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
重庆人行道规范
1 总则1.0.1为加强和规范城镇道路人行道设计,给行人提供安全、顺畅、舒适的通行条件,改善市容环境,提高城镇人行道的服务功能,特制定本设计指南。
1.0.2本设计指南适用于重庆市城镇各种道路类别新建、改建和维护工程的人行道与步行街设计。
工业园区、居住区和工厂、码头、铁路站场、机场等相关人行道、广场等可参照执行。
1.0.3人行道设计,应根据道路性质和功能,结合通行条件、周边景观、材料来源及环保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确定。
1.0.4 人行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2 引用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199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透水砖》JC/T 945-2005《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 305-2008《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DB 50/T232-2006《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50-064-20073术语3.0.1人行道sidewalk本指南所指人行道,是指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规划确定的用路缘石、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供行人通行和铺设其他设施的区域。
3.0.2 透水砖Permeable brick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砖体结构渗透性能的铺地砖。
3.0.3 透水水泥混凝土Permeable cement concrete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
3.0.4透水系数Permeable coefficient表示透水砖水渗透能力的指标。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
DB 50/T 548.1—2014
9.7 确认标志的设置 ................................................................. 39 9.8 地点距离标志的设置 ............................................................. 40 9.9 微循环指路标志的设置 ........................................................... 40 9.10 环形交叉指路标志的设置 ........................................................ 41 9.11 单循环指路标志的设置 .......................................................... 42 9.12 线形诱导标志的设置 ............................................................ 42 9.13 其他指路标志的设置 ............................................................ 43 10 旅游区标志的设置 .................................................................. 45 10.1 一般要求 ...................................................................... 45 10.2 旅游交通标志的设置 ............................................................ 45 10.3 旅游符号 ...................................................................... 46 11 作业区标志的设置 .................................................................. 47 11.1 一般要求 ...................................................................... 47 11.2 设置要求 ...................................................................... 49 12 告示标志的设置 .................................................................... 49 12.1 一般要求 ...................................................................... 49 12.2 设置要求 ...................................................................... 5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标注符号.................................... 52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的通知-渝交委路〔2015〕79号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的通知正文:----------------------------------------------------------------------------------------------------------------------------------------------------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的通知渝交委路〔2015〕79号各区县(自治县)交通局(委),市公路局、委质监局,各有关单位:修订后的《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已经我委2015年第3次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试行)》(渝交委路〔2012〕30号)同时废止。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2015年9月11日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实体质量,促进我市公路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交安监发〔2014〕233号)的有关要求和交通运输部有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强制性要求。
如有违反,我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可按照国家、行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本强制性要求适用于市级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其它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一、通用要求(一)我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全面推行施工标准化。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必须实行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和构件集中预制的“三集中”管理。
混凝土拌和场混凝土的配料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装置;桥梁工程钢筋必须采用数控钢筋弯曲机和数控弯箍机等智能化加工设备进行加工;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预制构件必须建立预制场进行集中预制。
在单项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标准化工地建设验收标准和要求,组织对各施工单位“三集中”生产场地、设备、设施等进行综合验收;验收不合格,相关单项工程严禁开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公布1总则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都市用地布局,提升都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服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都市的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都市的交通联系。
1.0.4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都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都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都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都市道路交通进展战略规划和都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都市道路交通进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6.1确定交通进展目标和水平;1.0.6.2确定都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1.0.6.3确定都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都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1.0.6.4.提出实施都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计策;1.0.6.5提出有关交通进展和交通需求治理政策的建议;1.7都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7.1确定都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畴;1.0.7.2确定各级都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要紧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畴;1.0.7.3平稳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都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都市社会经济进展水平,优先进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都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进展。
(整理)控规交通部分技术导则
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交通部分)技术导则研究(征求意见稿)1 城市道路1.1 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应与用地功能布局相协调,路网密度合理,道路功能明确,充分考虑人行过街的便利性、舒适性,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用地开发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2 道路分级城市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特殊道路五类。
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大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
两侧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主干路: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组团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对向车行道之间宜设中间分隔带。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特殊道路:一般指城市支路和次干道的特殊连接线、小区路、厂区路等,解决局部区域或特定环境的服务交通。
各等级道路设计车速1.3道路网密度路网密度应保证道路通行能力与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相协调。
在根据上位专业规划确定快速路和重要干道布局基础上,对特定功能地区的次干路、支路路网密度提出设计要求如下表规定。
道路网密度指标(千米/平方千米)(一)对于工业用地等路网密度较低的区域,如需调整用地性质,路网密度应按调整后的用地性质匹配设置。
(二)由城市道路围合的居住用地地块面积一般不宜超过3公顷,最大不应超过5公顷;由城市道路围合的商业用地地块面积一般不宜超过2公顷,最大不应超过3公顷。
(三)规划道路不得随意取消,确需取消的,应进行专题论证。
1.4 道路红线宽度(一)红线宽度城市快速路红线宽度为54米、64米、132米(高速公路转换为快速路),双向6-10车道;主干路红线宽度采用40米、44米,双向6-8车道;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6米、32米、36米,双向4-6车道;支路红线宽度为16米,22米,双向2车道。
2015年重庆市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版本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DB50/T5003-1997 重庆地区住宅电气设计标准
2
DB50/T5007-1999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
DB50/T5008-1999 脱硫石膏空心条板隔墙施工及验收规程
4
DB50/T5016-2000 脱硫石膏空心砌块隔墙施工及验收规程
60
DBJ50-081-2008
公共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标准
61
DBJ/T50-082-2008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62
DBJ/T50-083-200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
63
DBJ/T50-084-2008 河床渗漏取水与水源热泵系统联合应用技术规程
110 DBJ50/T -131-2011 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
111 DBJ50/T -132-2011 仿幕墙涂料涂饰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112 DBJ50/T -133-2011 公共租赁房设计标准
113
DBJ50-134-2012
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4 DBJ50/T-135-2012
DBJ/T50-076-2008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外墙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56
DBJ/T50-077-2008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57
DBJ50-078-200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8
DBJ50-079-2008
小型套住宅设计规范
59
DBJ/T50-080-2008 成品住宅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有关指标合理性和取值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有关指标合
理性和取值研究
黄俊;蒋乐;周俊;朱长青
【期刊名称】《交通标准化》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CB 50220-95)(以下简称GB 50220-95)是城市道路规划的主要依据,对我国城市道路的现状和未来都有重大影响.分析该规范中道路密度与道路面积指标数值的一致性、有关指标与相关规范及实践的协调性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黄俊;蒋乐;周俊;朱长青
【作者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5;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5;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5;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
汉,43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12
【相关文献】
1.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主要技术指标标准探讨 [J], 蒋中贵;李小荣;叶英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回顾与思考——兼论交通组织在路网规划中的重要性 [J], 黄建中;蔡军;李朝阳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石材物理性能指标设置的探讨 [J], 席继强;王和平
4.关于罐基础沉降趋势预测中聚类属性指标取值合理性的探讨 [J], 杨青
5.关于罐基础沉降趋势预测中聚类属性指标取值合理性的探讨 [J], 杨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山城步道设计导则》
重庆市山城步道设计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年3月刖目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出行条件,实现绿色、共享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指导山城步道设计,提高步道建设水平,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定义、功能与分类、山城步道设计、附录。
本导则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林同楼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本导则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导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修改意见及时函告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一路69号,邮编:400000,电话:023-********),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本导则参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林同梭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张晓阳宋林俐王曼祝焯谢晓忠冉继承孙薇徐伟刘轩孙超蒋晓源杨君林涛饶友平寇立明本导则审查专家:杨斌吴国雄况平李淑庆余军目录1总则 (1)2术语与定义 (1)3功能与分类 (1)3.1山城步道功能 (1)3.2山城步道组成 (2)3.3山城步道分类 (2)4山城步道设计 (2)4.1'般规定 (2)4.2选线设计 (3)4.3步行通道设计 (3)4.4步行节点设计 (4)4.5接驳空间设计 (4)4.6过街设施设计 (4)4.7配套设施设计 (5)4.8街道界面设计 (8)5 附录........................................................................... -9 -5.1引用及参考标准目录...................................................... -9 -5.2才旨标说明 .............................................................. -9 -1 总则1.0.1为充分发挥重庆城市文脉及地理特色,指导重庆市山城步道设计,制定本导则。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
线设计标准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5.05
•【字号】
•【施行日期】2022.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及路线设计标准》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
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为我市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编号为DBJ50/T-064-2022,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原《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5月5日。
人行道规范microsoftword文档
1 总则为加强和规范城镇道路人行道设计,给行人提供安全、顺畅、舒适的通行条件,改善市容环境,提高城镇人行道的服务功能,特制定本设计指南。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重庆市城镇各种道路类别新建、改建和维护工程的人行道与步行街设计。
工业园区、居住区和工厂、码头、铁路站场、机场等相关人行道、广场等可参照执行。
人行道设计,应根据道路性质和功能,结合通行条件、周边景观、材料来源及环保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确定。
人行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2 引用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199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透水砖》JC/T 945-2005 《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 305-2008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DB 50/T232-2006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50-064-20073术语人行道sidewalk本指南所指人行道,是指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规划确定的用路缘石、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供行人通行和铺设其他设施的区域。
透水砖Permeable brick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砖体结构渗透性能的铺地砖。
透水水泥混凝土Permeable cement concrete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
透水系数Permeable coefficient表示透水砖水渗透能力的指标。
整平层Leveling layer是设在面层以下基层以上的整平、找坡作用的构造层。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导则》的通知-渝建发[2013]113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导则》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导则》的通知(渝建发[2013]113号)各勘察设计院,有关单位:为加强对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的指导,建设安全、方便、高效、经济、与环境协调的人行过街设施,保障居民过街安全,改善步行环境,缓解道路拥堵,以民为本。
我委组织重庆市设计院编写了《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导则》(见附件),并按相关程序审查后,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本导则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设计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修改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重庆市设计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邮编:400015;电子邮件:136****************)。
附件:《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年12月10日附件:重庆市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设计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年12月前言人行过街设施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建设,不仅关系到行人过街的安全和方便,也关系到车辆的通行效率、城市建设投资和城市景观。
为了正确处理行人过街与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对人行过街设施的设计进行指导,编制组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规程及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 术语﹑符号;3.人行过街设施的类型和通行能力;4.人行过街设施布局;5.人行过街设施选型;6.人行过街设施设计。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图文详解)
2017年图文解释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CONTENTS城市用地分类建筑间距经济指标计算面积计算代码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H1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H2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E1水域E3其他非建设用地代码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R 居住用地 C 公共设施用地 M 工业用地 W 仓储用地 T 对外交通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 绿地 D 特殊用地 E水域和其它用地用地分类说明◆商业设施用地(B1)◆商务设施用地(B2)◆兼容居住用地(R2)◆居住用地(R2)◆公园绿地(G1)代码用地类别中文名称R 居住用地C 公共设施用地M 工业用地W 仓储用地T 对外交通用地S 道路广场用地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 绿地D 特殊用地E 水域和其它用地A2文化设施用地 图书、展览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用地A21 图书展览设施用地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和展览馆、会展中心等设施用地 A22文化活动设施用地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A1)只包含公益性性办公设施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A2)仅包括图书、展览、文化活动等公益性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A3)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小学、科研事业单位等用地,包括为学校配建的独立地段的学生生活用地。
同时,新增“中小学用地”(A33)小类。
◆“体育用地”(A4)指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 “医疗卫生用地”(A5)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指为社会提供福利和慈善服务的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包括福利院、养老院、孤儿院等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A7)参考原标准和《文物保护法》中的相关定义,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没有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遗址、墓葬等用地。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GB 50220—953。
1。
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
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
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3。
1.7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3。
1.73。
2。
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
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
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
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3。
2。
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
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3。
2。
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3.2。
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
3。
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3.3.13.3。
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3。
4。
1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3.3。
4.2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3.3。
4。
3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3.3.4.4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两江桥施设设计说明东水门桥总体
设计说明一、概述1.1项目背景重庆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拥有西部地区唯一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枢纽交通条件,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
重庆紧抓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及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发展机遇,经济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
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逐渐形成以解放碑、南坪、观音桥、杨家坪、沙坪坝商圈等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经济一体化和大流通的发展趋势对城市交通提出很高的规定,而重庆独特的两江绕城的地理环境将主城分割成几个独立的片区,很大限度上影响了区域之间的交通往来,成为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瓶颈因素。
为促进经济可连续快速增长,重庆市都市区城乡总体规划(2023-2023年)中提出发展以轨道、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地面快速公交为主体,交通换乘枢纽为依托的综合交通运送体系。
轨道六号线是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交通基本线网的主骨架,它连接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是继二号、三号和一号线之后即将开始建设的第四条轨道交通线。
按照近期建设计划,六号线一期工程由南岸区上新街至北部新区礼嘉段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
根据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六号线将在东水门和千厮门处跨越长江和嘉陵江,形成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
东水门与千厮门的规划平面位置基本对称,分别位于渝中半岛的两侧,这对于快捷联系南岸上新街、渝中核心区及江北城片区是非常有利的。
综合考虑轨道交通服务的半径和范围,以及两江三地的空间地理位置,可以拟定两江大桥的修建可以满足轨道交通六号线的过江需求。
东水门大桥和千厮门大桥(城市道路通道)的建设,将增长渝中半岛地区的进出联系通道和城市道路网密度,加强交通服务功能,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将彻底改变半岛地区“口袋”交通的现状。
同时还可以缓解石板坡长江大桥以及黄花园大桥等通道的交通压力,使得部分原先依靠这两座大桥出入半岛核心区的交通流量,分流至东水门大桥和千厮门大桥,从而缓解石板坡大桥和黄花园大桥的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主骨架的畅通。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送审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送审基本符号⼀、交通ADT:年平均⽇交通量DHV:设计⼩时交通量K:DHV与ADT之⽐值D:交通量⽅向分配N基本:⼀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过能⼒N可能:⼀条机动车道考虑各种修正系数后通过能⼒N设计:多车道考虑影响和道路分类后,设计建议通过能⼒取值r1:通⾏能⼒车道宽度修正系数r2:通⾏能⼒平交⼝间距修正系数r3:通⾏能⼒平曲线修正系数r4:通⾏能⼒道路纵坡修正系数r5:通⾏能⼒沿途条件修正系数l1:交叉⼝间距λ1:交叉⼝有效通⾏时间v/c:理想条件下,最⼤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能⼒之⽐值⼆、建筑限界Wc:机动车车⾏道宽度或机动车与⾮机动车混合⾏驶车⾏道宽度(m)Wmc: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Wa:路侧带宽度(m)Wb:⾮机动车车⾏道宽度(m)Wbm:⾮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Wp——⼈⾏道宽度(m)Wg——绿化带宽度(m)Wf——设施带宽度(m)Wl——侧向净宽(m)Wsc——机动车⾏安全带宽度(m)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e——建筑限界顶⾓宽度 e=w1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m)最⼩值0.75mr——隧道内⼈⾏道宽度(m)最⼩值1.0mhc:机动车车⾏道最⼩净⾼(m)hb:⾮机动车车⾏道最⼩净⾼(m)hp:⾏⼈最⼩净⾼(m)Wr:道路红线宽度(m)Ws:路肩宽度(m)Wsh:硬路肩宽度(m)Wsp:保护性路肩宽度i(%):路拱设计坡度三、平⾯与纵断⾯设计V:设计车速i:道路中⼼线纵坡度(%)r:道路中⼼线转⾓(O)S: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或道路侧向视距R:机动车道中线圆曲线半径Lc:超⾼缓和段长度(m)b:超⾼施转轴⾄路⾯边缘的宽度ε——超⾼渐变率△i——超⾼横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µ——横向⼒系数△W:车道曲线加宽值Wc:平曲线段车道宽Wn:直线段车道宽N:车道数Uc:弯道上车体⼏何宽Cc:弯道车侧净距ic:弯道富裕量iH:合成纵坡ih:横向超⾼坡度或路⾯横坡iz:纵向坡度四、平、⽴交设计S1、S2、S3:导游岛端部偏移距Q1、Q2:导流岛内移距R0、R1、R2:导流岛端部半径Wa、Wb、Wc:导流岛宽度La、Lb、Lc:导流岛长度Vd:转向弯道设计车速Lw:交织长度re:进⼝道缘⽯半径reg:出⼝道缘⽯半径A:回旋线参数Ls:回旋线长度NC:分流前或合流后主线车道数NF:分流后或合流前主线车道数NE:匝道车道数《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第⼀章总则1.1 编制⽬的为了更好地反映重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特点,适应城市⽤地布局,提⾼⼭地城市交通效率,并使⼭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80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1总则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各专业有效和作废规范目录-2018年6月12日_8375
05MR601(图集)
是□ 否
136 城市道路安全防护设施
05MR602(图集)
是□ 否
137
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 标准设计图集
图集编号为DJBT-103,图 集号为17J17
是□
否
138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11年版)
2011JSCS-MR
是□ 否
139 重庆市山城步道设计导则
59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DBJ 50-064-2007
60 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 50/T-078-2016
61 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
DBJ 50/T-178-2014
62 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
DBJ 50/T-179-2014
63 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18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 50688-2011
是□ 否
19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是□ 否
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GB 50839-2013
是□ 否
2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911-2013
是□ 否
22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
GB 50925-2013
3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92-96
是□ 否
4 地铁设计规范
GB 50157-2013
是□ 否
5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62-92
是□ 否
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是□ 否
7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11 总则1.0.1 为了更好地反映重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特点,适应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山地城市交通效率,并使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新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道路设计。
新建道路应按本规范进行设计。
在既有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参照执行。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需求,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1.0.4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5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汽车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6城市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21、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等进行道路设计。
2、应按交通量、交通特性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4、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管线问题,避免重复开挖。
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
5、在道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的建设投资、运营效益与养护费用的关系,正确应用技术标准。
6、道路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行人、车辆、道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和两侧建筑物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符号
一、交通
:年平均日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
:与之比值
:交通量方向分配
基本: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过能力
可能:一条机动车道考虑各种修正系数后通过能力
设计:多车道考虑影响和道路分类后,设计建议通过能力取值
:通行能力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通行能力平交口间距修正系数
:通行能力平曲线修正系数
:通行能力道路纵坡修正系数
:通行能力沿途条件修正系数
:交叉口间距
λ: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
: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值
二、建筑限界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车行道宽度():机动车路缘带宽度()
:路侧带宽度()
: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非机动车路缘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设施带宽度()
——侧向净宽()
——机动车行安全带宽度()
——中间分隔带宽度()
——中间分车带宽度()
——建筑限界顶角宽度
——隧道内检修道宽度()最小值0.75m
——隧道内人行道宽度()最小值1.0m
: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
:非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
:行人最小净高()
:道路红线宽度()
:路肩宽度()
:硬路肩宽度()
:保护性路肩宽度
():路拱设计坡度
三、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设计车速
:道路中心线纵坡度()
:道路中心线转角()
: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或道路侧向视距
:机动车道中线圆曲线半径
:超高缓和段长度()
:超高施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
ε——超高渐变率
△——超高横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μ——横向力系数
△:车道曲线加宽值
:平曲线段车道宽
:直线段车道宽
:车道数
:弯道上车体几何宽
:弯道车侧净距
:弯道富裕量
:合成纵坡
:横向超高坡度或路面横坡
:纵向坡度
四、平、立交设计
、、:导游岛端部偏移距
、:导流岛内移距
、、:导流岛端部半径
、、:导流岛宽度
、、:导流岛长度
:转向弯道设计车速
:交织长度
:进口道缘石半径
:出口道缘石半径
:回旋线参数
:回旋线长度
:分流前或合流后主线车道数
:分流后或合流前主线车道数
:匝道车道数。