:当堂的问题当堂清,今天的事情今天结。
2、形式:节清、日清、周清、月清。
3、内容:课本、学案、配餐、考试题。
4、成员:学生、科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处室领导。
5、对象:班内每一个学生,特别关注学困生。
6、时间:两周不休息的第二周周五检查,如果检查不合格(有一题不会做),周六中午休息所有成员不能回家,什么时候清什么时候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阳镇小学“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一、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儿童是互动的,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儿童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全面发展教育论。
全面发展教育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它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构建呼唤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界定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包含有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
与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通过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由此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基本涵互动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
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
坚持互课堂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课堂是一种目标。
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
互动课堂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
从本质上讲,互动课堂是新型的课程建构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知识,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
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
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三、实施目标1.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教学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转变。
2.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改变以前的教师运用不当的接受式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等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霸权行为。
3.构建“235”互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符合课改理念与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评价体系,首先要促成课堂教学评价五转变:要由评教师的讲为主转变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思维量为主;要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转变为以教于学过程主导与主体结合的有机性为主;要由评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合理性为主转变为以教师点拨的针对性、拓展性、适时度、深刻度为主;要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转变为以评全体学生深入学习的状态程度为主;要由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主转变为评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为主。
四、基本教学流程及实施策略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
在这一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轻松活泼,积极主动,能逐步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法服务于学法,学与教相辅相成,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脉络分明,同寓于探索知识的活动之中,概括为“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基本流程图如下:“235”互动课堂模式的操作:(一)2——双主线1.操作步骤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为主线;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主动创新”为主线。
2.目的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自觉的、主动的进行问题的探究、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完成。
(二)3——三阶段1.操作步骤(1)激发参与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质疑,提出问题。
课堂上大约用时3-5分钟。
这个阶段主要采取三个策略:一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情境性策略。
即将学习目标,研究问题,以情境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是贴近儿童生活的趣味性策略。
即以儿童熟悉的、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主动创新): 教师 (设计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 问 (自)探 (独)创(共)研(择)练问 (引)导 (开)放 (明)帮(暗)扶生疑 探疑 议疑 解疑 疑疑激发参与阶段 引导探究阶段 拓展创新阶段感兴趣的事例、人物、故事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参与。
三是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
即采用挑战性较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启发、激发学生大胆猜测从而满足学生好奇心、挑战性和冒险精神,为学生大胆实践提供可能性,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与愿望。
(2)引导探究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学生探疑、议疑和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自探问题、小组共研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练习。
它可以小循环使用,即研中探、练中探,鼓励学生试探、实探、再探,促使思维不断攀升。
课堂上大约用时20-25分钟。
这个阶段主要采取两个策略:一是活动参与策略。
即教师将数学学习容,转化成数学活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了解和理解数学的价值,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独特见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自主选择策略。
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习方法的针对性。
这一策略明显的指向学生个性的培养。
(3)拓展创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设置拓展性知识,开展延展思维活动,促使学生提出新问题。
它可以大循环使用,即探中问、研中问、练中问、创中问,由问题的解决而引发新的问题,形成基于问题的研究的学习思想。
课堂上大约用时10-15分钟。
这个阶段主要采取两个策略:一是发散辐射策略。
即教学中采用问题、方法、答案多元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求变,保护学生思维的个性,提高创造力。
二是捕捉灵现策略。
即非常规性问题、设想,进而引发探究,形成独特思维的活动。
2.目的意义各阶段的侧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自觉的展开学习活动,并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融合升华、引发创造。
本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注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同时更关注对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的把握与处理,提倡教与学双方角色上的默契。
(四)5——五环节本模式实施过程中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割裂。
第一环节:生疑——情景导学,发现问题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但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
根据教学容常常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
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的问题。
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一是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就是结合教学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二是研究情境,发现问题。
就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信息,并对教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后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环节:探疑——自主探究,尝试解决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姿态进行活动。
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经历自主构建的过程,对于不能自主构建或者存在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并提交小组长,尝试通过合作交流解决。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对自主性问题或导航型问题的完成情况。
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启发,同时,教师要根据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查与反馈,提炼需要进行交流、合作解决的问题,适时组织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此阶段所用的教学时间教师视情况进行控制,在课上完成时,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不少于课时的1/3。
如果容较多、学习任务较重,教师可根据情况提前一天布置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上课时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三环节:议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在分工的基础上,在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
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同学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并形成小组意见。
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小组意见。
可以搞“分组分群”式的小组学习,还可以采用“你一言我一语地群起而攻之”式的辩论性学习,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思维不断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巡视,及时点拨和评价。
第四环节:解疑——展示评研,归纳提升合作探究是学生充分感知的过程,而展示交流是学生的感性知识相互碰撞的过程。
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化为个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科学结论,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策略。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一是小组展示——汇报交流。
就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
二是师生探究——化提升。
就是在小组交流以后,对于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探究。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对于相同意见指导学生不要重复。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
不同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质疑不尽相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
对于简单的,学生又能解决的,可以让其他组的同学给予帮助加以解决;对于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先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再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