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9版)〉-26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新出现的出血热,其首个病例出现在中国农村地区。

SFTS 的病原体为 SFTS 病毒(SFTSV),是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

自 2010 年首次报道以来,中国已有 11 个省份发现大约 2500 例该病病例,平均死亡率为 7.3%。

2012 年日本和韩国也曾有此病报道。

Heartland 病毒,美国从2 例患者体内分离出的基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极为相近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病毒。

SFTS 不仅是中国公众健康的巨大威胁,也给全世界其他地方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SFTS 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重组和在蜱媒介及脊椎动物宿主内进行同源性重组而快速进化。

目前尚无针对 SFTS 的特异性治疗,而预防 SFTS 病毒感染和传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被蜱虫叮咬。

2014 年5 月16 日,Lancet infect disease 在线发表了中国的Quan Liu 博士等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综述。

该综述旨在提供新出现的蜱传播病毒的分子学特征及生态学相关信息,并对SFTSV 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介绍。

现将全文编译如下。

一、概述2007 年 5 月,中国河南省信阳市有 3 例伴有高热、胃肠道出血、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转氨酶升高的患者被当地一所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

其中一例患者的亲属向河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上报了此疾病。

河南省CDC 进行的专项调查发现此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减少,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和蛋白尿。

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河南省CDC 排除了胃肠道疾病的可能,并开始查找相似案例,结果发现 2007 年河南共出现 79 例该病病例,其中 10 例死亡(死亡率 12.7%)。

当时河南省出现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暴发,河南省附近的安徽省也出现了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感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提示: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存在可以至少追溯至 1996年。
2007年溧水疫情
首发病例的大女 婿,5月3日发病
已成功分离SFTS病 毒,并基因测序
继 发 病 例
首发病例的大女 儿,5月4日发病
首发病例的侄子, 5月4日发病
首发病例的二女 婿,5月5日发病
首发病例的大侄 子,5月5日发病
采集到标本
实验室检测
首发病例大女儿的 为偶合病例,普通
外孙,4月29日发病
感冒
疫情传播链
聚集性疫情主要特征
首发病例发现疫情前已死亡;生前未能确诊,多例 病例就诊血液科;感染源为自然疫源性; 续发病例在首例病例生前护理或死亡后丧事期间接 触血液而感染 点源暴露,二代暴露病例数4-6例;死亡后血流不 止,可造成更多续发病例 出现院感病例
• 加强院感防控工作;建议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加强对不明原因出血死亡病例管理工作,严禁自 动出院
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
谢谢!
个人防护
•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 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 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 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 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 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 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防治指南
• 流行特征 • 防治要点 • 案例分析
主要内容
概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 2009年在我国首 次发现报道的新发传染病
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 蜱是其主要传播媒介 病死率较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败血症 中毒性心肌炎 呼吸窘迫综合症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 行性减少,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LDH、CK及 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 为主,常有低钠血症,部分病例BUN升高。
病原学检测 核酸检测、病毒分离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尿常规检查 蛋白尿、血尿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 多发于春、夏季。已在河南、湖北、山
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全身症状: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
○ 乏力、纳差、头痛、肌肉酸痛。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
量体温一次。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 遵医嘱给予
物理降温或 药物降温。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 鼓励病人多饮水,同时调整室
温和避免噪音。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 加强口腔和
皮肤护理。
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 多餐。
对不能进食者,遵医嘱以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 质和电解质。
心理护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人的护理
BRAND PLANING
商业产品部
概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the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硬蜱叮咬传播的, 以发热伴随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脏 器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
04
添加标题
应多与患者及家属进 行沟通,住院时态度 和
08
添加标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的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特制定本要点。

一、病例隔离与管理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的病人实施标准预防;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

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三、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

(一)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二)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若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置。

四、消毒处理病人就诊、住院或转运期间,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做好病房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对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的诊疗用品、生活用具等进行随时消毒。

病人康复、离院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一)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收治病人的房间应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数,可选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当物表被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时,立即用含有效氯2000-4000mg/L的消毒剂溶液作用20分钟后清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救治工作,依据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制定本方案。

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 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策略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策略课件
2023年病例分布在20个省份的358个县区
2024年至6月2日,全国共报告2226例,较2023年同期 (1389例)上升60%,报告发病率0.1579/10万;报告死亡病 例84例,较2023年同期(64例)上升31%。死亡率0.006/10万。 平均病死率3.77%。
17个省份报告病例。 病例主要分布在既往7个高发省份。依次为安徽( 750例) 、湖北(496例)、 河南( 387例) 、 山东( 317例) 、江苏( 156例) 、浙江( 72例)和辽宁( 25 例) ,占全国报告病例总数的98.97%。 其余10个省份报告病例在1-6例。
• 医疗机构开展SFTS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诊疗及个人防护意识。 开展病例监测。
• 加大环境整治和家养动物管理。 • 加大环境整治和家养动物管理。防止人群密集区及生活居住区
环境中蜱虫孳生,降低蜱虫密度。
• 开展蜱媒生物监测,掌握病媒生物携带病原的动态趋势。 • 开展健康科普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病、就诊意识和自我保
多器官功能损害期(极期):消化 道症状加重; 出血表现;神经系统 症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恢复期:大多数预后良好,但老年 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 出现精神 神经症状、 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 症等的患者,预后较差。
疑似病例: 具有下述流行病学史之一,且符合临床表现者。 1.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 2.发病前 2 周内有被蜱叮咬史; 3. 与感染的动物或确诊病例接触史。
人群普遍易感。且 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或疫苗。
单股负链RNA病毒,外有脂质双层包膜,表面有棘突。病毒 基因组由大(L)、 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三 个节段两端都存在保守的非翻译区。
理化性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

毒 剂喷 洒后装 袋 送焚 烧 。搬 运 尸 体 的担 架 、 车 等 用 推

2 6・ 8
首都公共卫生
21 0 1年 l 2月 第 5卷 第 6期
C ptl ora f u l el ,D cmbr 0 1V 15 N . ai un l bi H ah ee e 1 o o 6 aJ oP c t 2 .

应对 全 球 清 洁 空气 挑 战
21 0 1年 9月 2 日, t 瓦 : 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6 E内 根
已有 所上 升 。城市 空气 污染 导致 的死 亡估计 数 上升情
( 世卫 组织 ) 天 公 布 的史 无 前 例 的 空气 质 量 数 据 汇 今
况 与近期 空气 污染 浓 度 不 断 升高 、 城市 人 口规 模 不 断
2 0 g L 消毒液 并放 置 2小 时 , 医疗 机 构 的污 00 0 m / 的 按 水排 放进 行处理 。
医疗 、 调 、 样 、 护及 转 运 人员 应 在标 准预 防 流 采 陪
的基础 上 , 按预 防接触 传播 类疾 病 的原则进 行 防护 。 ( ) 接触病人血液 、 液 、 一 在 体 血性 分 泌 物 或 排 泄 物 等 时应戴 乳 胶手 套 ; 开 隔离 病 室前 , 摘 除 手 套 , 离 应 洗 手 和/ 手 消毒 。 或
例》 定处 理 。 规
对 接触 过病 人血 液 、 液 、 体 血性 分泌 物或排 泄物 等
且 未采 取适 宜 防护措 施 的接触 者 , 进行 医学观察 , 自停
重 复使用 的侵人 性 诊疗 用 品严密 包 装后 按 《 院 医
消毒 供应 中心第 二部 分 : 洗 消 毒 及 灭 菌技 术 操作 规 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概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等,经过及时的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休克、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甚至导致死亡。

英文名称: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其它名称:蜱虫病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发热、消化道症状及多脏器功能损伤、抽搐、昏迷、休克、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病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脑脊液检查、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重要提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死率较高,若不及时就诊可危及生命,如有不适须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因病因总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

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1、蜱虫叮咬史。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分泌液或排泄物接触史。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症状症状总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

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典型症状:1、发热期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重者持续高热,可超过40℃,部分病例热程可超过10天,伴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及食欲缺乏,以及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救治工作,依据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制定本方案。

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重症可降至×109/L 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的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特制定本要点。

一、病例隔离与管理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的病人实施标准预防;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

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三、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

(一)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二)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若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置。

四、消毒处理病人就诊、住院或转运期间,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做好病房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对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的诊疗用品、生活用具等进行随时消毒。

病人康复、离院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一)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收治病人的房间应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数,可选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当物表被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时,立即用含有效氯2000-4000mg/L的消毒剂溶液作用20分钟后清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2015-06-30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08-12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得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与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得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与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与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得防护与感染控制,特制定本要点。

一、病例隔离与管理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得病人实施标准预防;有出血表现得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

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得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三、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防得基础上,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得原则进行防护。

(一)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与/或手消毒。

(二)从事气管插管或其她可能产生喷溅得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与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若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置。

四、消毒处理病人就诊、住院或转运期间,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做好病房环境与物体表面得消毒,对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得诊疗用品、生活用具等进行随时消毒。

病人康复、离院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一)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收治病人得房间应保持环境清洁与空气流通;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数,可选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得消毒液擦拭消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第20页/共28页
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 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对危重患者,应加床档及约束带,以防坠床。 3.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症状有无改善。 4.观察呕吐、腹泻的次数及量。
第21页/共28页
基础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 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做好口腔护理
第22页/共28页
第10页/共28页
实 验 室 检 查 • 血常规 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严重者呈进行性减少,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 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 部分病例BUN升高。
• 病原学检测 核酸检测、病毒分离 •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 尿常规检查 蛋白尿、血尿
现该病病例。
第3页/共28页
第4页/共28页
第5页/共28页
第6页/共28页
临 床 表 现 潜 伏 期 一 般 为 7 - 1 4 天 ( 平 均 9 天 )
1.全身症状: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 乏力、纳差、头痛、肌肉酸痛。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
概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the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 硬蜱叮咬传播的,以发热伴随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
第1页/共28页
病原学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病与一种新型布 尼亚病毒有关。此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白蛉 病毒属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RNA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发热伴血小板减小的护理(蜱虫)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给与全身卫生处置,因为蜱虫常隐藏在毛发内,应在入院时就将会阴处、腋窝、头部的毛发剔除并清理干净。

发现蜱叮咬在皮肤上时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及防止口器折断在皮内。

可用乙醚、氯仿、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的头部或在蜱旁点燃蚊香,数分钟后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

去除蜱后伤口要进行消毒处理,如发现蜱的口器断在皮内要手术取出。

更换干净的病员服,以舒适的体位安置病人于病床。

皮肤护理:患者发热、多汗,应加强皮肤护理。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定时翻身。

如果床单污染,及时更换。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各种噪声,定时开窗通风,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护理操作应轻柔敏捷。

由于发热,病人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低下,极易引起口腔炎和黏膜溃疡。

遵医嘱每日行口腔护理,1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增进病人食欲,以利疾病康复。

患者血小板降低,凝血功能差,注射药物后应延长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危重的患者加床档、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避免患者磕碰硬物。

发热的护理: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发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增快,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皮肤出汗增多,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同时调整室温和避免噪声。

体温超过39℃,给予冰袋冷敷头部或乙醇擦浴,或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

尿管的护理:对昏迷的患者,应遵医嘱留置导尿管。

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出现泌尿系感染。

每日行尿道口擦洗,1日2次。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堵塞,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引流管及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返流,并准确记录尿量,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

消毒隔离:为病人进行诊疗及护理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手套,做好虫媒传播疾病的防护工作。

在诊疗、护理危重病人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的通知各县(市)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以及我省局部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现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10]163号)转发给你们。

请根据本指南切实加强我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附件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济南市卫生局应急办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10-09 15:39:06卫办应急发〔2010〕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

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

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

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我部已于2008年2月20日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给予指导。

关于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近期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现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依据本指南及时开展相关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附件: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6. 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

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

为及时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工作,依据目前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地做好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

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

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二)流行病学。

1. 地理分布。

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2. 发病季节。

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3. 人群分布。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4.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尚不确定。

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

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三、诊断、治疗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诊疗方案》(附件2)和《中医诊疗方案》(附件3)做好诊断和治疗。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四、实验室检测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4)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若诊断需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协助医疗机构采集恢复期标本进行抗体滴度对比检测。

无条件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将标本运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作。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若无条件进行检测,应当将标本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检测结果。

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标本采集时可进行一般性防护(穿戴口罩、手套和长袖工作服)。

采集后应当将标本置于防漏容器中送检,注意不要污染容器的外表,并做好相应的消毒。

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时,应当在生物安全Ⅱ级及以上的实验室开展。

五、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当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5),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调查传播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见附件5附表),并录入至EpiData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下载),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月底收集汇总本省(区、市)数据库,并及时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邮箱cdczfb@gmail。

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应当及时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由省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六、预防控制措施(一)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

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二)开展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防治能力。

各地应当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

(三)加强检测,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及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

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

(四)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

积极、广泛地宣传疾病防治和蜱等媒介昆虫的防制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最基本的预防常识从而有意识地去保护自己,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使公众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避免疫情发生后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蜱防制宣传要点见附件6。

(五)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

应当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环境清理,必要时采取灭杀蜱等措施,降低生产、生活环境中蜱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救治工作,依据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制定本方案。

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